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话说,不挑担子不知重。1986年底,我被推上《南京港报》总编辑位置后,实践使我强烈感觉到,当企业报编辑难,当好一个企业报总编更难。我们《南京港报》是周刊,按交通部指标定员为10人,而我们只有8人,再加上新手多,又缺乏办报经验,印刷条件跟不  相似文献   

2.
企业报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办好一张企业报,不仅仅是几个办报人在履行义务、完成本职工作的问题,更是要服务企业的发展,服务广大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还肩负着营造一个和谐大环境的重任。如何把企业报办出"报味"来,办报者要有大局意识,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要有广博的知识,要有熟练的业务技能。具备了这些,办好一张企业报也就不难了。只要用心,只要钻研,只要负责任,就一定能办出企业报的"报味"来。  相似文献   

3.
办好县(市)报,靠的是一支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能“征”善“战”的新闻队伍。而在这支队伍中,领头的总编辑的全面素质更显得举足轻重。有人说,一张报纸的面貌反映了总编的面貌,而总编的水平高下,又决定着报纸的水平高下。因而可以这样说,要提高整个县(市)报的水平,首先得要建设一支过硬的总编队伍。从近几年县(市)报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县(市)报的总编辑大多是“半路出家”,新手较多,很多“老总”还不知道如何“总”揽报纸全局,办出有特色的报纸。这就迫切需要县(市)报总编辑迅速提高自身素质,以  相似文献   

4.
锦州日报社总编辑高深,说报社的“头儿”难当,为啥?是因为“头儿”要当“斌”报人。 何谓“斌”报人?他说:“作为总编辑当然是管总的,报社的总管,两个‘轮子’都得会抓,都得抓好。所以说眼下总编不好当,‘文’总编和‘武’总编都是半个总编,必须是‘斌’总编,‘斌’报人,文武双全”。 高老总的有感而发,发得好!首先,是实际。大家都知道,50年代初期,全国省级以上报社,还都是两个“轮子”一起转的。就拿我们陕西日报前身的群众日报来说,当时还曾做到收支平衡,自负盈亏。可是后来一学苏联真理报,一个“轮子”给丢了,经管部门不但地位下降,而且纯粹成了“后勤保障”。这实际上是按计划经济的要求,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管理,国家拿钱办报的一种模式。当时报社“头儿”的任务比较单一,只要把报办得当地党委和读者没意见,就算万事大吉,可是现在不行了,财政断了“奶”,“皇粮”没人给,活得好坏全靠自己打扑腾。于是乎,就形成这样的局面:没有钱办不成报,钱少了办不好报。“头儿”不仅得抓稿子,还得下劲抓票子,没票子就难以保证有好稿子。你说难不难?其次,是深刻。“斌”报人,内含着辩证法,含着报业发展的方向。现在,报纸质量要  相似文献   

5.
8月13日,在中国企业报协会于宁夏银川召开的总编工作研讨会上,宝钢日报总编马永建就如何坚持政治家办报同题侃佩而谈。他说:“企业报讲政治,一要顾全国家企业大局,正确全面地传达贯彻中央方针政策,不出噪音不添乱;二要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围绕生产经济中心。为企业服好务;三是企业报总编要围绕市场做好重点报道  相似文献   

6.
办报难,办企业报更难,难就难在它很难按新闻规律独立思考,很难冲破传统习惯,因而极易将这张新闻纸办成简报纸。近几年来,本报为改变这种局面,集中力量攻难点,出新招,在诸多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一、以“填平会海”为发端,改进会议及领导人活动、讲话的报道。会议及领导人活动、讲话的报道,一直是企业报头痛的事,每会必报,讲话照登,在企业报这种特殊机  相似文献   

7.
企业报动态     
1995年是江苏省企业报协会成立十周年,该会计划开展多项活动。总结办会办报经验,进一步发挥企业报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的作用,推进企业两个文明建设。该会主要办好下列12项工作:①一季度组织评选1994年度全省企业报好新闻作品。②三、四月份和省委宣传部联合举办企业报总编学习班,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和全  相似文献   

8.
本刊和江西《新钢报》联合举办的“总编办报一得”征文活动。受到企业报人的普遍关注。一年来,企业报总编辑纷纷来稿,畅谈自己在办报中的心得体会。稿件短小精悍,文笔流畅,生动具体;其内容涉及面很广:有关于新闻舆论导向的,有依靠群众办报的,有报社管理制度建设的,有培养  相似文献   

9.
1990年,笔者曾就企业报的新闻摄影等问题,撰写了《试论企业报的新闻摄影》一文,并被收入由中国工人出版社编撰的《全国企业报论文集》一书。 时间过去5年多了,企业报的新闻摄影现状如何呢?就整体而言,企业报的新闻摄影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最显著的一点就是,各报的总编们,已经开始认识到了新闻摄影的重要性,认识到了图片和文字是报纸的“两翼”,只有两翼齐飞,才能使报纸办的更吸引读者,更具特色。但是,与整个新闻界的发展趋势来比较,企业报的新闻摄影还比较落后,与新闻界的飞速发展尚有距离。笔者想就这一问题,再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办好地(市)县报,靠的是一支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能“征”善“战”的新闻队伍。而在这支队伍中,领头的总编辑的全面素质更显得举足轻重。有人说,一张报纸的面貌反映了总编的面貌,而总编的水平高下,又决定着报纸的水平高下。因而可以这样说,要提高整个地(市)县报的水平,首先得要建设一支过硬的总编队伍。笔者赞成这种说法:地(市)县报的总编辑应  相似文献   

11.
报纸编辑要具有总编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汉宏 《新闻窗》2012,(1):51-52
总编意识是指报社总编关于如何办报、如何提高报纸质量、如何促进报社不断发展的意识。它包括政治意识、经济意识、精品意识、用人意识、速战速决意识。笔者认为,在新传播环境下,每一位报纸编辑都应具有总编意识。  相似文献   

12.
几年来,新闻界一直在呼吁:要相信总编辑会办报,要给总编以更多的办报自主权。但也有人建议,总编辑不要作茧自缚,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这两种情况虽然都存在,但我更欣赏后者的意见,特别是对企业报的总编辑来说,更需要强调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所谓主动性。决不是对党委和企业行政领导闹独立性,而是在党委和行政领导下,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按照企业报的特点和规律办好报纸,调动企业职工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我认为,企业报总编辑的主动性,包含这样几个  相似文献   

13.
1986年11月11日至14日,湖南省企业报研究会访问团一行五人来我省交流办会办报经验。访问团由常德市浦源工程机械总厂《浦源报》、涟源钢铁总厂《涟钢工人报》、桃源纺织印染厂《桃纺报》、涟邵矿务局《涟邵工人报》、衡阳有色冶金机械厂《衡冶工人报》的总编和代表  相似文献   

14.
报纸的总编有大有小,甜酸苦辣各异,但他们的职责可说基本是一样的,是报纸的总设计师、总指挥、总决策人,抓总的编辑。作为一张企业报的总编,除了和大报老总的职责有相同之处,还有很多不尽相同的地方。 根据自己多年从事企业报总编工作的实践和同行们的成功经验,我体会,一个总编对办好一张企业报的作用因素果然很多,但他的新闻意识浓厚与淡薄,则是办好报纸的关键,以下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虎总编”     
“虎总编”李艳芬,张为真他虎虎有生气,给人一种办报狂人的感觉。仿佛他从二十郎当岁进《运城报》当记者起,便产生了终有一天要坐上总编交椅的“野心”。他如愿执掌《山西人口报》帅印7度春秋,便又萌发了要办1份真正读者宠爱的《山西家庭报》的狂想。似乎是骨子里对...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企业报总编工作研讨会9月20日至23日在徐州市召开。来自全省17家企业报的代表根据当前深化企业改革、实行党政分开的新形势,就企业报总编辑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方法作了认真的探讨。代表们在发言中指出,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更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省已有100余家企业恢复和创办了企业报。这些报纸在促进企业内部的改革,沟通企业上下内外种种信息,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宣传、教育、舆论阵地,受到广大职工的好评。在办企业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难处和问题,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为交流办企业报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本刊开辟“企业报总编谈甘苦”专栏,欢迎大家多多来稿。希望能就如何解决内部、外部各种矛盾中抓住一个问题(如怎样培养队伍,提高素质等),写成文章寄给我们,以便相互启发,集思广益,把企业报办得更好。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从事新闻工作25年,其中近10年来主要从事报纸的编务以及值班总编审稿、审样工作,感受最深的是办报难,要办好办活地方党报要闻版更难。笔者认为,办好要闻版的关键足,注重把握导向、准确定位、选好头条、加强言论、注重特色等几个环节。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9.
企业报动态     
中国企业报协会于1996年8月11日至15日.在银川市召开了全国企业报总编工作经验交流会。交流研讨的主题是:企业报如何贯彻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新闻工作者要讲政治,要政治家办报的精神。会议由中国企业报协会秘书长叶世忠主持。参加会议的有40多家企业报的总编辑和企业的党办主任、宣传部长等,共61人。  相似文献   

20.
作为县报,怎样在报纸上体现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如何才能经常做到压长文、写短文,小报小办?关键是要从编辑部自身做起。一是先刹编辑部指导思想上的“长风”。县市小报,目前长风仍很严重,要刹“长风”,首先要刹总编、副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