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这是一个偷窥的时代,到处充斥着各式各样的窥视设备:针孔摄像机、红外摄像机等等,令人猝不及防.从公共场合到私人空间,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成为被窥视的对象.同样,你也可以去电子市场购买一套头盔的工具,摇身一变成为别人眼中的偷窥者.很前一阵子了,吵嚷得很凶的"偷拍光碟"事件,以及后来据此改编的电影,一下子把"偷窥"这个很地下的行为和很私密性的词语,推置到公众视野的前台,成为公众舆论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报刊史和近代中国城市的变迁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城市是窥视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历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面向。在以政治史、革命史范式为主导的近代中国报刊史研究中,城市与报刊的关系被"需要与被需要"的框架所束缚。本文认为可以在近代城市史的视角下,重视近代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对报刊产生的影响,从而突破"需要与被需要"的解释框架,构建一个立体的、丰富的、互动的城市与报刊关系。  相似文献   

3.
女性主持人这一社会群体有其独特的群体特点.作为节目的传播主体,她们直接向受众传播信息.这是她们运用女性的眼光、角度与立场"看"世界,发挥传播功能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被看"的过程.她们的"被看"是被媒介议程设置的为了满足有窥视欲的人去众说纷纭的.在"看"与"被看"之间,女性主持人应如何把握自身的角色定位,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思索空间.  相似文献   

4.
在电视新闻传播中,观众对信息的需求由守望型转向窥视型,电视新闻也出现新的发展趋势:风格化、戏剧化、娱乐化、多元化,媒介正在发生着剧烈而深刻地变革。受众理念的变革受众消费新闻的倾向如何影响电视新闻的内容和形式?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必须从考察受众对新闻的需要和态度的角度出发。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受众对新闻的期待有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守望"的需要转向"窥视"的需要。在对新闻的要求上,受众关注的不仅是事件,而且是事件中的人的思想观  相似文献   

5.
"游荡者"是本雅明笔下的一个具有现代性的文化现象,游荡者在都市中游荡闲逛,从而体验现代都市带来的短暂、瞬间的震惊和惊奇体验。随着技术的进步,拱廊的消失,现代商品社会的发展,游荡者在当代社会披上了新的外衣,以阅听人的身份重新回归日常生活。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人类认识和探索世界的方式,也改变了当代阅听人经验和感受世界的方式。本文通过对"游荡者"这一文化现象在不同阶段的的表现,去探讨现代阅听人游荡世界的方式,新媒体的"使用者"的特征,从而透过"游荡者"去窥视新媒体时代"使用者"的日常经验。  相似文献   

6.
正这是一个偷窥的时代,到处充斥着各式各样的窥视设备:针孔摄像机、红外摄像机等等,令人不及猝防。从公共场合到私人空间,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成为被窥视的对象。同样,你也可以去电子市场购买一套偷窥的工具,摇身一变成为别人眼中的偷窥者。由隐到显,使人们突然意识到一个偷窥时代的来临。个人的隐私相对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如果稍有不慎的话,属于自己私密生活的一部分的东西,就有  相似文献   

7.
贺敏 《今传媒》2007,(7):32-33
1998年下半年,由湖南卫视推出的"快乐大本营",在中国电视界引发了一股强烈的娱乐旋风,一时间风起云涌,"快乐""非常""相约""动员"等字眼的频频出现,似乎在提醒人们:一个游戏与狂欢的时代已经到来.电视娱乐节目的火爆引发了人们从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关注.本文从合法化休闲快感的慰藉、窥视癖心理的满足、狂欢心理的发泄三个方面,试图从观众心理这一角度分析电视娱乐节目热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社会的媒介文化深深地打上了"消费文化"的烙印.这种文化所满足的需要是一个特定的对象,即一种在市场经济、技术文明、全球化时代被催生出来的娱乐消遣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它是被构成、被制造、被开发出来的,是一种无中生有的虚幻的需要,简而言之,是一种美梦成真或者噩梦也不妨成真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保姆的故事,是一个对都市进行窥视的故事。窥视深处,是对这个时代的嘲弄与批判。当然,也顺便嘲弄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所有人:无论贫富、贵贱、美丑,没有谁是赢家。都市本身就是一架巨无霸的搅拌机,所有的生命都要注定带上这样那样的残缺。  相似文献   

10.
"吃货"、"屌丝"、"女汉子"、"宅男/女"……这些网络流行语成为了网络标签,被中国网民贴在自己或他人身上。透过青年网民的网络标签行为,我们不难窥视出其行为背后所指向的青年亚文化意涵,这是在当代特有的社会背景下,中国青年对自我身份认同的探求以及对他们所属亚文化群体价值观的展演。  相似文献   

11.
一、窥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媒的制造 近几年来,"剩女"已经成为街谈巷议、报刊杂志和影视传媒热议的焦点.以此观之,"剩女"既是个社会现象,也是一个重要的性别传播问题.但是学界同仁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剩女"成因的不少,从性别传播角度讨论"剩女"在人际传播和大众传媒的生产与制造,及其所隐含的性别与社会意义,却无多.  相似文献   

12.
"所谓中国元素,是今天中国人所信守的,符合中国文化认同的一切元素",首倡者高峻认为,"不是一讲中国元素就是中国结,就是一条龙,其实包括今天中国人的心态、幸福感,中国人对未来的憧憬、自信."在百度百科,对"中国元素"是这样描述:凡是被大多数中国人认同的、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均可被视为"中国元素".它包括物质文化元素和精神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时代看“地球村”的三种区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先起 《今传媒》2010,18(10):108-109
保罗·莱文森把麦克卢汉的"经典地球村"分为广播地球村和电视地球村;广播地球村是"儿童的村落",电视地球村是"窥视者的村落"。他打破了一般人对"地球村"静态理解的固定模式,认为地球村有自己"成长"的过程。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赛博空间(Cyberspace)——参与者的地球村的出现修正了麦克卢汉"地球村"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以《步步惊心》为例,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维度来解读"穿越剧"的文化意义:穿越过去是在历史想象中找寻自我认同,也是在过去和现在的碰撞中彰显当下的人格纠结,更是在回味历史,关注现实中展望美好未来。"穿越剧"作为一种流行亚文化,有其存在的价值,但终将被另一种流行文化所替代。  相似文献   

15.
电影是一种用摄影机“观看”的艺术,因此电影展现了摄影机“眼中”“窥看”到的世界.看电影行为本身满足了人们的窥视欲,这使电影创作中“窥视”题材层出不穷, “窥”这一特殊视角往往也被赋以特殊摄影技法.笔者就“窥”这一话题,剖析“窥”电影行为的审美价值导向并结合实例分析电影“窥”视角的艺术特性.  相似文献   

16.
辰目 《传媒》2007,(9):1-1
饭后茶歇之余,不经意间随手翻阅夫人带回来的一张《文摘报》,一眼看上去就被吸引住了,原来是《人民日报》前总编辑、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先生在《解放日报》第十届"文化讲坛"上的一篇演讲,题目是:文化品质是媒体的灵魂.  相似文献   

17.
试论户外真人秀节目中的快感文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琼 《今传媒》2016,(10):88-89
近几年的户外真人秀节目数量逐渐增加,形式花样翻新,节目中对嘉宾生活的展示、轻松的游戏设置等内容为受众提供娱乐享受,满足受众窥视、游戏和狂欢的快感。但其霸屏之势以及对社会、受众产生的影响,使我们不得不认审视这一电视文本。文章借助相关大众文化理论,从窥视的快感、游戏的快感和狂欢的快感三个层面,分析户外真人秀节目如何为受众提供快感,并反思其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的缺失。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与中国寻求文化身份:以方言电视节目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中国在面对全球化和保持本土文化身份时的困境。中国在保护文化身份方面的努力表现为两种趋势:一种是,主要通过大众传播的中央集权式控制构建统一的民族文化;另一种是通过基层的传播和草根式的努力保存传统和本土的文化及其多样性。来自政府和草根阶层的推动力量在某些时候、某种场合会不谋而合。在另外一些时候,它们又各自为战,甚至产生一定的冲突和论争。当代中国人对文化与身份多样性的追求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在重新发现和重申已经被国家追求发展的战略边缘化和未被官方版本的"民族文化"认可的中国遗产中展示的草根需求和民间努力。作者认为,这样一种基于本土的需求和基层的努力才是保护和复苏中国文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陈蕴昕 《新闻世界》2013,(10):317-318
《江南Style》是2012年最火的神曲、红遍全球。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江南style))火爆的原因,窥视后现代文化在网络中的表现,以期更好地探讨网络文化与后现代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张榕博 《青年记者》2012,(30):14-15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句话,在如今的新闻报道中,依然拥有市场。引发读者惊惧、猎奇、窥视的新闻"兴奋点",时常在让读者或高兴、或愤怒之后,失去了新闻的社会价值和实用价值,而这一情况,在涉老新闻报道中似乎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