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学生工作者在繁冗复杂的工作面前要科学地梳理工作。高校辅导员将所带大学生的工作对象中重点人群可分为优秀大学生群体、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沉迷网络学生群体、学业有困难学生群体和疾病、心理问题学生群体,对特殊群体因材施教,以做好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工作,从而实现学生工作的整体覆盖。  相似文献   

2.
经济困难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从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入手,阐述了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案,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解决好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提供了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经济困难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从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入手,阐述了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案。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解决好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提供了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中一个特别需要关爱而又易于产生自我封闭心理的群体。关注该群体的成长,分析其产生“心理贫困”的原因,积极探索消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贫困”的方法和途径,对于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构建有时代特点、符合学生工作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贾鹏 《科教文汇》2009,(26):44-44,56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高校中的特殊群体,与非困难生群体相比,在许多问题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看法,通过调查问卷分析,我们对这两个群体的特性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比较,加深了对这两个群体的认识。为更好地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罗安文 《科学中国人》2014,(24):118-119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贫困大学生心理复杂多变,心理障碍发生率目前呈上升的趋势。做好贫困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转化,促进其健康发展,需要学校、社会,特别是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辅导员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和规律。  相似文献   

7.
方敏  张清 《中国科技信息》2011,(7):244+248-244,248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经济困难大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焦虑心理和虚荣心理,使得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更难。因此在就业工作中应当特别关注,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努力做好他们的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8.
曹瑞 《今日科苑》2010,(16):61-61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直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特殊群体。如何让这部分学生切实缓解家庭经济困难、摆脱精神压力、确立自强自立的人生态度是当前高校开展扶贫助学、励志育人工作的重要目标。文章从科学发展视角下构建国家资助、社会助困、学校帮扶、学生自助立体育人体系,提出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可行性帮扶建议。  相似文献   

9.
自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由于沉重的家庭经济负担和不断攀升的求职成本等多重原因导致这个群体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境地。当前,国家也出台多项政策以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其中就有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政策。如何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从根本上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已成为我国高校面临的新课题。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的方法,就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甄别和认定是高校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加强经济困难学生的甄别与认定,才能使国家对大学生的支持和关爱产生更大的作用和社会效益,真正解决贫困大学生上学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梁锦源 《科教文汇》2012,(11):21-22
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是现代高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大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服务学生"理念是促进大学生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大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理念。本文浅析了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服务学生"理念缺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优化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苏 《大众科技》2011,(12):216-218
贫困生认定工作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关键,认定的准确性也关系着国家资助资金的合理运用。但当前高校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因为缺乏量化指标、生源地贫因证明的可信度低以及评议小组的主观性导致了认定结果不够准确,所以高校应该与生源地民政部门联系起来用定性与量化指标相结合的方式来优化贫困生的认定工作。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推动高校学生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突出意义。本文从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意义入手,着重分析了队伍建设目前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建议,以期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国顺 《科教文汇》2014,(5):209-209,211
学生观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认识起点,“以学生为本”是高校学生事务的核心。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现实境遇不是很理想,以“学生为中心”,但未做到“以学生为本”。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要提升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实效,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只有转变传统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确立符合大学生发展的工作理念。  相似文献   

15.
张倩 《科教文汇》2014,(11):207-208
高校大学生骨干队伍是高校学生工作中一支不可忽略的力量,他们承担着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重要功能,在高校中发挥着宣传向导、组织管理和服务沟通的作用。如何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大学生骨干队伍,以适应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是当前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差异化激励理论,针对高校学生骨干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根据不同类型学生骨干,因时、因地、因活动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骨干的健康成长、班集体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新形势下,学生群体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明显,辅导员的工作重点由关注班级日常事务转变为关注学生心理变化,这种变化要求辅导员能够运用倾听技巧,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更好地推进“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相似文献   

17.
刘葵 《科教文汇》2020,(5):153-155,170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等工作的重要骨干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辅导员承担的工作日趋复杂,特别是受工作性质的影响,他们更容易产生倦怠。通过对辅导员职业倦怠、角色压力与社会支持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系统的考察,为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改善策略提供实证支持,提高高校辅导员职业满意度和自身身心健康水平。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与角色压力、社会支持相关关系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其中职业倦怠与职业压力呈显著正相关(r=0.770,p<0.01),与社会支持显著负相关(r=-0.445,p<0.01)。社会支持在角色压力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β=0.0158,p<0.001)。结论: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与角色压力、社会支持三个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水平。其中职业倦怠与角色压力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高校辅导员社会支持水平在职业倦怠和角色压力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承立波 《科教文汇》2012,(32):169-169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我们在上课时要采用分层合作优势互补,关注多元作业差异、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完成作业,教师智慧解答学生的问题、有效设问、面向全体学生等教学方法才能注意到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才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地发展个性特长,使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美术能力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蔡义津 《科教文汇》2013,(13):188-189
学生干部培养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基础性工程;独立学院如何培养一支高素质,有创新力、领导力及执行力的干部队伍;对独立学院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独立学院缺乏科学的、系统的学生干部培养方式;同时,由于来自独立学院的学生群体受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已经养成了娇生惯养性格;在这样的群体中,学生干部过分依赖指导老师“指导”。本文以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为例,通过日常工作中对学生干部的观察与交谈,同时,综合与普通同学的访谈,进一步总结出了独立学院干部队伍培养的若干经验及教训,同时,通过对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方式的探索提出了——“放手式”的培养模式,希望能够创造有利于独立学院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以及有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刘漫宇 《科教文汇》2014,(10):12-13
在现今的学生工作管理中,管理者应充分利用各种新兴的网络载体,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事务进行管理,开辟一条更为便捷、高效的学生工作管理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