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主题是表达韵内容,概括基本乐思的核心,是引起音乐发展和成为音乐发展的动力,也是塑造形象的基础。因此,舞蹈音乐的主题表面在舞蹈中是十分重要的。本着重论述舞踏音乐主题表现的重要性有其发展的常用手法。  相似文献   

2.
谈儿童舞蹈音乐的选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儿童舞蹈教学中,音乐的问题比较突出。首先是节奏,由于舞蹈与音乐有着共同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内容,而且是同步展示的,两者必须高度的协调一致。其次,旋律,旋律是舞蹈贯穿动作、组织情绪、表现性格的重要艺术手段,是音乐的主要表现手段和形象构成的基础。在儿童舞蹈课中音乐的选择一般采用两条途径:一是利用现成的音乐,这是最主要的音乐来源。二是为既定舞蹈的主题和情节创作的音乐。“按照音乐编舞”,这是舞蹈编导的普遍做法。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编舞法就是根据音乐的变化而变化的舞蹈编创技法。主题动作的鲜明性、形象性和典型性决定了其必须少而精确。必须根据音乐的风格来决定所要编创的舞蹈作品的风格,再根据舞蹈作品的风格来选择主题动作;根据音乐的形象来确定舞蹈的形象,再根据舞蹈的形象及主题来选择主题动作;根据音乐的旋律、节奏来确定舞蹈的节奏,再根据舞蹈的节奏来选择主题动作。在音乐编舞法中主题动作的选择关键在于必须对音乐有深刻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  相似文献   

4.
舞蹈借助音乐表达情感,音乐与舞蹈两者共同揭示主题,抒发情感,舞蹈音乐在舞蹈中起着启发构思,展现主题,结构舞蹈的重要作用,舞蹈音乐与舞蹈结构是舞蹈创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共同完成舞蹈创作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早期的音乐从舞蹈中产生,又附属于舞蹈,最后才独立发展。待音乐高度发展后,又回过头来提携舞蹈,舞蹈又受惠于音乐。总之,二者有往返可逆的关系。二者彼此配搭、彼此衬托,相互表现、相互促进,亲密结合才能创造出惊人的艺术业绩。  相似文献   

6.
早期的音乐从舞蹈中产生,又附属于舞蹈,最后才独立发展。待音乐高度发展后,舞蹈又受惠于音乐,舞蹈动作的连续、节奏的变化、情绪的表现都有赖于音乐。二者彼此配搭、彼此衬托。相互表现。相互促进。舞蹈与音乐共生存。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舞与乐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在舞蹈教学中应该重视“乐感”的培养对舞蹈教学的积极作用,让艺术的苗子能在音乐的潜移默化的滋养下,逐渐做到乐中有舞,舞中有乐,声情并茂,养性怡情。  相似文献   

7.
这节课的教学理念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鼓励创造,弘扬民族音乐,提倡学科综合。”同时,以音乐为主线,将舞蹈、形体与音乐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演唱、律动、舞蹈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心体验感悟音乐,用心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学生音乐感受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8.
音乐与舞蹈,是在艺术的大家庭中扮演者重要角色的两个重要的门类,它们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音乐是舞蹈的灵魂与源泉,舞蹈是音乐的衬托与升华。当然也可以这样理解,舞蹈和音乐是互为共生的。没有音乐伴奏的舞蹈是不完整的,即使最简单最原始的舞蹈也需要心中有音乐节拍来配合。那么同时,舞蹈也促进了音乐的进步,例如音乐的编曲、结构、旋律、风格、演奏器乐等很多方面的发展从客观上来看与舞蹈的填充是分不开的。本文是要探讨舞蹈的主题如何才能与编创的音乐更相配。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7,(28):125-126
舞蹈和音乐二者相互交融,不可分离,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这一说法也充分表现出舞蹈与音乐二者水乳交融的关系。不管从哪个国家的舞蹈与音乐的发展历程来看,二者都是促进相互发展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本文从舞蹈与音乐之间的差异性、共性出发,来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希望能够更好地促进二者的相互结合与发展,并为相关工作者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一个儿童舞蹈的产生,大致经过这样一个过程:首先确定主题,选择素材,写出情节安排,设计结构框架。再配上相应的音乐,最后根据主题的要求,音乐的节奏,创编舞蹈动作,一个个动作结合成片段,连成舞蹈。即:主题思想的建立——结构设计——音乐配搭——动作组合。  相似文献   

11.
舞蹈与音乐,这两门最古老的艺术门类,从产生伊始就已经密不可分了。在舞蹈艺术的漫漫之路上,舞蹈与音乐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和谐一致的融洽关系”,二者超越了简单的合作关系,音乐甚至成为舞蹈本体的组成部分。音乐与舞蹈这两种艺术形式,都能够最直接、最强烈、最细腻地表现人的内心情感,坦露人的心灵。音乐不是舞蹈的全部,也并非舞蹈的核心,但不可否认的是,音乐对于舞蹈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它对舞蹈肢体的精彩表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幕后”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教材分析:《加伏特舞曲》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教材二年级下册第5课《快乐的舞蹈》中的一首单簧管聆听课。教学目的是能用肢体语言表现音的高低变化,感受音乐的情绪与旋律的起伏。并能用"beng"哼唱音乐的主题。教学目标:1.能随着音乐做出相应的情绪表现与动作反应,逐步培养学生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2.通过聆听音乐,能用肢体语言感受并体验音乐的舞蹈性,逐步培养学生舞蹈表现力。3.能够用动作表达音乐中的结构、部分音高、休止符以及音乐不同的情绪。  相似文献   

13.
舞蹈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与音乐是一对亲密无间的孪生姐妹。由于音乐在舞蹈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这就要求舞蹈工作们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重视学习,掌握“音乐语言”的各种表现手段,努力提高音乐素养,力求达到音乐的“乐想”与舞蹈的“意想”的高度结合。  相似文献   

14.
在蒙古族的音乐发展历史中,集体舞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蒙古人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重要手段,而舞蹈本身也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客观情况。本文拟从元代五种形式的集体舞蹈来探讨蒙古族集体舞蹈的情感表现。  相似文献   

15.
一个舞蹈学习者,无论从最开始站立的基本动作的训练到最后学习一系列高难度的舞蹈技巧和舞蹈组合的完成,这些过程都是在音乐中进行的。音乐通过舞蹈得以展现;舞蹈则在音乐中得到升华、完善,没有音乐的训练,会使学生渐渐产生乏味感,这种状态下培养的学生会很呆板、僵硬,表演缺乏艺术感染力,更是很难适应舞台表演的需要。所以。在舞蹈学习中不能把舞蹈训练看成是单纯的技能学习,更不能轻视音乐,节奏鲜明的音乐对舞蹈训练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舞蹈动作的内涵表现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钢琴表演除了独奏之外,还有伴奏的形式。得益于优美的音色和极强的表现力,钢琴在伴奏曲中能够显著提高音乐的美感,让音乐获得更好的展示效果。舞蹈钢琴伴奏曲中不仅有音乐艺术,也融合了舞蹈艺术,音乐和舞蹈两种艺术形式合二为一,增加了舞蹈钢琴伴奏曲的节奏和旋律的表现力。在主题方面,舞蹈钢琴伴奏曲又通过对地域文化的渲染,表现地域文化特色,提升旋律的画面感。  相似文献   

17.
刘恒 《华章》2011,(34)
舞蹈音乐是为舞蹈视觉形象服务的听觉形象,共同拥有节奏、韵律及表现情境的内容,任何形式体裁风格的音乐都可作为舞蹈音乐;同一个舞蹈作品可以使用不同的音乐,同一个音乐也可以创作出不同的舞蹈作品.舞蹈与音乐,两者密不可分,共同承载着舞蹈作品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18.
音乐剧在近几年涌现的越来越多,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剧也从很多方面进行了创新,尤其是音乐剧中的舞蹈方面。舞蹈与音乐剧可谓是伴生关系,不同的音乐剧中,舞蹈的形式也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音乐陪衬了舞蹈,舞蹈点缀了音乐,这也使得音乐剧越来越丰富多彩。本文就通过介绍音乐剧中的舞蹈表现特征来展现舞蹈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舞蹈与音乐的关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起源来看,舞蹈早于音乐;音乐从舞蹈中产生,独立发展之后,又提携舞蹈,使舞蹈受惠于音乐。从具体的艺术实践来看,舞中有乐.乐中有舞,舞蹈乃音乐之源,音乐乃舞蹈之魂。  相似文献   

20.
幼儿舞蹈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有人用简练生动的语言概括了舞蹈与音乐的亲密关系: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通过创编幼儿舞蹈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使幼儿的创造力在美的陶冶下得到开发,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