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通过观察、研究发现,近年高考中的客观题中频繁出现了“多选”问题.所谓“多选”问题指的是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出现了多个选项,需要考生从中筛选出几个正确选项的问题.这类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新颖性,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等能力.而即时定义型试题主要是指先即时定义新概念、新公式、新定理、新法则以及新运算等,然后再根据此新定义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
笔者通过观察、研究发现,近年高考的选择题中频繁出现了“多选”问题.所谓“多选”问题指的是在选择题中出现了多个选项,需要考生从中筛选出所有正确选项的问题.这类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新颖性,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等能力.而其中答题策略有时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将结合近三年的高考实例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3.
工艺流程题常以“生产工艺”或“实验操作流程”为素材,将化工生产过程或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主要步骤以流程图的方式呈现出来,考查考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此,文章对中考工艺流程题的考查内容及其常见题型进行了分类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新课标省份高考有一类常见的考题:已知三视图求几何体的相关量.其目的是考查学生识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考生由三视图能够想象得到空间的实物图,进而画出直观图,并能准确地计算出几何体的相关量.考生普遍感到很棘手,其难点是由三视图还原实物图,  相似文献   

5.
立体几何考查的立足点放在空间图形上,突出对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不仅有直接求多面体、旋转体的面积和体积问题,也有已知面积或体积求某些元素的量或元素间位置关系的问题.即使是考查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问题,也常以几何体为依托.因而要熟练掌握多面体与旋转体的概念、性质以及它们的求积公式.同时也要学会运用等价转化思想,能把组合体求积问题转化为基本几何体的求积问题,会等体积转化求解问题,能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求解,或者,把平面问题转化为立体问题来解决等.概括起来几何体常见的变换有“折”、“割”、“拼”…  相似文献   

6.
迷惑性试题,又称干扰题、“陷阱”题,在每年的高考化学试卷中,命题者为了考查考生的能力,人为地设置了迷惑性试题.不少考生由于平时缺乏这方面的训练而误人“陷阱”.笔者在此就高考中的常见迷惑性试题给予归纳.  相似文献   

7.
在历年的高考中,经常出现面积、体积较灵活的小题,以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在学习立体几何时要提高“构图”能力,必要时,要能够运用割、补、展、转等方法,构建空间几何体来解决问题.因此,虽然有些试题难度不大,但考生解起来却较为困难.下面我们以3道题为例说明一下.  相似文献   

8.
刘兴修 《高中生》2011,(6):28-29
近年来圆锥曲线知识在高考考查中比较稳定.解答题往往以中档题的形式出现,高考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考查圆锥曲线知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求曲线(或轨迹)的方程.对于这类问题,高考常常不给出图形或坐标系,以考查考生理解解析几何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近年的高考数学命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了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注重了对数学能力的考查,从“知识立意”转向了“能力立意”.而能力的考查,是以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考查运算、空间想象等各种能力,强调探究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从考生对“能力立意”题的答题情况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欠缺一种“意识”,影响了答题的效果.因此,在冲刺阶段,要特别提醒考生注意几种解题策略,提高解“能力立意”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广东、山东、宁夏与海南等省份因采用新教材较早,在高考中已经出现了"视图"方面的试题.这类视图试题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在试卷中,分值一般为4~5分,主要以简单几何体(如正四面体、正方体、正棱柱、正棱锥、正棱台及球等)为载体,考查考生对这些简单几何体的概念、性质、直观图的画法、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掌握,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作图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黄昆耀 《高中生》2011,(8):26-27
考点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与直观图 命题走向此类问题在高考中主要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呈现,高考通常将三视图与表面积、体积相结合进行考查.从命题形式来看,高考除了保留传统的“四选一”型的选择题型外.还尝试开发了“多选填空”“完形填空”“构造填空”等题型.并且这种命题形式正在不断完善和翻新.  相似文献   

12.
数学填空题作为数学试题中的第二大类型题,考查目标集中,旨在考查数学基础知识和考生的基本技能,重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写出结果,不必写出计算或推理过程,其结果必须是数值准确、形式规范、表达式(数)最简.结果稍有差错,便得零分.针对填空题的特点,我们的基本策略是在“准”“巧”“决”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高考立体几何试题一般以选择题或者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以及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对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的考查有难度加大的趋势,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解答题的方式考查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证明,或者考查使用空间向量方法求解空间的角和距离,以求解空间角为主,特别是求解二面角。考点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柱、锥、台、球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三视图、直观图在近年的高考中是每年必考,其中三视图是出题的热点,题型多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  相似文献   

14.
笔者通过观察、研究发现,近年高考的填空题中频繁出现了“多选”问题。所谓“多选”问题指的是在填空题中出现了多个选项,需要考生从中筛选出几个正确选项的问题。这类问题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等能力。下面将结合近三年的高考实例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5.
“以能力立意,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是近年高考考试大纲明确指出数学的命题指导思想,而对能力的考查,“侧重体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尤其是综合和灵活的应用,以此来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景中去的能力,从而检测出考生个体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进一步学习的潜能”.  相似文献   

16.
为了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也为了考查学生探索、研究新问题的能力,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中,出现了一些面孔新颖的立体几何考题.这类考题主要表现为“几何图形”的变化,使考生能真实地感受到一种“动感”。通过此类题目能很好地考查考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想以及思维的灵活性。我们把这类问题归结为对空间图形的“截、补、展、折、割、拼”。  相似文献   

17.
离子推断题是物质推断的一种重要的题型,它既考查常见离子的典型性质,又考查考生的推理能力,具有综合程度大、探究性强的特点.从近几年高考命题看,离子推断题趋向于将推理和简答结合起来,不仅要求考生答出“是什么?”还要答出“为什么?”既要答出结论,还要答出产生结论的原因,对考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述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新的变化趋势和特点,在2008年高考命题中有着突出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平面解析几何的研究对象是“几何”的。而研究的方法却是“代数”的。这种“跨界”性决定了它具有内容多、解题方法灵活、运算量大等特点。在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平面解析几何将作为高考重要考点在高考辽宁卷必考题和选考题(与极坐标和参数方程结合)中出现.  相似文献   

19.
高考单项填空题虽然只有15分,但其在整份试题中的作用不可小视。单项填空题综合考查考生词汇、句法、语法等方面知识,是对考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最好考查。近年来,高考单项填空题考查逐渐呈现出“语境化”的特征,题干信息复杂,让考生有“雾里看花”之感。下面,笔者将谈谈高考单项填空题常见的错因及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20.
《考试大纲》指出,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强调“以能力立意”.具体来说,就是强调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侧重体现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中去的能力,从而检测出考生个体理性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以及进一步学习的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