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R&D经费投入强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即R&D/GDP)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比研究,深层次解析了陕西省近年来R&D经费投入强度呈下降趋势的原因,并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科技资源投入与产出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科技投入与科技产出现状,指出R&D经费内部支出、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存在严重投入不足,技术成交额、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很少。在此基础上,对科技投入与科技产出的指标之间进行了相关性研究,指出科技活动人员数与科学家、工程师数,R&D经费内部支出与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专利授权量与科技活动人员数、科学家和工程师数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我国R&D投入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R&D投入问题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也取得了不少相关研究成果。本文从R&D投入的来源与结构问题、R&D经费投入的国际比较、R&D投入与产出增长关系、R&D活动资源配置问题、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与R&D投入的关系、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支出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全社会R&D资源清查是一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R&D经费支出、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是一组国际通用的、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活动规模及科技投入强度的重要指标。2001年12月14日,江西省科技厅、江西省统计局等七个部门联合公布了2000年江西省R&D资源清查的结果。笔者就此作出如下分析和建议:一、关于对江西R&D投入情况的分析1.江西省R&D投入的特点①产业化程度相对较高。从行业分布看,工业所占的比重最高,达到58.64%,比全国平均数高出4个百分点。②企业是R&D经费投入的主体。在全省…  相似文献   

5.
《201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我国R&D经费投入力度加大.国家财政科技支出稳步增加,科技经费投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为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宏伟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是我国R&D经费投入最主要的三个执行部门。  相似文献   

6.
R&D经费占GDP比重是国际通用的用于测度一个国家和地区研发投入强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指标。《辽宁省“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省R&D经费占GDP比重提高到2.2%以上,并根据“十一五”时期我省R&D经费和GDP增速情况,规划了“十二五”时期各年为此应达到的指标值。  相似文献   

7.
钟卫袁卫  黄志明 《中国软科学》2007,23(5):98-104,124
近几年我国工业企业的R&D投入不断增加,工业企业支出的R&D经费占全国R&D经费支出的比重均在一半以上。在研发经费、人力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要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要合理增加R&D投入,更要关注R&D产出效率的提高。本文以2004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及R&D活动数据为基础,分析工业企业R&D投入和绩效现状,并对R&D投入绩效进行评价,为相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江苏省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全省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全省R&D活动内部支出”这2个关键性的指标来代表科技投入,以全省GDP、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代表经济增长,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模型。以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和全省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做代表研究政府科技投入对社会科技投入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文献研究,构建了一个企业R&D投入产出的计量模型,并利用中国1999—2005年间29个省市(不包括海南、西藏)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对政府科技资助、企业R&D支出、金融机构贷款等对企业R&D产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全国总体来看,政府科技资助和企业R&D产出之间没有固定的线性回归关系;进一步对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域分别研究,发现在中部地区,政府科技资助促进企业R&D产出;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政府科技资助对企业R&D产出作用不显著;在东、中和西部的大多省份,企业自身R&D支出明显促进了R&D产出;在东、中、西部,金融机构的贷款对企业R&D产出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科技资助促进企业R&D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程华 《科研管理》2005,26(4):68-71
本文从科技活动的溢出效应出发,分析科技资助政策的合理性。通过对直接科技拨款促进企业R&D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互补和挤出关系分析研究,从整体上确认科技资助政策在促进企业R&D投入、提高企业R&D能力、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灰关联的湖北科技投入与GDP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灰色系统的灰色相对关联度理论,分析湖北近6年(2000~2005)R&D经费支出、科技人员投入、GDP分析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认为湖北省R&D经费支出、科技人员与GDP表现出强、正相关性,湖北省R&D经费投入对GDP的促进作用比科技人员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的波动将直接影响科技人员数量的波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省际R&D财力资源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财力资源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根据由国务院批准,科技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贸委、教育部、国防科工委等布置的2000年度全社会R&D资源清查的各省统计公报,对各省市的R&D经费支出总量及结构进行省际比较研究,可以发现许多新特点和新问题.  相似文献   

13.
对黑龙江省近年来科技活动投入因素5项指标的整理和研究,以"企业R&D经费支出"指标为因变量,逐一分析了它与其余科技投入指标间的关系,以利于经济、科技管理部门掌握科技活动投入因素的结构和重点,在今后的科技投入中能进行有效的事前预测和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14.
科技投入强度指标的国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散点图的分析方法,结合各国的实际情况,对表征国家科技投入强度的R&D经费占GDP的比重以及每万名从业人员中R&D人力的数量进行了深入的国际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5.
作为科技创新核心的R&D活动,在经济发展水平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福建省各地区R&D活动的资源、投入、产出进行分析,并与其它的相关省份的活动指标进行分析,探讨福建省的R&D活动的不足并给予了一定的建议,为福建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经济增长对科研经费投入贡献力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对不同经济发展时期、水平的国家GDP总值与R&D经费投入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发达国家的GDP对R&D投入的贡献力要大于发展中国家,处于经济上升期的国家非常重视R&D经费投入,中国在统计时间段内科研投入平缓增加,但科技竞争力整体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7.
关于近10年来我国国家自主创新投入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主创新投入是启动自主创新和维持创新的基础,作者从资金投入和人力投入两个纬度对国家自主创新的投入进行了分析,在资金投入中选择了R&D强度、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技术依赖度、大中型内资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的自主投入强度等四项指标;在人力投入中则选择了每万名劳动力中R&D人力投入指标。  相似文献   

18.
浅谈R&D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科技统计数据在科技发展和科技决策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也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在促进科技资源合理配置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杠杆作用,同时也为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和支持作用。R&D活动对国家整个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是R&D活动呢?R&D是英文ResearchAndDevel-opment(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的缩写,R&D活动是指为增加人类知识的总量,以及运用知识去创新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R&D活动是科技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R&D活动的开展有赖于R&D资…  相似文献   

19.
R&D经费投入是科技投入经费的核心部份,它的结构特征基本上代表了科技经费的结构特征。本文利用2007年的有关资料,对全省2007年R&D经费投入的状况进行了分析,从中看出我省R&D经费投入强度较低,经费来源结构和支出分配结构都不尽合理,为此提出了几项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论坛》2005,(5):135-135
本书是科技部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科技统计分析中心联合中科院、中国社科院的科研机构和北京部分高校的专家学者一起共同研究的成果。本书以2000年全国R&D资源清查等国家统计数据的依据,选择和利用主要科技指标,从国家创新系统、行业、企业和地区等不同角度,对我国国家创新系统中R&D资源的配置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专题研究。在对我国R&D资源分布进行系统分析描述的同时,研究了我国当前国家创新系统的构成特点与存在问题,分析了我国R&D资源分布与活动的规律、产出与作用,为新时期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和政府宏观科技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本书给出了研究采用的主要指标和分析思路,在对地区R&D资源和主导产业分析等章节引入其他学科新的研究方法和新型分析工具,进行了科技指标研究的探索,并得出了许多有参考价值的结果。附录部分给出了含有详细数据分析的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