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点意识人来不疯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里来人了,孩子就无所顾忌地成为中心,想怎样就怎样,因为很多家长和教育专家都说不能当着别人的面训斥孩子。我也不当着客人的面训斥孩子,但我会在客人来的时候,悄悄告诉女儿:“对不起,妈妈有客人,自己玩会儿好吗?”女儿也会悄悄地说:“好吧。”而且由于我们使用说悄悄话的形式,当女儿真有事要说时,她也会悄悄地告诉我:“妈妈,我想……”客人走后,我就及时表扬女儿安静。我这样做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我是一个能说、善说、爱说的妈妈,这既是我的特点,也是我的毛病。一个多嘴多舌的人,难免会为此付出代价。…  相似文献   

2.
走近女儿     
一般来说,女儿都是喜欢父亲的。但有一天,我发现刚上初中的女儿并不喜欢我,也不愿意和我多交流。我问她问题,不是回“嗯”就是答“噢”,想再进一步交流,她便提出要做作业了,借故走开,让你软软地碰个钉子。于是我感到父女间的感情遇到了一些问题,我开始深深地检讨自己,直到发现自己的过错,发现平时对女儿的苛刻,发现女儿长久缺少的父爱。我和妻子都在政法系统工作,这几年又是特别的忙,所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就很少有时间陪她。有时孩子提出帮她买些书籍,我们也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为由,让她自己去书店;孩子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我们反而认为…  相似文献   

3.
唠叨的随想     
所有的孩子都不喜欢爱唠叨的妈妈,这一点,我很清楚。唠叨是父母说服手段贫乏时的“自娱自乐”,是阻塞沟通的语言碎片,是亲子交流中的“败笔”。所以,我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唠叨,也自认为是个不爱唠叨的妈妈。但我仍然有过被女儿斥为唠叨的时候———女儿上初中时,我和她说其他任何话题都像个知心朋友,惟独一谈到她的学习,她扭头就跑。“哎,我话还没说完你怎么就走了?”我忍不住要喊住她。“你老唠叨烦不烦呀。”她扔下这么一句话,噎得我直发愣。我唠叨?我还算爱唠叨?看着她迷恋武侠小说和漫画,对学习总不上心,明明有十分的潜…  相似文献   

4.
美国人洛丽·鲁尔说,她留意到她的女儿在9个月大的时候就对陌生人和不熟悉的环境作出强烈反应,即使面对圣诞老人她也十分紧张。一直到7岁,她并没有多大改观。她不喜欢很大的声音,宁愿看着别的孩子在操场上吵闹地玩,而不愿加入其中。尽管鲁尔鼓励女儿热心参加社会活动,但效果不大。鲁尔说:“我是担心她的未来。如果她在学校里不讲话,人们就会认为她是个古怪的孩子。”印第安纳州东南大学害羞研究所的所长伯纳多·卡尔杜奇说,大约40%至45%的美国人认为自己十分害羞。研究人员正在就害羞是后天行为还是天生性格展开激烈辩论。…  相似文献   

5.
女儿游舒雅8岁了,是个有名的小书迷。她那张小嘴整日跑着“词语火车”,比如看到公园里的玉兰花开放,她会说:“每一棵树都像举着一个个棉花糖,送给白云来品尝,让白云更加洁白。”看到小柳树抽出枝条向上伸展,她会说:“它们多像一只只强有力的大手,要把春天留住呀!”突然有风时,她会说:“风娃娃不懒了,起来工作了。”女儿这样的语言实在是太多了,令同龄孩子的家长羡慕不已,我的同事也经常向我取经。怎样培养女儿的读书兴趣呢?这需要让她突破三关。识字关在女儿1岁7个月时,我拿毛笔写成字卡,开始教她识字。我很少买图片字,…  相似文献   

6.
女儿的小手特巧,每天一有空就不停地撕、剪、折等。给她一张纸,她能变着法儿玩儿,折个小鸟,剪个双喜字,编个小鹿,做个风车……为此,我颇感欣慰与自豪。可美中不足的是,玩完之后,满地是小剪子、胶带、碎纸屑,高兴时捡一捡,不高兴时任你怎么说她也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我行我素。其他方面也是这样,衣服脱了随便扔等。真拿她没办法。我这才意识到是自己对女儿宠爱有加,教育不够,总认为这是小事,无关紧要,什么也舍不得让孩子干,才导致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俗话说“巧妈妈笨孩子”,我这“勤妈妈”出“懒孩子”也就…  相似文献   

7.
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我准备带女儿去公园游玩。出发前想起朋友送的一枚胸针还未戴过,就找出来戴在胸前,在镜子前自我欣赏一番,感觉不错。“叮铃铃……”门铃响了,上少年宫兴趣班的女儿回来了。我笑着把她迎进屋,没等孩子坐下,就急着问:“丹丹,你看妈妈的胸针好看吗?”“没什么好和不好!”女儿淡淡地回答我。“今天你怎么了?”我有些疑惑。要知道女儿平日里是个是非分明的孩子,今天她可能遇上了什么不开心的事吧。我刚想问个究竟,孩子开了口:“心情好,什么都好!心情不好,什么都不好!”看我站着不动,女儿一本正经地解释着。是呀,心情好的时候,满…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个普通的母亲,不过,也称得上是一个负责任的母亲。从1991年小女儿呱呱坠地时起,我就执着地认为她将来会对社会有所作为,于是,在孩子刚刚学会说话时我就开始用寓教于玩的办法教她认字了。开始时,我给她读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引起她的兴趣,进而把着她的小手指着书上的字来读,后来就有意识地每天教她认十来个字,学会后就让她到识字卡片中把要求的字找出来,每次的识字游戏孩子都玩得特别高兴。为了不让孩子产生厌烦情绪,我又用筷子、线和小磁铁制作了个小鱼竿,在识字卡片上别上曲别针当做“鱼”,和孩子玩“钓鱼”的游戏,…  相似文献   

9.
女儿出生后,一直是我边工作边照看。女儿很安静,我备课的时候给她一本色彩鲜艳的漫画书,她能从头到尾看得津津有味。女儿牙牙学语那会儿,我就给她看带一行字的漫画书。只要我有空,就领她一个字一个字地念,女儿就跟着我一个字一个字地学。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女儿已经能看带拼音的童话书了。我们家附近有一家书社,女儿稍大一点,我就去办了个借读卡,往往女儿借回来的书,我们娘儿俩一起看,还就一些情节展开讨论。我从来不限制女儿看什么样的书,小说、纪实文学、历史传记都可以看,此外孩子从小就接触电视、电脑等五花八门信息,堵不  相似文献   

10.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很喜欢孔子的这句话,所以我给女儿取名叫“思齐”,希望她永远向优秀的人看齐,进步,再进步。深知早期教育重要性的我,利用身为语文教师的优势,早早的在培养孩子的语言方面下了工夫。人们日常的表达交流离不开对人的称谓以及事物的名称,我就从这些词语开始,领女儿走进语言的百花园。我教女儿的第一个词是“妈”。刚出生的孩子在吃喝拉撒睡哭之外,安静又清醒的时间没有多长,我就在这种时间里反复地发这个音给她听。在她真正会看东西了以后,我又不只是让她听,还让她看见我的口型,将“妈”字缓慢地、夸张地念出…  相似文献   

11.
6岁的女儿上了一年级,还当上了班长。为了把女儿培养成一名好学生,在家里,她一旦顽皮不听话,我们就提醒她:“你是班长,要表现好一点!”女儿一听,马上就会积极地表现自己。“你是小班长,你应当……”起初的时候,这样的要求和提示在管教女儿的问题上,的确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不久,我发现这种强调的后果,给女儿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一天,女儿放学回来,坐在书桌前既不写作业也不看书,一个劲地长吁短叹,还连说了几句“烦躁”。看到女儿心事重重的样子,我轻轻问道:“是不是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了?”女儿皱着眉,噘着嘴说:“今天上课,被同学笑…  相似文献   

12.
女儿小时候遇到麻烦时,我常喜欢和她做一种“提问——回答”的游戏。常常是妈妈很大声地提问“:选择快乐还是选择不快乐?”女儿更大声地回答“:选择快乐!”“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年时期,是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性习惯的关键时期。孩子出生后,我就在考虑,女儿将来在处境艰难的时候,如果她能懂得选择快乐,就能笑看人生,继续愉悦地生活。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教育孩子学会“选择快乐”。孩子你别哭孩子嘛,哪有不哭的,只不过是爱哭、不爱哭,好哭、不好哭的区别而已。女儿满月后,我和她转移阵地,来到农村的奶奶家(我和先生两地分居)。由…  相似文献   

13.
转眼女儿六周岁了,回想女儿的成长过程,我的感受是: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好教材。家长应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教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日积月累。在孩子牙牙学语时,我就爱抱着吉他对着她又弹又唱,有时还随口编进自己的感受和着琴声唱。几年下来,发现女儿的乐感特别强,她刚能摇摇晃晃走路的时候就会和着音乐跳舞。在商场门口、音像店里、音乐喷泉旁,一听到音乐,女儿就会翩翩起舞,引得路人驻足观看。一首歌听过几遍后,她就能唱出主旋律。记得女儿两周岁时,就能自己编词了,如套用“生日快乐”的曲子,编进了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我要我要,长鼻王……”套用“小星星”的曲子,编进了:“小白兔跳起来……”她倒也很能自娱自乐。  相似文献   

14.
山东青岛一母亲来信说:女儿今年11岁,我很爱她,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一般都满足她的要求。他父亲由于工作关系,在外地时间较多,我家里家外地忙,对女儿比较放手,也比较迁就。小时候,女儿还是比较乖的,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女儿越来越不听我的,甚至还有些瞧不起我,常常不耐烦地说我“你不懂”;还常常动不动就发脾气,比如,“怎么还没把我的衣服洗好”;时不时抱怨“没好菜吃”等等。我不明白,怎么会这样?答:父母对孩子宽容和宠爱,会使孩子自由发展,个性上显得独立、好强,但如果管教不当,则容易养成孩子任性、娇宠的个性。以下建议供你参考…  相似文献   

15.
女儿开始上小学三年级时,我发现她不太爱学习;做功课也不甚积极,放学后一回家就常常转到电视机旁。有一次我问她“老师布置了作业没有?”女儿还算诚实,“布置了。”我又问“做完了没有?”“没有。”“什么时候做?”“看完电视再做。”“什么时候才能看完电视呢?”女儿发现我有点责怪的意味,就“啪”地一下关掉电视,躲到自己的房间去了。我轻于轻脚地踱到她的窗前,看看女儿在干什么。只见她从书包里掏出一大摞卡通画,胡乱地翻看,根本没有做作业。我心里一震,有点恼怒了。我真想立即冲进去把所有的卡通撕毁。小小年纪就不知道学…  相似文献   

16.
一位母亲忧心忡忡地对我说,她5岁的女儿特别懂事,人见人夸。幼儿园老师说她很听话,亲朋好友也都夸她是个好孩子。但她发现孩子特别“心重”,不知是什么原因。我们交谈了许久,共同找出了孩子心重的原因。在此,我想将这位母亲在教育上的失误告诉家长朋友们,以共同借鉴这一教训,使我们的孩子健康、愉快地成长。这是一位很重视家庭教育的母亲。从女儿两岁起便开始从严管教,要求女儿做个好孩子。特别是在众人面前,每当孩子表现好时母亲便对她说:“瞧,别人夸你是好孩子哩!”每当孩子表现“不好”时,就对女儿说:“看,别人笑话你了!”久而久之,让别…  相似文献   

17.
女儿入园记     
没想到女儿入园会出现那么多的不适应。我是幼儿园教师,女儿比别的小朋友更早、更多地接触了幼儿园,按理说她应该能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可实际情况是,女儿每天早晨都哭着不愿去幼儿园。放学回家后,谁也不能在她面前提起“幼儿园”三个字,听到后她就会愁眉苦脸地说:“我不去幼儿园。”晚上睡觉,她常常会在梦中惊醒,哭着说:  相似文献   

18.
在孩子即将出世的时候我总是在琢磨着,我将送给孩子什么?金钱、房子、汽车……在一次阅读中偶然看到了这段文字:如果您让您的孩子从小就体味到阅读的甜蜜和快乐,这将是送给孩子的最珍贵的一笔财富。我恍然大悟。孩子呱呱落地时,我就下定决心送女儿这十分珍贵的财富——读书。女儿1岁前我就为其寻找有趣的读物,选中了《婴儿画报》,它画面单一,色彩鲜艳。从2个月开始,女儿躺在床上;我拿着书讲给她听,孩子躺在床上脸上毫无表情?有时我觉得在“对牛弹琴”,但我仍坚持读书给她听。不久,我发现了她在“看书”,听我讲故事时微微地动了手、脚。就这…  相似文献   

19.
胡颖 《家长》2013,(1):39-39
为人父母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父母更是难上加难,我们就像艺术家一样,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刻,而这件作品就是我们的孩子。 女儿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我不想让她“输在起跑线上”,每天都陪着她学习,帮她收拾书包,几乎晚上的所有时间都搭在了女儿一个人的身上。本以为这样的付出,女儿会非常优秀,但出乎我的意料,女儿依赖性特别强,做事总是漫不经心,学习成绩自然也不甚理想。对此,我不止一次地问自己:“难道我做的还不够好吗?”  相似文献   

20.
女儿到13个月时才会叫“爸爸”“妈妈”,用传统的智力观评价,我感觉女儿的言语智能发展一般。女儿到16个月学会独立行走,她是“先会走,后学爬”,如果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角度评价,孩子的运动智能也表现一般。而且女儿见到生人就哭,要人家离开,我又为孩子的“交往智能”表现缺失而遗憾![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