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高等教育服务产业论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中国高等教育 :可持续快速发展与体制创新1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九五”期间 ,我国高等教育总体规模的发展分两个阶段 ,1996— 1998年期间是“稳步发展” ,本专科在校生规模由 1995年的 5 47 7万人增至 1998年的6 2 3 1万人 ,年增长率 4 4% ;1999年后转向“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 ,当年本专科招生增长32 1% ,其中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增长 42 9% ,在校生由 1998年的 6 2 3 1万人增至 718 9万人 ,增长15 4%。 2 0 0 0年我国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达到82 0 8万人 ,1998— 2 0 0 0年期间本专科在校生年增长率估计为 14 8%。整…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我区决定今年取消普通本、专科计划调节权 ,控制本科院校高职招生规模 ,从明年开始要逐年减少本科院校招高职的比例。这是在日前召开的 2 0 0 1年全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编制布置会议上 ,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车芳仁宣布的。近年来 ,我区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 ,到 2 0 0 0年 ,全区高等教育在校生达 32万人 ,毛入学率达7% ,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为 2 2万人 ,“九五”期间的年平均递增率为 14 .9%。高等教育扩招的成效是突出的。一是大大提高了录取率 ,缓解了高中毕业生升学的压力 ,为基础教育阶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  相似文献   

3.
“九五”期间 ,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特别是扩招任务的顺利完成 ,部分省区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 15 % ,根据国际上通常看法 ,已经基本进入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阶段。“十五”期间 ,根据国家教育发展的总体部署 ,高等教育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从全国来看 ,“十五”高等教育发展的预期目标是毛入学率达到 15 %左右 ,也就是到 2 0 0 5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将达到 160 0万人左右 ,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大约 90 0万人。依据“十五”计划纲要 ,高等教育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 ,扩大招生规模 ,保证教育质量 ,进而加速我国高等教…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规模明显扩大。1999年全国普通、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总数为 718.90万人 ,比 1998年增长 15 .38% ;在校研究生 2 3.35万人 ,比 1998年增长 17.42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重心上移。 1999年全国普通、成人高等教育本科在校生达 32 0 .85万人 ,比 1998年增长 2 3.0 2 % ;专科在校生 398.0 6万人 ,比 1998年增长 9.88%。本、专科学生之比由 1998年的 0 .70∶ 1.0 0上升为 1999年的 0 .81∶ 1.0 0。●高校扩招工作顺利完成 ,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有较大发展。 199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5 4.86万人 ,比 1998年增长 42 .90 % ,其中…  相似文献   

5.
考虑未来十几年河南省人才需求、生源供给和经济支持能力等因素 ,本省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应坚持稳妥渐进的原则 ,而不宜走快速跳跃之路。总体设想为 :以 2 0 0 0年普通高校招生数 1 37863人为基础 ,每年递增 1 0 % ,至 2 0 0 8年达 2 9万 ,以后基本维持此数。 1 8周岁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率由目前百分之十几提高到 2 0 %左右 ,2 0 1 3年达 30 %左右。其中 ,受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率由目前 9%提高到 2 0 0 8年的 1 3.5% ,到 2 0 1 0和 2 0 1 3年 ,又分别提高到 1 8.2 %和 2 2 .3%左右。在校全日制大学生人数由目前的 2 0余万提高到 2 0 1 3年的 90万左右。现有普通高校经逐步扩建和提高可承受 90万人的培养任务 ,毋需建设新校  相似文献   

6.
“七五”计划草案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作了具体规划,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到1990年累计达75万人,比1985年增长21%;招收研究生5.5万人,比1985年增长17%。毕业生数达260万人,比“六五”期间增长70%;毕业研究生18万人,比“六五”期间增长3.5倍。  相似文献   

7.
2006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增长虽然得到较好调控,但由于前几年招生增长较快,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呈继续增长态势,但增速明显回落。1、高等教育总规模继续增加,毛入学率提高1个百分点2006年,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达到25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22%,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2006年,全国研究生、普通本专科和成人本专科在校生规模达到2374.19万人,比上年增加279.22万人,增长13.33%,增幅同比下降0.82个百分点,规模增长速度有所回落。2、在学研究生突破百万,研究生和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规模虽继续扩大,但增速明显放缓2006年,在学研究生首次超…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10月19日在纪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宣布:到2002年底,全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16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15%,其中北京市的毛入学率达到49%。按照国际通行的口径,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走向大众化。据悉,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到2010年,全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将争取达到2700万人,其中研究生在学人数180万人;高等学校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贡献日益突出,“九五”期间,高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0%以上、重点项目一半左右,承担国家“863”计划和“973”项目都…  相似文献   

9.
论高等院校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是高等院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导师队伍建设涉及的方面很多 ,下面主要从新形势下导师队伍的制度建设、内容建设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一、目前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现状1.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全国研究生招生数 1995年是 5.0 4万人 ,1999年是 8.9万人 ,年均增长率为 15% ;在校研究生总数达 14.5万人 ,比 1990年增长 55.7% ,年递增9.3%。 1999年是 2 2万人。 2 0 0 0年、2 0 0 1年招生数连续增加 30 % ,2 0 0 1年将达到 16万人 ,是 1995…  相似文献   

10.
一“九五”期间,江苏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义务教育方面,江苏于1996年率先实现了“两基”目标,使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100%。高中阶段教育方面,普及程度大有提高。全省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由1995年的57%提高到2000年的68.5%。苏南部分县(市)已达90%左右(苏州高达94%),基本达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高等教育方面,办学规模显著扩大。本专科和研究生在校生数分别由1995年的21万、1.1万增加到2000年的45.15 万、2.3万,居全国第一。全省人才培养渠道拓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5%。在此基础上,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  2 0 0 0年 1 2月 2 4日至 2 5日 ,全区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在南宁举行。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认真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会精神 ,总结“九五”期我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就 ,围绕自治区党委提出的我区未来 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研究部署“十五”期间我区高等教育的重要工作。  会议认为 ,“九五”期间 ,我区高教战线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坚决执行中央和自治区的各项方针政策 ,认真实施《广西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坚持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的方针 ,深化改革 ,加快发展 ,基本完成了“…  相似文献   

12.
据北京市教委的最新统计,2003年北京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已经超过90万人,北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2%,这标志着北京高等教育在全国率先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2003年,北京地区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45.7万人,比2002年增长17%;研究生规模达到10.38万人,比2002年增加24%;留学生规模达到3万人。在高等教育规模增长的同时,首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不断调整。从增长比例最高的研究生教育(24%)和高职专科教育(27%),首都高等教育的重点已经转移到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和高等职业人才的培养上。2003年北京地区高校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所,博…  相似文献   

13.
1999年是中国教育改革重要的一年 ,我国高等教育从这一年起开始大规模扩招。真是一年一个台阶 ,教育呈现出跳跃式的发展趋势 :1999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实际招生 15 9.2万人 ,与 1998年招生 10 8万人相比增长了 4 7.4 % ;2 0 0 0年实际招生 2 2 0万人 ,比 1999年又增长了 38.2 % ;2 0 0 1年招生2 5 0万人 ,比 2 0 0 0年增长了 13.6 %。2 0 0 2年招生 2 75万 ,2 0 0 3年2 90万———高校在校生规模已然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 ,高师学生的道德教育比扩招前更加复杂 ,已暴露出诸多问题。而图书馆作为高校三大教育支柱之一 ,可以利用它得天独…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伴随江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省职业教育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发展促建设.以发展赢市场。“十五”期间,全省中职招生规模以年均7万人的速度递增,到2004年,实现了招生数比2001年翻一番。2005年,我省进一步挖掘潜力,加快发展,使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达到51.6万人,比2004年增加近6万人。增幅12.5%,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占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达49.7%,基本实现了全省职教招生50万人和普职招生大体相当的目标。全省初中升学率达到89.6%。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阶段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 :我国高等教育要求“规模有较大发展、结构更加合理、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拥有量进一步满足现代化的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的高等教育才能与当今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相适应 ,业已成为教育理论界及政府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拟对此问题做一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总趋势是发展的。普通高校数从 1 949年 2 0 6所增长至1 998年的 1 0 2 2所 ,增长近 5倍 ;年招生数从 361万增至 1 0 8 4万 ,增长 35倍。但这是一条起伏曲折的发展道路。1 949年— 1 957年 ,…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发展创历史新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9年,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一个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新态势、新格局呈现在世人面前。一、高等教育招生增长创历史纪录 为了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尽快培养大批适应现代化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各类专门人才,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 最新统计数字表明:1999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学校招生 275.45万人,比上年增加66.95万人,增长32.16%。其中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59.68万人…  相似文献   

17.
信息平台     
北京劳动力供求矛盾尖锐失业率达红色警报近日,北京市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处的统计数字显示,去年北京市失业人口为36.1万人,失业率为5.9%。按照国家统计局经济预警系统中拟定的标准,北京的失业率已经超过了4%的红色警戒线。作为一个有着1500万人口的“奥运之城”,近十年来北京的经济可谓突飞猛进。按照常识,经济的高速增长将在某种程度上拉低失业率。但从北京的情况看,经济的高速增长似乎并未对失业有突出的缓解作用。“八五”(1991年至1995年)和“九五”(1996年至2000年)期间,北京市GDP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8%和10%,就业人口年均增长率仅为…  相似文献   

18.
刘明光 《教育发展研究》2002,22(11):112-113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形成于20世纪之初,发展速度是比较缓慢的,基本上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从20世纪末的“九五”时期开始,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进程。例如1999年全国各类高校实际录取新生约157万人,比1998年增长48.1%,全国平均录取率为48.2%,比1998年增长了12个百分点。而江苏省作为全国第一教育大省,1999年实际招生人数达15.43万人,增长幅度为55.5%,录取率达到67.8%。在江苏一些地区录取率更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十五"以来,省委、省政府按照国务院的部署要求,紧紧抓住发展机遇,进一步做大做强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年均递增7.5万人,2005年招生52万人,比上年增长13%,职普比保持在1:1左右;高等职业教育招生17.2万人,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比例达到51.2%;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共培养毕业生140多万人,培训城乡劳动者600万人次.职业教育为促进我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0.
在1995年12月25日召开的我校科研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福建师范大学“九五”科研发展规划纲要》,内容包括“指导原则”、“发展目标”、“改革措施”、“学科发展规划纲要”。其中具体“发展目标”是: 1.科研新立项数目比“八五”增长25%,争取达到700项,力争有25~30项国家级项目。年度计划内科研经费以1995年为基数递增15%,到2000年达400万元,加上其他渠道经费,总额达到1000万元。 2.年均发表省级以上论文1500篇,年均出版著作100部以上。其中全国性刊物和国外刊物论文要力争过半,被SCI等四大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要逐年增长。科研课题完成率要比“八五”期间显著提高。 3.争取200项以上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奖,10项以上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并力争有若干项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成果。 4.力争技术转化率从“八五”的50%提高到60%,有60项以上成果实现转让。力争各种科技开发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