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导论课的开设一方面是引导学生进入文学阅读的途径,尤其是让学生了解与实践文学文本分析的一些基本要求和规律,另一方面,通过这个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装备认识文学的眼睛与头脑,也即感悟文学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所谓导论即教授一些规则。文学阅读需要依靠一些阅读程式,文学批评的写作更需要合乎规范,这同样也 需要依赖一些已成为共识的文学批评的关键词作为进入这个过程的引导。但所有这些如果不建立在充分的阅读量和文本类型的变化上,则充其量只是一些形式而已。因此,文学导论课的要素不仅在于形式,也在于内容的多少,同时更在于把形式内化到感悟文学之中,而这则需要有一定量的批评写作的支撑,这三者构成了文学导论课的要素。  相似文献   

2.
苏索才 《留学生》2013,(3):56-59
我1997年来到美国,在两所大学的研究生院读过硕士和博士。2004年全职任教于芝加哥城市学院,现在是该院英语系英文写作和美国文学终身教授,可以说对美国的高等教育有一些耳濡目染和泛泛的了解。 今年暑假,我带儿子到美国东部地区参观几所大学,为他明年的大学申请做点准备。在走访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其他常春藤大学期间,到处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中国学生和家长游学团在校园参观、拍照,其人数的众多,  相似文献   

3.
许佳 《华章》2012,(25)
美国文学虽然在世界文学的历史上不是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美国文学以其独特的写作手法和风格备受文学界所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关于美国文学中关于后现代主义特征的研究,更加能够凸显出美国文学的独特魅力所在.本文试图通过对后现代主义在美国文学发展历程中的作用进行简要评述,分析出美国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所具有的文学特点.  相似文献   

4.
二十多年前,我在西安交通大学读研究生时,遇到了美国来的比尔·霍姆先生,他是我的英美文学课老师,从此我便与他结下了这一生之中的师生情结。  相似文献   

5.
刘丹 《大学生》2014,(6):52-53
正美国人对中国人了解有限,甚至有很多误解,这是我已经知晓的,我的使命就是透过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让美国大学生更多了解中国。通过与学生课上课下的交流,我发现当前美国大学生对于中国的了解多来自一些电影,比如《喜宴》、《卧虎藏龙》等,所以提起中国,他们马上想到的就是中国功夫、长辫子和妇女裹脚。显然,给美国学生讲解一些有关中国的背景知识对于理解文学文本是很有必要的。这些背景知识如果以视频资料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会更加直观生动;同时,视频资料还可以丰富授课形式和内容,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所以在备课时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寻找相关的视频资料。  相似文献   

6.
矿矿 《师道》2002,(11):33-34
如果你有兴趣去问美国孩子,在他们的生活中,什么东西使他们最感到压力,95%的孩子会告诉你:“学校。”怎么会得出这种结论呢?学校嘛,就应该是一个学习的乐园。大多数父母都是这样想的。但对于美国孩子来说,学校几乎谈不上是个学习的地方。我想,之所以造成这种错误认识,根源来自那些教书的人———老师。因为,很多老师几乎并不在意他们教些什么。教书不过是一种职业,一个赚了钱去养家糊口的职业。我并不是说把教书仅仅看成是一种职业有什么大错,对那些把生存当成第一重要的人来说,在美国这种社会里,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小学的课堂上,写作沙龙通常安排在独立写作课之后。这一天,上独立写作课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在各写各的。在学生写作的时候,老师(斯古帕克先生)忙里偷闲地给当地的一家报纸写评论。在剩下的时间里,他将对学生们的写作进行单独指导。学生都写完了,休息片刻,他们会带着各自正在写的东西,开始挪动桌椅并围成一个大圆圈.与老师一起进行讨论。下面,让我们看看六年级的小学生是如何在写作沙龙中活动的。  相似文献   

8.
贪睡的猪八戒,醒来一看,哇!八点了,完了.完了.文学大师孙悟空教授的魔法写作课已经开讲了。猪八戒一骨碌爬起来,顾不得吃饭,抓起笔记本和笔,扬起四肢一路狂奔。刚刚坐进孙悟空教授的魔法写作课堂,就听见写作大师唐僧开始讲了起来。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美国文学》微课制作着手,分析和研究微课和翻转课堂的交互关系,探索英语专业类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探讨微课对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晨 《现代语文》2014,(5):20-22
文学课一直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必修科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以语言、文化交际和文学教学为内容,以培养对外教授汉语言文化的专门型人才为目标。然而,对于以教授汉语为本职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文学课实在难以直接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因此,在传统文学课教学中学生无法直接体会文学与文化、汉字发展的关系,造成很多学生学习上的困惑和误解。为突出文学课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本文提出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课教学中,应转变传统教学思路,以文学为载体,突出文化、审美和汉字教学重点,为学生日后的汉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美国文学课自改革开放后重回大学校园,其高校教材编写在九十年代达到了相当程度的繁荣。纵观九十年代出版的二十余部高校美国文学教材,着重对比其中影响较为广泛的十余部,可以发现它们在编写体例、收录作家及其作品、教学实践的可行性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也各具特色。在结合九十年代我国美国文学研究发展趋势和高校美国文学教学实践反馈的基础上,九十年代高校美国文学的教材编写在整体上取得了与时俱进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12.
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课在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文学课在塑造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而文本细读是文学课中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寻根文学的代表性文本为例,论证了文本解读在文学课中的灵魂作用。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写作教学包含拼读、写字、听写重点字词、加标题、画语言经历图表、做记录、记文学日志以及多种形式的写作研讨会等内容,每一个内容都有与之相应的课型。在这里,我想着重介绍一下美国教师是如何教刚入学的孩子学习重点字词的。美国教师认为。听写重点字词对一个刚刚学习写字的儿童来说是一个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他们每天都会要求学生把他们喜欢的字词写到模板上或记在笔记本上.帮助学生用他(她)的手指描画字词,指导学生练习字母的发音,提供一些学习资料,给学生留出相应的时间练习写字。当重点字词出现在启蒙读物中时,老师就让学生凭直觉去读一读或写一写。他们认为这样做对学生是至关重要的。下面。让我们共同感受一下美国小学低年级的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14.
宋珊 《陕西教育》2021,(3):14-15
如何将高校文学课打造为“金课”是当前文学课课堂改革的一个难题。本文以外国文学史课改为例,从“有效设置课程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方式”和“教师与学生互评”三方面强调,文学课程要遵循从基础知识普及到思辨性思维培养的目标,通过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滋养学生的美感与情感,触发和培养其基本的学术研究意识和诗意的文学灵性,以期为解决文学课“教什么”“怎么教”“教得如何”的问题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月乔国强教授所著的《美国犹太文学》一书由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从文化的视角出发研究美国犹太文学,探讨了美国犹太文学的发生、发展情况,并阐述了其与犹太文化、宗教和美国现实的关系。全书紧密结合文本,注重对文学内在规律的揭示,蕴含了作者的文化批判精神。乔国强教授在书中对"犹太性"的界定提出了创新性的见解,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该书的出版在帮助中国读者了解美国犹太文学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它也为中国学者研究美国犹太文学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范本。  相似文献   

16.
上学的时候,很羡慕美国学生,我觉得他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学生。因为我听说他们上课的时候很自由,在课堂上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可以跟老师辩论、可以喝咖啡、可以随意组合等等。直到最近,美国德克萨斯州托马斯杰斐逊中学和国际领袖学校的师生到我们学校来交流学习,我才发现,一个真实的美国课堂有着严格的纪律和惩罚措施。早在前几年,就有人疾呼惩罚是教育不可或缺的手段,任何一种摒弃惩罚和滥用惩罚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在和美国师生接触的过程中,我初步了解  相似文献   

17.
阎玮 《保定师专学报》2003,16(1):105-106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文学课改革势在必行。文学课教师应立足时代前沿,更新教育观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大力创新,充分利用文学课教学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大家好!我是凯特·史密斯,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一所小学教授写作课。我的一位四年级学生已经是你们的好朋友了,她叫米丫。我喜欢跟孩子们相处,作为老师,我希望在写作方面能够对孩子们有所帮助;作为朋友,我简直太佩服这些孩子的想象力啦!写作是一件自由而令人愉快的事情,每次写作课后,我都会将自己的教学心得记下来。我希望孩子们通过练习,能把故事写得更精彩!  相似文献   

19.
刘墉 《成长》2007,(5):35-36
我刚到美国教书的时候,常在办公大楼的走廊跑,谁料竟遭到一个同事责怪。  相似文献   

20.
英美文学是我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高年级阶段开设的重点课程,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英美文学教学往往显得于简单化,机构化和程式化,学习的学习十分被波。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必须加强文学理论枯文学作品阅读,分析和评论写作过程中的应用力度,使英美文学教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