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批评教育是教育学生的一种重要方法。适当的批评可以让学生认识到错误、改正错误、正确学习。然而,很多教师对于学生的批评程度难以做到合理的控制,那么这样就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一种逆反心理,进而造成师生关系恶化。批评教育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它要讲究方法手段,不仅要批评也要给予肯定。既有对于学子的热情和期望的态度也有一个冷静分析的理智,这样可以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老师对于自身的关怀和爱护,使其振奋精神,加倍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给老师。本文就对于小学教育中的批评教育法来探讨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做到批评、教育两者兼得。  相似文献   

2.
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与表扬,可老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学生的批评教育,这时,如何批评如何教育就成了能否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正当的教育权力由教师权力和学生权力两部分组成,批评权属于教师正当的教育权力。教育部赋批评权予班主任反映了教师不敢批评学生的现状,这是现代教育中师生关系追求绝对平等的后果,同时也有其现实根源。师生间应绝对平等的理念并非不正自明,我们也不能因现实教育中错误批评的存在而否定批评本身。师生之间自然地存在差异,老师对学生的引导及批评是好的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我们应建立一种新型的富有教育性的师生关系,承认老师合理批评存在的必需,以消除目前道德教育可能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为了教育学生,教师常常用到批评这个手段,但操作不当的批评会使原本和谐的师生关系变得紧张起来,因此必须讲究批评的艺术。  相似文献   

5.
时下,由于教师的批评不当,引发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对抗的事例比比皆是;它不仅严重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而且恶化了师生关系。因此人们对传统的以“严”字当头的管理模式产生了怀疑,在教育中对学生的批评也越来越不被认可,许多教师感觉这个尺度很难把握,甚至提出了“我们能不能批评学生?”。“该怎样批评学生?”的疑问。其实批评作为教师运用语言手段教育学生、影响学生行为的一种方法。只要得当,学生会乐于接受,并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简单谈谈对批评的认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必要的、适度的批评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建立新型的民主化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7.
批评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方法之一,目的在于使学生克服缺点,改正错误,分辨是非,也是为了帮助和教育全体学生,特别是教育有类似错误的学生要引以为戒。为了使批评达到教育的目的,就要讲求批评的艺术,运用恰当的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黄卫 《南昌教育》2009,(7):35-35
当前,激励教育、赏识教育等主体性教育理论已经成为教育的主流理论,但我认为教育不能没有批评,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合理的批评有助于学生形成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抵抗、战胜诱惑的能力;合理的批评能教给学生衡量自己行为对错的标准,也是激励学生上进的一种手段。那么,班主任如何运用批评手段,既能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又能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根据我当班主任十几年的经验,总结了如下几条原则:  相似文献   

9.
<正>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基石,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关系到教育的状况。正如一线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体会到的那样,师生感情好,教师表扬,学生认为是鼓励;教师批评,学生认为是爱护。  相似文献   

10.
谈话是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最常用的方式,也是教育学生改正缺点的方式之一。要使谈话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须选择恰当的谈话时机与地点。   在整齐清洁的办公室,师生关系明确,教师对学生的缺点、错误可以提出较为严肃的批评,但应掌握批评的尺度,考虑  相似文献   

11.
徐永超 《农村教育》2007,(12):39-39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是经常的事,然而,批评教育方法不得当,往往会导致师生关系失调。使学生情绪低落、学习成绩下降。我们知道只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师生合力,才能达到主体与客体的有机协调,才能发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和谐长足的发展。否则,费力不小,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2.
学生违纪,老师把他带到办公室批评教育,但学生不服且不把批评当一回事。老师心里清楚自己的教育苍白无力但仍想表现得尽心尽力,权当对自己有个交代。过后学生依然故我,老师无奈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内心里却对学生的种种行为很不满且不喜欢他们。我认为这是一种畸形的师生关系——溺而不爱。"溺"是指老师对学生行为的放任甚至放纵;  相似文献   

13.
时下,由于教师的批评不当,引发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对抗的事例比比皆是,不仅严重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而且引发了师生矛盾,恶化了师生关系,教师到底该怎样批评学生?  相似文献   

14.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新的教育理念把和谐的师生关系摆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位置,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校教育、师生关系达到和谐呢?  相似文献   

15.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尊师爱生,民主平等的和谐师生关系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现代教育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是学生思想教育的需要,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之间信息台铜亨效传递与反馈的前拱暑条件。  相似文献   

16.
"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在登上讲台的一瞬间,其在学生心中地位就确定下来了.学生渴望得到师长的认可和肯定.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学生的批评教育,这时,如何批评,如何教育就成了能否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新的教育理念大力提倡激励教育、赏识教育、成功教育,要求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批评越来越不被认可,惟恐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发展;惟恐激化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进步。这个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是有违教育的基本规律,因此,这是一种不健全的教育,或说是教育的误区。  相似文献   

18.
王芹 《考试周刊》2012,(81):166-167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本文就如何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做了初步探讨。认为尊重学生的个性,赏识学生的优点,理解学生,批评有方,保持微笑,有助于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9.
批评,是教师教育学生,影响学生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是教师指出学生错误.并促其改正的有效教育方式。教学离不开批评,要达到批评的目的,就要讲求批评的艺术。  相似文献   

20.
伴随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师生观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大多提倡使用褒扬的方式,能不批评则尽量不批评。然而缺少批评的教育已经不再是完整的教育,批评教育也是一种重要的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推引力。作为教师,既想不违背教育改革理念,又想实现批评教育目的,此时就可以尝试利用"曲径通幽巧达意"这种曲线批评艺术来让批评教育结出美丽的果实,指引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