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静海 《出版参考》2009,(4):52-52
吴哥城门:柬埔寨建筑史的经典 吴哥城门位于柬埔寨著名观光景点吴哥窟,它距离柬埔寨首都金边只有30.5千米。吴哥窟又被人们称为吴哥庙,或是吴哥城。因为吴哥这个名字是从梵语“城市”一词演化而来的。吴哥窟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同时也是柬埔寨的象征,就连柬埔寨的国旗上也有吴哥窟主体建筑的图案。  相似文献   

2.
为了目睹丛林深处静谧的高棉微笑,世人趋之若骛。小小的暹粒市从无到有,渐渐成为游人生活在别处的家园1860年法国植物学家亨利·莫哈特为收集标本来到暹粒,森林中的吴哥庙宇从此得以重见天日。为了目睹丛林深处高棉的微笑,世人趋之若鹜。小小的暹粒从无到有,渐渐成为游人生活在别处的家园。暹粒人口仅有8000人。除了名声大噪的吴哥古迹外,小城拥有的其他景致也令人驻足:阳光下的参天古树、城中心修整一新的开放式公园、街边充满异国情调的咖啡馆、小巷里美人蕉装点的红木庭院、身着藏红袈裟的僧人、脚蹬白色人字拖的  相似文献   

3.
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大块大块的柱石横七竖八地垒在一起,石面上爬满青苔,大树成了这里的主人,粗藤细蔓肆意地缠绕在废墟各个角落,顶上的天空被丛林遮掩住,太阳的眩光落下来,更让人感到阴暗幽深,让人禁不住想知道:这里到底发生过什么?猛然我记起一句关于吴哥宿命的话——它从丛林中来,有一天也会被丛林收回  相似文献   

4.
2003年1月29日,正值中国人民欢度春节之际,泰国与柬埔寨却因为柬埔寨传媒报道一位泰国女电视明星的一句未经证实的话,而险些引发泰国和柬埔寨兵戎相见。上千名柬埔寨人1月29日晚冲进泰国驻柬埔寨大使馆,放火焚烧了使馆大楼,烧毁了金边皇家饭店、电信公司等10多家泰资企业。据泰国估计,在此次骚乱中,泰方共损失大约逾4200多万美元。一、不实报道成为导火索在柬发行量很大、影响力也很大的《吴哥之光》,于2003年1月18日报道说,泰国女影星素瓦南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面对一位柬记者何时到柬访问演出的提问时,回答说:“如果吴哥窟归还给泰国,我就…  相似文献   

5.
吴哥的微笑     
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把本国的古迹画在国旗上,那就是东南亚国家柬埔寨,世界上也仅有一个旅游景点被绘在国旗之上,它叫吴哥窟. 当飞机缓缓降落在位于柬埔寨暹粒省的暹粒——吴哥国际机场时,旅行的序幕就此拉开. 暹粒在柬埔寨语里的意思是"击败暹罗",暹罗则是泰国的古称.原来,这个如今位于柬埔寨西北部的内陆省份,过去是高棉帝国的中心,也是国都的所在.自13世纪起,暹罗多次攻击这里均被击退,后来,高棉军队在此取得大胜,国王于是将此地命名为"暹粒".  相似文献   

6.
《湖北档案》2007,(1):F0004-F0004
该文献形成于12世纪下半叶(西夏后期),共9册,保存于宁夏回旗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简称《本续》).是1991年在宁夏贺兰山拜寺沟方塔应墟中发现的西复文献之一,  相似文献   

7.
弘仁寺与清代喇嘛印务处陈锵仪弘仁寺位于北海太液池西南岸,即今北海公园水面西南,北大医院、北京图书馆旧址之间养蜂夹道的位置。原址为明代清馥殿。清康熙四年(1665)敕令改建为寺,五年四月二十九日竣工,敕名“弘仁”。该寺修建当中,于康熙四年十月二十七日,...  相似文献   

8.
新闻榜     
《中国新闻周刊》2004,(38):16-16
西哈努克:柬埔寨国王告别王位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10月7日通过书信宣布,由于健康原因,他决定退位。从1941年第一次登基起,西哈努克和柬埔寨一起经历过国家独立、反对党政变、君主制恢复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领导柬埔寨半个多世纪。柬埔寨1958年与中国建交,两国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9.
高二适     
学者、诗人、书法家高二适(1903~1977),生于江苏东台(今姜堰市兴泰镇小甸址村)一个私塾教师家庭。原名锡璜,更名二适(意欲“适吾所适”),号舒凫、麻铁道人、高亭主人等。1915年,就读于东台县高等小学。青少年时期先后临唐代诸家楷书、隋《龙藏寺碑》和晋人楷书。1917年,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东台县高小。  相似文献   

10.
丹霞寺位于南召县城东北18公里处,占地6000平方米。“寺之初始于唐,盛于宋,兵燹于元,迄明中兴。”清朝重建至今,是中原八大名寺之一。据史料记载: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天然禅师游方,见此地“每至旦暮,彩霞赫炽,起自山谷,色若渥丹,灿如明霞”,由此建寺并得其名。兴盛时僧众达500余人,素有“八百里伏牛,五百里丹霞”之称。丹霞寺是一处著名的古建筑群。沿南北中轴线依次排列主要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殿、方丈室。两侧有东、西廊房、藏经楼、膳房院等房舍百余间,两尊丈余高的石狮分立在天王殿门两旁…  相似文献   

11.
正觉寺金刚宝座塔陈锵仪正觉寺位于海淀区西直门外白石桥东北。原名真觉寺,又名大正觉寺。因寺内建有五座小型藏式石塔,故又俗称为“五塔寺”。寺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塔成于明代成化九年(1473年)。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便着手制定对藏方针,从明朝的实际情况出发,...  相似文献   

12.
一帆  晓言 《档案与史学》2006,(7):F0003-F0004
上海市徐汇区龙华镇上有座古寺,浮屠入云,桃李掩映,这就是上海地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古刹——龙华寺。寺前的龙华塔相传建于三国东吴赤乌十年(公元247年),孙权为孝敬父母而建,故又名报恩塔。唐末塔毁。现存塔身和塔基是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重建,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2006年6月,上海的龙华塔、马勒住宅、国际饭店等被国务院批准为第6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3.
南苑德寿寺     
南苑德寿寺──清帝在京首晤西藏活佛之处陈锵仪南苑德寿寺旧址在大兴县旧宫乡旧宫村南,与旧衙门行宫毗邻,是清代皇家一座较重要的寺宇。旧衙门建于明代,清初沿用。顺治十五年(1658),世祖章皇帝下令重修,同时在其偏东修建德寿寺。顺治、康熙、雍正三位皇帝常到...  相似文献   

14.
护国寺     
护国寺陈锵仪护国寺座落在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北,该寺所在街道由此得名护国寺街。护国寺旧址原为元朝丞相托克托的故宅。元代至无二十一年(1284)改建为寺,初名“大都崇国寺”,简称“崇国寺”。因当时有南、北两个崇国寺,故又有“北寺”之称。明宣德四年(1429...  相似文献   

15.
南翔双塔     
祁谷  周伟新 《档案与史学》2006,(6):F0004-F0004
坐落在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香花桥北堍的南翔双塔,是建于梁天监年间的南翔寺的仅存遗物[寺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毁于大火]。  相似文献   

16.
《兰台世界》2014,(5):F0003-F0003
实胜寺,全称“莲花净土实胜寺”,又称皇寺或黄寺,位于盛京城小西门外五里,是清入关前所建最重要的藏传佛教(喇嘛教)寺院。清初,皇太极征服蒙古察哈尔部,墨尔根喇嘛以原藏察哈尔部林丹汗处之佛宝来盛京进献,其中包括以千两黄金铸成的玛哈噶喇佛像和金字蒙古文藏经等,这些都是藏传佛教的稀世之宝。为使蒙古察哈尔部长久归服,皇太极推崇喇嘛教,命人举行隆重的仪式,将佛宝迎至盛京,并于1636年(清崇德元年)敕建实胜寺尊藏佛宝。历时两年,寺庙于1638年8月建成。竣工时,皇太极赐名“莲花净土实胜寺”,并亲率满、蒙、汉王公大臣出城至庙行礼,场面盛大而隆重。  相似文献   

17.
刘鹏 《北京档案》2008,(8):42-43
“先有潭柘,后有幽州”,这是北京人常说的一句话,可见潭柘寺历史的悠久。潭柘寺始建于晋代(265年-316年),原名嘉福寺,后改名龙泉寺、万寿寺、岫云寺等。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所以人们叫它潭柘寺。  相似文献   

18.
寺坊是一种典型的回族社区组织形式,一个寺坊以一座清真寺为中心,形成一个独特的穆斯林居住区。本文阐述了国内20世纪90年代前后回族寺坊文化研究在理论、方法、内容等方面的进展和特点,提出国内回族寺坊文化研究的方向,为国内回族寺坊文化研究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19.
木子 《档案时空》2003,(5):28-29
20世纪60年代,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王位一时被人篡夺了,他成了位流浪国王,先后到过印度、苏联、蒙古,一些国家对他很冷漠,不得已最后来到中国。来中国后的西哈努克国王,就再没有离开过中国了,更用不着怕柬埔寨敌对势力派特务来行刺他,一度过上了安宁的生活。对于这位流浪国王,毛主席、刘主席、周总理、朱委员长还时常安排时间接见他,并且特意安排他在中国各地参观访问。这些做法,党中央出于增加西哈努克在世界上的威信,同时也是警告柬埔寨国内的反对势力。因此,时常由国家领导人陪着,带上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去中国各地参…  相似文献   

20.
胡愈之(1896-1986年)(原名学愚)是20世纪中国的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也是集政论家、作家、翻译家、编辑、记者、出版家于一身的杰出文化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