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唐惠忠 《新高考》2009,(Z2):31-32
儒学的人文精神冯俊何谓儒学的人文精神?在我看来:一曰人文,二曰人性,三曰人本,四曰人道。儒学人文精神的人文特征,是指自周公制礼作乐始,特别是自孔子开创儒学派始,"人的精神就从  相似文献   

2.
孙绍勇  任雯 《江苏高教》2023,(4):107-112
红色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起着价值塑造、精神涵育的重要作用。培养“又红又专”的时代新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时代使命担当。用好红色资源、加强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基本内容,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有着同频共振、融合互动的逻辑关联。科学把握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涵养化育的学理意涵,深刻认识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涵养化育的价值聚焦,着眼当前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探究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涵养化育的优化路径,对于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资源、优化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增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具有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古代,“教育”一词被解释为:教者,上所施,下所效,先觉教后觉也;育者,生育、培养、培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也。《中庸》解释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可见教育着眼于人之本性,启发自觉之心灵,追求内在的觉醒与完美。  相似文献   

4.
体育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化育”观有着明确的内在关联性。文章认为,体育课程思政具有主动性、系统性和内隐性的特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蕴含许多育人元素,如技能传授中的礼节练相随和传授有方,技能获得时的德技相长和选考之道,这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体育课程思政实施要抓住四个方面,即教师应不断提高对所授课程的理解、教学模式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程内容应注重德育和体育的结合、评价体系应突出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的科学教育在实践中存在片面化、表面化、功利化三种不良倾向。科学教育人文化是在科学教育中要整合人文知识、融入人文理念、渗透人文精神,以纠正当下科学教育中存在的片面化、表面化与功利化倾向,从而实现科学教育对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全面提升的目标。科学教育人文化既是世界科学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科学教育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还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必由之路。科学教育人文化可以遵循三条实现路径:一是外在整合之道,在科学教育体系中适当增设人文课程;二是内在融合之道,科学教育可以借鉴HPS教育理念;三是实践弥合之道,科学教育需要回归人本立场。  相似文献   

6.
高中历史教育是基于人文精神的教育,此为高中历史教育之“道”.实施有效教学,引导激情思维,强化对学生历史思辨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培育,为高中历史教育开出源头活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互通、多元包容,使人文培育和人文精神的阐发实现于高中历史课堂.  相似文献   

7.
感恩励志教育是以感恩、励志为主题,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感恩励志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升高校育人工作的内在价值,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利于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高校辅导员是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的骨干力量。按照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建设辅导员队伍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提高该队伍的工作能力、学术水平和职业素养及提高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内在需要,是建设和完善学生人格培育体系的必然要求。辅导员不仅仅是学生日常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者,也是为学生传递人生之道、确立人生之业的人生导师。  相似文献   

9.
韩愈一生以复兴儒学为己任,成为历史上的卫道巨擘.<原道>是韩愈复古崇儒、攘斥佛老的代表作,也是他儒学思想的纲领.在<原道>中他提出了"明先王之道"的教育宗旨;在<原性>中提出了他的"性三品说",作为学习仁义道德和"明先王之道"的理论依据;在<师说>中强调了儒家学者传道的意识与精神,以重振儒学之尊;在<进学解>中具体论述了学习儒家之道应有的态度和方法.他的教育思想蕴含着对教育活动的精微阐释,研读以上教育名篇,对我国当前的教育实践必有启发.  相似文献   

10.
在汉语中,"人文"一词最早出自儒家的经典,主要指本于人的道德理性而建立的人生信念、价值准则和伦理规范等。人文教化是传统儒学的核心精神。传统儒家成人之道的教育理念,经典教育、礼乐教化等教育模式对当代高校人文教育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人文主义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进行广泛而有效的人本文化的教育有助于提升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是高校英语专业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这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篇旨在通过分析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对英语教育的作用,阐述在课外阅读中培养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并提出了在高校英语专业的教与学中培育人文精神所需要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从我国高校体育文化的现状出发,探讨如何把人文精神融入高校体育教育体系中,研究人文精神融入高校体育的重要意义,为人文精神融入高校体育提供有利依据。结果表明,高校体育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课堂教学效果,"人文精神"有机融入体育教学必将是未来我国高校体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人文精神的培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体育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的融合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需要,也符合学生成才的需要。为了促进体育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要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体育教师人文素质、体育教育人文环境方面培育学生的体育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4.
体育是人类活动的一种现象,也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中同样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信息和内涵。但在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并不十分突出,或比较欠缺,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是值得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人文精神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综合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并在提高高校的软实力方面有积极意义。为此,应十分重视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鉴于此,分析了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内涵、实施人文精神教育的必要性以及作用,并提出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合人文精神几点建议,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韩愈一生以复兴儒学为己任,成为历史上的卫道巨擘。《原道》是韩愈复古崇儒、攘斥佛老的代表作,也是他儒学思想的纲领。在《原道》中他提出了“明先王之道”的教育宗旨;在《原性》中提出了他的“性三品说”,作为学习仁义道德和“明先王之道”的理论依据;在《师说》中强调了儒家学者传道的意识与精神,以重振儒学之尊;在《进学解》中具体论述了学习儒家之道应有的态度和方法。他的教育思想蕴含着对教育活动的精微阐释,研读以上教育名篇,对我国当前的教育实践必有启发。  相似文献   

16.
人文精神是高校体育教育在现代社会语境下生存和发展的必然前提,是高校体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一之路.然而,就当前中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人文精神的缺失是其发展中最明显、也是曩重要的一环.因此,高校应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17.
人文精神是人类、民族、社会文化生活的最根本的精神或内在的灵魂。人文教育是培育人文精神的最佳途径。大学语文承载着丰厚的人文内涵,对塑造学生人文精神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语文教师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使命,积极研究人文教育对策。挖掘语文中的人文内涵,通过科学的路径,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材。  相似文献   

18.
在《中庸》里有这样的一段话很是耐人寻味:“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从中我们可以探得教育的根本旨趣,那就是教化育心,它的终极目标显然在于价值引导。用哲学家黄克剑先生的话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就是点化或润泽生命。(可以理解为确立人的生命的价值向度,陶炼人的虚灵的精神境界。)教育教学活动要为学生的生命奠基,为孩  相似文献   

19.
儒学之兴,在于儒者振,还是儒教盛?儒学之难,在于儒者之惑,还是儒教之弊?若还归问题本身,有必要对六十年来大陆儒学的历史与境遇进行一番追问与考量。从根祗上言,我们认为,真正儒学之不振非儒教之困顿,乃儒者之伪滥。当下大部分儒者在生命人格上的降止、陨落,儒家内在的明道正谊的理性自觉、至善万能的生命直觉与成人至圣的终极追求等真精神的萎缩、失落,儒者自身的异化才是儒学不兴的主要根由。"人"之不存,"道"将焉附?  相似文献   

20.
人文精神对于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教授高中语文时,要充分意识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并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整个语文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思想品德素养、理论素养,教授学生为人之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