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阶级斗争转为经济建设,并逐渐恢复了政治思想方面的研究,我国政治学从革命论范式转向建设论范式。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经过了传统的政治学研究范式、西方政治学研究范式、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以及多种思想范式并存的时代,但是缺乏政治思想史的政治学范式研究。本文阐述了政治学范式的概念、中国政治思想史范式研究的发展历史以及如何运用政治学范式,以期为促进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外政治思想研究是人们参与政治思考的重要途径.自中国政治学恢复以来,中外政治思想研究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中国政治思想史和西方政治思想史两大根本研究领域内硕果累累,令人瞩目.近30年来,我国中外政治思想史研究基本呈现出六大基本特征,即政治思想史研究在政治学学术体系中的地位日益显著,研究体系不断系统,研究的思维过程渐趋科学,研究内容逐步丰富,研究方法日渐多元以及研究的目的性有效提升.当前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重要时期,中外政治思想史研究只有继续强化本学科研究的学术性、体系性、独立性、开放性、多元性,不断加强研究队伍的科学建设,才能在完善自身的同时,有力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3.
中国政治思想史作为独立的学科创始于20世纪20年代,其学理特点是覆盖了政治学与历史学,具有某种交叉学科的性质.在价值结构、认知逻辑方面具有鲜明的政治学特点,在知识体系方面则有着明显的历史性.基于这样的学理特点,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史当然需要选用政治学理论作为主要方法论.本文以汉儒董仲舒为例,分析了天人合一政治论的四个论点:政治权力合法性理论、君权相对制约理论、政治秩序原则、政策原则;并指出,以政治学理论作为方法论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史,方能将这一错位多年的学科放回原位,从历史学领域的专门史回归到政治学学科的专业基础,成为政治学知识体系的奠基学科.  相似文献   

4.
本书以论文集的形式成著,选编的文章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刘泽华先生治学历程的自述。第二类属于对政治思想史、政治学说史、政治文化史研究对象与方法的总体性论述。第三类是课题设计论证与实施方案,主要介绍几个专题研究的具体方法与基本思路。该书通过这些文章,大体上向我们阐明了若要真正走进"中国政治思想史"应该树立怎样的态度、掌握什么内容以及如何开阔思路和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西方政治思想史是政治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方政治思想史在学科建设、学术刊物、基础教材、专题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主题日趋多元,研究领域逐渐拓展,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国内学术前沿包括中西政治思想的比较、普遍主义的论争、西方民主理论学说的批判性解读、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的辩驳等课题.国内的学术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我们必须从国情出发,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同时,加强中西方政治文明的对话与交流,促进政治学研究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6.
国内学界在1995 ~2005年的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研究中,主要从思想史要素、思想家或思想著作、思想流派、思想专题四个方面展开,目的在于厘清政治思想的理论脉络和发掘其时代价值底蕴,最终寻找到对当前具有借鉴意义的思想资源.这一研究对学术增量和政治实践发展具有较大的贡献,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今后应注重从研究的贯通性、视角的交叉性和方法的创新性等方面进行思考,以深化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范式具有多样性.其中历史研究、逻辑研究、意识形态研究和价值研究是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四种基本范式.各种研究范式之间彼此交织,相辅相成.为促进政治思想史的研究上水平、上层次,从而推动政治学科的发展和中国政治文明的进步,研究者应当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立足评与介、理论与实践、历史与当代、史与论的多重基础上对政治思想史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孙晓春 《政治思想史》2019,(1):45-61,19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以教材建设为起点,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的恢复与重建,在研究方法上,摆脱了以往僵硬的分析方法,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理解较之以往更为深刻。当前,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如何准确理解历代思想家的思想学说,对历史上的思想家说过的话作出合理的解释,依据现代价值尺度来体认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恰当把握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本质特征,是尤须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师伟 《政治思想史》2021,(1):76-96,199
中国政治思想史作为一门学科知识,自诞生起就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格,表现出了明显的经世特征,但也毋庸置疑,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具有政治知识积累的科学价值。虽然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并不是从中寻找某个普遍性的现成政治理论体系,但中国政治思想史作为一种积累起来的理论知识,又确实可以提供理论养分,并有利于理论工作者在时代性理论思考中充分吸纳民族性理论养分。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知识取向,就是立足于桄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知识,呈现客观内容,明晰理论逻辑,吸取理论精华。研究者要达成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知识取向目标,就要充分注意其跨学科的知识性质,综合运用多学科分析方法,力争多学科方法在使用中的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0.
"思想"与"政治"都具有现象的弥散性和载体的多样性,而"历史研究"属于问题研究范畴。这就决定了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领域相当宽泛,内容十分丰富,视角颇为众多。因此,凡是志在有所创见的研究者,都不应让狭隘的学科意识遮蔽自己的学术视野,而应强化问题意识,从特定的问题出发选择课题,并针对具体研究对象自身的属性与特点来确定视角、思路、方法及取材范围。  相似文献   

11.
政治民主与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中的两个重要目标。政治学家们围绕着二者的关系进行着长期的理论探讨。其观点大致可划分为并存理论、冲突理论和调和理论。在对此冷静审视的基础上 ,发展中国家要立足于国情 ,在稳定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12.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olitical Teache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政治制度与社会变迁是政治发展的前提,但变迁社会的非常态政治秩序往往引发对非常规政治手段之正当性和风险性的争论。基于马基雅维利对常态政治与非常态政治的划分,归纳了常态政治下受到现代政治价值规约的政治目的与手段之关系。常态政治并非一成不变,在现代政治理论与实践中存在四种典型性非常态政治,即建国之前、制度变迁、宪政变迁与宪政困境、外部威胁。非常态政治是一种不稳定的秩序,在实现其向常态政治的演变过程中往往会以政治目的为名打破常态政治下通过法治秩序对政治手段的约束。本文还梳理并评价了相关学者与学术流派对四种典型性非常态政治下政治手段与政治目的之关系、政治手段运用的正当性和风险性的阐述。非常态政治下的制度创新与持续试错促进了政治发展,规避其中的政治社会变迁风险要遵循审慎原则,在制度层面上以程序正义替代实质正义,以法治民主取代多数滥权。  相似文献   

14.
政治文化与公民政治参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文化的传统、现状与发展对公民的政治参与实践有很大的影响。我们要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实践的发展与成熟,就必须充分认识和有效消解传统政治文化的负面影响,并继承传统政治文化的有益内核,培育与发展现代参与型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5.
政治社会化与政治稳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现并保持政治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带来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问题。政治社会化对于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有着重要作用:只有通过政治社会化,才能使我国公民形成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使社会个体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一致;只有提高政治社会化的水平,才能以邓小平理论为核心内容的主流政治化深入人心,有效抵制非主流政治化对政治稳定的消极影响;通过政治社会化,不断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公民掌握参与政治的实实在在的知识技能,从而有效促进权力运行和公民政治参与的规范化,有序化。  相似文献   

16.
“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同为现代政治学或政治社会学学科的重要范畴和核心概念。本文揭示了“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概念的基本内涵,并讨论了二者的相互关系。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存在方式,政治文化是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政治文化的功能通过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二战结束后,印度建立了议会民主的政治体制。独立60年来,印度在政治上保持了基本的稳定,已经逐渐形成了比较稳固的政治体制。但是现代政治体制与传统社会结构的矛盾也使其政治发展波折不断,而印度的现代政治体制则发挥了政治稳定的功能,保持了其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稳固性,这在动辄发生军事政变甚至流血冲突的发展中国家中是不多见的。总体而言,印度民主政治的发展和运作是比较成功的。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很强的道德、文化和身心素质,而且需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政治素质不仅直接决定和影响学生当前乃至一生的发展轨迹,而且也直接影响科学文化素质的形成和发挥。改进和加强大学生的政治观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政治和谐是政治文明建设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在一般情况下,扩大公民政治参与有助于政治和谐,但是二者的关系是复杂的。必须正确地处理二者的关系,才能形成和谐的政治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20.
政治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的制度结构和行为方式向现代社会制度结构、价值系统和生活方式转型中实现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要求转变激进的政治思维,在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上保持民主与民本的必要张力;在中外政治思想贯通中实现目标平等向过程平等的转变;在日常生活批判中实现制度建设与政治文化的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