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训练安排比重进行总结、分析,找出了挺举落后的原因在于训练安排比重上的失衡,并且经过几年的训练实践探索,认为要改变挺举落后的现状,必须要提高挺举技术以及挺举辅助练习的训练比重。  相似文献   

2.
男子举重挺举技术训练内容的确立马文柱挺举项目在50~60年代一度是我国举重中的强项,我国老一辈运动员黄强辉、赵庆奎、陈镜开等先后十几次打破世界挺举记录。随着世界举重运动的发展,训练水平逐年提高,近几年我国男子举重运动水平取得了历史性突破,1991年在...  相似文献   

3.
每一个短跑教练员都知道力量训练的重要性,而且力量训练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多数教练员更多注重大块肌肉力量训练,比如深蹲杠铃、跳深、反应力训练和一些上肢力量或是全身的力量训练的抓举、挺举和提拉等等,但是往往忽略了一些薄弱肌群的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4.
我国甲级女排跳发球攻击力测评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建民  范振国 《体育科学》2003,23(2):104-106
通过逐步回归设计与分析,筛选出影响跳发球攻击力的主要指标为身高,短跑,助跑摸高,快速挺举、深度知觉、操作思维技术评定,并以得分,破攻率为自变量,以100m跑、助跑摸高,快速挺举和技术评定4个训练可控性指标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评价模型,从综合,均衡角度出发,进一步确定具体的评价和标准,从而避免训练偏态,为我国甲级女排跳发球技术的发展提供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5.
万秉风 《体育世界》2013,(3):16-17,9
在奥林匹克举重运动中,杠铃的升高由抓举和挺举组成,高翻是挺举的一种变化形式并且广泛的运用于其他运动项目的训练中;节奏性或者相对时机是高翻技术动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掌握和应用高翻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6.
在采用挺举系列类的场合,按照所设定的重点是收推还是挺举,其计划顺序,等级分类以及训练方法是不同的。 [以收推为中心的场合](参看表6) 在以前的分割法计划A中,应该加进新的挺举。在这种情况下,以前的卧推,作为计划的最重要点的主要的强化项目而保留。而挺举则作为辅助强化项目,以培养爆发力及肩部的三角肌的补充为目的,在坐推哑铃之前进行。 [以挺举为中心的场合](参看表6) 把重要强化项目的挺举,置于计划A中。由于组数和重量都进行了充分的训练,因此卧  相似文献   

7.
吴怀炳今年19岁,身高1.87米,体重120公斤。14岁开始在马鞍山少体校练举重,至今进行了5年专项训练,80年5月入北京体院竞技体校(现已是体院运动系三年级学生)举重班学习。入学时抓举105公斤,挺举135公斤。经过三年的系统训练,83年抓举145公斤、挺举182.5公斤,  相似文献   

8.
挺举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最后名次,可见加强挺举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提高青少年运动员上挺能力的相关措施,旨在为提高运动员的成绩提供参考。1提高上挺能力的措施1.1安排借力推的训练借力推是上挺的一个辅助动作,它是在最短时间内全身爆发出最大的力量,使杠铃以最大的速度上升  相似文献   

9.
挺举成绩的发挥直接影响到举重总成绩的提高,而挺举的关键就是上挺。如何提高上挺成功率,确保总成绩的名次,需从以下三方面加强:预蹲、架上支撑、臂力。本文以宁夏举重队1989年——2000年参训运动员和重点队员王艳梅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观察法、归纳法对动员的上挺技术动作专项训练技术进行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内蒙古青少年男子举重运动员的挺举下蹲翻技术训练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其目的是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1.
对挺举上挺训练方法的安排进行研究,旨在为教练员更好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举重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内容包括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和一般身体素质训练两个方面。举重的专项素质是力量和速度,也就是爆发力,从举重的竞赛动作抓举和挺举这两项来看,都是要求爆发力很强;一般身体素质则是灵巧、柔韧和耐力等。  相似文献   

13.
发力是抓举、挺举两项技术动作过程的关键,而伸髋蹬腿提踵又是发力的关键。七十年代,我们在分别对赵新民、杨海平和李顺柱、张跃鑫等两批少年队员的训练中,取得一些体会。 在技术训练中,首先要让队员明确抓举、挺举动作的技术原则和技术规格,然后普遍性地狠抓关键环节“发力”练习。在此基础上,有计划、有目  相似文献   

14.
姚景远从一九七九年以来,在国内外比赛中,曾先后多次打破67.5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的亚洲纪录,并曾在一九七九年世界锦标赛上获得轻量级挺举第三名的好成绩。然而姚景远的先天条件并不太好,特别是一双奇特的小手,是目前我国举重界绝无仅有的。就这样一个运动员,经过几年的艰苦训练,成为一名能为国争光的优秀运动员。总结一下姚的训练路子或许对我国举重事业的发展,对此种类型运动员的训练,会有一些积极作用。姚景远的训练分为三步进行。  相似文献   

15.
抓举、挺举是举重的比赛项目。为了提高比赛项目的成绩,运动员要在几十个辅助项目中进行艰苦的训练。当前在辅助项目训练中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一、辅助项目发展概况早在五十年代初期,比赛项目还是推举、抓举、挺举的时候,我们的训练知识非常浅薄。那时的训练项目,就是反来复去地练推、抓、挺,以比赛项目来提高比赛项目,没什么辅助项目训练。这样的训练方法局限性大,也单调,不利于提高强  相似文献   

16.
采用现场观察、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高水平女子举重运动员抓挺举大强度训练的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级别的女子举重运动员,其大强度训练的内容、负荷量与训练效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最近几年,保加利亚举重运动员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欧洲和世界锦标赛中获得很多金牌、银牌和铜牌。每次比赛后我们都对运动员的训练进行分析。本文着重谈1980年奥运会前保加利亚主力队员训练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下面是保加利亚队一周的训练安排。星期1、3、59:00—10:00 抓举10:00—10:30 休息10:30—11:30 挺举11:30—12:30 窄拉17:00—18:00 挺举18:00—18:30 休息18:30—19:30 抓举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了解举重训练中常用的高翻及窄拉类练习对挺举提铃的训练作用。研究方法:运用影像测量结合动力学测量,对高翻、窄速拉、窄硬拉等练习动作进行量化分析,重点研究了"人/杠"重心的运动轨迹和速度曲线,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典型实例进行数据特征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与结论:发现这3种练习动作对于挺举提铃训练具有不同的作用特征,而且受完成动作质量的影响。训练中应将这些特征与训练目标相结合有针对性的进行安排,并且要有练习要求,才能较好的达到训练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女子举重是比较年轻的体育项目,探讨女子举重专项素质与举重成绩的相互关系,对预测和提高运动成绩,制订选材指标,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后蹲与硬拉是举重训练中较为常用的专项力量素质指标,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女子举重教学训练大纲,训练中一般都采用男子训练方法。究竟后蹲、硬拉与女子挺举成绩相关的程度和可靠性如何?能否通过后蹲、硬拉来预测女子挺举成绩,这是需要进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举重专项辅助动作的主要作用是发展动作所需要的肌肉力量和改进竞赛动作技术,它是由抓举、挺举的结构和用力性质决定的。这些动作都和竞赛动作关系密切,因此,如何全面、合理、有效地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进行专项辅助动作的训练则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