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主要特征,并指出社会转型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着道德、心理、就业方面的影响。提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保障机制;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甚至会牵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命脉。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使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和严峻。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针对出现的问题探索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期社会的紧张、焦虑、浮躁和冲动心理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易造成大学生的心理失衡,影响社会的安全稳定。要解决大学生心理安全问题,消除心理安全隐患,必须定期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安全普查,适时进行心理干预;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观的建设;帮助大学生建立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建立高校四级心理安全预防和危机干预体系;加强大学生国情、民情、社情及心理健康教育,扩大大学生的心理场域;建构大学生心理自助体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阐述了社会转型期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然后从合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布局、净化校园文化和生活环境、提升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引导学生调整心理四个方面分析了社会转型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思路,最后提出了社会转型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包括由心理健康教育向健康服务转变、有效衔接大中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落实不同层级学校分类指导、探索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5.
本通过对大学生在社会转型期的心理状况分析,探讨运用心理咨询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必要性,提出运用心理咨询方法是排除大学生心理障碍,保持良好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时也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6.
女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心理特质的差异、传统文化的影响、社会转型期的矛盾冲突、社会现象的负面效应与教育弊端的误导等等是造成女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因此,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提高女大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培养女大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品质;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7.
社会发展及变革转型期,由于各种思潮及价值观的碰撞,往往会引起人们心理的震荡,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受到的冲击尤为强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因此成为一个重要课题.高职高专学生作为大学生中弱势群体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本文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独特的心理问题,通过对其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心理问题,从而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论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倡导心理互助是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性,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性、有效性的重要方面。人本主义心理学、社会支持与社会交换理论、亲社会行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是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理论依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求助意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要求及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互助活动的初步探索则形成了大学生心理互助工作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刘欣 《教育教学论坛》2012,(15):237-239
目前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转型期,高职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也随之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笔者试图从学生社会、家庭、学校和自身等方面探究这些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从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学生思想政治与心理教育相结合、营造良好心理育人大环境等方面探究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的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提出了应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同时,对处在学生工作一线的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发展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心理健康发展标准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是社会转型期的客观要求;2.符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3.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4.符合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心理社团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心理社团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校在心理社团建设方面,将心理社团活动纳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并以此为载体优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拓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相似文献   

13.
从总体来看,我国大学生具有与时代相适应的良好的心理品质,但值得关注的是,在社会转型期,在高校中的一些特殊群体当中,很多学生存在不同程度、不同情况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当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培养合格人才出发,深入分析,关心、关爱这些特殊群体的心理状况和心理发展,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4.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青年大学生社会化历程中成长、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对大学生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并对大学生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使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目前正处在转型期,对大学生心理产生了巨大冲击,这个年龄段处于生理、心理和思想变化期,心理复杂而动荡,且新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很容易成为学生情绪低谷期和转折期。适应新的形势,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应加强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找准两者的结合点,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心理健康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新时期要维护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就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 ;社会、家庭、学校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要把握有效方法 ,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把握重要时机 ,合理调整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把握情感因素 ,积极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期也是社会心理的重构期,容易产生社会心理失衡问题。本文论述了当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全民心理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并对多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优化社会和谐软环境提出了具体的构建方略,有助于社会成员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和生活,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转型期,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日益引起人们的深切关注。本文从当前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的实际出发,认真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实例以及大学生心理障碍形成的基本原因,同时提出了排解大学生心理障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大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众教育,知识普及型的教学方式效果不够理想,诸多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主、强调互动的教学方式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团体心理辅导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能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普及心理知识。探索团体心理辅导教学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胡芸 《广西教育》2009,(15):39-4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主力军应具备的素质要求,并提出高校辅导员推进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