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5月,你会记得回家探一探年迈的母亲,你会记得揉一揉母亲僵硬的肩头,你会记得对母亲说一说心中的思念。是的,你一定会记得,因为5月是母亲的节日。对于母亲,也许千言万语也敌不过那一声深情的“妈妈,我爱你!”。于是,有人将那情深意切的呼唤化为祝福的文字、化为亲情的行动,在温馨的5月里涓涓流淌……下面是几位初、高中同学在母亲节前,发自内心肺腑的话语,他们除了把心中涌动着的对母亲的感激、思念、祝福、歉疚之情表达出来外,还准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母亲的祝福,让情感在母亲节尽情地释放……秦小雅(16岁,高二):母亲的手是很巧的,她…  相似文献   

2.
月夜     
又一个十五之夜。月光如水 ,湿润了夜。我心 ,平静 ,没一点躁动 ,无一纹微波。月照着我 ,静静地 ,似要告诉我什么。我望着月亮 ,虽然想大喊一声 ,可又怕惊动夜的宁静 ,破坏了夜色的美好。此时异乡的我看着月亮 ,想起了家。如果母亲此时也正在院子里乘凉 ,一定看得见我折射在月亮上那颗想家的心 ,而月亮要告诉我的 ,是不是母亲的那一声声叮咛呢 ?我想。终于 ,我张了一下嘴。但我始终没有问。我已惊异地发现 ,月亮已模糊成母亲苍老的满是皱纹的脸。当我揉揉再看时 ,夜空中却只有一轮圆月在温柔地照着我。心 ,已不再静如水。我呆呆地望月 ,月在…  相似文献   

3.
母与子     
言止善 《小读者》2013,(5):47-47
要了解在母亲心中儿子的位置,最好能记住这位母亲的故事。 她就是美国第三十三任总统杜鲁门的母亲。杜鲁门当选后不久,有位客人前来拜访他的母亲。客人笑道:“有哈里这样的儿子,你一定感到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  相似文献   

4.
心灵扉页     
(一)“吱呀”的一声,门开了,又关上了。隔着门缝,目送着母亲和父亲提着行李渐行渐远的身影,泪水还是不争气地溢满了眼眶。母亲有点不舍地回头望了望。我急忙用手背使劲揉了揉红肿的双眼,趁着眼泪还没有决堤而下的时候。我不想让任何人看到我的脆弱,对母亲更是如此。十七年来,我  相似文献   

5.
命运     
河那一年的七月,当我在家里帮助父母收拾刚从地里拔回来的油菜时,同村的二蛋跑来告诉我说中考的分数下来了,就在学校的教导处。我的心中不禁一乱,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感觉。既想马上知道,又害怕知道。这样犹豫着被二蛋拽着往学校走去。我们的村庄离学校有二里多路,不一会儿就到了。学校已放了暑假,平时是没有多少人的,而今天人却很多。我看到我们的许多任课老师,还有我们初三年级的许多同学都在。教导处里更是人山人海,进也进不去。这时我们的班主任张老师从里边挤出来,看到我说,你总分531,超师范分数线10分。531,我的头“轰”地一下,心中显得…  相似文献   

6.
母亲的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的母亲与千千万万的中国普通母亲一样,平凡、朴实、善良。母亲四十多岁了才结下了我这么一个“果”。苦果甜果她倒不在乎。俗话说:“是个精是个怪,各人养的各人爱。”母亲就把我当做“金果”捧着。所以,地坪河的人说,我是母亲心中的一轮“太阳”。还说,母亲就连听我说话都与众不同哩,愣像是在欣赏一曲动人的音乐,常常入迷。后来我也注意到,母亲总爱侧了头,笑眯眯地望着我。尽管我是个天生不善讲话的人,可母亲却总爱跟人说:“宗儿说话中听哩。”母亲爱我,却不宠我。记得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一个夏秋之季,我饿不过,跑到队上的高粱地里掰了一…  相似文献   

7.
我的母亲     
母亲龙顺英,属虎,戊寅年四月初五生于贵州省织金县茶店民族乡团结村的一个穿青人家,已年近古稀。母亲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乡间农妇,扁担大的“一”字不识,朴实如地里的一株包谷、田里的一窝稻谷。母亲具有粮食的品格,果实奉献给儿孙,杆也奉献给牛。我刚学会有意识地打量生活时,十年浩劫就劫去了父亲正年富力强的生命。母亲拖鸡崽似地哺育着父亲撒手甩给的6个儿女。丰满随时光枯黄,健乳因操劳干瘪;日子,成了母亲不停地忙活的双手。既要地里刨食,填饱我们那吞吐量风长的肚子,又要想方设法积攒书学费,把书包挂上孩子们的肩头。记得我读小学五年级…  相似文献   

8.
不知不觉,我在三尺讲坛上已度过了13个春秋。忙中偷闲之时,总是刻意地去追忆我人生中最大的转折——从瓜棚到讲台那一段不寻常的日子。1988年高考落榜后,我如泄了气的皮球,心灰意冷,整日里不说不笑不出门。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她语重心长地劝说:“念书的比牛毛都稠,考上的比牛角还稀,考不上有啥丢人的,有文化还怕用不着。”为了驱散我心中的愁苦,母亲特意把二婶家的金花妹喊来,与我做伴去责任田里看西瓜。一路上,金花妹又说又笑,再加上一路的田园风光,确实使我郁闷的心舒展了不少。那一片瓜地很大,每家的瓜地里都有一个…  相似文献   

9.
正2月13日晴我是一个坚强倔强的女孩,眼泪这种东西在我的身体里难以分泌,而那次我却落泪了。从小我就有落枕的毛病,早晨起来,常常是歪着脖子的,疼得哭爹喊娘。母亲自然是小心地为我揉来揉去,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市场上卖的枕头不合适,母亲决定亲自给我做。棉花是最如意的材料,可是太软不行太硬也不行,母亲就一把把地挑,感觉适中才放入枕袋中。两天以后,我感激地接过母亲的这只花枕,他  相似文献   

10.
从小,我就有落枕的毛病,早晨起来,常常是歪着脖子,疼得很。母亲总是小心地替我揉来揉去,可这毕竟不是个长久之计。市场上卖的枕头对我不合适,母亲决定自己动手做。棉花是最如意的材料,可是太软了不行,太硬了也不行,母亲就一把把地挑选,感觉适中才放进枕袋。两天后,我感激地接过妈妈做的这只花枕头,它那么轻,却又  相似文献   

11.
感受成长     
我母亲是位坚强豁达、聪慧干练、事业有成的出色女性。但她总是自豪地说:“我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和财富就是我的孩子们。”这话我很多年都无法真正理解,直到我也做了母亲,有了女儿,确切地说,是在经历了不久前发生在我女儿身上的两件事之后,才让我真正有了和母亲一样的心情。 那天,女儿主动提出帮姥姥揉揉发麻的腿。当她姥姥认真地向她致谢时,孩子用稚嫩的话语这样回答道:“不用谢,你为我做了那么多,我才为你做了一件事。”  相似文献   

12.
母亲     
揉了揉酸涩的双眼,我轻轻地放下手中的书。这时,母亲端着热牛奶走进来,一边嗔怪我看书不知道休息,一边催促我喝了牛奶早点睡下,蓦地,看着忙里忙外的母亲,我的心里一阵莫名的悸动,回忆起了许多与母亲的往事。  相似文献   

13.
母亲爱花。记得我小时候,她每次忙完地里的农活,总要带回一些有名无名的小花,种在盆盆罐罐中,细心地浇水、施肥。我很是不解,母亲劳累了一天,为何还要莳弄它们?母亲笑笑说,一看到它们,浑身便轻松许多。耳濡目染,我也渐渐喜欢上了养花种草。那翠绿嫣红中飘散出的清新淡雅之气,让我在紧张的功课之余,感受到心旷神怡的舒爽。后来,当我知道有个“母亲节”时,便在心中暗暗发誓,将来挣了钱,一定要在“母亲节”那天送给母亲一束康乃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小太阳     
那一天,我觉得我长大了,可以面对一切了。于是,我问母亲:“生活可以改变吗?命运可以改变吗?”母亲愕然,仿佛我是数千年前的木乃伊。盯了我大半天后,母亲才慢慢地说:“哦……”犹如恶梦初醒。揉了一揉眼睛,再次审视着我。 “妈,你没明白吗?”我再次发问。 我想让母亲意识到我是一个有生命的活物,而非木乃伊。 “你……你说啥?”母亲疑惑地望着我。 “我的意思是,我想改变生活,改变命运,走出这穷山镇。我想上高中……”我终于咕哝了一句。 母亲怔了一下,很快恢复了平静。  相似文献   

15.
拥抱的温馨     
夜,已深了. 早已钻进被窝的我一觉醒来之后,发现那暗暗的灯光下,母亲依然在忙着做家务.我心头一酸,心中不禁思绪万千:"母亲啊,您白天在自己的岗位上辛苦工作,夜晚回到家还要忙个不停,我清楚地看到您头上已有了银丝,您还如此操劳.  相似文献   

16.
清晨醒来,揉了揉蒙(目龙)的睡眼,望着窗外那挂在葡萄架上紫中透亮的葡萄,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愉快。虽但也是令人欣慰的收获。我心中暗想,那  相似文献   

17.
爱心处方     
每年春季干榆钱落满地时,母亲都会扫起来一些,挑捡干净,装进小布袋里留着。童年时,每年春夏之交我都爱犯重感冒,母亲总是一遍遍给我用热毛巾敷,还给我熬姜糖水喝。烧退了,感冒好了,接下来就是无休止的咳嗽,那些干榆钱也就用得着了。母亲用榆钱煮水加进鸡蛋,三个鸡蛋为一服,连喝几服也就好了。记得有一年,用这法也不见好,母亲就去地里寻来一种叫“雀雀被”的药草,用勺头灼油炸过,煎一只鸡蛋,连油一同吃下,连吃几次,果然咳嗽止住了。我不知道这些偏方有没有科学根据,不过对体弱多病的我每次都很管用。至今难忘母亲为我揉肚子的情景。我小时候…  相似文献   

18.
去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我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我说:"怎么草也开花?"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地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相似文献   

19.
小时候,有一次帮母亲去菜园栽西红柿苗。我径直来到去年种过西红柿的那垄地前,正蹲下身子准备移栽时,母亲却制止我说:"今年可不能再种在这块地里了,咱们得换个地方。"她把我领到菜园西北角,说:  相似文献   

20.
那时,父亲还健在,但他驼着的背已如一张弯弓。好几回,梦见父亲衰老的身影,我知道,自己又想家了。我一路风尘赶回家,母亲正要做饭,见到我,便高兴地捋了一把额前垂下的白发,满面笑容地说:“正好赶上吃饭了。”“爹呢?”“还在地里。”过了会儿,父亲回来了: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