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法:先将常规炸弹钩钓法饵料和好,捏鸡蛋大小饵料于炸弹钩弹簧上;捏紧固定后,将六颗炸弹钩穿上鲜活的红色蚯蚓,蚯蚓的头或尾部留于钩尖外约1厘米,然后分别将挂上蚯蚓的钩均匀地按在饵料上即可。由于改进后的炸弹食上,空钩都穿有鲜活蚯蚓,当饵料和蚯蚓同时溶于水底后,蚯蚓不断在饵料  相似文献   

2.
所谓“捏饵钓法”,就是在手竿钓原有的钩、饵外面再捏上一小块沉底即化的饵料,以达到多诱鱼、增加钓获量的目的。一、捏饵钓法的优点1.诱鱼范围大,效果持久,密集度高。捏饵钓法每次投竿都相当于“补窝”,且钩饵入水轻,不会惊动水底鱼类,因而可以达到连续诱鱼的效果,不像常规投饵补窝需要发窝时间。另外,捏饵在每次入水下沉过程中都有少量散落,扩大了诱鱼的辐射范围,大多数饵料则散化在钓点周围很小范围内,能吸引鱼集中索食。所以,捏饵钓法能很好地统一扩大诱鱼区域和缩小鱼窝面积这对矛盾,事实上,从诱鱼角度而言,捏饵钓可…  相似文献   

3.
炸弹钩钓组炸弹钩,也称爆炸钩,组钩、团钩,常见的有子母型、豆饼钩、飞钩。炸弹钩一般为6只一组,多为锦纶编织线作为子线扎制。其主要用抛竿沉钩底钓钓取个体较大的鱼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钓钩。在面广水深的水库、湖泊等自然水域,深受广大钓迷的欢迎。炸弹钩钓大鱼的原理:将糟食饵捏制成团再把鱼钩按6个方向,嵌入3~5厘米的团饵中。钩饵入水后3~5分钟,饵团膨胀。当鱼吸食饵团时,钩饵进入鱼嘴。鱼感到有异物欲吐,锋利的钩尖已刺入,在鱼儿转变方向时扯动用于定位的铅坠,铅坠的作用力将鱼钩牢。当鱼儿越挣扎,钩子就会钩得更紧。使用炸弹钩钓组铅坠越大,钓钩的穿刺力就越大。炸弹  相似文献   

4.
用蝇蛆钓鱼,鲤鱼鲫鱼都爱吃。这是许多钓友常用的钓饵。但蝇蛆钓饵都是用在单钩或双钩上。在组钩(炸弹钩)上应用,则未听说过。那是去年5月中旬的、个星期天,有钓友相约,胡乱吃了早饭,带些面粉和两星期前未用完的炸弹钩饵就匆匆上路了。到水库边一看,又酸又臭的炸弹钩饵中长满了白色小蛆不停地蠕动。又没多备饵料怎么办?只有一坨挂在炸弹钩上试试。但饵料因发酵变得很稀,连甩两坨都“天女散花”了。不得已只有把上好钩的饵团放在手心里小心抛到不太远的地方,也不敢紧绷钓线怕钩饵分开。在完全不报任何希望的情况下,过了大约40分…  相似文献   

5.
将红蚯蚓剁成几段后,晒干碾成粉末,将粉末筛几遍,使其成极细的蚯蚓粉。再将面粉包在纱布中,用水冲洗揉搓,去其淀粉,便成了粘性极强的面筋。然后以60%的面筋加上40%的蚯蚓粉,将两者调和揉搓均匀,放在已用完但又未洗净的清凉油小盒内,密封一天,此饵即成。一小盒清凉油钓饵足够用一天,使用时只需用钩尖在盒子里挑一点,半粒米大小,然后要十分仔细地、动作十分轻巧地将饵料包住钩尖即可。切不可用手指在盒内抓饵料,因为此饵粘性极强,会粘得满手皆是,且无法将饵料包在钓尖上,只能用钩尖在饵中一挑、一统即成。用此饵垂钓,要用…  相似文献   

6.
郅辽 《钓鱼》2012,(13):16-17
商品饵是伴随“台钓”出现的。以调4钓2、搓饵钓底为核心的“台钓”用鱼儿爱吃、引诱力很强的鱼饵将鱼引聚在一起。其中引鱼是关键,可分三步走:1.按一杯饵料一杯水开饵,以松软适中并有一定黏性、状如饵垂为准,要求饵入水后膨胀并扩散成粉末状。然后搓大饵抛钩,一般抛钩5次后鱼就能凭嗅觉发现扩散的鱼饵了。2.改搓小一点的钓饵,连续抛钩10次,完成做窝。在此过程中即使有鱼咬钩也不要提,以免惊鱼和造成鱼对钓饵的警觉。3.进一步缩小钓饵体积,搓得更小些,以迎合鱼的吃口达到规范鱼讯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冬日钓鲫,鱼钩要小,脑线要细,铅坠要轻。黄豆文火炒成微焦磨成粉,加适量生面粉,用生水拌和为诱饵,垂钓时取小于乒乓球的饵团捏在空钩上投向钓点作窝,同时在入水后的下降过程中轻抖竿线,使饵团外层纷纷脱落,在将近沉底时再提到上层水面,继续轻抖竿线,任其徐徐下沉,如此反复两三次,使诱饵迅速溶解并扩散于水体的上中下三层,形成一个香味四溢的立体雾化区,从而起到良好的聚鱼作用。钓饵:蚯蚓、面粉和饭粒等均可。蚯蚓宜小宜细;面饵,用生水调和后要揉得韧些为好,也可在生面粉中加适量开水揉透。这样的面饵呈玉白色,晶莹剔透…  相似文献   

8.
李旗 《钓鱼》2005,(10):35-35
将红蚯蚓晒干碾成粉末过筛,使其成极细的蚯蚓粉,再将面粉包在纱布中,用水冲洗搓,除其淀粉,使其成为面筋。或用商品鱼饵中的麦蛋白纤维40%加上60%的蚯蚓粉,将两者调和揉搓均匀,成为泥状放在洗净的塑料小盒内密封一天,即成蚯蚓泥饵。使用时只需要用钩尖在盒子里挑一点,(米粒大小)将饵料包住钩尖即可。使用中应注意不可用手在盒内抓饵料,因为此饵粘性极强,很粘容易粘住手指,如无法将饵料包在钩尖上,则可用钩尖在饵中挑一下。  相似文献   

9.
蓬莱市钓友刘春隆同志,发明一种炸弹钩糟饵塑料薄膜聚团法,奉献给钓友参考使用。 此法比聚糟饵器经济简便,四十至五十秒钟,可做一只糟饵团,入水后五至十分钟溶解。方法是:取一块二十平方厘米韧性好的塑料薄膜,包入鸡蛋大的糟饵。  相似文献   

10.
马建华 《钓鱼》2005,(19):36-37
在对饵料溶散性的认识上,经常野钓的钓友由于顾忌小鱼闹钩等原因,普遍认为溶散性强的饵料在钩上的附钩时间短,不抗小鱼骚扰,当大鱼进窝后钩上可能已经被小鱼啃得没有饵了,不利于钓大鱼。即使水中小鱼不多,很多钓友由于抛竿技术不正确,造成溶散性强附钩性差的饵抛不进钓点,习惯上也经常将饵料做得又硬又粘,使饵料的溶散性变得很差,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更容易钓到大鱼。但我个人认为,在钓大鱼时饵料适当的溶散性应该是利大于弊。众所周知,野生环境的大鱼主要是以水下的动植物碎屑为食,而又硬又粘的大块状饵料在野生环境中是不容易碰到的,  相似文献   

11.
沾饵是钩尖上挂一米粒大小的面心或一小段蚯蚓,沾水后再沾干粉诱饵,反复几次即在钩L形成一松、软、散的饵团,大如花生米,小如黄豆粒,钩人水时,随着水对钩的冲击而散落,形成一个雾状诱鱼区。有些钓友采用此法。包饵是钩尖先挂面心.后将饵料团包裹于外面,像枣的形?..  相似文献   

12.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5,(10):12-13
拉饵的选择与调制尽管拉饵使用起来简单、快捷,可随意地拉大拉小。但是用做拉饵的商品饵在选择与调制上,可是一点都不能马虎的。拉饵的状态调整不好,其结果不是拉不出饵来,就是拉出的全是面筋,根本无法使用,所以调制拉饵的成功与否?与饵料中添加的小麦蛋白纤维多少及兑水量都有直接的关系,丝少了,拉不出来或拉出的饵小且粉,入水后钩上的饵就没了。丝多了,拉出一团不雾化的面筋,成了“死疙瘩”鱼不爱吃,而且,堵住钩门有碍中鱼。拉饵的脱水量也是不可小觑的。由于饵料的成份不同,它的吸水量是有差异的。初学者不妨取单种拉饵饵料试一试。先将它分成若干等份,再分别加八不同的水量进行调和,取一只装满水的透明玻璃杯,将拉出的饵,分别置入杯中观察,就会发现入水后的拉饵状态差别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13.
用蚯蚓、蝇蛆钓饵讲究的是色、香、味、活四字。本人在使蚯蚓、蝇蛆饵在水中保持较长活力做了一些改进,取得较为满意成效。 一、用蚯蚓钓饵若使蚯蚓两头在钓外蠕动,引鱼效果好这是无疑的,但是在钩尖蠕动的一头,有时会蠕动出来过长,尤其是蚯蚓较粗壮鲜活时,鱼吸饵时往往会衔走这一段蚯蚓产生提空现象,按常规穿蚯蚓,活虫成死食,诱鱼效果不理想。我是这样改进的:取中等大蚯蚓半条从切口处进钩进到剩0.8~1厘米处穿出蚯蚓体外,将其捋至钩膛上,钩尖上穿上大半粒粳米饭粒,或一小节蚯蚓,这样蚯蚓的切断面  相似文献   

14.
刘汉初 《钓鱼》2009,(21):37-37
我们钓鱼时,常见鲫鱼小心翼翼地吸进饵钩,发现有异物后,立即停食吐钩或扬长而去,再见到了这样的饵钩便不张口,产生了明显的条件反射后果。2008年深秋,我把用蚯蚓钓到的几尾小鱼养在水桶里试验,头三天喂蚯蚓鱼都不张口,第四天小麦穗鱼开始进食,鲫鱼见蚯蚓在嘴边蠕动仍然拒食,第五天依然,第六天早上起来,发现鲫鱼漂浮在水面上,但两尾麦穗鱼却相依为命,一直活到翌年一月底才死去。简单说明了麦穗鱼对蚯蚓形成的条件反射记忆较短(三天)而鲫鱼较长(五天),至死也未进食。  相似文献   

15.
搓饵之误     
管察 《钓鱼》2013,(21):18-20
搓饵是商品饵之后才出现并予以规范的上饵方式。此前用蚯蚓、蛆、红虫、鸡鸭肠管做饵都是藏钩于饵,钩刺入虫体犹如穿衣。以螺肉、麦子、米饭粒、玉米或切成小块的糕团、熟红薯做饵体积小,装饵时两指捏饵轻轻按到钩上,盖住钩尖、钩颈而裸露着钩弯和钩柄。商品饵作搓,三指撮饵压实后连钩带饵揉搓成卵形、丸形、水滴形或再整成菱角形。搓饵快捷省时,饵入水后阻力小,慢慢雾化,钩柄和钩口处有饵芯残留,适合钓见饵就吞的圆口鱼。  相似文献   

16.
湖南钓友李菁华问:在水底淤泥较厚的水域垂钓时能否使用炸弹钩?用哪些方法较好? 答:在水底淤泥较厚的地方垂钓,可以使用炸弹钩,不过在钓具、钩饵及操作方面应作些调整。从钓具上说,如用海竿配炸弹钩时,所用的坠宜用片状坠,它入水时受水的阻力大,不致深沉泥层。又由于水底有泥,坠、饵不易移位,所以可用较轻的坠。炸弹钩的脑  相似文献   

17.
马建华 《钓鱼》2005,(18):36-36
垂钓时,常常听到些钓友问一部分现场钓获好的钓友:你用的什么饵,得到答案后,就按照配方照猫画虎的炮制一团饵,抛钩入水充满希望的静候佳音,但最后的结果往往会是很失望,这时就会怀疑别人告诉他的配方一定有所保留,或者怀疑别人藏有什么小药、偏方。其实,多数情况下并非如此,配方完全相同的饵料,由于开饵和上饵手法的不同,最终的鱼获可能相差极大。我常见到有些钓友使用的饵料既硬又粘,入水后10几分钟提出来再看,钩子上的饵几乎原封不动,这样的饵除了在闹钩很凶的水域有些作用外,一般是不会引起鱼的青睐的。因此,根据不同的鱼情,使饵料体现不同的雾化速度、溶散速度和附钩程度等物理状态,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张之晔 《钓鱼》2013,(22):24-25
蚯蚓用作钓饵历史悠久,概括起来有4个特点:腥膻味重,啥鱼都吃;大小合适,持钩性强;取之方便,装钩简单;蠕动活饵,能逗能守。缺点是不卫生,有破坏生态之嫌,所以竞技钓鱼禁止用虫饵,包括红虫、蛆、米蛀虫。不过人工养殖,成了商品饵的蚯蚓就不在此例了。商品饵出现后有了"蚯蚓鲫""红虫鲫",将加工后的蚯蚓粉、红虫粉、鱼粉、虾粉添加到以米豆麦黍薯为主要原料的鱼饵中就有了腥饵、腥膻饵和腥香饵。然而粉状饵与鲜活的蚯蚓是两回事,有味无形,没有体液,不再蠕动的蚯蚓饵与其他商品饵毫无  相似文献   

19.
在出钓前几天,把挖来(或饲养)的大平二号红蚯蚓放在通气的小盒子里,加上温度适宜的蚯蚓土,然后取一点颜色鲜艳最好为红色或黄色的鲫鱼专用饵撒在盒子里喂蚯蚓,用量以一天让蚯蚓吃完为好。这样喂过几天的蚯蚓既鲜红好看又有一种专用鲫饵的香味,鲫鱼特别爱吃。垂钓时,选好钓点后,抓一些盒里的蚯蚓土与酒泡小米和上打窝就行了。另取一小塑料盒里面放一些喂蚯蚓的鲫鱼饵,把蚯蚓放是盒里,使其浑身沾满粉饵,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穿钩垂钓了。一般手竿钓以穿满钩为宜,这样沾满粉饵的虫体在放入水中时,粉状饵料会慢慢脱落到水中,从而也起…  相似文献   

20.
在水底悬浮物和淤泥较多的水域垂钓,饵钩(尤其是带坠朝天钩)一落底,常会陷入其中,尤其是用活蚯蚓饵挂钩,蚯蚓沉底后稍稍蠕动就能钻入浮泥之中。另外,进窝的鱼儿一多,相互争食抢饵,头动尾摇,不断掀起饵粉和泥浆杂物,躺底沉睡的饵钩难于被索饵的鱼儿发现。这时,如要适时采用底浮钓,效果会比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