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关的问题中,经常会出现已知解的情况,来确定有关字母的取值范围的问题·部分同学遇到此类问题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或频频出错·现分析如下:例1若不等式组x-m-3>0x-2m+1<0无解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A)m<4(B)m≤4(C)m>4(D)m≥4分析:原不等式组变形为x>m+3x<2m-1,结合题意,部分同学只考虑到当2m-1相似文献   

2.
不等式(组)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应用十分广泛,现以近两年的中考题为例,分类说明.一、求有关整数解的问题例1 不等式组 1-x≥0 2x-1>-3的整数解是( ) A.-1,0 B.-1,1 C.0,1 D.无解 (2002年厦门市)  相似文献   

3.
牛令价一、坡空题 1.某食品包装袋上标有“净含量3859士5s’’,用含,的不 等式表示这种食品的净含量为 2.如果。>b,那么:(l)3。+1 3b+l;(2)3一。3一 b.(填人不等号) 3.用不等式表示: (l)x的7倍减2的结果是非负数:; (2)y的相反数的一半小于x的2倍:_. ‘,目一一二‘一~一,二‘一~、,b~.二‘ 4.如果关于x的不等式。>b的解集为x<兰,则a的 叼式、 取值范围为 5.已知不等式组}劣>2, IX<口. (l)如果不等式组有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 (2)如果不等式组无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 6.不等式组 劣一2<溉, x一l(0 的解集为 整数解为 一井牛二、选择题…  相似文献   

4.
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除了要学会求解集外,还要学会倒过来利用不等式(组)的解集解决问题,以加深对不等式(组)知识的理解,提高逆向思维的能力.例1如果关于x的不等式(a 1)x>a 1的解集为x<1,则a的取值范围是.思路剖析:观察不等式解集可知,不等号的方向发生了改变,由此判断原不等式的两边都除以了同一个负数,所以a 1<0,即a<-1.此题逆用了不等式的一条性质: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例2若关于x的不等式3m-6x≥0的正整数解是1、2、3,则m的取值范围是.思路剖析: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是x≤m2,而已知不等式的解集内包…  相似文献   

5.
一、从数学问题实际需要,进行有关分类 例1解不等式2,二一2刃<几(2口一2一公)以为参数). 解:原不等式可少为(2”一1)(22’一幻<0。首先,应考虑几与1的大小,引出以下分类: (1)几>1时,得1<2’念<又,。八,/1,二V<、X吸、二石‘109,几. 乙一 (1)久=1时,得(2”一1)2相似文献   

6.
不等式(组)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应用十分广泛.现以近两年的中考题为例,分类说明. ;一、求有关整数解的问题; 例1不等式组{:二君一3的整数解是 ( ) A.一1,O B.一l,l C.0,1 D.元解 (2002年厦门市) 简解:解这个不等式组,得一1…  相似文献   

7.
<正>数轴是理解不等式的解集与解不等式(组)的重要工具,是数与形结合的基础.借助数与形结合思想解题,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下面举例说明数轴在求解不等式(组)问题中的巧妙应用.例1若不等式组{4a-x>0,x+a-5>0无解  相似文献   

8.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介绍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而中考中常常出现已知不等式的解集求某些待定系数的取值范围、代数式的值的试题,这类试题主要是考查同学们的逆向思维能力.解此类题要求熟练掌握不等式(组)的解法.从下面几个方面举例加以说明:一、逆用解集求待定系数的范围.例1若关于x的不等式(m+3)x>1的解集是x<1m+3,则m<-3是否正确?解由不等式的性质3可知,当(m+3)x>1的解集是x<1m+3时,只有在m+3<0的前提下才成立,即m<-3,故结论是正确的.评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不等式两边…  相似文献   

9.
题已知:二次方程 x~2-(m+3)x+2(m+1)=0的两根都大于0,求 m 的取值范围.分析解此类问题的常规方法是利用判别式Δ≥0和根与系数的关系 x_1+x_2>0及 x_1·x_2>0,通过解不等式组而达到目  相似文献   

10.
确定恒成立不等式中参数的取值范围,是不等式中的热点问题,由于这类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广,要求有较高的解题技巧,因此它又是学习中的难点问题,本文试举例介绍这类问题的求解策略.一、不等式解集法不等式在集合A中恒成立等价于集合A是不等式解集B的子集;通过求不等式的解集并研究集合间的关系可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例1】已知x-52相似文献   

11.
在不等式这一部分内容里,由于新教材的入门知识往往和生活实践有着密切联系,内容比较浅显,学生易理解,学起来比较快.但在作业中,学生对不等式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还不够,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适当补充一些典型习题,增强学生对不等式的理解.一、方程(组)型转不等式(组)例1已知关于x的方程4(x 2)-2=5 3a的解是非负数,求a的取值范围.解:方程变为4x=3a-1,得x=3a4-1.因为方程的解是非负数,所以3a4-1≥0,得a≥31.例2m取什么值时,二元一次方程组43xx 32yy==mm- 1#1的解为x>0,y<0#.解:方程组的解是x=m 5,y=-m-7#.∵yx<>00,#.∴m-m -5>7<0,0#.∴m>-5,…  相似文献   

12.
,(时间:45#钟;满分:1()0分),官一、坟空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若3x耐科<0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则m=_. 2.不等式2(x一2)‘x一2的非负整数解有_____个. 3.若代数式5x一的值不大于: 2的值,那么x的最大整数解为屯关于x的不等式2x、蛋一1的解集如图所示.则a的值军沪尹品叶寸~愁(  相似文献   

13.
我们先看一道习题: 例1 对不等式x (m 1)√x m<0,分别求满足下列条件的实数m的取值范围. (1)不等式的解集为[0,9); (2)不等式在上[0,9)有解; (3)不等式在上[0,9)恒成立.  相似文献   

14.
例题:不等式x~2+(m-1)x+1≥0对一切x∈(0,2]都成立,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一题多解,小题大做1.从集合的角度切入思路导航1若不等式f(x,m)>0的解集为B,则不等式f(x,m)>0对x∈A(?)A(?)B.  相似文献   

15.
一、填空题1.若一2口<:一26,贝0口2.若一&>一6,且c”、“一”或“<”符号:(1)若z<一1,贝0 z(2)若z<1,则一2z+21Z’6f.(3)若日>6,c>d,贝0口+c 6+d;(4)若m≥枷Ⅱ字代数式竺尹的值不小于一2且不大于4,则垅的取值范围是5.如果z≥口的最小值是2,z≤6的最大值是一6,则日+6的值是6.不等式组{三三二:.14的解集是7.不等式组{耋乏笔?的解集是 LZ—Z≮S8.不等式组{篡:i三i的解集是 I 5z—Z<、49.若不等式组{耋芝:妻;的解集为一1相似文献   

16.
1.像2>3,4>5这样的式子是不等式吗?答:这样的式子也是不等式,只是它们是不成立的不等式.不成立的不等式也是不等式.2.不等式的解和不等式的解集有何关系?答:不等式的解是使含未知数的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一个含未知数的不等式可能有一个解、两个解、无数个解,也可能无解.一个不等式所有解的集合称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解集只有一个.一个不等式无解,但它有解集,不过这个解集中没有一个值,集合是空的.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能结合教材内容编制一道有针对性考查目标的复习题,是体现其数学教学基本功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期末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内容时,我发现学生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执行掌握得很好,但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意义的理解还存在严重不足.例如,教材中复习探索研究题:已知不等式组(?)(1)如果这个不等式组无解,求a的取值范围;(2)如果这个不等式组有解,求a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8.
方程与不等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在解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组)时,常常需要通过解不等式来完成.举例说明如下:例1已知关于x的方程4x-m 1=5x-1的解是负数,求m的取值范围.解:解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4x-m 1=5x-1得x=2-m.因为x<0,所以2-m<0.所以,m>2.例2已知(x-2)2 2x-3y-a=0中,y为正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A.a<2B.a<3C.a<4D.a<5解:由题设及非负数性质得:x-2=0,2x-3y-a=0!;解得x=2,y=4-a3"$$#$$%.因为y>0,所以4-a3>0.解得a<4.选C.例3设有方程组3x ay=5,x 2y=1!.问a为何值时,y<0?解:3x ay=5,(1)x 2y=1.(2!…  相似文献   

19.
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有四种情形,可以用一句话将它们概括起来:“大大取大,小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便无解.”灵活地运用这个口诀,能帮助我们正确、迅速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如果我们善于逆向应用上述定义,那么也能使有些问题化难为易,迎刃而解.例1若不等式组x>3,x< 无解,则m的取值范围为().A.m<3B.m>3C.m≤3D.m≥3分析:由其解集无解,首先会想到条件m<3,但m的取值范围应包括所有能取的值,考虑到m=3时原不等式组也无解,故应选C.例2若不等式组x-2a+b<0,2x…  相似文献   

20.
如何确定恒成立或有解的不等式中参数的范围是一个难点 ,如果能将参数分离出来 ,再运用有关的函数方程等知识可以较好解决 .下面分情况说明 .一、a 0在 | x|≤ 2时恒成立 ,求 m的范围 .解 :原不等式等价于 ( x2 - x + 1) m 0 ,m f ( 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