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Web2.0时代,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形式冲击着我们的生活,从手机电视、楼宇广告到博客等等,从日常使用的终端产品到日常消费形态,可以说无一例外地受到新媒体的强烈影响.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目不暇接的新媒体形式,不过新媒体能否赢利并且持续赢利成了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闻记者》2007,(10):31-31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新媒体迅速崛起,以互联网媒体、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由于双向交流、获取方便、影响广泛,其赢利模式正在形成,并对传统媒体形成威胁。  相似文献   

3.
探索新媒体的赢利模式有助于指导传统出版产业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向数字化方向迈进,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赢利渠道.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实践调研与观察,归纳出新媒体环境下五种赢利模式.分别从产品、服务、网络版权贸易、客户关系以及广告等方面分析了不同赢利模式的内容、特点与典型例子.新媒体将向多元化、数字化赢利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每当技术载体发展从量变到质变时,新的媒体形式就会出现,例如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都代表着不同时代的新技术载体,他们都成为当时的新媒体,每一代新媒体的共同之处就是他们都代表了所在时代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我们当前谈论的新媒体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无线通讯网、光纤传输网、有线电视网与互联网的融合网络为载体,融合终端为展现形式的新兴媒体,  相似文献   

5.
王珏殷 《视听》2016,(11):22-23
大数据、新媒体技术的产生,给电视媒体造成了极大的挑战,使电视媒体产业经营和运作模式发生了颠覆式的变革。传统电视媒体要突破发展,转型势在必行。本文从传媒产业发展的视角切入,从媒介属性与受众特征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电视与新媒体发展的现状,以及新媒体强势崛起背景下中国电视融合化发展的趋势,阐述了中国电视媒体从内、外环境到融合环境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技术驱动下的媒体变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蒋宏 《新闻界》2007,(4):31-33
本文试图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媒体形式和内容的变革,以及新媒体管理手段的变革三个方面,阐释媒体发展、内容和形式的变化、管理的创新与变革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探讨新媒体技术条件下的媒体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从报纸媒体到电子媒体再到当下的全媒体时代,媒介生态环境正发生着看似平静却是波澜壮阔的改变.媒介与媒介之间互相融合、界限逐渐模糊、社会化营销正影响着传统的媒体经营思路,也颠覆着传统视听媒体“广告二次兜售”的赢利模式.在这个传统视听媒体市场份额正逐步缩小,而视听新媒体市场份额正逐步扩大的历史交界线;未来的视听新媒体除了传统视听媒体的“广告兜售”模式以外,还有哪些新的赢利点?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营销思路——湿营销.  相似文献   

8.
王琳  郑新建 《出版广角》2013,(10):76-77
新媒体科技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传统媒体现有格局改革的进程,对传统媒体的现状带来巨大冲击。在以网络媒体为典型展示形式的新媒体和以电视传播媒体为人们所熟悉和广泛运用的传统媒体形式之上,以二者的融合与发展为引导,研究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如何进行融合是当今世界媒体融合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9.
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带来了目不暇接的新媒体形式和终端,然而,新媒体能否赢利并且持续盈利却成了"技术至上"的桎梏.本文针对目前被人们称为新媒体的几种媒介形态,分别对其进行盈利模式的分析,认为整合、创新、以用户为中心是新媒体盈利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赵泽润 《视听界》2012,(3):42-44
近年来,新媒体发展突飞猛进,不断蚕食传统媒体的市场,传统媒体不得不抛弃“唯我独大”的思想,从拒绝新媒体,到接受新媒体、投身新媒体,实现了一次大转身。  相似文献   

11.
从“报网一体”到“三媒一体”再到“全媒体运营”,燕赵都市报自2009年开始,始终在进行传统纸媒转型发展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尝试与探索。2014年,燕赵都市报新媒体从品牌影响力拓展、本地用户深度服务、市场新商业模式开拓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极大推进了燕赵都市报全媒体融合发展之路。截至2014年年底,燕赵都市报新媒体平台用户数达到428万:  相似文献   

12.
媒体融合成为我国主流媒体转型改革的核心指引,也为政务新媒体发展壮大指明了前进方向。通过深入剖析媒体融合背景下政务新媒体的三重发展,并从高质量与时效性的矛盾、娱乐性与严肃性的平衡以及从同质化到特色化的转变三个方面,探讨政务新媒体的理想状态与现实不足。最后,对政务新媒体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政务新媒体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周燕琳 《新闻窗》2010,(1):115-116
高校媒体发展进入新的融合时代 新媒体的出现在新世纪之初一度引起传统媒体的恐慌,经过近十年发展,诚如业界专家们预测的那样,传统媒体不会被新媒体取代,而是随着媒介整合趋势的加快,最终走向融合。这种趋势必然影响到高校校园媒介的发展。传统媒介与新媒体之间互相渗透、资源共享,新老媒体从形式到内容上加速融合。互补不足,发挥各自的优势特色。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的信息环境是一个多元化信息形式并存、多种媒体形式并存的时代,随着人们对不同媒体信息的接收程度有所改变,传统的媒体形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然而面对多元化发展的媒体种类,如何寻求新旧媒体的融合成为当前媒体行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此课题首先进行了新媒体基本概念、定义及优势的分析,其次全面分析了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形式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冲击,再次分析了当前新旧媒体融合的具体动态发展情况,最后提出了未来新旧媒体融合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移动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连为一体,形成了一个立体化网状结构的传播体系。以数字技术为核心元素的新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传播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伴侣,人们依靠它们的帮助获知信息、了解社会、娱乐休闲,手机控、微信控、微博控比比皆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这些新媒体工具的依赖程度。而"新"永远是一个相对概念,我们现在所说的自媒体则是新媒体的最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数字媒体的发展与应用改变了多个艺术的表现形式,这些形式给当代艺术的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故将数字媒体和当代艺术融合,在艺术创作中加入新的创作理念,让艺术创作进入后影像时代,形成新媒体艺术,并从中总结出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当前各类商业气息较重、形式多样化的户外媒体纷纷进驻高校。通过对高校户外新媒体、校园传统媒体、校园传统户外媒体、社会媒体的特征进行关联分析,对高校户外新媒体的特点进行了概括与确认。高校户外新媒体有其特有的发展空间与赢利模式,在高校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同时,高校户外新媒体的商业属性也对高校的行政管理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需要从大学文化视野入手,在实践操作上,有限引入,强化监督,有序引导。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新媒体的主要传播特征和内容传播条件角度概括了新媒体的内涵,并指出,新媒体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发展程度、产业发展资本和市场准备三个重要条件,新媒体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内容,即文本、音频/音乐、短片和游戏四个主要类别。在上述对新媒体发展条件分析基础上,本文总结了新媒体的运营与赢利模式,并对潜在的主要目标消费群体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美国学者、专家对中国新媒体发展的关注问题进行总结,一是中国"三网合一"的现状、问题、机遇、政策;二是中国网络视频的消费需求、赢利模式、国际文化交流、国家政策;三是中国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与变革、虚拟交流与口碑传播、新商业与媒体新空间;四是网络游戏对传媒产业影响,以及中国传媒娱乐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前,传统媒体都在大力发展新媒体业务,积极探索媒体融合路径,不断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化发展.本文根据当前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对当前传统媒体在体制机制、内容生产、赢利模式等方面继续深化融合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