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朝俊 《语文学习》2010,(7):98-100
诗与散文都有较强的抒情写意的功能.它们常常选择容易动情的事物作为自己的描写对象。但是.诗歌和散文毕竟有各自不同的审美规范.这就决定了它们即使描写相同的题材.也会有各自不同的写法。例如。同样写别离、送行,诗歌常常选择最动情的一个短镜头、感情最强烈的一个饱和点,作高度的概括和浓缩:“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相似文献   

2.
在人教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1)(以下简称新教材)的教学中,我们注重鼓励学生质疑、猜想,积极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鼓励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英国人托·富勒说过:“没有疑问就等于没有学问.”  相似文献   

3.
一群人归拢在一起,那尚不是一个“组织”;四、五十个学生以简单机械的手段聚于一室,那只能称作一个“组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班级。真正健全的班级应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有一个领导核心,有优良的风气,有严格的组织纪律。由“组合”到“班级”是一个飞跃。  相似文献   

4.
一个专业化日臻成熟的教师。要蛹破三层茧缚.羽化一种“蝶”境。  相似文献   

5.
2006年世界杯期间,新闻媒体铺天盖地.对各国球队和著名球星品“头”论“足”。不少报道称乌克兰队和厄瓜多尔队为“黑马”,称法国队为“老枪”,称德国队为“东道主”。那么,这几个词语是怎么来的呢?  相似文献   

6.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三难”:起笔难、组材难、表达难。针对这“三难”,我指导学生从“小”“真”“想”三方面入手进行写作.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晚风拂过飘扬的细柳.迎来了迷人的秋季。吃完晚饭,走在“梧桐巨人”的臂下.思索怀念着那一个个美丽的瞬间。  相似文献   

8.
有些同学可能一读到作文材料中的“传说有的雏鸟长大后.会衔食喂养衰老的母鸟。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反哺”’.心中窃喜.这不就是写感恩吗?如果这样认为,就大错特错了。这句话只是材料中的一个“兴”.命题者的目的是要我们写关于“文化反哺”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教育注重读,求知学习称之为“读书”,这种说法一直延用至今,而且无论是上小学还是上大学,甚至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博士后皆称之“读”。中国人可谓深悟“读”之道,深得“读”之传,深受“读”之益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谈的是对文章的理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是由读向写的迁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是读能使视野开阔,  相似文献   

10.
作为教师,我们无时不在思考和探讨着如何教育学生才能让学生听话并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从早时的“严师出高徒”、“因材旆教”,到当今的“师生角色变化”、“换位思考”等方法和措施,都细心揣摩和研究过,但却忽略了一些看来平常而教育效果非凡的做法,那就是微笑、宽容和赞美。  相似文献   

11.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设想,就没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  相似文献   

12.
北京2008年残奥会的会徽,由“天”、“地”、“人”三部分组成。乍一看,像个中文的“之”字;仔细瞧,又如一个运动的人形。标志采用红、蓝、绿三种颜色,分别寓意太阳、蓝天和大地。“之”字有生生不息和到达目的之意,也表示经历曲折才能获得成功。而“天”、“地”、“人”把中国的文字、书法和残奥精神融为一体,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曾经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由此可见,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感觉,音乐本身也会黯然失色。那么,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4.
霍雨佳 《阅读与鉴赏》2009,(5):28-29,54
所谓冷、热.实际上是人们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的一种感觉.气象环境学家把这种人为感觉到的冷、热称之为“感觉温度”.它与实际气温有直接的关系.但绝不是一回事。美国科学家亚格劳和米勒用干、湿球温度表和风的综合效应来表示感觉温度。而其中的干、湿球温度表正是用来测定空气湿度的。  相似文献   

15.
商丽 《山东教育》2007,(7):88-88
我抚摸着他充满悲伤的大脑袋,有点后悔替他买回这两个脆弱的小生命,这对儿子的伤害太大,他满怀希望地替小鸡设想的“生活之路”才刚起步,就让他经历小鸡的死亡……不过,这似乎会让他对生命的认识具体一些,完整一些,也会让他对生命的爱更具体一些,完整一些。  相似文献   

16.
冯俊 《小学教学研究》2005,(12):23-24,26
当前许多“版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不知不觉地走进了越来越“理想化”和“细化”的误区。教学评价应努力尝试从“真实”、“扎实”、“大气”、“灵气”等四个方面来重构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好课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思路】 古诗简练,但内容丰富,因此古诗教学必须通过必要途径.以展现诗中多姿多彩的形象世界、情感世界。小学高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但能进行简单的推理,这就要求学习古诗必须由简而难,由形象而抽象,由懂意而悟情。并且人的认知思维,最先总是模糊的,  相似文献   

18.
[案例背景]二OO五年度宁波市镇海区语文七年级(七)期末统考试题中,有这么一道题语言积累和运用题:“诸葛”是复姓,其实我们国家还不少复姓,如“上官”、“司马”、“公孙”、“欧阳”等等。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法》是师范学校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直接为师范毕业生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它的教学兼具双重任务:既要学生“会学”,又要学生“会教”。由此可见,这一学科性质决定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学习教法,而且要注重实践环节,即切实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为此,我们提出了“自学导读———教师点拨———范例引路———参与实践”四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从专业课的特点出发,从未来教师的需要出发,以学生教学能力的形成为指归,它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把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结合起来,把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教学基本功,以适应现实和未来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该模式的具体操作程序是:自学导读。在定向、定量、定目标的前提下,教师提出问题和要求,学生自读教材。这样做能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学生由被地学习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点拨。在检查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点拨、答疑,并适当补充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当前小语教改信息。这样不但使学生能动地理解、把握了教材内容,而且拓宽了学生视野,弥补我们的课本不能短周期翻新的不足。范例引路。根据教学内容和重点放教学录像...  相似文献   

20.
“反之”、“相反”和“否则”都有关联作用,一般用在相互对应的两个小句、单句、复句形式、复句或句群之间。它们意义和作用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