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挺早以前就有朋友推荐说这姑娘的歌好听,当时听了觉得很悦耳,平时放在家里车里都不错。但是从音乐的角度讲,她的音乐当中自己的东西太少,学的东西太多,过于像小野丽莎和诺拉琼斯了。  相似文献   

2.
这张照片是我于1958年秋天拍摄的.当年,郭沫若率领政府代表团访问朝鲜人民共和国。我作为代表团随行记者抵达朝鲜。这年秋天也是最后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在访问中,代表团参观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营部,慰问官兵,同时观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打靶场。在与官兵见面时,郭老兴致勃勃地拿起步枪,瞄准靶。当时我觉得一名著名的文学家对打靶也感兴趣,很有意思,就拍了下来。这张照片以前没有发表过,现在这张照片能展现在大家面前,就是能让人们领略郭老的另一面风采。  相似文献   

3.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9):F0003-F0003
“当时根本就没想太多,就是想赶紧留住孩子那一口气,大家都努力了.但是孩子还是没有救过来.我们都很伤心.不过我想说我已经尽力了,做为一名记者.新闻重要.生命更重要!”曹爱文说;[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杨飞越 《青年记者》2006,(17):35-35
2005年秋到泰安采访。泰安市长贾学英一听我自报家门,就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齐鲁晚报办得非常好,思想很活跃,我非常喜欢这张报纸……”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到外地采访。当时.随团采访的记有20多人,其中包括党报党台,省人大、省政协下属的报纸.还有10多家都市类媒体,唯独我们,受到了市长的异常关注。  相似文献   

5.
《我好想爸爸妈妈》这组照片荷赛获奖之后,网上有同行表示对这组照片"看不懂",也有人觉得这是"摆拍"的。我觉得,有质疑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当时我纯粹是想给孩子拍张照片留个纪念。之所以选择用了教室背后那些已经用了十多年的玩具做背景,或许是因为,这个画面与我自己童年记忆中的场景比较像吧,尤其是那个木马。虽然是些冷冰冰的铁艺玩具,却存储了孩子们的童年岁月。  相似文献   

6.
在我的家庭档案中.有一张经过修裱的毕业证书.每当看到它.往事就一幕幕地呈现在眼前…… 1950年我毕业于辽东省盖平县(今辽宁省盖县)第二中学,因为盖平县第二中学只有初中部,所以我想考一个好的高中,将来读大学。我很幸运,经校领导研究决定.我被保送到沈阳市第二中学读高中.当时保送的学生共4人。  相似文献   

7.
我2003年刚到出版社工作不久,一位业内人士讲过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刻,他说一个出版社的老总不在业内干上四、五年,基本上没有说话的资格和权利。当时我深不以为然,我想这可能是对我们外来的排斥.D经过不到两年的工作,特别是听了刚才几位老总的发言后,我越来越认同那位业内人士的说法,虽然至今我仍然对其保留部分意见。  相似文献   

8.
记得刚参加新闻工作时,我跟一位同事讲:"我爸爸很喜欢你的文章,说你写得不错。"他的眼中马上有了亮光,问:"你爸爸干什么的?"我回答:"做点小生意,初中读了一年。"他眼中的亮光马上黯淡了一些。当时我就想,如果我父亲是位老师,是知识分子,或许这位同事会更高兴一些。但我的想法与这位  相似文献   

9.
著名园林建筑、古典建筑专家陈从周教授在他的寓所“梓屋”里和我聊天,忽然想起了什么似地,说:“我想刻一方闲章,有时在自己的书画作品上用,叫‘天涯握手尽文人’。我想,这句话用来送你倒是很合适的。”当时相对一笑,也就算了。事后,我倒有点后悔:其实应该即时请他大笔一挥,让他找张宣纸留下这句话的。我在新闻界工作三十年,绝大多数时间是做文艺记者,编文艺刊物,与文艺界打交道。三十年来,浮沉艺海,阅人可谓多矣。如果排出一张名单来,也可算是洋洋大观。文学家、艺术家、文史专家……其中不乏颇  相似文献   

10.
投石问路 老李的故事要从1992年说起。当时.他的一个同事买了张股票认购证.不久便中了“第一百货”的新股。由于并不清楚股票上市会怎样.出于谨慎的考虑,老李的那位同事想着早点落袋为安.便开价9000元.问老李要不要这张认购证。“我抱着搏一记的心态,就动心了。大不了输点钱,凡事图个新鲜。在确定这张认购证转让时能重新过户后,我便花钱买下了.”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摄影爱好者.这是我抓拍的一张照片。想请专家给指导指导。我是贵刊的读者,《新闻与写作》使我受益匪浅。谢谢您们给广大读者提供这么丰盛的宝贵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12.
李资平 《浙江档案》2006,(9):29-29,38
我入党是参军以后的事,我是1934年7月参军的,1935年10月入党的,张文碧当时是我的入党介绍人,他当时是保卫科科长。我当时很年轻。那时候,闽浙沿海受日寇骚扰,蒋介石不抗日,可是我们要去抗日。那个时候我的思想很简单,就是抗日这个目的。后来,入党的时候我表现特别积极。我参军的第一天,我们部队就和国民党打起来了,我们一个班的班长被打掉了,浑身血淋淋的。指导员说,把他背下来。当时的我只有15岁,却冲了上去把他背下来。指导员看到我冲上去,很勇敢,回来以后就开会表扬我表现好,想让我积极表现争取入党。加入共产党,我当时思想很简单,觉得对自己的前途发展上可能会有更好的帮助。在当时,解放全人类是认识不到的,只觉得对个人进步上有好处,但是打倒蒋介石这个目的是很明确的,实行共产主义也是后来誓词会上提出来的。入党以后我才慢慢提高觉悟,认识到要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开始只是想打倒日本,打倒国民党蒋介石,只觉得只有加入中国共产党才能做出自己的贡献,也只有跟随党组织才是真正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徐斌 《新闻实践》2008,(5):F0003-F0003
4月1日,有同事托我向《都市快报》索要刊登在当天五版的一张照片,是网友拍摄的,标题叫《思念》。他说是好友觉得不错,辗转找人,想作为个人收藏。于是,我便让快报摄影部主任傅拥军在征得作者同意后,把照片传给我。我一收到这张《思念》照片,第一眼就感觉心头猛然一抽,一种感动便在浑身弥漫开来。  相似文献   

14.
吉林长春的《杂文选刊》是一本办得很不错的杂志。我是它的一个老读者:这本杂志办了18年,依然保持了办刊的宗旨;“我们深知杂文是一种爱,在它跳动的火焰上,有着杂文家的一片热肠.有着黎民百姓的一份期待。”“坚持说真话,抒真情,讲真理。”做到这“三真”,真是很不容易。因此我很愿意读它。在许多报刊杂文不大景气的今天,  相似文献   

15.
编辑您好:我是一名摄影爱好者.这是我在云南拍摄的一张牧民骑马过河的照片。当时接近黄昏,天色渐暗.牧民结束了一天的生活。我注意到马匹与牧民都拖着疲惫的身躯缓缓地经过一条河流.河水中也有蓝天与山脉的倒影。并且从照片中可以看到云层较低.覆盖了山顶,这种景色与山、水、人相映生辉。因此我及时按动了快门.记录下这一瞬问。请老师不吝赐教您的看法。北京赵竹岩  相似文献   

16.
我的全国新闻奖得的是社会新闻奖,是很简单的一篇消息,就是1984年的全国好新闻一等奖《北京人争赏香山红叶》,600多字的一篇消息。完全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有意栽花你真想闹一个什么奖,就像现在中国作家想闹诺贝尔奖老闹不上似的。我们有好多人当时也在苦苦追求,我也不是不在追求,但是真的无意之中才出好活,所以新闻某种程度上是在轻松状态下写出来的。你不要高度紧张,一紧张你的脑子就处在一种僵化的状态;相反放松的时候,可能是思路最活跃的时候。有时候很有意思,你就是写不出来的时候别硬写,鲁迅说的一点不错,你非为了写一个东西,非要想这有…  相似文献   

17.
幽默     
《大观周刊》2010,(32):54-54
他她篇 健忘 张教授很健忘,一天,他躺在浴盆里,妻子奇怪地问:“你怎么穿着衣服洗澡?” 张教授这才发现自己忘了脱衣服.他刚想跳出来,又忽然冷静下来说道:“没什么,多亏我事先忘了往浴盆里放水。”  相似文献   

18.
我按照良心来走。谁好,我就赞扬谁,谁不好,我就批评谁林墨山:接到瑞典来电时,您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莫言:他们在电视正式公布前20分钟,打了一个电话给我。当时我正在抱着我的外孙女吃饺子。我还是很吃惊的。因为我感觉前一段中国网络上炒来炒去,都是在炒作,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当知道这是件真事时,还是感觉到很惊讶,马上当然感觉到很高兴。林墨山:这是您想过或期待着的事吗?莫言:曾经想过。当年土耳其的帕慕克得奖之后,我想,哦,他比较年轻,年  相似文献   

19.
闲暇无事,翻看老照片,我的视线停留在两张照片上.记忆的闸门打开,往事像清澈的小溪潺潺流淌…… 一张是发黄的老照片,照片上有三个人,妈妈和我姐弟俩.妈妈穿着双排扣的外套,蹲在地上,深情地看着我俩.我俩看上去睡眼惺忪,我穿着双排扣的制服棉袄,头上扎个小花,头发梳理得不是很整齐.弟弟则是皱着眉头,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三人的表情很有意思.后来妈妈告诉我,这张照片摄于1950年初冬的一个早晨,当时我和弟弟还没睡醒,正巧有个同事带一架照相机,妈妈急忙把我俩晃醒,匆忙中没有精心打扮,才留下这张珍贵的照片.拍摄地点是吉林省通化专署院内.  相似文献   

20.
东流 《新闻导刊》2006,(4):46-46
龚永泉同志的小通讯《擦鞋者说》.长不过800字,却令人过目不忘,《人民日报》在今年3月19日一版发表了.还加了“编后”,可见编辑部很看重。不少新闻同行看了,皆说不错、不错。我阅读后感想有三,作简评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