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她和母亲生活在上海的一条弄堂里.生活虽然艰辛,但母亲并未委屈孩子,也没有放松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她并不贪玩好动,也不在弄堂里打闹,爱静静地呆在家中的小屋翻翻书.……  相似文献   

2.
抱养的孩子     
她从来就不是漂亮的孩子.虽然她的母亲美丽端庄.父亲也仪表堂堂,但从来都没有人说她漂亮。她刁蛮、任性.在学校里是小公主兼小霸王.因为她的父亲是市政府领导.而母亲.辞掉公职后办了一家建材公司.规模虽不算很大.但资产可观.老师让她当班长.什么事都向着她。  相似文献   

3.
她出生在伊朗一个贫困家庭。父亲做苦力,母亲给人家帮佣,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存,所以,她刚刚出生,就掉进了苦难里。  相似文献   

4.
伊丽斯·赫尔姆肖出生于英国莱斯特郡的一户普通人家,三岁那年,她不幸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不能让女儿生活在没有欢声笑语的孤独世界里”,母亲约翰逊得知消息后对自己说,她领着女儿四处求医,却毫无效果。  相似文献   

5.
乔安娜是英国一名资深的心理医生,这天,她接待了一位特殊的病人。那是一位50岁左右的女人,她在母亲的陪同下,神情呆滞地坐到了乔安娜医生面前,在会诊的一个小时里,她嘴里一直喃喃地低语:“我被外星人绑架了!  相似文献   

6.
傻母亲     
母亲只有在家时,才会露出犯傻的一面。她所做的傻事、说的傻话层出不穷,令人哭笑不得,欲罢不能。但我喜欢傻里傻气的母亲,习惯沉浸于她那份独特的爱里。
  母亲做的“傻事”
  我小的时候,父亲的身体不是很好。有段时间,我和父亲三天两头地跑去医院照顾母亲。父亲怕我在医院寂寞,就让我呆在家中。可大人们各有所忙,谁有时间照顾我?所以我独自看着动画片打发时间,等待着爸爸中午回来做午饭。  相似文献   

7.
母亲节的创立者是安娜·贾维斯(Anna Jarvis)女士。她的母亲安·贾维斯(Ann Jarvis)曾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致力于组织母亲们为交战双方的受伤士兵提供帮助。战争结束以后,安仍然致力于社会活动,她倡议建立一个“妈妈们的工作日”(Mothers' Work Day),让妈妈们在这一天从自己的家庭里走出来.去关心那些在战争中受到伤害的人们。  相似文献   

8.
母亲带着儿子去爬山。在山顶,儿子指着那穿梭的缆车说:“我也想去坐坐。”“好的,”母亲朝儿子笑,“不过你先等等。”女人早就准备好了,只是有恐高症,她从包里摸出药和水。儿子问:“妈妈,你在吃啥?”“一颗糖。”母亲说。儿子也想吃,母亲笑着回答:“那是妈妈的专用糖。”儿子也笑了。  相似文献   

9.
正母亲离开我们一年多了,我十分怀念她。心中也很愧疚,因为在她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却不能在她身边照顾和陪伴她。每当想起母亲,她的音容笑貌就浮现在我的眼前,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母亲祖籍云南大理,于1921年1月15日出生于上海。母亲的童年及小学是在北京度过的,然后全家搬到上海,母亲在那里读的中学、大学以及医学院,直到出国留  相似文献   

10.
释放恐惧     
一个雨幕低垂的上午,我作为援川的心理医生,在四川绵阳救灾点帐篷里见到一个几乎被悲痛和恐惧压垮的孩子.这个孩子名叫胡小萌(化名),12岁,羌族女孩,腿部受伤.她躺在简易的床上,情感麻木、拒绝沟通.她一直痴迷地奢望着她的爸妈翻过山头来接她,但事实上她的母亲已经永远地离开了她,父亲还在医院抢救,生死未卜.  相似文献   

11.
人生的素材     
上中学时,一次,安德烈正在书房里写作业,母亲龙应台轻轻推开虚掩的门走了进来。她看到儿子正冥思苦想写着什么,就笑着问道:“在写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十多年前,我买了一棵只有一尺多高的棕榈树。 开始我把这棵棕榈树栽在花盆里,后来因长势茂盛,小小的花盆渐有容不下它的势头,母亲便提议把棕榈树栽在院子里的花坛里。她是这样说的:如果让一个人蜷在一个箱子里,腿都不能伸直,那多难受啊!花也是一样的,如果憋屈着,它还怎么生长?母亲充满人情味的提议得到全家的一致认可,唯一担心的就是,棕榈树是一种南方植物,  相似文献   

13.
食草者说     
三月底,老母亲说要来京城游玩。来之前,大姐在电话里再三叮嘱,老妈妈在吃素,一定要注意安排,免得她吃不好。我慨然诺之,不就是吃素么,菜市场里有的是绿色蔬菜,这还不好办?母亲到了以后,每顿饭做三菜一汤,清炒、水煮、凉拌、炖烧,不一而足;筒篙、土豆、西兰花、小白菜等等,轮番上桌。不到三天,菜场里的蔬菜全都过了一遍。我问她感觉  相似文献   

14.
刘书良 《今日科苑》2015,(2):84-86,130
<正>潘梦禅的绘画很宽泛。最早她师从中国美院教授杨墨清学习人物画的技法,在那几年中杨墨清倾出自已的全部才华教授潘梦禅,表现最为突出是潘梦禅一次次参加少年绘画比赛都能拿下前三名,也为她后来研究禅意画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后又在院校里专攻西画,三年多的时间里,她把几乎所有别人用以消费光阴时间用在临摹毕加索等人作品。母亲后来说,这孩子用的颜料像喝了似的,别家孩子  相似文献   

15.
积雪草 《知识窗》2010,(6):10-11
转学到这所学校后,朱春花觉得所有的地方都不对劲。 首先是名字。在以前的学校里,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喊她的名字,她总是很快乐地答应着.从来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就像春天开花、秋天结果一样自然。可是现在.她最怕别人叫她的名字,因为班里那个长得很帅的单眼皮男生罗晓。  相似文献   

16.
电视里,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出生即为重度脑瘫患者的双胞胎女儿接受采访。她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家境殷实,父母宠爱,像公主一般长大,顺利地参加工作、结婚,没有想到厄运埋伏在“生子”这一环节并给予她重击。丈夫承受不了高昂的医疗费用,离家出走。  相似文献   

17.
感受幸福     
小时候上学,我的学习成绩挺不错,每当捧着得了高分的考卷,眉飞色舞地一口气跑回家,自豪地交到母亲手中时,母亲总十分高兴,她会立即从准备第二天用来换食盐和酱油的鸡蛋里,挑出一个最大的煎成香喷喷的荷包蛋,作为对我的奖赏。这个时候,我感受到世界上我是最幸福的。这幸福,不光在我的考卷上,在我的心里,而且也在母亲脸上过早地长满的皱纹舒展后绽放的甜蜜笑容中。  相似文献   

18.
李耿源 《知识窗》2011,(6):39-39
十来岁时.惠特尼.休斯顿就在母亲的悉心栽培下。培养出了良好的歌唱才能。休斯顿17岁的一天.正当她在为当晚与母亲同台演出做准备时.突然接到了母亲声音嘶哑的电话:“我的嗓子坏了,今天不能唱了。”听到母亲的话后,休斯顿很着急地说:“我总不能一个人上台去唱啊!”她的母亲却对她说:“你完全能够一个人唱。因为你很棒!”  相似文献   

19.
幸福的种子     
<正>当孩子还孕育在她的腹中时,她并不似书中所写的一般有一种"做母亲的奇异的幸福",相反倒有一点惶惑。她刚刚适应妻子的角色,而今竟要做母亲了,她有些无所适从。阵痛袭来,她心中有点恼,有点怨。孩子给她的见面礼竟是这千回百转的折磨,她很痛。在那阵痛的缝隙,担  相似文献   

20.
唐逸 《金秋科苑》2009,(3):33-34
2009年1月9日,英国第一个“无癌宝宝”在伦敦降生。 当还是一颗受精卵时,她就幸运地成为获胜者。她和另外10个兄弟姐妹一起,放在试管里接受挑选。挑选的依据是有没有携带一种可怕的基因。这种基因,使人更容易惠上癌症。因此,6个携带的竞争者出局了。其余5个命运也各不相同,两个被放入冷冻室,两个被植入母亲体内生长,另一个,下落不明——也许是被丢弃在医院的垃圾箱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