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纸篓和墙     
有两个爱画画的孩子。第一个孩子的妈妈给儿子一叠纸、一捆笔,还有一面墙,她告诉他:你的每一张画,都要贴在墙上,给所有来我们家的客人看。第二个孩子的妈妈给儿子一叠纸、一捆笔,还有一个纸篓,她告诉他:你的每一张画,都扔在这个纸篓里,无论你自己对它满  相似文献   

2.
纸篓与画展     
有两个爱画画的孩子。第一个孩子的妈妈给儿子准备了一叠纸、一捆笔,还有一面墙。她告诉他:“你的每一张画都要贴在墙上,给所有来我们家的客人欣赏。”第二个孩子的妈妈给儿子拿来一叠纸、一捆笔,还有一个纸篓。她告诉他:“你的每一张画都要扔在这个纸篓里,无论你自己对它满意还是不满意。”3年以后,第一个孩子举办了画展——色彩鲜亮,构思完整,赢得了人们的赞赏,他越来越沉溺于这种成功的喜悦中。第二个孩子没法办展  相似文献   

3.
【材料】有两个爱画画的孩子。第一个孩子的妈妈给儿子一叠纸、一捆笔,并指给他一面墙。她告诉他:你的每一张画,都要贴在墙上,让所有来我家的客人看。第二个孩子的妈妈给儿子一叠纸、一捆笔,还有一个纸篓。她告诉他:你的每一张画,都扔在这个纸篓里,无论你自己对它满意还是不满意。3年后,第一个孩子举办了画展,一墙的画,色彩鲜亮,构图完整,人人赞扬。30年后,人们对第一个孩子的画已不感兴趣,第二个孩子的画却横空出世,震惊了世人。阅读以上材料,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审题】题目要求根据供料写议论文。看起来,材料…  相似文献   

4.
纸篓和墙     
有两个爱画画的孩子。第—个孩子的妈妈给儿子一叠纸、—捆笔,还有一面墙。她告诉他:你的每一张画都要贴在墙上,给所有来我们家的客人看。第二个孩子的妈妈给儿子—叠纸、—捆笔,还有—个纸篓。她告诉他:你的每—张画都要扔在这个纸篓里,无论你自己对它满意还是不满意。  相似文献   

5.
何锋 《中小学德育》2012,(12):49-49
同学们:年末将至,我们又将迎来一个阶段性的学习测试时间。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一次次的学习考试?在此,老师要和同学们分享一个故事——有两位妈妈,她们都有一个爱画画的孩子。第一个孩子的妈妈给儿子准备了一叠纸、一捆笔,还有一面墙。她告诉孩子:"你的每一张画都要贴在墙上,给所有客人欣赏。"第二个孩子的妈妈给儿子带来一叠纸、一捆笔,...  相似文献   

6.
纸篓和墙     
有两个孩子,从小爱画画。第一个孩子的妈妈给儿子一沓纸、一捆笔,还有一面墙。她告诉他:你的每一张画都可以贴在墙上,给所有来我们家的客人看。第二  相似文献   

7.
甲和乙是两个爱画画儿的孩子。甲的妈妈给孩子一沓纸、一捆笔,还有一面墙,并告诉他:你的每张画都要贴在墙上,给所有来我们家的客人看。乙的妈妈给孩子一沓纸、一捆笔,还有一个纸  相似文献   

8.
纸篓和墙     
有两个爱画画的孩子,一个孩子的母亲给了他一捆笔,一叠纸和一面墙,对他说:"把你觉得满意的画贴在墙上,让每一个来我们家的客人欣赏。"另一个孩子的母亲也给了他一捆笔,一叠纸,并给他一个纸篓,说:"把你觉得不满意的画  相似文献   

9.
读过一篇题为《纸篓与墙》的故事。两个母亲的儿子打小都喜欢画画。一位母亲给儿子准备了一面墙,凡是儿子画的画,她都把它贴在这面墙上,家里来了客人,母亲就让他们欣赏她儿子的画,因此收获了许多的赞扬;另一位母亲给儿子准备了一个纸篓,她对儿子说,你画的所有的画都将被扔进这个纸篓里。第一位母亲的儿子10岁时成功地举办了一个画展;第二位母亲的儿子10岁时  相似文献   

10.
我的儿子从上学开始,就害怕生字,一听要写生字,特别是听写,就犯愁。老师第一次听写22个生字,儿子错了8个。当老师把听写本放在我面前时,我心里难受极了,也失望极了。一怒之下,我狠狠地打了他。但是没有任何效果,儿子更惧怕听写了。反思后,我改变了做法。我用一张4K的图画纸画了一只大袋鼠,挺着个大肚子,伸着手好像向主人要什么东西似的。我告诉儿子:“大袋鼠饿了,让你喂喂它。”我让孩子把生字、词写在一张张小长方形的纸上,然后贴在大袋鼠的肚子上,孩子的兴趣可大了。有时工作忙,我忘了给孩子听写,儿子会提醒我说:“妈…  相似文献   

11.
儿子刚到美国的时候,一天放学回家,拿出一张画给我看:“妈妈,你看,这个人像不像我?”天哪!吓我一大跳,这哪是人,分明是鬼,说得确切点,这是一堆白骨。”你为什么画这个?”“老师让画的。”我不信,孩子的坚持促使我要去学校看个明白。  相似文献   

12.
余春玲 《教书育人》2005,(1):124-124
儿子刚到美国的时候,一天放学回家,拿出一张画给我看:“妈妈,你看,这个人像不像我?”天哪!吓我一大跳,这哪是人,分明是鬼,说得确切点,这是一堆白骨。“你为什么画这个?”“老师让画的。”我不信,孩子的坚持诱发我要去学校看个明白。  相似文献   

13.
儿子刚到美国的时候,一天放学回家,拿出一张画给我看:“妈妈,你看,这个人像不像我?”天哪!吓我一大跳,这哪是人,分明是鬼,说得确切点,这是一堆白骨。“你为什么画这个?”“老师让画的。”我不信,孩子的坚持诱发我要去学校看个明白。第二天一大早,我赶到了学校,踏进儿子上课的教室,墙上挂满了白骨图,数了一下共有19幅,班上共18个学生,加上老师19人。“妈妈,你看,这张是我。”儿子指着墙角边的几乎与他个头差不多大的一张画对我说。画上还注着我儿子的英文名———Allen Xu。这19张画仔细看都不同,像是医学院教学用的尸体解剖图。为什么要孩…  相似文献   

14.
程艳 《家教指南》2006,(6):60-60
读过这样一篇短文——位母亲问她5岁的儿子:“假如妈妈和你一起出去玩,我们玩渴了,一时找不到水喝,而你的小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那么你会怎么做呢?”儿子小嘴一张,奶声奶气地说:“我会把每个苹果都咬一口。”虽然儿子年纪尚小,不谙世事,但母亲对于孩子这样的回答,心里还是多少有点失落。她本想像别的父母一样,对孩子训斥一番,然后再教孩子该怎样做,可就在她的话即将出口的那一刻,她突然改变了主意。母亲握住孩子的手,满脸笑意地问道:“你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儿子眨了眨眼睛,满脸童真:“因为……因为我想尝尝后,把最甜的一个给妈妈!”那一刻,母亲的眼里隐隐闪烁着泪花,她为儿子的懂事而自豪,也为自己给了儿子把话说完的机会而感到庆幸。  相似文献   

15.
化难为易     
绘丹 《师道》2003,(6):59
现在想出版一本书太难,除非你有比较多的钱,自费出版圆“出书梦”。忽惊闻友人家6岁的孩子出了一本书,我自叹不如,飞速赶往朋友家探个究竟。问明我的来意后,孩子的妈妈满脸喜色,掩饰不住骄傲的神情。她拉我进门,热情地倒茶让座,然后向我娓娓讲述了孩子出书的始末。2月25日是孩子6岁的生日。那天,妈妈问孩子:“今天你想不想画一幅美丽的画?”孩子说:“想是想,就是怕画不好,怕妈妈笑我!”妈妈鼓励说:“没关系,你想画什么就画什么。”“那好吧。”孩子说完,用稚嫩的小手握笔在雪白的纸上画了两个椭圆形,一大一小,随即…  相似文献   

16.
王兰 《青年教师》2005,(4):55-58
有这样一则说理故事:两个同龄的学画孩子,处在不同的家庭氛围中。第一个家庭一直采取鼓励、赞誉的态度:把孩子的“作品”都贴在墙上,让亲朋参观,稍有功笔时即办了个人画展,名气不断。到33岁时,他的画已站在许多家庭的客厅里。而第二个家庭对孩子一直采取诋毁、冷漠的态度,让孩子把所有的“废纸”都扔进纸篓里。直到33岁时,他才贴出他的第一幅画。这时,人们疯狂了,把第一个孩子的画摘下来扔进纸篓里,把第二个孩子的画从纸篓里捡起来,张贴在墙上。  相似文献   

17.
儿时邻家的小弟总爱尿床,于是早晨他妈妈把留着大片尿迹的被子摊在晾竿上,同时也展现在众人的面前,并且刻薄的她从来不注意替孩子保守“秘密”,总是喋喋不休地嚷道:“哎呀!儿子又给我画了一张世界地图。喏,你们都来看看嘛……”一副唯恐众人不知的张狂样儿!  相似文献   

18.
<正>儿子九岁。明年上四年级。我想,我有责任告诉他一些事情。其实我早已这样做了。儿子爱画。于是有朋友送来各种纸。儿子若自认为画得不好,哪怕仅仅画一笔,一张纸便作废了。这使我想起童年时的许多往事。有一天我命他坐在对面,郑重地严肃地告诉他——爸爸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从来没见过一张这么好的纸。爸爸小  相似文献   

19.
超越自我     
我曾经听过两个爱画画的孩子的故事。 第一个孩子的画都贴在墙上,第二个孩子的画都扔进纸篓。三年以后,第一个孩子举办了画展,满墙的画受到了人们的赞扬;第二个孩子没法展览,一纸篓的画,满了就倒掉,人们所看到的永远是他手中的尚未画完的那一张。[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儿子刚到美国那会儿,既喜欢这里的优美环境,又害怕与金发碧眼的小洋人交流,原因很简单,既有长相上的差异,又有语言上的障碍。一天放学回家,他拿出一张画给我看。他说:“妈妈,你看,这个人像不像我?”天哪,吓一大跳,这哪是人,说得确切点,这是一堆白骨。 “小鬼,你为什么画这个?” “老师让画的。” “我不信!”我相信中国所有做父母的都不会相信。孩子的坚持促使我要去学校看个明白。 第二天一大早,我赶到学校,踏进我儿子上课的教室,这算什么呀!墙上四壁挂满了白骨图,数了一下共有19幅。班上共18个学生,加上老师19人。“妈妈,你看,这张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