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李蓉 《新闻前哨》2011,(5):84-85
电视法制节目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舆论宣传作用,能够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但是,近年来一些电视法制节目为了追求收视率而粗制滥造,出现不少问题。如果不加以约束,将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后果。  相似文献   

2.
冯杰 《今传媒》2011,(9):120-121
作为一种新兴的主持人类型,记者型主持人集记者、主持人角色于一身,拉近了新闻采访与受众的距离,受到越来越多的观众喜爱。他们在节目中的表现直接影响到大部分受众对社会事件的认知,因此必须加强其舆论引导能力建设。本文以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过程为线索,从议程设置、镜头真实、报道方式、权威性和理性解读等五个方面入手,尝试探析记者型电视主持人如何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曹旸 《记者摇篮》2012,(10):11-12
电视新闻串联词是将前后两条新闻连接在一起的文字,在节目中起着串联衔接、承上启下、组合报道、引导舆论等多种作用。通常情况下,杂志型的社会新闻类节目由于体量大、时间长,所以留给串联词发挥的空间也较大;而联播类的新闻节目由于受节目定位和时长的限制,串联词在节目中所占比重不大,但是联播类新闻中同样应该注重串联词写作。一、串联词在联播类新闻中的作用联播类新闻节目作为我国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新闻发布平台,主要负责发布政策、传递信息、引导舆论。这其中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为代表,辽宁广播电视台的《辽宁新闻》也属于联播类新闻之列。  相似文献   

4.
舆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意识形态的特殊表现形式。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政治觉悟、文化程度的不同,对事物的看法有许多差别,有进步的、中间的、落后的,有时真理与谬误混杂,在黑白之间有各种各样的过渡色。舆论似乎看不见、摸不着,但却能感觉到它的存在,感觉到它的力量。广播、电视的导向功能,集中渗透在所办的各档节目中,不但政策性强的新闻节目、评论节目和新闻性专题节目有明显的导向作用,文艺性节目、广告节目等,也都不例外,都在向受众展示自己的态度,发挥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在主持节目过程中渗透的情感导向,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节目的社会效果,同时也影响着节目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评价,需要主持人不断提高情感导向水平,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受众,使节目起到良好的社会效果。本文以节目主持人情感导向的重要性及存在的误区为切入点,进而分析节目主持人提高情感导向的技巧。  相似文献   

6.
新闻评论作为媒体的重要内容,在地方电视台舆论引导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就地方电视台新闻评论节目的现状来看,节目形式、内容、选题、定位等还较为浅显,必须在节目内容和形式上加以提升,积极构建地方个性特色和社会影响力的新闻评论节目,努力拓展新闻评论的深度和广度,打造新闻评论的品牌。  相似文献   

7.
《脱贫大决战》作为我国首档使命类大型公益扶贫节目,立足温暖社会的美好愿景,实施蓝海战略,跳出国内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窠臼,探索了精准扶贫的电视化创新方式,并发挥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作用,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支持脱贫事业.本文以该档节目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索其传播策略,希望为我国电视节目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8.
节目主持人,在传播知识,沟通信息引导舆论等社会职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在公众中的一言一行都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实际的节目持中,很多主持人更多地关注作为主持人的角色定位,然后才是人,可能是由于这种“忽略”导致了当前主持人素质堪忧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新闻作为紧贴时代和社会的弄潮者,在于它能迅速反映各种新事物及其走势,并及时捕捉、透视发展中的新矛盾、新问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尤其是社会转型期的诸多矛盾、问题颇具典型意义,作为新闻评论性节目,选择那些既新鲜又重大、蕴藏深层内涵的问题,发挥节目的深度优势,把文章做透,往往能扣准社会脉搏,取得良好的舆论效果。2003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站在耕地的边缘》(中央台《新闻纵横》节目播出。以下简称《耕地》),堪称代表之作。  相似文献   

10.
舆论引导力是媒体的关键核心竞争力,直接关系到媒体的生存状况和发展潜力。主持人作为一个媒体的鲜明符号,在提高舆论引导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品牌节目主持人和提升媒体舆论引导力的关系,重点探讨培养品牌节目主持人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媒介秀”节目产生的背景和传播过程所形成的舆论进行多方面分析,可以看出,“媒介秀”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是观众和媒体对社会问题的反映,反过来也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节目本身的策划和创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舆论引导作用程度的发挥。把握好传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做好舆论的控制和引导,是当前社会状态和媒介生态背景下,一个负责任的媒体应该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2.
崔曜 《新闻世界》2014,(4):33-34
本文以武汉电视台“电视问政”节目为案例,结合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分析电视问政作为新闻评论的新形式如何建构新的公共领域。本文将围绕公共领域三大要素——“公众”、“公共舆论”、“公共媒介”,探析公众在节目中扮演的角色,问政中公共舆论如何形成的,媒体如何作为"公共舆论的载体"提供政府与人民交换意见的场所。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翻译是为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服务的重要部分,而实现民族共同繁荣需要发挥少数民族广播的主流媒体作用,关键在于坚持广播受众研究,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完善广播的舆论引导重在提高少数民族翻译水平。彝语广播作为重要的少数民族广播,提高其广播的翻译水平能有效增进彝语广播的节目影响力和感染力,提高节目的质量,增强信息传播效果,从而完善了彝语广播的舆论引导功能,促进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新闻时评节目据事说理,既能传播特定的新闻事件,同时也能对其进行深度解读,是"事、理、情"三要素的综合体。因此,一方面电视新闻时评节目作为一种电视节目样式,具有鲜明的风格特征,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由此提升媒体价值;另一方面,它也具有社会监督与舆论引导能力。基于此,我国的电视新闻时评节目必须有效处理好媒体、公众、政府、社会、新闻主体之间的多维关系,才能发挥自身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舆论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广播电视谈话节目中存在的"舆论场"和主持人需要把握的"场控制"能力.从而阐述了主持人在谈话节目中所应该发挥的舆论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怎样才能当好新闻节目主持人呢?我想,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导向为纲。作为新闻节目主持人,必须充分认识广播电视在整个社会舆论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功能和作用。在工作中,要牢固树立正确的导向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把正确的舆论引导贯穿到节目  相似文献   

17.
新闻评论是媒介的旗帜和灵魂,在引导新闻舆论中举足轻重。自中央电视台1994年4月推出新闻评论节目《焦点访谈》以来,中同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它们依托电视媒体,以对社会现象的密切关注,对热点、难点的及时捕捉和深度评析,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毋庸置疑,同整个电视业的发展相比较,电视新闻评论还略显薄弱,影响了其舆论引导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社会责任是媒体从业者立足的根本,它决定着媒体在履行自身职责时,能够引导社会和谐,传播人文关怀,彰显主流价值。作为舆论引导和价值传播者,评论员的价值观、社会意识的正确与否和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息息相关。本文以梁宏达及其主持的节目为例,从自身素质、节目特点和评论风格等三个方面谈谈评论员怎样提升社会责任感,如何对受众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如今的电视节目中,新闻评论类节目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新闻评论类节目一方面报道了新闻事实,同时也对新闻事实进行了更为深刻、系统的分析和评论,在社会监督和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在对新闻事件、现象以及大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评论的时候,为了追求更好的传播效果,势必会在评论时采取一些必要的语言技巧。本文将着重从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如何提出观点、表明态度的语言技巧出发,阐释作为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练好语感、语智、语趣三项功夫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试析互联网络中舆论形成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宁 《新闻界》2005,(1):61-62
在我国,大众传播的诸多社会功能中,舆论引导功能受到特别的关注。当互联网络作为新的大众媒介被人们广泛地使用后,引导网上舆论就成为亟待解决的迫切的社会问题。为了更好地实现网络中的舆论引导,就有必要深刻认识互联网络中舆论形成过程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