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相信很多人都不会否认,美国不论从高校数量、质量还是对留学生奖学金的发放甚至生活环境等方面都是留学的首选之地,但面对赴美留学的梦想,申请赴美签证仍然是困惑大多数中国学生的瓶颈,且持续的低通过率也让人觉得美国是遥不可及的。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赴美留学,从2004年下半年起,美国政府的签证政策开始回暖,美国留学在2005年呈现出良好的态势,赴美签证,不再可望而不可及。  相似文献   

2.
中国官派留学生始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1872年清政府向美国派遣了中国历史上由政府组织的第一批留学生,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于1881年陆续裁撤回国。直到清末再度掀起留学热潮,而此时的留学教育较之于之前的留学欧美,在留学人员构成、留学国别趋向、留学生管理上呈现出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3.
涂翠珊 《留学生》2011,(3):62-62
最近.美国国际作家书局隆重推出中国留学生姜晓航《布朗中国留学生手记》一书。这部25万字的著作完整的记录了作者在美国高中和“常春藤盟校”布朗大学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反映了一个新一代中国留学生留学美国.发奋学习、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4.
王晓龙 《海外求学》2004,(15):66-70
有了留学的愿望,却不知该如何着手准备,这是不少学子的困惑:笔者采访了一些留学专家,为大家分析海外留学的最新趋势,又分别邀请了留学生现身说法,与大家分享不同学习经验。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参考》2012,(13):26-29
随着留学大众化、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有专家提出了应警惕“留学负现象”的发生.加之媒体的各种负面报道.不由令外界对留学生真实状况产生困惑。到底留学生经历着怎样的生活.面临的困难有哪些.教育管理部门更希望能寻求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据新西兰教育部统计.在新西兰的中国留学生绝大多数集中在奥克兰和汉密尔顿.也即集中在驻奥克兰总领馆领区范围内。为此,驻奥克兰总领馆教育组对领区内中国留学生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梳理了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跨文化适应和挑战。一方面从文化、社会生活、和就业移民的状况来考察中国学生群体在美国的跨文化适应情况;另一方面依据访谈数据,从学业方面、社会—文化方面和个人生活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学生在美国所遇到的压力和挑战。本文旨在全面反馈海外留学生的生存图景,为国家的海外留学预警工作提供实证指导。  相似文献   

7.
2005年全球已有超过270万的留学生,留学市场不断升温。其中超过一半(52%)的学生集中在了四个目前留学热门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凭借高质量的教学和完善的留学生管理体系,英国成为众多中国留学生的首选国家之一。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教育推广总监吴媛媛女士对热点问题进行了解析并全方位地介绍了留学英国。  相似文献   

8.
相比于北洋政府时期和抗战爆发之后的航空留学教育,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后至抗战爆发前(1927~1937)的航空留学教育与之有很大差别。这一时期国民政府制定了许多航空留学教育的规章制度,以加强对航空留学教育的管理。我国航空留学生,主要由中央政府和地方实力派组织派遣。其中,中央政府派遣的航空留学生主要包括学习飞行技术和航空工程的人员,其留学的主要国家是美国和意大利。而地方实力派派遣的航空留学生主要是学习飞行技术,其留学国别较杂,留学时间短,成效一般。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航空留学教育开始走向正规化、制度化,并形成了陆海空三军留学局面。同时,南京国民政府又加强了自费航空留学生的管理与控制,特别是1935年出台文件,禁止其他集团或组织机构私自派遣航空留学生。此外,这一时期我国在航空留学生派遣资格上,出现了学生与学员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今天发布《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显示,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留学人数占全球总数14%,成为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已连续两年超过印度成美国留学生第一大生源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到81.84万人,回归率为36.5%,超六成留学生滞留海外。报告显示,进入21世  相似文献   

10.
加快发展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是进一步提升留学中国魅力,优化来华留学生教育结构和抢占国际人才红利的战略之需。与美国相比,当前我国的外来留学研究生教育规模仍存在较大差距;在留学生的学科领域分布方面,美国以自然科学为主,我国则集中于人文学科,并存在结构失衡问题。总体上,中美两国对亚洲生源的依赖性都比较显著,而我国对亚洲国家高层次留学生的吸引力相对不足;在留学生经费资助上,美国则更为灵活多样。针对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所存在的相对不足,着眼未来,我们应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水平,推进高校师资和课程的国际化;同时实施多样化的奖学金政策,赋予高校更多资助自主权,并建构更具吸引力的实践学习制度。  相似文献   

11.
一、为什么去美国留学? 在确定留学目的地时,你也许会再三斟酌。对于为什么选择到美国留学,可以给出这样的答案:在美国学习的留学生可以接受到世界最好的教育;在美国提高英语水平便可以很快在事业上走入正规,还有机会与世界顶级的专业人士一起工作;总之,美国有许多世界著名院校,适合生活的城市,美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艺术、政治、体育活动和多元文化。在这里,留学生的目标是统一的,那就是完成梦想并享受快乐。  相似文献   

12.
《海外求学》2003,(21):54-57
加拿大媒体《多伦多信息港》近日刊登了一篇题为“华人在美国生活须知”的文章,为初到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提供了诸多生活方面的参考指导,使他们能尽快适应在美国的留学生活,并融入当地社会。  相似文献   

13.
好书推荐     
《师道》2007,(11)
《精英的阶梯:美国教育考查》世界高等教育正处于急剧全球化的进程中。留学从过去少数人的特权,开始变得日益大众化。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美国是最大的留学生接纳国。所谓留学,主要就是留美。根据现在的发展趋势,未  相似文献   

14.
钱宁与《留学美国》高兴钱宁的《留学美国》“不仅试图勾勒出70年代末以来中国留学浪潮的历史背景、规模人数和政策变迁,而且,更主要的是想记录下一个个中国留学生不同的经历和真实的感受,希望以此反映出文化环境和社会体制的急速转换对一代中国青年思想意识的深刻影...  相似文献   

15.
张鑫  石柯  顾晓蒙  郭嘉喜 《考试周刊》2015,(18):143-145
本文以常熟理工学院赴国外高校留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为基础,探讨了海外留学生在生活、求学方面所面临的困惑与难题。调查数据直观反映了这一群体的总体特征,同时访谈展现了对个体的细致分析。最后,文章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针对建议,旨在帮助海外留学生更好地适应留学生活。  相似文献   

16.
因相互理解不足而引发的留学摩擦引起关注从很多方面来讲,留学生都充当着异国之间友好交流桥梁的角色,但是,因不同的国家制度、文化以及生活习俗的不同而引起误解或冲突的情况,在留学生身上也时有发生。在日本留学的中国留学生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因为在日本接纳的海外留学生中,中国人占有压倒性的数量,所以社会各方面都强烈希望能解决因相互理解不足而引发的摩擦问题,给留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中国教育界有过一场关于留学教育问题的争论。争论由弹劾清华学制对留学美国学生的遴选公平问题引起。争论的焦点是:中国是否应该继续派送留学生及留学教育的国别选择问题。争论的实质是:留学教育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助力还是阻力?造成留学教育问题的原因是社会的还是个人的?争论目的是:探索中国留学教育的方向与道路。争论的结果是:留学教育的宗旨、方向和政策发生了变化,留学教育因此得以改进。争论提供的历史借鉴是:留学教育与国内教育的关系问题以及留学生归国的教育价值与教育服务问题,这些问题其实也是当代留学教育研究的重大命题,需要我们做出时代的回答。  相似文献   

18.
方晔 《海外求学》2004,(1):10-11
2002年,赴英留学的人数首次超过了美国,英国成为吸引外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目前,在英的中国留学生已超过6万人。  相似文献   

19.
说到留学生,本人虽说也在美国拿了学位,但我自己认为还不算个真正的"留学生"。所以得首先声明:我不是留学生,现在不是曾经也不是。如果要我留学来美国,那也许我不会来美国——原因很简单,会觉得自己吃不了这个苦,再说我  相似文献   

20.
鉴于美国的特殊国情及其在国际上的特殊地位,吸引更多美国学生来华留学并攻读学位,将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学生来华留学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从国际关系的深层次和国家发展的长远角度来考虑,将对中国的政治、文化、社会、经济、教育等国家利益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本文从独特的视角阐释了吸引更多美国留学生来华学习的一个多赢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