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决策过程研究方法中的信息板技术,以模拟现实生活中的购车事件为实验任务,探讨时间压力和属性数目变化对个体决策中信息加工的影响.结果表明,属性数目的增加提高了决策任务的复杂性,在时间压力情形下,被试更多的使用选择性策略和基于属性的信息搜索策略来应对严格的时间限制.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分别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和情感错误归因程序(AMP)对内隐相貌偏见进行测量,考察了无偏见目标对内隐与外显相貌偏见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内隐和外显的相貌偏见普遍存在;(2)内隐与外显的相貌偏见之间整体表现出结构的分离;(3)在低IAT被试中,无偏见目标对外显偏见无显著作用,在高IAT被试中,无偏见目标对外显偏见有一定的负向预测作用;而在低AMP被试中,无偏见目标对外显偏见具有一定的负向作用,在高AMP被试中,无偏见目标则对外显偏见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3.
等待时间知觉,即人们在等待过程中对等待时间长短的主观知觉,并作为一种心理体验影响人们的行为。本研究结合心理定势理论、时间知觉的标量计时理论,采用时距估计范式探讨了不同启动条件对决策的影响以及等待时间知觉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也即,在等待的过程中,人们的等待时间知觉在时间启动和金钱启动条件下存在何种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内部机制是否可以通过标量计时理论中开关的闭合程度(也即对时间相关信息的关注程度)进行解释,以及时间与金钱的相互转换是否遵循心理定势理论。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启动条件(时间/金钱)对决策行为没有显著影响;不同被试类型对决策行为影响差异显著,既有钱又有闲的被试更倾向于进行时间优先的决策;启动条件与被试类型交互作用显著。等待时间知觉在不同启动条件下对决策影响的中介作用显著,在不同被试类型条件下中介作用不显著。本研究将时间知觉与决策理论相结合,拓宽了相关研究领域,同时也为从时间知觉角度减少非理性决策行为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采用2(良好环境/不良环境)?2(男/女)被试间设计,研究了不同环境整体情况即良好程度对于助人行为的影响,以及性别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环境良好度主效应不显著,性别差异边缘显著,性别和环境良好度交互作用不显著。但是在旁观者情境和时间压力情境中环境良好程度对被试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良好环境下旁观者情境中的被试和不良环境下时间压力情境中的被试更愿意去帮助他人。  相似文献   

5.
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之间的关系是内隐态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现有研究已对态度强度、所测量态度的敏感程度等因素的调节作用进行探讨,而对个性特征的调节作用较少涉及。认知方式作为重要的人格变量,尚未见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场依存型被试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导致其内隐-外显测量之间的分离;场独立型被试则较少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认知方式是内隐-外显态度的一个调节因素。  相似文献   

6.
卜伟 《绥化学院学报》2014,(12):106-108
通过实验考查了认知风格、英语水平和外显知识对跨语言语义启动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场依存型学习者的启动量显著高于场独立型,即认知风格越偏向场依存,启动量越大;英语水平对跨语言语义启动无显著影响;外显知识对启动量的影响显著,已有外显知识能显著促进跨语言语义启动效应。  相似文献   

7.
研究以67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实验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主要考察了内隐自尊补偿效应。结果表明大学生被试在被同伴拒绝后整体外显自尊水平显著降低;被同伴拒绝且进行了低自我肯定的被试表现出了内隐自尊补偿效应;大学生被试的外显和内隐自尊变化没有显著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了考察被试在完成经典的课表编排任务中目标类型和认知灵活性对任务绩效的影响,采用被试间实验设计开展实验研究,结果发现,目标类型主效应显著,设定有挑战性绩效目标的被试任务绩效显著高于设定有学习目标的被试;认知灵活性主效应显著,与认知灵活性较低的被试相比,认知灵活性高的被试任务绩效更高;目标类型与认知灵活性交互作用显著,认知灵活性高的被试在设定绩效目标时任务绩效更高;认知灵活性低的被试在设定学习目标时任务绩效更高。研究结果表明,在复杂问题解决中,人们会综合考虑自己对当前任务相关知识或技能的掌握水平,以及自己的认知灵活性,合理设定任务目标类型。  相似文献   

9.
时间压力是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引入时间压力和任务类型变量探讨两者对决策策略的影响。结果显示:(1)高时间压力明显低于非时间压力信息搜索的深度,而重要任务决策的信息搜索深度要高于非重要任务的搜索深度;(2)无论在高时间压力还是非时间压力下,被试在进行重要任务决策时,倾向于采用代偿决策策略,即基于选项的加工;而在进行非重要任务决策时,被试所采用的策略是非代偿的,即基于属性的加工。  相似文献   

10.
教育领域存在形形色色的性别刻板印象,而刻板印象刺激往往会阻碍人们接受新事物,给人们的认知带来负面的影响.对于女性来说,在内隐启动和外显启动范式下其工作记忆容量均小于控制组;对于男性被试来说,实验组的工作记忆容量与控制组没有显著差异.无论是内隐还是外显启动刻板印象威胁均对女性的工作记忆容量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认知风格、情绪状态对社会助长的影响,以10以内加减法算术题和图形镶嵌测验为实验材料,采用2(认知风格:场独立与场依存)×2(情绪状态:轻松与紧张)混合实验设计对大学生被试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情绪状态对社会助长的影响显著,被试在轻松实验条件下做出算术题目的数量显著小于在紧张实验条件下做出算术题目的数量.(2)不同的认知风格对社会助长的影响不同,场独立性的被试不存在社会助长效应,但场依存性的被试社会助长效应显著.(3)认知风格不影响工作效率,无论在轻松实验条件下,还是在紧张的实验条件下,场独立和场依存型的被试在做出题目的数量上不存在任何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聋童与听力正常儿童内隐社会认知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考察了聋童与听力正常儿童“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在内隐、外显两个层面上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 :( 1 )聋童与听力正常儿童对“攻击性行为”的社会认知均表现出显著的实验性分离 ,证明存在内隐社会认知 ;( 2 )在内隐社会认知的偏好测验中 ,所有被试均存在偏好攻击者的内隐态度 ,但正常儿童表现出稳定性 ,聋童却表现出不同年龄间的发展性 ,对内隐社会认知的稳定性提出疑问 ;( 3 )对反应倾向B″的考察发现 ,所有被试再认测验中的B″均显著低于偏好判断的B″ ,聋童的B″值显著低于正常儿童 ,表明了聋人在社会认知中的刻板、固执性倾向  相似文献   

13.
采用标准化的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卷进行外显态度测量,以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进行内隐态度测量,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显、内隐双重态度的状况及两者关系。研究发现:外显态度上,多达84.9%的被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有积极态度;而内隐态度上,仅有59.3%的被试持有正向态度,存在25.6%的被试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测量结果不一致,出现分离效应(Z=-4.690,p<0.00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均积极肯定,但相关不显著,是两个独立的认知结构和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14.
在个体的认知活动中,工作记忆具有重要的核心地位,为认知活动提供工作的平台。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强度运动对工作记忆的影响。采用实验的方法,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本科生中选取80名被试,随机分配到大、中、小三个强度运动组和安静组中,被试在运动后立刻进行工作记忆测试。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强度的运动对大学生工作记忆有不同的影响,小强度运动提高了被试工作记忆的表现,但并不显著;中等强度的运动能够显著改善被试工作记忆反应;大强度运动会显著降低被试在工作记忆任务上的反应时。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加工分离实验范式,以大学生为被试,分别考察了即时回忆(实验1)和延时回忆(实验2)条件下,不同阶段的情绪唤醒对于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本研究发现:(1)学习前情绪唤醒对即时的外显记忆有促进作用,但不影响即时的内隐记忆;(2)延时回忆中,学习前情绪唤醒促进内隐记忆,外显记忆不受影响。本研究表明,学习前后的情绪唤醒通过不同机制影响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相似文献   

16.
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认为,个体的时间认知取决于包含人格特征在内的多种因素。已有研究不能有效地考察不同性格类型的被试在时距估计方面的差异。本研究以75名A/B型性格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估计法与产生法探讨了A/B型性格对时距估计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估计法3种时距长度条件下,A型者比B型者估计的时间更长,差异达到边缘显著;(2)在产生法2种时距长度条件下,性别与性格类型的交互作用呈边缘显著,A型女被试产生的时距比B型女被试短,B型男被试产生的时距比B型女被试短;(3)在被试可以自由操纵的休息时间环节上,A型性格者的休息时间显著长于B型性格者。表明A/B型性格特征对时距估计具有影响,而B型性格对时距估计影响的性别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集宁师专学报》2018,(3):43-47
本研究通过2×2的被试组间实验来探讨不同任务难度和认知加工深度对多媒体信息学习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1)生活常识类学习材料的记忆效果要优于专业知识类;(2)认知加工程度高的被试在学习和记忆效果要优于认知加工程度低的,且认知加工程度对被试学习效果的影响要大于任务难度的影响;(3)在眼动组中,被试在较难的任务中,更多的注视时间停留在文字区域,在相对较为容易的任务中,会有较多的注视时间会转移到图片区域。  相似文献   

18.
就“情绪对外显及内隐记忆的不同影响”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对正情绪组和负情绪组的实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对外显记忆而言,不同情绪状态的被试,其成绩存在显著差异:正情绪组被试的成绩显著高于负情绪组;(2)不同情绪状态的被试,其内隐记忆成绩无显著差异;(3)心境一致性记忆(MCM),即“个体倾向于回忆与其当前心境具有一致性的信息”存在于外显记忆中,而未见于内隐记忆。  相似文献   

19.
张帆  蒋重清  郭庆科 《考试周刊》2010,(14):210-211
本文采用采用教师评定法挑选被试,以偏好组词测验和情绪稳定性量表为实验材料,探讨情绪稳定性与内隐社会认知中的攻击性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相对于外显的攻击行为,存在着内隐的攻击性倾向:(2)攻击性行为被试比亲社会行为被试更具有内隐攻击性:(3)青少年在情绪稳定性和内隐攻击性上并不存在性别的差异:(4)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受其情绪稳定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使用DRM范式考察了言语-表象认识风格和性别因素是否对错误记忆产生影响。通过"认知风格分析测验(CSA)"对大学生被试进行认知风格鉴定,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结果发现,在DRM范式中言语-表象认知风格和性别差异对真实记忆均无影响,两者的交互作用不显著。言语-表象认知风格对错误记忆存在影响,言语型被试比表象型被试更容易将没有学过的关键诱饵判断为学过,也就是说言语型被试是错误记忆的易感人群。性别差异对错误记忆无影响。两者的交互作用不显著。本研究的结论可为教学中教师通过因材施教避免错误记忆,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