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西方的家长对婴幼儿的哺乳和托养骆:据你的了解,西方的年轻父母一般是在孩子几岁的时候送入幼儿园的?秦:是否送孩子去幼儿园,有很多情况,一般按需要来定。有的家长最早在小孩出生2个星期以后送去幼儿园。西方有很多托儿的场所,接受幼儿的场所的老师都接受过很好的专门训练,他可以在小孩出生2个星期以后全方位地照顾他;也有不少家庭是在孩子到了4~5岁时才送去幼儿园。有的家庭妇女,在家里有良好的条件,雇了保姆,而且这些母亲受到过比较好的教育,希望尽可能长时间地自己照顾自己的孩子,所以把小孩留在家里呆到4~5岁,才送到学…  相似文献   

2.
当前,由于小学生的主要群体是独生子女,孩子被过分照顾、溺爱和娇惯,不少学生性格内向,意志薄弱,控制力较差,使家庭教育存在偏差;一些学校偏重了应试教育,而忽略了素质教育,这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学校教育思路的存在偏差;学生中有的人性格外向,有的人性格内向;有的人健谈,有的人寡言,学生个人性格的偏差。此外,社会上开始流行物质至上、贪图享受的思潮。  相似文献   

3.
洪妙斌 《广西教育》2006,(7A):40-40
一、顽皮学生形成的原因 1.家庭环境影响。调查中发现,大部分顽皮学生是因为家庭环境影响而造成的。有的父母离异后,与继母或继父生活不融洽,遭受岐视;有的父母离异,双方推卸责任,把孩子寄托在亲属家,亲属管教不严,照顾不周等,以致孩子性格孤僻,对家庭产生不满的心理;有些单亲家庭,对孩子管教方法不当,或教养不周,致使孩子心灵受到伤害等。  相似文献   

4.
与孩子为友     
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面对的是许多的孩子。有的孩子生性乖巧,讨人喜欢;有的孩子活泼开朗,伶牙利齿;有的孩子天生内敛,沉默寡言;有的孩子乐于助人,善解人意;也有的孩子只顾自己,对周围的一切漠不关心。作为一名教师,我没有理由强求他们去放弃个性,也没有理由以貌取人,更没有理由忽视孩子们求知的欲望。每一个孩子更像是来自不同土壤的花朵,绽放着各自的美丽,散发着不同清香。而教师则是护花使者,用爱与信任灌溉、呵护每朵小花,让他们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5.
张备玲 《山东教育》2004,(30):44-47
当今社会,大多数家庭一般只有一个孩子,父母无不深爱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培养教育空前重视。有的父母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包揽一切;有的父母很早就教孩子写字、计算;有的父母强制孩子去弹琴、绘画……父母们为孩子的身体发育状况和智力开发绞尽脑汁,却忽视了孩子创新个性的培养,而这一点,我认为是家庭教育中最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为父母者,没有一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有出息”的,因此就不惜一切满足孩子。有的是孩子要啥给啥,无度地娇惯纵容;有的是大鱼大肉侍候孩子,鞍前马后陪着孩子,无微不至照应孩子;有的甚至是为了孩子不惜牺牲个人的前途和事业。所有这些,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盼望孩子学习好、有出息,然而,却往往事与愿违,种下了关爱,却收获了埋怨,  相似文献   

7.
哭是孩子发泄自己情感的一种形式。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哭会上火,对孩子百依百顺,滋长了孩子的任性;有的家长干脆厉声呵斥让孩子突然终止哭泣,这样压制了孩子情感的表达,使他们的情感不能充分发泄,心理不能健康成长。怎么对待孩子的哭呢?  相似文献   

8.
李双红 《教育文汇》2007,(10):18-22
走进合肥市宿州路幼儿同,仿佛置身一个小小的童话世界:鲜花、绿树掩映中的活动室里,小班孩子在他们的“甜品店”买卖自己喜欢的各式“甜品”;中班孩子的“步行街”热闹非凡;大班的孩子则有的在“乘车”,有的在“修车”,忙得不亦乐乎。室外温暖的阳光下,滚铁环、打陀螺、跳皮筋的孩子挥洒着他们自己的快乐……在这个童话世界里,  相似文献   

9.
父母     
父母是对爸爸妈妈的总称。父母一方,仅仅指的是爸爸或妈妈。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至少需要父母一方来照顾他们。有的孩子从小到大,可能都是和自己的亲生父母住在  相似文献   

10.
接任5(2)班班主任不足两周,就有4个孩子要求调位。有的是因为学习成绩差而寻求有效帮助,有的是由于同桌纪律差而谋求安定环境,有的是因与四邻关系紧张而寻找“世外桃源”。这时,若整体调整,条件尚不成熟;若局部调位,大部分孩子意见很大,况且不是治“本”之策;若不理睬,不仅会影响4个孩子的情绪,而且也会使班主任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形象黯然失色。调,还是不调?该怎么调?经过一番调查之后,我在班内宣布开展一次“闯关”调位活动,鼓励想调位的孩子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极参与“闯关”活动,力争尽快实现自己的调位目标。我…  相似文献   

11.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聋童因为生理上的残疾,接受外界信息非常有限,个性、行为、思想容易走向极端,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能力普遍较差,生活上、精神上更多地依赖家长,所以家庭教育对聋童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聋童的家庭千差万别,所接受的环境影响也不尽相同。有的家长有负罪感,觉得孩子残疾是家长的错误,于是对孩子百般照顾,极其疼爱,发展成为溺爱;有的家长认为“望子成龙”已成为泡影时,就把满腔怨气发泄到聋童身上;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  相似文献   

12.
假如我是妈妈,我会好好工作,我会尽我所有的力量做好我的工作,我要让自己变得很有价值; 假如我是妈妈,我会照顾好我的孩子,我要让她尽自己的力去做好一些事情,我会让她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父母是对爸爸妈妈的总称。父母一方,仅仅指的是爸爸或妈妈。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至少需要父母一方来照顾他们。有的孩子从小到大,可能都是和自己的亲生父母住在一起,有的孩子可能是和养父母在一起生活,还有的孩子因为父母离婚或是逝世等原因,他们可能只跟父母一方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小朋友可能还会有继父或继母。  相似文献   

14.
幼儿全托弊端谈黄子玲目前,越来越多的家长或因忙于工作、学习、交际、应酬等事务,无暇分身照顾孩子;或因孩子太过淘气无法管教,从而千方百计让孩子进幼儿园全托。其实,幼儿全托是有很多弊端的。首先从智力开发方面来看,幼儿园虽然对幼儿施以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一方面随着学校布局调整力度的加大,学生上学路程远;另一方面随着农村出国或进城务工人数增多,父母离乡出国或进城打工经商而子女留守在农村的人数也不断增多,还有些学生虽然离学校路程不远父母也在家,但父母因忙而没空照顾自己的孩子,由此休息日需要留校住宿由学校管理的学生越来越多。下面笔者就休息日留校住宿学生管理谈一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6.
同龄人的比较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不妨作一次异想天开的比较。长征中,红军战士的平均年龄为18岁,有相当一批是13岁—17岁的“红小鬼”。他们背着枪,不但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且做男护士照顾伤员。现在的同龄孩子,有的还不会剥鸡蛋皮,或懒得剥;有的...  相似文献   

17.
“扬长避短”是被经常采用的工作方法之一。然而,实践证明,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扬长避短”较之“扬长补短”明显存在着自己的“短”处。我们所从事的是人生最初级阶段的教育,幼儿各方面的定式还没形成。一个“避”字,往往在无意间,压抑甚至扼杀了孩子的个性。仔细观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有的孩子能歌善舞却不守纪律;有的孩子守纪律但不愿同小朋友交往;有的孩子美术好而计算能力较差,等等。假如我们只是简单地采用“扬长避短”的教育方法,一味地利用孩子的“长”处,而回避其“短”处,那么,孩子的“短”处就不会得…  相似文献   

18.
在现实生活中,为人父母的免不了要责备孩子。有的父母因一时的愤怒而措词不当,使孩子产生反感而破坏了亲子间的感情;有的则唯恐责备会产生不良影响,反而不敢责备孩子。这两种做法对孩子都是有害而无益的。笔者认为,理想的责备方法应做到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9.
我从事了几十年的教育工作,感觉到一些学生愈来愈不好教,愈来愈不好管。国家和学校尽最大的努力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他们不感激;老师为他们辛辛苦苦地工作,他们不理解。有的孩子性情急躁,心目中只有自己,动不动就发牢骚,他们在学校里顶撞老师,在家里顶撞父母,有的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好好的鞋子和衣服因款式不新就甩掉了。文明语言、文明行为、道德情操在这些孩子们身上严重缺失。  相似文献   

20.
张书琴 《小学生》2010,(12):4-5
1问题的提出我国著名作家巴金曾说过:“孩子成功教育应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可见良好习惯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意义。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同一个班级中幼儿的学习习惯存在明显差异。有的孩子有较强的自控能力,做什么事都很专注,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有的孩子自控力较差,集体活动中自己坐不住,还经常滋扰别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