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金莲作为中国文学中的淫妇形象,历来没有争议。但是在《水浒传》和《金瓶梅》两部小说中关于潘金莲的描写却有所区别。通过比对我们可以看出潘金莲这一形象的流变。  相似文献   

2.
被称为第一奇书的《金瓶梅》,是一部写"恶"的小说。作者笑笑生用写实的手法,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人物。而被塑造得最成功,也最典型的人物就是第一女主角潘金莲。这里的潘金莲是直接从《水浒传》中移植过来的,通过作者的加工整理,将之塑造得更加丰满,更加复杂。在作者笔下,潘金莲是一朵成长在恶社会中的恶之花,最终又被恶社会摧毁。本文试从分析潘金莲的形象着手,揭示她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3.
潘金莲形象从《水浒传》中诞生以来,在几百年的传承与重复中已经成为一个被不断改写或重写的文学母题.从《金瓶梅》对潘金莲的模仿与超越,欧阳予倩对潘金莲的革命与颠覆,魏明伦对潘金莲的颠覆与重构,及至当下对潘金莲的符号化与消费化,纵观600多年来潘金莲角色变换的历史,其本质亦是文学接受的过程.在接受美学看来,文学文本是一个多层面的开放的图式结构,它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在于人们可以对它作出不同的解释,读者对文本的接受过程包含了读者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文学作品、文学形象得以真正实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魏超 《语文天地》2011,(5):23-25
水浒英雄甲天下:作者在对男性英雄替天行道的行为大加颂扬的时候,也穿插描写了许多形态各异的女性形象,本文分析一下《水浒传》中所刻画的被梁山好汉杀死的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等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5.
自《水浒传》问世后,人们都知道潘金莲是一个通奸恶霸西门庆而谋杀丈夫的淫妇。数百年来遭到人们的唾骂。兰陵笑笑生把她和西门庆从《水浒传》中借叙出来,另演化为一百大回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金瓶梅》。她的淫妇形象更骇世惊俗,世人都把她当成千古罪人和淫妇荡女的代名词。她是个淫妇,又绝非一个淫字了得。她一身罪恶,又是个以毒攻毒向封建礼教和男权宣战的勇士。她的悲惨死去是恶贯满盈、罪有应得,但也是为追求真正爱情、寻找光明而死。既令人“解恨称快”,又叫  相似文献   

6.
《金瓶梅》作者塑造了一个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女性形象——潘金莲。在作品中,潘金莲是一个放荡的女人,很长时间以来成了淫荡女性的代名词。但同时,她也表现出了很强的女性主体意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悲剧人物。潘金莲悲剧命运的造成,一个在于其自身爱和安全感的缺乏,使她一心扑在西门庆怀里;另一个在于其自身由于失宠造成的报复心理,使她成为一个异化的人。  相似文献   

7.
魏超 《语文天地》2011,(9):23-25
水浒英雄甲天下,作者在对男性英雄替天行道的行为大加颂扬的时候,也穿插描写了许多形态各异的女性形象,本文分析一下《水浒传》中所刻画的被梁山好汉杀死的潘金莲、潘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73):17-18
文章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在严格遵守原文的前提下,对《水浒传》中所谓"淫妇"——潘金莲性格的形成进行探究,考究其生活环境及周围各种人物造成的情境对她性格的影响,促使其形象立体化,超越类型化,从而达到对潘金莲的接近正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潘金莲是《水浒传》中的一个女性形象。她的悲剧遭遇,虽有其因追求个人爱欲走向毁灭的一面,但更多的是与当时不合理的等级制度、封建的伦理道德观念以及社会背景有关。我们不能武断地给她定性为“淫妇”,而应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和《水浒传》中的潘金莲这两个人物形象是中外文学史上极富代表性的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女性代表,本文从比较文学主题学理论这一研究视角入手,分别从形象、题材、母题、情境几大方面对安娜和潘金莲这两个人物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更好地理解两部作品中的人物,把握其内在联系性,为中外其他文学作品形象的对比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俞银娟 《文教资料》2010,(18):169-171
《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唯一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其艺术成就,最突出地表现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然而值得关注的是,这部作品中但凡光辉夺目的形象几乎都是男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显得苍白无力而缺乏血肉,有的甚至不像是活生生的人。相比之下,只有作为反面人物出场的潘金莲形象显得丰满、夺目的多。  相似文献   

12.
数百年来,潘金莲形象在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的笔下,几经重塑,其形象内涵因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从历史的视角出发,将潘金莲形象的历史演变分为三个阶段:1.封建时期。在施耐庵与兰陵笑笑生笔下,潘金莲成为淫妇的形象;2.现代时期。以欧阳予倩的话剧《潘金莲》为标志,将潘金莲塑造成一个觉醒的叛逆女性;3.当代新文学时期。以魏明伦的荒诞川剧为标志,对潘金莲形象的重塑中融入当代人的思考。总之,一部潘金莲形象的变迁史,就是一部浓缩了的文学观念的更新史与时代思想的演变史。  相似文献   

13.
潘金莲荡妇的形象,数百年来受着人们的唾骂与指责。长期以来,她更成为贤妻良母的反面教材,“淫妇”“贱货”等词语伴随着她流传至今。其实,潘金莲为爱情而斗争,为爱情而丧命,在她的身上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抗争性、鲜明的悲剧性,是一个令人同情,值得肯定的反抗者,一个极具典型意义的悲剧形象。  相似文献   

14.
《水浒传》这样一部着重描写男性英雄的力作中,作者也不乏对某些具有代表性的女性进行描绘,如潘金莲等。潘金莲形象的塑造充分体现出当时男权社会中普遍存在轻视女性、以封建伦理束缚女性的积弊。  相似文献   

15.
《水浒传》中的女性多取材于社会底层,地位极其低下。而当我们聚焦《水浒传》里的女性,会发现里面几乎没有完美的女性形象,作品里有作者及社会对女性的无视甚至仇视。作品虽然在审美倾向上对女性的形象显得落后了些,但是里面塑造的几位女性形象却让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对《水浒传》女性人物分析,我们可以将其中的主要人物分为三类来分析:以潘金莲为代表的女性外貌美丽非凡,但心肠歹毒,谋算过人,下场悲惨;而以扈三娘等为代表的梁山女英雄则外貌丑陋,但不失英雄气概;以王婆为代表的老妇则是贪恶。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金瓶梅》中潘金莲人物形象为研究对象,收集近20年来学界对于该形象的研究资料并进行了整理和总结。主要从潘金莲悲剧命运成因,潘金莲与国内和国外其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作比较,潘金莲性格和心理的分析论以及为潘金莲正名论等四个方面入手,力求还原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7.
论述潘金莲是《水浒传》中人尽皆知的淫妇形象,玛格丽特是海明威作品中最彻底的妖妇,作为不同国家不同时代背景的坏女人经典,海明威和施耐庵赋予的这两位女性形象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通过分析二者人生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可给21世纪的现代女性一些启示和反思。  相似文献   

18.
在《水浒传》中施耐庵以充满矛盾的笔触精心打造了三位女性形象: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从中不仅显示出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而且依稀透出市民意识中要求尊重人性、要求人性解放的人精神的光辉。  相似文献   

19.
论潘金莲     
潘金莲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几百年来,在枝节问题上,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同看法,但在总体上,大家都认为这是个“淫妇”的形象。《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在书中第二十四回的标题上就明白地写着:“王婆计啜西门庆淫妇药鸩武大郎”,到了李卓吾时,他在《明容与堂刻水浒传》中夸赞作者刻划这一人物时说:“传神传神,当作淫妇谱看”。“说淫妇便像个淫妇。”这是文艺批评家的看法,也是较早的“淫妇论”。一百  相似文献   

20.
《金瓶梅》的故事框架是从《水浒传》第22回到第31回中移植过来,又加进了作者天才的创造。细比较二书对于同一人物的描写,有助于对《金瓶梅》作者的创作初衷、《金瓶梅》一书主题等方面的探究。文章选用潘金莲作为剖析的材料,发现存在诸多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正与二书的主题、表现重点各有不同等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