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场所,具有学术研究、传播文化、针砭时政的功能。创建于后周广顺元年(951年)的百泉书院,是我国古代创办的存续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一所书院,是宋元明清时期具有全国性规模的文化教育中心。北宋时期,邵雍曾在此创建了百源之学,百泉书院成为理学的发祥地之一。在战乱频繁的宋元之际,百泉书院成为理学复兴的教育中心,开创了理学风行全国的局面,促使理学的官方正统地位得以确立。明清更替之际,百泉书院又成为全国规模的理学反思和批判的中心,主导了理学向实学发展的方向。由于百泉书院在宋明理学的发展和传播中具有重要地位,所以研究百泉书院,对于进一步发掘传统文化遗产、承继优秀文明成果、促进和谐社会的创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时务五事》是元初的建国纲领,是元代理学宗师许衡的代表作,是许衡理学的具体实践。许衡把理学与元初社会实际相结合,倡议定官制,立法规,行德政,重农桑,制民产,兴学校,以先进的中原文明为元代统治者制订了立国规模,促进了元初社会经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蒙古族封建化的进程,为元代多民族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帝国的建立和巩固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百泉书院的前身为太极书院,其兴起与邵雍等诸位理学大师倡道苏门山密切相关。至元,理学名家姚枢、赵复、许衡、窦默等纷纷栖居苏门讲学,使书院很快成为北方理学传播的中心。明代经多次修葺,书院制度日臻完善。清初理学大家孙奇逢任主讲多年,使书院再度成为北方人文荟萃之地。因而,百泉书院在中国理学及书院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始建于五代末年的百泉书院在元代得到了极大发展,这与百泉书院当时所处的环境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文章主要从自然、政治、经济和文化四个方面对元代百泉书院的环境进行了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5.
百泉书院是我国古代一所创办较早、影响较大的书院。自魏晋时期孙登在苏门山隐居开始,到元代的太极书院、明清的百泉书院,最后至清末被改为现代学堂退出历史舞台,百泉书院前后历经1 700多年,较为完整地体现了我国古代书院的发展历史,在宋元时期一度成为全国理学研究中心,非常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随着不同时期儒学大师的出现和官方逐步介入,百泉书院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6.
百泉书院始建于公元951年,其独特的教育和管理模式,给中外教育史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在宋末元和明末清初的两个历史时期,百泉书院作为全国的化教育中心、全国三大最高学府之一,地位特别重要。研究和探讨百泉书院两次复兴的沿革和教育规律,对于当代的大学改革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语     
国权先生对北方书院,尤其是河南书院不断研讨,孜孜以求,近日又有《百泉书院探微》问世,读后获益良多。国权先生推测,百泉书院的前身为太极书院,可能是邵雍的的讲学之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推论。邵雍是理学史上一位独特的人物,他“基本上用自己创造的像数学体系来概括宇宙间的一切”(侯外庐《宋明理学史》上册,第183页,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从这个意义上说,太极书院在学术史上便有着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一、清代书院学术风气腐败书院学术风气主要取决于其教学内容。就教育内容而言,清代先后出现过几类不同的书院。清朝入关不久,统治阶级还无暇顾及到书院。明末清初有些学者承明代书院讲学精神之余绪,陆续恢复了一些以讲求理学为目标的书院讲学,如孙奇逢讲学于百泉书院,李二曲讲学于关中书院,黄宗羲讲学于浙东各书院等。但随着统治者对书院控制的加强,它们的影响并没有传播开来。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股以学习“实学”为主,反对学习理学和贴括的书院教育,以颜元主持  相似文献   

9.
窦克勤是河南商丘清初著名的教育家、理学家.窦氏家族四世讲学,前后长达百年,为中州罕有的教育世家.窦克勤与其父窦大任创建的朱阳书院,承接北宋应天书院之余脉,与百泉书院、嵩阳书院并称清初中州三大理学教育中心,兴盛六十余载,也属封建社会私家办学所少见.  相似文献   

10.
论许衡     
许衡是元代杰出的理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作为一代理学宗师,他继承程朱理学,宽释其义,重在实践,使 理学得行于世,并由私学变为官学,取得了正统地位;作为政治家,他定官制,立法规,制民产,重农桑,以先进的中 原文明为元代统治者制订了立国规模;作为一代教育家,他兴办学校,传播中原文化,强化纲常伦理教育,为元代统 治者培养了大批治国人才。他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恢复和发展了元初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加速了蒙古封建化的过 程,从而促进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被称为朱熹之后的第一人,为宋以后继往圣、开来学、人所不及的有功之臣。  相似文献   

11.
清承明制,程朱理学再度被确立为官方唯一的正统之学。因阳明后学讲学而兴盛的书院多半毁于战乱,尤以河南为甚,诸如大梁、嵩阳、睢阳、南阳等书院皆废止。随着北方王学阵营的分化,出现融会程朱理学的知名学者孙奇逢、汤斌、耿介、李来章等。他们复建诸如百泉、嵩阳、大梁等书院;与之相师友的窦克勤父子创建了朱阳书院,形成新的中州“四大书院”。他们在康熙朝被视为理学正统,名列“中州理学八先生”,成为康熙时期理学的重要支柱。与之相应出现“中州书院甲于天下”的局面,除了海内承平、人心思顺,社会上全面兴起办教育的风气,亦与河南本地官绅特殊的地缘、学缘、血缘、业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书院是海南古代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明清两代,海南书院传承中原学术,促进了理学在海南的传播。书院教育面向下层平民,在普及文化、提高国民素质,弘扬道德、推广良风美俗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3.
宋代书院作为当世重要的教育、学术和文化组织,其教学制度以新理学为圭臬,融合了儒释道学说的精髓,通过学术会讲、民间讲学、游学论道等形式,营造了气象万千的学术氛围,培养了一大批士林翘楚,其独特的文化选择为宋代儒学的复兴、书院精神的肇事、后世书院学术路径的积淀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吴洪成  张阔 《衡水师专学报》2011,(3):97-103,107
由于理学北传以及元朝政府对书院扶持政策等各种因素的促动,元代河北书院处于上升状态,不仅数量骤增,而且涌现了以封龙书院为代表的一些著名书院。此期河北书院不仅传播理学及经史道德,而且也实施科技教育,培养专门人才,由此体现了其与南方书院以程朱理学及科举考试为中心的别样特色。  相似文献   

15.
由于理学北传以及元朝政府对书院扶持政策等各种因素的促动,元代河北书院处于上升状态,不仅数量骤增,而且涌现了以封龙书院为代表的一些著名书院。此期河北书院不仅传播理学及经史道德,而且也实施科技教育,培养专门人才,由此体现了其与南方书院以程朱理学及科举考试为中心的别样特色。  相似文献   

16.
鳌峰书院是福建清代四大书院之一,是清初程朱理学复兴的重要基地,对福建思想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其强烈的"经世致用"的实践精神,不仅培养了众多的封建士子,更为中国向近代化转型作了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17.
由于理学北传以及元朝政府对书院扶持政策等各种因素的促动,元代河北书院处于上升状态,不仅数量骤增,而且涌现了以封龙书院为代表的一些著名书院。此期河北书院不仅传播理学及经史道德,而且也实施科技教育,培养专门人才,由此体现了其与南方书院以程朱理学及科举考试为中心的别样特色。  相似文献   

18.
吴洪成  张阔 《衡水学院学报》2011,13(3):97-103,107
由于理学北传以及元朝政府对书院扶持政策等各种因素的促动,元代河北书院处于上升状态,不仅数量骤增,而且涌现了以封龙书院为代表的一些著名书院。此期河北书院不仅传播理学及经史道德,而且也实施科技教育,培养专门人才,由此体现了其与南方书院以程朱理学及科举考试为中心的别样特色。  相似文献   

19.
中原文化复兴是中原崛起的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中原文化复兴的目标是在21世纪中叶再现中原文化的繁荣和辉煌,体现其在现时代的重大价值,展示其对人类的永恒魅力。中原文化的复兴,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奠定复兴的经济基础、构建复兴的发展格局、明确复兴的主体内容、完善复兴的制度政策、实施复兴的战略规划。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世界影响力的增强,中华文化热在全世界的兴起,"中原崛起"和"中原经济区"战略的实施,现代化、全球化问题的突显,市场经济发展中伦理道德问题的突出及其求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原文化的复兴展现了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20.
在宋明理学的发展史上,百泉书院占有重要的地位,以邵雍、姚枢、许衡、孙奇逢为代表的百泉儒士不仅创立了宋明理学,也发展、传播了宋明理学,使百泉书院成为宋明理学的发祥地和传播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