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儿美术教育担负着培养幼儿美术知识与技能,陶冶情操,提高审美素质的重要任务。在幼儿美术教育过程中,应以"自然发展"理论为指导,尊重幼儿个性发展,因材施教,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幼儿美术教育成为陶冶情操的素质教育,让幼儿在学习中自主地去发现美、感受美和表达美。  相似文献   

2.
美术教育历来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为幼儿提供发现美、认识美、展现美和创造美的机会。美术教育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不可替代性就体现在它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上,而绘画是孩子表达自己想象的最直接的手段。过去传统绘画教学是一种模仿性的教学,随着幼儿园整体课程的改革,幼儿教育者都意识到这种教学法对儿童美术发展而言是"倒行逆施",作为幼儿教师,教孩子绘画重要的是激发幼儿绘画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小学美术课是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借助审美媒介,创设美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架起学习知识和积极思维的桥梁.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感受美,创造美,达到塑造审美心灵,培养审美情操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王丽娜 《考试周刊》2013,(13):189-189
"学习和掌握简单的美术活动知识、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表现力,使幼儿萌发审美情趣"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美术教育活动对幼儿的生长发育有很大作用。它具有巨大的力量,可以陶冶人的素养,提高人的认识,同时也能培养对生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绘画活动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人的基本素质教育中  相似文献   

5.
美术欣赏是艺术教育重要内容之一,它对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美术教育并不仅仅在于简单地传授绘画技能,而更重要的是引导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欣赏教学可以促进儿童的艺术学习,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要引导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和表现美,并从中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幼儿初步的美感和审美能力,愉悦幼儿身心。  相似文献   

6.
正美术教育,它不是以培养几个画家为目的,它是对人进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教育;它不是单一的学画过程,是开发幼儿的创造力、心智与技能等潜能的一项综合的实践活动,是培养人的全面育人的素质教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艺术领域明确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通过美术教育,教育工作者让幼儿心中那颗美的种子,发芽开花,让幼儿真正体会到绘画之美。但是,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幼儿绘画过程凸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如果不予以解  相似文献   

7.
学前美术教育是培养孩子审美创造力的一种活动。孩子的绘画过程是追求美、向往美、表达美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从诱发兴趣、启发思维、激发创意入手,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发挥最大的潜能,使他们通过绘画来展现生活中的美和内心  相似文献   

8.
幼儿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审美创造力的一种活动,幼儿的绘画过程是幼儿追求美、向往美、表达美的过程。幼儿的思路无限开阔,行为非常多样,他们喜欢不受约束地思考和做事,在他们的思维方式中有着许多创造的倾向。许多理论与实践证明,艺术教育是培养幼儿创造性的重要途径。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它引发了幼儿的审美情感,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这些东西将深深地铭刻在他们的头脑中,  相似文献   

9.
陈月婷 《贵州教育》2010,(15):24-25
一、“放手”教育在美术活动中的作用 幼儿绘画,是幼儿用来传情达意的视觉语言,它是幼儿一种自发的艺术创作活动,是他们思想情绪及艺术潜能的自由表现。然而在如今的美术教育活动过程中,绘画一直只是孩子学习绘画技能、技巧的一种活动,幼儿的模仿使得绘画中的内容显现出精美一面的同时,也扼杀了他们童稚而天真的绘画方式,  相似文献   

10.
美术是幼儿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不可缺少的辅助教育,美术教育能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能扩大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知识,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能锻炼幼儿记忆能力,开发幼儿的智力。同时,美术教育能使幼儿身心愉悦,能促进幼儿左右脑的平衡和手眼协调能力。它能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从小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发现美、创造美,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想做好美术教育工作,我认为首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美术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没有界限的艺术。在教育方面每一个课程都有它的标准和要求,而美术教育是孩子们自由发挥空间,不管是谁不能评价孩子画得不好或者不对,在幼儿时期的孩子们没有丰富的语言能力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而绘画恰好填充了这一点,它使孩子们可以自由想象启发孩子对知识的认识,让幼儿时期的孩子更轻松地去学习。幼儿美术教育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形象教育,成长期间的孩子充满了好奇心,初步认识颜色形状,都以绘画来表示。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周末在街上孩子都会充满好奇地看眼前的一切,可是因为过于小没有大人般的集中力和观察力,然而绘画可以让孩子的集中力增强。  相似文献   

12.
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阶段的重要的一部分,对幼儿的审美方面有着很好的启蒙作用。在美术教学中,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体验式美术教育活动,充分研究全新的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形式,通过各种方式的教学引导幼儿们去充分体验,激发幼儿们的兴趣和积极性,不断启发和深化幼儿们对美的感受能力,帮助幼儿们发现美,在提高幼儿们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情感的体验,本文就幼儿园体验式美术教育活动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3.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老师,是幼儿感觉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动力。传授知识方式的具体化、趣味化,能使幼儿的认识与情感相结合,使思维与形象统一,使幼儿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做到创境激趣、以趣激学,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自主地探索获得知识。音乐作为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只有创设一种与音乐情境相和谐的环境、气氛,才能使幼儿很快地进入音乐,把自己的理解、感受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创设情境的手段多种多样,如讲故事、观看绘画和音像资料、即兴表演等,只要灵活运用,定能营造美好的创新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创新。  相似文献   

14.
时鹤 《考试周刊》2013,(32):194-195
<正>绘画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的一种语言,孩子会拿笔就会涂鸦,会涂鸦就会有绘画创造的源泉。兴趣是孩子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孩子才会主动思考,主动学习。新课改要求幼儿园开展绘画教学,尊重幼儿兴趣,并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一、从色彩的审美感知入手,培养小班幼儿绘画兴趣。普辛讲过:色彩是吸引眼睛注意的诱饵。从小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感受色彩、认识色彩、激发幼儿对美的追求、对美的感受,可激起表现美的欲望。如在绘画《小熊的新衣》活动  相似文献   

15.
艺术的核心教育价值即审美教育,绘画作为学前儿童艺术领域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实现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幼儿绘画本身就是求美的过程,审美教育在幼儿绘画中发挥了多方面的价值。但面对当前崇尚工具理性的社会背景和教育大环境,幼儿绘画活动存在目标、实施、方法、评价上诸多的误区。基于此,文章旨在以儿童绘画作品为抓手,提出如何通过绘画活动促进幼儿审美发展的教育建议,从而推动幼儿园的绘画活动真正发挥审美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徐雪勤 《考试周刊》2014,(58):186-186
<正>感知美、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美育成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美育的第一步是培养学生感知和领会美的能力。他说:"感知和领会美,这是审美教育的基础,是审美素养的核心。"一、情境教学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在传统的美术教育活动中,一些教师只重视培养幼儿的美术技能,重视活动结果,而忽视了幼儿对艺术的感受与体  相似文献   

17.
幼儿美术活动是操作性很强的一项活动,它不仅深得幼儿喜爱,而且是激发幼儿自主学习和创造潜能的重要活动形式之一。本文在解放孩子的小手,激发孩子的想象,及时为不同年龄的孩子提供合适的自主探索的机会等方面,做了一些探讨。首先,要遵循幼儿发展的规律,科学的确定绘画活动的内容,从而更好的培养幼儿自主探索的习惯。激发创造的火花。其次,要运用多种途径与表现手法,培养幼儿自立学习与探究的能力。再次,将艺术探究活动与教师的教育机智相结合,让幼儿在获得审美情感体验的同时,增强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如何更好地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艺术领域的教育目标,培养小班幼儿的绘画兴趣,使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的学习生活至关重要。幼儿园小班绘画的主体性教学是以激发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为基本原则,使幼儿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获得主体发展,即获得形象思维、认知水平、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明显提高,从而完成幼儿园美术教育最重要的一项任务,为中、大班的绘画教学打下良好基础。一、培养幼儿绘画兴趣,是发挥幼儿主体性的重要  相似文献   

19.
毕莹 《少年世界》2011,(2):31-34
幼儿期是审美教育的关键期,它与素质教育密切相关、息息相通,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如果我们能有效地抓住这一关键期,积极地引导每个孩子,让他们自然地去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那么他们的整个人生会因此受益无穷,也会因此终身与美同行。基于此,我们开始了促进大班幼儿审美能力发展的策略研究。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我们将幼儿审美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传递和提高幼儿情感的方式,通过走进欣赏,积累经验;创新活动,彰显个性;挖掘材料,激发想象等多元化的策略来促进大班幼儿审美能力发展,开启孩子那颗爱美、求美的心灵,让审美教育伴随孩子的成长而成长。  相似文献   

20.
学前美术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手段之一,对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记忆力和审美能力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也对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起到积极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学前教育的关注越来越高。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开始进行早期教育。例如过分强调孩子在知识方面的学习,让孩子多识字、学英语、学数学、背诵古诗词等,其实这些都不是科学的教育观念。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过:“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艺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美术教育又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为了幼儿全面健康快乐的发展,我们不能忽视学前美术教育对幼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