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历史最高类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之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逐步发展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创新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江泽民、胡锦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指导下。我国通过政治体制改革,进行制度创新,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民主政治建设步入了法律化、制度化的轨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显著特点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坚持在渐进发展中有重点突破的路径建设民主政治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3.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是《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 )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因此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江泽民同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论述 ,科学地总结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实践 ,是全面的、系统的 ,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第一 ,明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江泽民同志指出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  相似文献   

4.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建党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作出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与优势、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积极发展党内民主、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才能在实践中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建立并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追求目标。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经历了一个相当曲折的发展历程,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并将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推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自觉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首先,在当今民主政治的实践中,没有也不可能存在一个在所有国家行之有效的民主模式,这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立场和出发点;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与代表资产阶级的少数人掌握国家政权的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有着根本区别。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要自觉抵制民主社会主义等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它涉及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认识和理解,因此.从为什么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梳理和思考.以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8.
第三代领导集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坚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贡献与发展。第三代领导集体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有着其形成过程、主要特点及其意义作用。  相似文献   

9.
冯波 《时代教育》2009,(9):3-4,8
中国共产党在总结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中,提出许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思路.本文试图以社会主义宪政建设为视角,考察社会主义宪政思想的理论渊源、历史发展,粗略梳理一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0.
民主,走中国自己的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已经走上了一条富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但是,现在国内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还有不少争议。争议的核心问题是,中国的民主为什么不同于西方,中国为什么不实行西方式的民主。这也是国内一些主张走民主社会主义的人质疑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深入发展科学发展观、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发展政治文明应从两个资源中提取营养。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保民"与"民贵"蕴含着打造和谐社会的丰富资源,是现代中国人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保民"、"民贵"等"民本位"资源中,挖掘组建现代中国和谐社会的传统资源,提出健全民本位政治制度体制是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应基于传统文明"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拥戴,天下才安定,社会才和谐"。另一方面,中国古代"贵民"思想在现代民主法治的政治背景中,必须吸收全球政治主流制度中现代民主政治的内涵,无视世界政治体系民主、法治的合理性的社会是不和谐的。在现代背景下,我们不能把"以人为本"简单化,应提升到"以民(主)为本(位)"的高度,才是科学发展观体现在当代中国政治文明方面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从“民”的定位看民本思想的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政治生活。本认为民本论中民不是指有主体意识的、法律地位平等的、权利和义务统一于一身的公民,而是指向君主制下的、被统治的臣民。民本论的主张是“为民”,不是“民为”。它是君主理论中关于如何认识民,如何“牧民”的政治理论。从总体上看,这种思想体系对现代民主建设不具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与西方近代的民主理论形似而神异。有些人把形似当作神似,主张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应发扬光大民本思想。这种认识与态度都是不正确的。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西方近代民主理论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历史务件、依存的基础、精神实质与基本观点等都不同,两者属于不同的思想范畴,所以对待传统民本思想的态度应该是批判地继承而不是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现实中国的民主政治是构建中国特色商谈政治的基础和前提。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创新要从自身的民族文化和政治现实中寻找资源,也要从全球化时代造就的独特外部语境寻找资源。哈贝马斯的商谈政治观既是西方民主政治的逻辑发展,也是全球化时代理论和实践的产物,契合了中国民主政治的未来方向,成为构建中国特色商谈政治的有益资源。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在反对独裁、追求民主的进程中产生的,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并且始终致力于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只有深入考察我们党党内民主的内涵及历史发展,深刻认识发展党内民主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全面分析“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命题,才能从世情、国情和党情出发,探索出一条以党内民主为示范推进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促进我国政党关系长期和谐的若干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政党关系是团结和谐的关系。和谐的政党关系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广泛的力量支持。促进我国政党关系的长期和谐,要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建设,使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17.
民为邦本思想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内容。中国几千年的社会运动实践证明了民为邦本思想是国家政治统治、政治管理的重要思想。但由于历史与阶级的原因,其局限性的存在也是不可避免的。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因而,必须在批判继承传统民为邦本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与健全社会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这正是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中国传统化现代化的过程。促进二的合理互动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是一种国家的政治制度,它具有阶级性,并且有其特定的经济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属于一个历史范畴,具有发展性。毛泽东的民主观属于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范畴,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坚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社会与人全面发展“两个历史过程的发展相统一”的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拓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其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其三,丰富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其四,为推进政治民主化制度建设奠定了人性论的哲学基础。这一科学理论对于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的小康社会,具有极其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目的就是要发扬民主,支持人民当家作主,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和途径亦日益明确。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成功转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各领域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公民社会逐步兴起。在此背景下,公民社会的核心问题即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越显紧迫和重要。以公民社会理论为视角,通过对公民社会内涵和特征及其与民主政治之间关系的分析,探究培育中国公民社会的路径,对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