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刘彩玲 《青年记者》2012,(20):56-57
生活中难免有一些不如意发生,一些经历着时艰的人会求助于媒体记者,这对于记者来说既是责任也是机会.利用大众媒体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求助者的困难,可以提高媒体的品牌信誉,弘扬帮危济困的风尚.笔者从业十多年来,与不少"帮扶"的采访对象成了知心朋友,用真情和爱心汇聚的新闻成为读者喜闻乐见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1998年12月28日,文艺频道激情开播。十年来,频道一直致力于做一个有责任感、有爱心的媒体。“爱心改变命运”、“爱心托起梦想”等公益活动已成为省内的爱心品牌。  相似文献   

3.
四川地震,山河失色,神州同悲!哀我同胞,受此灾难。爱心汇集,情动天地,共克时艰!让我们用爱心送去一份温暖,共同为灾区祈福!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坚强!  相似文献   

4.
本刊荐言     
单文婷 《视听界》2010,(4):18-18
新世纪又一个十年里,我们所熟知的媒体格局也许将天翻地覆。美国《时代》周刊预测下个十年的十大思想,其中有一条是“电视拯救世界”:电视仍然是我们身边最有影响力的媒体,电视革命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而且,移动电视、摄像机和网络让电视的传播渠道和节目内容更加民主。  相似文献   

5.
一位在宁波打工的外地小伙得了慢性肾炎,并不幸转化为尿毒症,这时,结发妻子竟离他而去远走他乡。妻子的离去,让他痛苦中更坚定了爱的理念:就不相信这世界没有真情?人与人之间真会如此冷漠?他决定用自己的行动唤醒爱心,于是来到红十字会,办理了遗体捐献手续,表达自己对社会的一颗感恩的心……  相似文献   

6.
燕赵都市报成功了,一纸风行燕赵大地!其精神、理念、机制、运作都是成功所不可或缺的.早在1998年,燕赵都市报编委会便英明决策,向除省会的全省十个市地还有北京,全方位派驻记者.如此超常规式设置,果然出奇制胜.在都市报崛起发展过程中,驻市记者掌控着"辖区"里信息资源,以强势传播之势,成为燕赵时空间一支控股的新闻力量.而2003年后,随着"哑铃型"燕赵都市报以其独特的报纸结构和经营理念在燕赵大地运行和发展,两个"哑铃"越有分量,作为脊梁的综合版的承受力越要有力量,这就更突显了派驻记者到各市地之战略要义了.  相似文献   

7.
陆莹 《中国广播》2009,(7):10-11
今天是一个让人振奋的日子,中国广播联盟正式成立了!这是我们广播人自己的专业合作组织,它开放的姿态和团结起来做大事的气度让我们有理由期待它的明天会很美!实事求是地讲,目前广播还是弱势媒体,但弱势媒体通过有效的、科学的运作也可以变成相对强势的媒体,这一方面要眼睛向内挖潜改革,另一方面要眼睛向外寻求支持。在我们探索广播发展道路的时候,  相似文献   

8.
南京“彭宇案”:见义勇为引来一场官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期将南京的彭宇、岳阳的韩章这两位做了大好事的好人蒙冤的故事呈现给读者,希望大家关注。平常,我们对做了大好事的好人,都怀有一种敬仰和崇敬的心情而被好人帮扶了的人都是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情。这才是一个和谐社会所应该具备的基本氛围。可是,彭宇和韩章的故事,却让好人做好事望而却步,并让做了好事的人寒心,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并非真空的社会里,有各式各样的人,有各式各样的嘴脸。作为媒体,我们不希望好人做了好事还伤心、悲痛。我们希望好人做好事时,不要头脑太发热了,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冷静一点,适可而止,用长沙话说,适当的时候要“踩一脚”,避免好人蒙冤。  相似文献   

9.
一个身在媒体的人,用自己的双眼见证了中国媒体的十年成长之路,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我们进步了太多,这一切都有数据可以证明,而新闻进步了多少,又用怎样的数据证明着呢?在这十年中,白岩松,用身在媒体的特殊身份,见证中国媒体的十年成长之路,在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媒体,中国媒体一步步的走向了成熟,他们走出了"9.11"的尴尬,远离了"伊拉克"的争议,从"非典"开始蜕变,最终,在成功报道"PX项目迁址"事件中做到了"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进行"。从《幸福了吗?》这本书里,我们可以深刻的体会到,在信息透明度的问题上,我们已经在路上。  相似文献   

10.
刘云 《青年记者》2006,(10):41-41
“一样的鸡肉,一样的鸡蛋,一样的我们却过不了本命年,一样要吃肉,一样要吃饭,人不能没有鸡的世界。2005年过去了,希望一切不美好都能过去,愿天下所有的小鸡、小鸭、小朋友们都能健康成长,愿世界充满健康和平,人不能没有鸡的世界!”这是一个在网络上流行很广的、以禽流感为主题的flash作品《我不想说我是鸡》,它用一种幽默的形式向人们传达了来自另一个世界来自小鸡的声音,听过的人无不会心一笑,会心一笑之余引起人们对禽流感的深思。这一作品也创造了百万点击率!不能不让人惊叹。  相似文献   

11.
关于那个“十年”,孩子们经常问及它是怎么回事?总想捕捉它的影子。但是,作为过来人,我却宁愿把它遗忘、尘封,不愿提及那场令人寒心的“革命”!然而,我毕竟是见证者之一,似乎有责任、有义务吐露点真情。最不能忘的就是那个“十年”开始不久的一段往事。当时,我正在陕西日报社工  相似文献   

12.
记者不仅要写好新闻,还要用自己的爱心去为百姓解决实际困难,用自己的爱心传递社会正能量。三年前,怀揣着对新闻事业的梦想,我成了一名大众报人。三年的记者从业经历,让我深切地明白了一个道理:以人为本做新闻,用爱心和正义传递社会正能量。  相似文献   

13.
港澳台之窗     
和往年一样,台湾金石堂书店为爱书人做一次年度总回顾,1999年他们对媒体记者、出版社及金石堂读者,以不记名方式,票选出“年度十大出版新闻”。兹摘录如下:(这十大出版新闻具体内容,本刊过去曾陆续有过报道,这里从简——编者)  相似文献   

14.
做记者就要做有爱心的记者,做记者就要做有社会责任感的记者.这样的记者,才是百姓喜欢、党和政府信任的记者. 笔者在鲁中晨报做记者十年了,十年来,在每一次的采访中,不单单为了写稿而采访,而是通过采写稿件,策划好每一次采访,为社会做贡献,为百姓服务.  相似文献   

15.
当我们学会让思维朝着多个不同的方向去探索的时候,面对同一件事,我们会因为得到多种答案,掌握了主动而做得比只朝一个方向考虑要好得多。对于编辑寻找选题和做书的灵感而言,只要让思维飞扬起来,不囿于一端,我们也完全可以做得像玩具商、像儿童食品商一样好。从宽泛意义上来说,这样的思维下做出来的书其实已不完全是书,而是一种生活、一种情趣了!  相似文献   

16.
友瑜 《新闻三昧》2008,(8):38-39
《扬子晚报》6月22日刊发一则警察因打不还手被打重伤的报道,引来多家媒体刊文评论,粗略统计了一下,计有重庆时报、河南商报、燕赵晚报、广州日报和北京晨报。笔者22日也曾就此撰文评论,却未见任何媒体刊用。于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把上述媒体的相关评论一一拜读。然而很遗憾,笔者感觉,其中数篇评论已经不是评论,而变成了新闻“竞猜”!  相似文献   

17.
阙耀明 《记者摇篮》2009,(3):8-8,27
一、媒体角色与受众定位 从我国已经上星的几十个电视频道来看,内容相似,形态相仿,你有一档真情旋律,我有一档旋律真情;你有一档记录生活,我有一档生活记录,同质化现象十分突出,竞争力大受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依托地域优势,找准媒体角色和受众定位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的电视荧屏上悄然出现一批以“爱心”为标记的栏目,尽管目前还没有蔚然成风,却以其特殊的魅力稳稳地占据着荧屏一角,并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粗粗点来,以“爱心”为定位的栏目就有这么一些。中央电视台三套2000年12月开播的《爱心世界》栏目旨在弘扬真挚、善良、美好的人间真情,倡导奉献、博爱的社会风尚,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栏目每期邀请文化艺术界的知名爱心人物.现场“讲述爱心故事,传播人间真情”。中央电视台  相似文献   

19.
从2004年3月开办至今,安徽商报的公益栏目"爱心面对面"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2011年,"爱心面对面"栏目荣获"安徽新闻奖"名栏目一等奖。如何能把"做一件好事"持续十年时间?作为栏目的兼职记者,笔者认为,关键在于爱心项目的小切口、低诉求,爱心反馈的及时、详尽,以及风雨无阻、全年不休的坚持。我们始终坚信,"点滴付出汇成爱的海洋"!  相似文献   

20.
春节前后,社会各界都会忙于访贫问苦,媒体也会做跟进报道.但年年做这种报道,别说读者,就是媒体自身也有审美疲劳,如何改进这一模式?<上饶晚报>2010年通过开展"双百"活动较好地开创了一条新路径. 一场爱心接力 "双百"活动是指<上饶晚报>策划的"大手牵小手·助百名贫困儿童新年圆梦"和"暖冬·关爱百名贫困老人"两项活动. 活动进人征集贫困对象名单阶段时,有的主动上门报名,也有老师为班上学生报名,有社区干部为老人报名,也有邻居为身边人报名等等.当活动进人认捐阶段时,涌动的爱心潮流令我们始料不及:有偏远山区的农民来认捐,有从事个体工作的人士认捐,当然也有不少爱心企业认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