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薛桂荣 《天津教育》2001,(11):44-45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教育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使命,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一重任。那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基本条件就是主体创新意识的激发,这是释放其创新潜能的基础和前提。有了强烈的创新意识才能迸发出创新热情和动力,没有强烈的创新欲望谈不上创新。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当然学生自身的天赋条件和潜质是基础,而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是学生…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能力是人脑的机能。创新能力不是少数头脑聪明学生的“专利”,而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因此,教师循序渐进、有意识、积极地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角度入手,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开发其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强烈的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基础 要造就具备创新能力的人首先就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教师彻底地转变观念,从“教学”转向“学教”,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重视知识的积累”转向“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还需要教师清醒…  相似文献   

3.
朱亮 《考试周刊》2010,(8):157-158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人类已步入了信息时代。当前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信息技术为教育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信息技术教师对培养创新性人才具有不可推御的责任。本文从转变教师观念、激发学生兴趣、自主实践、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等方面初步探讨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谁拥有了创新型的人才,谁就会独占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制高点,谁就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胜利。因此,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要问题是要大力开展创新性教育,努力培养创新性人才。一、转变观念,培养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学校开展创新教育,教师是关键。教师没有创新精神,很难培养出具有创造才能的学生。因而,教师应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前提下,更进一步地去“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应该说,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意识比单纯的传授知识更为重要。作为教师,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尽快转变教育观念,树立…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教育全面推行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提高全民综合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教育,迫切需要我们在物理教学中,把创新意识带人课堂,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为重要。而创新精神需要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的培养与问题情境是分不开的。另,当前中学物理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重机械的灌输,轻教学情境的设置;学习中问题的拥有是教师而不是学生;问题的解决主要是教师而不是学生。这种“去情境”、“去问题”教学.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问题意识薄弱、难以用课堂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进而影响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对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租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人对此进行了实验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学校的重要任务。需要校长具有创新精神,激发教师的创新性,有创造性集体气氛,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创造力。学校应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渗透于教育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人的本质特征,教师要坚信每位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潜能,都能成为某方面的创新人才。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需要,而且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而语文教学正是为教师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等而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9.
激发民族创新意识,培养民族创新精神的关键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教育的日标,也是时代的需要。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摆在重要位置。尤其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推向深入的形势下,教师更要牢固树立起“为创新而教”的教育理念,善于诱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以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新世纪的召唤,创新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新的挑战。学生学习要创新。教师教学也要创新。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更是我们教师的神圣职责。中学英语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课本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思维体操”的目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学科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学英语教学要体现“以学生和谐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激发学生思维、发挥潜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21世纪高素质的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11.
李玉珍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B10):226-226,250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教师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其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因此,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数学理念到教学方式上,大胆创新,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本人就初中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小学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基础创新素质为主,而不是追求创新型人才的形成和创新性成果的产出,目标定位在于“基础性”,即想创新的意识、敢创新的精神、会创新的思维、能创新的个性、爱创新的品格、善创新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张雪华 《广西教育》2004,(7B):34-34
创新是人的本质特征,每位正常的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潜能.都能成为某方面的创新人才: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呼唤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呼唤创新性教学坚信学生是创新的主体,就必须确立主人、主体、主角的人格本位的学生观,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上。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造各种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在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如何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性的人才。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教育就没有人才。因此,我们每个师者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性人才。就此笔者谈谈自己在这方面不太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创新型教师是当前我国教师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之一,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创新意识和教学创新能力,具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素质和技能,能不断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去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应努力成为创新型的教师。教师自身、学校与社会应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创新型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16.
创新始于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和激发.优化问题教学,从而使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场所。  相似文献   

17.
邓芳 《辽宁教育》2002,(12):49-49
培养创新人才,离不开教师,只有树立教师的创新形象,才能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创新型教师形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以启迪智慧,开发创造力,使学生获得精神愉快为前提,指导学生过智慧型生活。教师不仅是教学的“严师”,而且是拓展学生心灵和智慧的“良师”,能够唤醒学生关心未来和对未来的创新意识。2.能认识创新的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力,具有创设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的教育环境的能力,并提供适合学生心理发展和创新程度的学习活动,以促进学生创新人格的发展。3.能在言传身教上下功夫,以确定自己的创新形象,为…  相似文献   

18.
许文杰 《现代教育》2003,(17):75-7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创新。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出创新人才是当今社会的新要求,也是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教育的核心。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情境,激励学生去探索,去创新。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自强不息、锐意创新的光荣传统。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很根本的一条路就是要靠教育。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课堂教学是一个启发、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重要场所,本文就此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