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琳琳 《语文天地》2014,(10):22-23
小说节选课文是学生接触经典、品读经典的重要途径。课文由于选自章回体小说,其故事情节既可独立成章,又与整部小说具有密切联系。要使学生深刻了解文本内容,则需适当引人原著中的关联情节,便于学生从整部小说来了解课文,由此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名著《红楼梦》第三回,原著中第三回借由林黛玉的耳闻目睹描写了贾府概况,教师可以“林黛玉”的视角作为文本解读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从明义四首《题红诗》所示内容再次证明:曹氏原著《红楼梦》八十回后的内容与程本后四十回内容大异,由此证明程本后四十回非曹氏原著。  相似文献   

3.
在2015年获得赞扬无数的影片《卡罗尔》,改编自美国犯罪小说家派翠西亚·海史密斯在1952年匿名出版的小说《盐的代价》。导演托德·海因斯在影片中通过精致的画面贴近原著的层层展现这段禁忌爱情的喜与悲,让观影人不禁深陷其中,同时也对原著做了不少改编。本文从影片细节、人物变化、情节删减、主题表达等方面来分析电影的改编与原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电影<山楂树之恋>对小说原著进行的改编总体上是成功的,但在一个小人物"长林"的角色设置上却存在缺陷.无论从电影本身所宣扬的爱情理念,电影改编应该尊崇的戏剧化原则,还是从电影结构的特点来说,删除长林对静秋的爱慕都是不恰当的,这对电影的观赏效果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莎士比亚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已被搬上银幕12次,其中,1968年由弗兰克.杰弗瑞里导演的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自问世以来就一直被视为典范之作,这不仅因为该片严格忠实于原著,更在于它合理地发展了原著,谱写出一首探讨人类永恒主题的爱情颂歌。  相似文献   

6.
就作者上世纪80年代所撰3篇论程伟元、高鹗的《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书之功的文章,从新的观点上作了总结性评述。《红楼梦》百廿回前后矛盾、错简现象是程、高续书放弃原稿八十回构思的贾府衰败、后继无人的题材转而另写宝黛爱情、钗黛冲突的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的题材所造成的。改变了前书的面目和性质,将前书引而未发的宝、黛的“儿女之真情”,发展光大为自由爱情、自主婚姻的历史必然的呼声。虽引起了一系列变化,造成诸多简错、矛盾,但对于创造出适合普通读者阅读的《红楼梦》,有着不可磨灭的价值与功勋。所以,我们应该充分估计程、高续书的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7.
《音乐世界》2013,(2):50-51
突破格局 【制作与众不同】 新版《笑傲江湖》由金牌制作人于正亲自操刀编剧制作,在完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进行改编,保留了原著的精神,加重了主人公之间的感情戏分。善于将爱情故事完美呈现的于正,首次尝试武侠剧,是否会将《美人心计》、《宫锁心玉》等经典作品中的爱情模式带入首部武侠作品呢?从曝光的片花来看,  相似文献   

8.
电影《小时代》上映票房获得极大的成功,文本中对于象征财富奢侈品的炫耀、获取金钱象征成功地位、爱情物质化的纠结等进行的青春对话,展示了郭敬明创作的原著、出版、电影等多重营销策略应用,并给观众和影评人不同的感受,立足学术立场探讨,认为人文关怀是当下文艺诉求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重要代表作,后被香港人文导演许鞍华改编成电影。许鞍华在改编过程中,虽然忠实了原著的情节,但是对作品的人物形象把握有误,导致电影整体风格改编发生偏差,人物形象突出的是对爱情的渴望,而不是原作中对爱情的算计。这种误读式改编的原因在于小说的心理描写很难通过画面表现出来,误读使原作的苍凉意识削弱了,而苍凉意识是小说原本的精华。  相似文献   

10.
黄玫瑰的心     
为了这绝望的爱情,我已经过了很多沮丧、疲倦、像行尸走肉的日子。昨夜从矿坑灾变中采访回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红楼梦>后40回作者不应漏"程伟元"之名说起,论证后四十回决非原稿及其优劣、得失与价值,并指出曹雪芹因诸多限制,绝写不出后四十回和对后四十回的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篇爱情小说,《鲁公女》的奇特之处在于,它以人类婚姻大义中普遍存在的年龄阻隔而不是封建礼教作为主要矛盾冲突,并以想象的方式解决了这一矛盾,在同类题材的小说中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值得珍视。  相似文献   

13.
在《W.H.先生画像》中,王尔德从同性爱的角度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进行了解读,把其中的爱情归属为古希腊哲学家热烈赞美的“爱恋男童”爱情模式,隐秘地为自己的同性爱进行了辩解。事实上,王尔德这种做法是把古希腊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和维多利亚时期三个迥然不同的时代并置,用十九世纪末的性观念、评价体系来定位柏拉图和莎士比亚的同性爱,是一种文化空间的错位。  相似文献   

14.
民歌是民俗资料的重要载体,是传承民俗的一种重要工具。本文通过对紫阳民歌的整理和分析,努力发掘其中有关紫阳民俗的艺术表现内容,并结合紫阳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了解说。全文分上、中、下三篇,分别介绍和解说了紫阳民歌中所表现的紫阳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  相似文献   

15.
托尼.莫里森的新作《慈悲》符合"回旋曲式"模式,在小说12章中奇数章形成小说主题,偶数章成为"插部",二者相互补充,共同构成探索母爱、情人之爱与社会和谐之爱的新的道路,从而体现作者对爱的独特理解。  相似文献   

16.
洪堡特是19世纪世界公认的语言哲学家,他的语言哲学思想深奥、精辟,不易整体把握。纵观洪堡特的语言著作,我们会发现洪堡特的语言哲学思想是建立在以精神为本原的哲学前提下的。精神是统领洪堡特语言学思想的总纲,也是解读洪堡特理论的钥匙。另外,洪堡特的语言哲学思想中渗透着他深深的民族情结,他的很多理论都是在对语言、精神和民族三者关系的深刻理解后的进一步推衍。理解洪堡特语言学思想中的精神和其中的民族情结,有利于对他的语言哲学思想的总体把握。  相似文献   

17.
鲁迅与胡适同为二十世纪的文化大师,同是封建包办婚姻的受害者,但他们对待无爱婚姻的态度却迥然相异,由此影响制约了他们婚外爱情的不同结局。鲁迅与胡适不同的婚恋观引发了人们不同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师陀的"‘一二·九’运动三部曲"在《师陀全集》中仅收录其中的《雪原》(前9节),近期解志熙发表《芦焚的"一二·九"三部曲及其他》,披露了他新发现的《雪原》(后9节)及《争斗》,最终完成了"三部曲"的全部发掘。但解文对刊发《雪原》的《学生月刊》、《争斗》未完成的原因等问题的论述有错讹,应予说明。  相似文献   

19.
在《沈从文与张兆和》中,刘洪涛先生认为,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婚恋,对沈从文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总是正面的,他把沈从文几乎所有的创作成就都归结于张兆和的影响。我个人认为,他的观点有偏颇,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体貌特征和亲族关系、沈从文创作所受到的女性的影响,以及理性与情感这三个方面来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人物的名号和《红楼梦》前八十回文字,以及脂砚斋批语等材料进行考索推测,指出高鹗续书中黛玉的结局明显不合作者原意。黛玉应是相思成病,因婚姻无人作主,前途无望,投水殉情,自我解脱;时间在"二宝"结婚之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