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文救生圈     
老舍先生在《猫》一文中是怎样妙用“更”字的?配合人教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猫》课文阅读老舍爱猫和喜欢养花一样出名。可本课开头对猫的描写却有褒有贬,似乎有点叫我们摸不着老舍先生的真正意思。直到第二部分的开头,才突然上来一句:“满月的小猫很可爱”,到这里,我们细细体味,这才明白了第一部分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却无处不渗透了老舍先生对猫的爱的感情。这个“更”字实在用得妙。应该怎样理解课文中“古怪”一词?配合人教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猫》课文阅读要理解“古怪”的含义,必须从猫的性格矛盾的地方去考…  相似文献   

2.
《猫》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一篇状物性散文。文章采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大猫性格的古怪和小猫的淘气可爱。 首先,文章构思巧妙、清晰。全文分两大部分:先写大猫,后写小猫,中间用一句“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自然过渡,承上启下,揭示了两者间纵深递进的内在联系。从文章局部看是按先总后分的顺序进行描述,脉络分明,层次井然。如第一部分写大猫,作者开门见山,直接点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紧接着抓住“古怪”这条主线,从三方面依次展开分述。  相似文献   

3.
语文大师老舍写的《猫》一文,文笔清新,感情充沛。作者通过对猫古怪性格和刚满月小猫的特点的描写,抒发了对猫的喜爱之情。我们在教学这篇散文时,应从阅读的角度入手,让学生体会其中的美。结构美写文章如同做针线,应该瞻前顾后,一针一线,有条不紊。《猫》一文就是这样具有针线细密之美。课文分两段写了大猫和满月的小猫。第一段先总写大猫的性格“古怪”,接着分三层写了“古怪”的  相似文献   

4.
《我们家的猫》一文中主要是抓住大猫的古怪和小猫的淘气来写的 ,其中写大猫的古怪花费的笔墨较多 ,着重写了大猫有三“怪” :①老实而又贪玩 ,贪玩而又尽职 ;②高兴时温柔可亲 ,不高兴时一声也不出 ;③又胆小又勇猛。这“三怪”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前不久 ,笔者分别听了两位老师教学这一课 ,同样是抓住“古怪”一词执教 ,前一位老师是这样做的 :她首先引导学生抓住主导句“我们家的大花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理解这里的“古怪”是让人琢磨不透的意思。然后又提问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大花猫古怪呢?生答 :老实、贪玩、尽职。接着教师又提问…  相似文献   

5.
一、回顾导入1.同学们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猫》这篇课文。(课件出示题目 )通过上堂课的学习、研究 ,我们知道了有关猫的哪些事情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2.指名回答并点评。3.老舍先生告诉我们猫的性格怎样古怪。4.指名回答。 (指导学生用“可是”来说 )二、确立专题1.老舍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 ,他的文章 ,用词造句 ,甚至一个标点符号 ,都是十分传神的。这节课 ,我们就来继续研究《猫》这篇课文 ,看看老舍先生还想告诉我们什么。2.学生快速阅读课文 ,交流讨论。3.引导学生形成共识 :老舍先生还…  相似文献   

6.
“古怪”     
语文课上,学生正在自由朗读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老师,古怪是什么意思?”一个学生站起来问。“我认为这里是说猫的性格很特别,使人觉得很奇怪。”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老师,我认为您有时候也有点古怪。”另一个孩子突然  相似文献   

7.
[案例一]《我们家的猫》(第1自然段教学)教法(一):1.学生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这部分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2.出示中心句:我们家的大花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提问:“古怪”是什么意思?能否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吗?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上 ,学生正在自由朗读老舍先生笔下的《猫》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 ,它的确有时候很乖……”“老师 ,古怪是什么意思?”一个学生站起来问。“我认为这里是说猫的性格很特别 ,使人觉得很奇怪。”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老师 ,我认为您有时候也有点古怪。”另一个学生突然这样说。“是吗?”我有点摸不着头脑。“老师怎么古怪了?”我没有打断学生对我不明不白的评价 ,坚持让学生把话说完。“老师 ,您曾经跟我们讲过 ,您敢上树打枣 ,敢一个人走黑路 ,我觉得您很了不起。可今天早读时 ,当我们全班同学眼看着风将要把门吹得…  相似文献   

9.
《猫》是著名作家老舍写的,它构思新颖,语言生动,描写细致。这里主要谈两点。一、抓住主要特征,从多方面加以介绍和刻画。猫的特征很多,有外貌特征,身体构造特征,饮食特征等等,但作者不抓这些一般的特征,只抓了它的主要特征——大猫性格古怪;小猫淘气、好玩、天真可爱。为了说明大猫性格古怪,作者巧妙地将大猫的矛盾性格集中在一起,成为鲜明的对比,给读者以深刻印象:老实  相似文献   

10.
《猫》是老舍所写的一片脍炙人口的文章,文章细腻生动地描写了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时的可爱。文章虽然短小,但是几次教材的修改却将《猫》一直保留着,这也不正是文章的经典所在吗?也许那巧妙的构思,严谨的结构,通俗流畅口语化的语言,以及通过具体事例表现动物特点的写作方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并且可以学以致用。本教学设计在全文感知的基础上,将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聚焦在"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通过赏析词句,品味涵泳,感知猫古怪的性格,并且感受矛盾的三方面怎样有机结合,同时用句式让孩子们自读自悟,感悟猫性格古怪的其他几方面。  相似文献   

11.
《猫》是老舍先生的文章,他把猫写的活灵活现,特别惹人喜爱。文章谈到猫的性格十分古怪,说它贪玩吧,但是又非常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在教学这个部分时,我让一个学生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屏息凝  相似文献   

12.
老舍先生的散文《猫》是一篇经典文章。综观许多优秀教师的教案, 总脱离不了猫的特点,在“古怪”“可爱”上做足了文章。近日一老师参加评比,在帮忙备课的过程中,经过反复讨论、思维碰撞,大家都有一个想法:跳出“古怪”看“幸福”。一、备课中的碰撞 1.古怪——可爱。通读全文,课文主要写了作者老舍家的猫具有古  相似文献   

13.
老舍先生的《猫》,教的次数也不少了,又该教《猫》这篇课文了。我在疏通课文,引导学生初步领会了大猫的古怪和满月的小猫的淘气后,问:"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呢?"学生们从文中找到了不少词句来证明老舍爷爷对猫的无比喜爱。  相似文献   

14.
一、一节课引起的思考听一位教师执教老舍的《猫》,忽然产生一个疑问。什么疑问?暂且搁一搁。这位教师的教学思路是:(1)学生通读课文后,教师提问:这篇课文先写了猫的什么特点,后写了小猫的什么?(2)当学生从课文中寻找到"古怪"和"可爱"后,教师又问":古怪"表现在哪里呢?我们先着重来解决这个问题。(3)学生在课文中找到表现猫"古怪"的语句,抓住"老实—贪玩、  相似文献   

15.
老舍先生的<猫>,教的次数也不少了,又该教<猫>这篇课文了.我在疏通课文,引导学生初步领会了大猫的古怪和满月的小猫的淘气后,问:"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呢?"学生们从文中找到了不少词句来证明老舍爷爷对猫的无比喜爱.对以下两句,我更是组织学生进行了一番重锤击打、含英咀华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品词析句强化训练——《我家的猫》教学谈张云霞《我家的猫》是六年制第八册第四组的讲读课文。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是:一要真实,二要具体。真实,就是不说假话;具体,就是不说空话。老舍先生通过仔细观察,抓住猫的特点,把猫的古怪性格及满月猫的可爱形象描述得栩栩如...  相似文献   

17.
一、说教材   《我们家的猫》是一篇讲读课文。老舍先生具体、生动地描述了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刚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依据大纲要求,本课的教学目标应是: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小动物的情感;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细致观察和真实具体地记叙事物的方法,体会作者对猫的思想感情。而如何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刚满月小猫的可爱,并体会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为了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相似文献   

18.
〔练习题〕 1.复述课文。用第一人称复述第I节,同时加上“我”的,心理活动。 2.用上“说他··一吧,……可是……”这样的句式写一个人性格中矛盾的两个方面。 〔指导过程〕 1.“占怪”是什么意思? 2.比较句子:(黑板出示) 猫的性格古怪。 猫的性格有此古怪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占怪。 4.课文用什么例子写出猫的矛盾性格的? 板书:老实一贪玩;贪玩一尽职 5.找出连接这两组矛盾性格的句式, 板书:说他……可是··… 6.按‘.说他……可是”的句式说说猫的“古怪”。 7.读课文2、3节,这两节用了什么例子写出猫的“古怪”? 板书:高兴(温柔可亲)—不…  相似文献   

19.
一聚焦关键词句,整体把握,领悟表达 师:我们在这一组课文的学习中,已经领略了"架子十足"和"海军上将派头"的两只鹅,这节课我们去瞧瞧老舍先生家的猫.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写了猫的哪两个不同生长时期. 生:写了大猫和小猫. 师:课文哪些段落写小猫?哪些段落写大猫? 生:第1~3自然段写大猫,第4自然段写小猫. 师:(打开课件)你再读这句话,看哪个字给我们带来了大猫的一些信息. (大屏幕呈现)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生:"更"字说明大猫也可爱,因为课文中说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 师:一个"更"字透露了作者心里想说的话,看来读书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字.在作者眼里大猫小猫都可爱,但它们又各有特点,小猫的特点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老舍先生的散《猫》是一篇经典章。综观许多优秀教师的教案,总脱离不了猫的特点,在“古怪”“可爱”上做足了章。近日一老师参加评比,在帮忙备课的过程中,经过反复讨论、思维碰撞,大家都有一个想法:跳出“古怪”看“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