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其实你是最优秀的”。音乐课上,二年级小朋友正兴致勃勃的学唱歌《迷路的小花鸭》,这是一首表演唱的儿童歌曲,情节生动有趣,深受学生喜欢。当全班同学准确的把这首歌曲唱完后,我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谁能完整的用舞蹈动作把这首歌曲表演给大家看?”话音刚落,全班同学纷纷举起了小手。于是,我让其中一个表现欲望最强的小朋友首先上台表演。她形象生动的舞蹈博得了全班热烈的掌声。接下来的几个小朋友也表现非常出色,但动作却大致相同。这时坐在后排的陈子强举了手,他平时性格内向。言语不多,看着他自信的眼神,我鼓励他说:“强强,老师很想看看你的表演,你能到台上展示给我们看看吗?”他高兴的跑到讲台上,非常投入的随着音乐做起了动作。说实话,他表演并不够生动,动作略显笨拙,同学们没有给他掌声。看着子强的自信慢慢消退,我连忙拍拍陈子强的肩对其他同学说:“你们知道吗?其实强强在这次表演中有一个特大的优点值得大家学习,那就是他的舞蹈动作全部是由自己创编的。虽然前面几个同学都表现得非常好,但他却创造出了自己的东西,保持了自己的舞蹈特色。我们应该为班上有这么优秀的同学而鼓掌。”  相似文献   

2.
活动目标1.通过学习儿歌《搬米》,启发幼儿懂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2.学习用手指偶表演儿歌,锻炼幼儿手脑并用的能力,促进幼儿小肌肉的发育。3丰富词汇:“轻轻”“晃来晃去”。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活动准备1.将儿歌《搬米》改编成故事,并录制成配乐故事。2.设计制作《搬米》的轮动推拉投影片一套。3.制作小蚂蚁手指偶。(幼儿每人三个)活动过程第一部分:利用电教投影片表演配乐故事《搬米》1.表演前,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幼儿自然进入故事情景。教师:小朋友你们看,他是谁呀?(投影显示一只蚂蚁)一只小蚂蚁在路上散步…  相似文献   

3.
中班意愿画《我见过的大树》活动开始了。王老师组织幼儿简单地交流了各自见过的大树后,就让小朋友开始一边回忆,一边勾画。不一会儿,大部分孩子都画出了粗壮的树于,绿绿的、红红的或是黄黄的树叶,画面洁净、整齐。这时一位小女孩向老师告状:“王老师,快来看,吴吴的画画得乱七八糟,脏死了。”  相似文献   

4.
编舞琐记     
我为幼儿编过一个小歌舞,题目是《春天来了》,歌曲是这样的: 它描写小朋友看见了春天的花,一边观赏一边说话的情景。词、曲都是比较上口的,音域只有五度,适合小班小朋友演唱,因而动作不能难。音乐的节奏比较平稳,因而动作也不宜过于跳跃。编动作时,我取了歌词中“花儿朵朵开”的词意,选用了一拍一次做“踏点步”,双手四拍并拢、四拍分开(模仿“花开”)为基本动作,运用动作的反复做了一点变化。第一遍音乐:双脚原地做“踏点步”,双手四拍一次向前并拢(图一),四拍一次向旁分开。  相似文献   

5.
《大猫和小猫》是我教给幼儿的一首发声练习歌曲:大猫唱歌时声音大,小猫唱歌时声音小。教学目标是让幼儿感受和表现声音的大小,训练幼儿自如地控制、调节自己的音量。小班幼儿十分了解和熟悉猫这个动物形象,一会儿模仿大猫,一会儿模仿小猫,感到特别有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我和幼儿都唱得非常投入。正当我想表扬他们的时候,俞俞小朋友举手了,我问他有什么事情,他告诉我他有不同的唱法,我就请他来唱一唱。听他唱后,孩子们哄堂大笑,都说唱错了,唱错了。原来俞俞所说的不同唱法就是把大猫的声音唱得比小猫的声音还小。平时俞俞这个小朋友喜欢独辟蹊径,常常会有一些“坏”主意。于是,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唱。俞俞眼睛一亮,很急切地说:“大猫有时候会生  相似文献   

6.
张蕾 《早期教育》2003,(5):27-27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表现粤语歌曲风趣、活泼的情趣。 2.根据歌词内容尝试歌表演,初步创编“茶壶”和“茶杯”的动作。 3.体验用粤语演唱及与同伴共舞的快乐,初步萌发爱家乡  相似文献   

7.
滕恒 《幼儿教育》2000,(2):27-27
游戏后,我让幼儿休息一会儿。当我冼手回来时,活动室里热闹极了。原来是曾田小朋友挺着“大肚子”,在慢吞吞地走,周围的幼儿又是拍手又是大笑。我急忙走过去,幼儿见了我都跑回坐位去,只有曾田不知所措。我指着他的“大肚子”问:“你的肚子怎么啦?”这时一个小朋友大声地说:“曾田用毛巾被贴在肚子上学你。”这下我明白了,孩子们是在笑  相似文献   

8.
边唱边做动作,是幼儿唱歌活动中的特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常常一唱歌就自发地做起动作来,中大班的幼儿,除了结合歌词做些带舞蹈性质的动作外,由于他们小肌肉已有所发展,对利用十个手指边唱边动作的活动非常感兴趣。下面介绍的一首手指活动的歌曲,经试教,效果很好。幼儿通过唱这样的歌不仅能提高唱歌能力、发展节奏感、促进手指动作的灵活性,同时还能在快乐的唱歌活动中接受道德教育,发展计算能力。这首歌曲除了用手指表演的方法外,还可由十个小朋友边唱边表演,如唱第一段歌词时,第一个小朋  相似文献   

9.
一得集     
我班有些幼儿走路时喜欢把地板踩得咚咚响,而且还一边走一边大声喊叫。针对这现象,我教小朋友学唱歌曲《我叫“轻轻”》,歌词的大意是:走路轻轻,上夜班的阿姨还没醒;敲门轻轻,给邻居叔叔送封信。大家夸我好呀,给我取个名字叫轻轻。在幼儿能熟唱之后,我让幼儿边唱边表演轻轻走路,轻轻敲门的动作,并鼓励幼儿学做受人喜爱的“轻轻”。从此,教室里咚咚的响  相似文献   

10.
游戏二则     
一、打电脑适合对象:3~4岁的幼儿。玩法:教师和幼儿一边拍手一边念:“小朋友,真能干,嘀嗒嘀嗒打电脑。”然后教师说:“打群小兔(或小狗等等)快出来。”幼儿听后马上四散学小兔跳,以此类推。等儿歌念熟练了,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适当变换游  相似文献   

11.
一得集     
在一些方言区,幼儿发翘舌音比较困难,尽管老师示范发音的口形是多么准确而自如,但有些小朋友仍然发不好这个音。朱老师想了个好办法,她请小朋友伸出一只小手(手心向上),表示舌头,发音时让小朋友把手指向里弯,小朋友们可高兴啦!一会儿弯弯手指,一会儿翘翘舌头,一会儿又自言自语地念着“手”(shǒu)……。自教了弯手动作以后,孩子们在学翘舌音时一点不困难了,只要老师伸手做一个动作提醒一下,音就发准了。这个方法可真灵啊!  相似文献   

12.
有一次我在组织幼儿玩“谁的飞机飞得高”游戏时,开始我只是示范几次,就让幼儿自由玩,我在一旁看。我发现有几个幼儿玩了一会,就不玩了,他们还走到我身边说:“老师 ,我不玩了。”我请他们去和大家一起玩,可他们还是不愿意。这时,我拿起一架纸折飞机,一边向空中丢 ,一边说:“我的飞机飞得好高。”小朋友听见了高兴地围过来,一边玩 ,一边说:“老师,我的飞机也很高。”“我的飞机会转弯。”“我的飞机飞得远 !”那几个说不玩的小朋友也玩起来了,一边玩一边说:“老师,看我的飞到哪里去了 ?”这说明幼儿的情绪是不稳定的,极易受…  相似文献   

13.
有趣的哑剧     
用哑剧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表演能力是个极好的手段。哑剧不用事先排练,老师和幼儿随时随地都能通过眼神和形象的动作把自己编的内容表演出来。这里略举我班一位小朋友的洗澡表演。他做着洗澡的各种动作,突然,他眯起了眼睛到处摸,表演也结束了。大家从他的动作上知道,他正在洗澡,但他最后摸来摸去的动作是什么意  相似文献   

14.
表演游戏是儿童根据故事的内容,扮演其中的角色,通过动作和语言进行表演的游戏。近年来,我在小班开展了表演游戏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表演游戏对孩子有很大的吸引力,能满足孩子好模仿的心理,孩子能以主动积极的态度表演。我班胡炘小朋友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入园后,一直不愿主动向老师问好,上课从不发言。但在一次表演“拔萝卜”故事时,小胡炘被游戏所吸引,要求扮演小花猫,表演时态度大方,动作认真。这次表演,对胡炘小朋友来说,是个突破,在老师和同伴的不断鼓励下,他提高了自信心,以后能大胆地参加集体活动,性格也逐渐活泼开朗了。游戏时幼儿扮演其中的角色,有感情地复述角色的对话,并辅以动作,十分认真。在一次表演“熊猫的客人”时,我让小朋友自己动手布置熊猫的家,  相似文献   

15.
小皮球     
【评介】这首歌用小朋友熟悉的小皮球为暗喻对象,向幼儿进行文明守纪教育。歌词词精意蓄,一个“溜”字把小皮球的个性和小朋友的心态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促人遐想。作曲家潘振声运笔求新,不落俗套,强拍平行进行的“7”音(幼儿歌曲中极少见)使歌曲颇有新鲜感,  相似文献   

16.
李芹 《山东教育》2002,(36):31-31
歌词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文学语言,是构成音乐形象的“物质”基础。幼儿年龄小,无意注意占优势,兴趣容易转移,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为此,需要歌词教学形式上要多样化,内容上要形象化、趣味化,始终体现“动”的教学设计原则。1.以舞蹈表演的形式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在歌词教学中,我先将歌词改成口语对白,再根据歌曲的内容创编一些舞蹈动作。如在《学做解放军》的歌词教学中,我加上了正步、瞄准、行军礼等动作,以舞带词,让孩子边读边表演,有时歌词孩子忘了,但连贯的表演动作会帮他们想起来。2.利用配乐诗朗诵的形式上好音乐课也…  相似文献   

17.
刘秋敏 《早期教育》2006,(11):17-17
最近几天,我班频繁发生拖鞋丢失的“事件”。常有小朋友来告诉我说:“老师我的拖鞋少了一只。”“老师我的一只鞋子被别人藏起来了。”每当这时我总是发动一部分幼儿去帮忙找丢失的鞋。最后谁最先找到,我就奖励他一张小贴画。今天类似的事件又发生了,我同样请几个幼儿去帮忙找。此时我细心观察每个幼儿的表情.结果发现:其他小朋友都在寻找,只有欢欢站着不动,双手在胸前抱住.  相似文献   

18.
场景一: 张老师正教小朋友一首新歌。大家都坐在椅子上,一边听老师弹琴.一边学唱,只有丁丁在椅子上动来动去。他一会儿推推旁边的嘉嘉,一会儿转过身来,趴在椅背上,看着后面的墙发呆。张老师看了看他,没理会。没多久,丁丁突然站起来,跑到张老师身边,在钢琴上用力敲了几下,钢琴发出一串杂乱的声音。小朋友开始笑起来,张老师生气地拉开丁丁,说:“请你回到座位上!”丁丁一边笑一边跑回座位。但没一会儿,丁丁又站了起来,跑到窗户下,拿起桌上的串珠玩了起来。几个小朋友大声叫道:“老师,丁丁跑开了!”张老师看了看他,说:“不要理他,我们就当小二班没有这个人。”说完领着小朋友继续唱歌。丁丁没有回头,专心地玩着串珠。  相似文献   

19.
浦丽与成明为坐木马而争吵着,而平日最爱玩木马的李豪小朋友则站在一旁耐心地等待。发现这情景,我便走近李豪,抚摸着他的头对小朋友们说:“李豪真好,看到浦丽与成明要坐木马,他不去争抢,而是耐心地等。”浦丽与成明两人的脸都红了。我转身对浦丽与成明说:“李豪不跟我们争玩木马,我们把木马让给他玩一会儿吧 ?”浦丽与成明同时点点头。李豪玩了一会儿,就从木马上下来了。我又对小朋友们说:“李豪只玩了一小会儿,就让给别的小朋友再玩,他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浦丽与成明两人都若有所思地低下了头。这时,我问浦丽与成明:“…  相似文献   

20.
教案教学要求: 1.通过复习活动,进一步掌握音乐快慢、强弱关系。 2.根据各种节奏来想象和表演,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教学准备: 大鼓、小木鱼、解放军帽。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复习歌曲律动) 老师戴一顶解放军帽,带领全体幼儿做小小解放军。按口令做“立正”、“敬礼”动作后,听《我是解放军》音乐做表演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