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科学小品文中“科学”的局限性、“文学”的独特性及科学小品文的写作等方面,论述科学小品文的课堂教学特色。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小品文的写作,激发想象,促使学生把想象化为现实动力,给学生种下“科学种子”。  相似文献   

2.
借助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是科学小品文区别于一般说明文的特征,科学性和文学性融为一体是科学小品文的重要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将文本等同于文本反应对象作内容或者形式的衍生探究成为当下科学小品文教学的常见现象。  相似文献   

3.
论新词语小品文命名的语言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变革引起了新词语的大量产生,很多人积极关注新词语并进行新词语小品文的写作,本文在搜集大量新词语小品文名称的基础上,对其语言学特点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和阐述。  相似文献   

4.
科普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文,或文艺性说明文,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知识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将科普小品文选入教材,编辑的意图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奥秘的兴趣;二是如课标要求"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即引导学生品悟说明文生动而又准确的语言。  相似文献   

5.
<正>高中语文教材编入了一些小品文,这些小品文往往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含蓄隽永,具有很强的创作风格,可以看出明清小品文的印记。单元写作练习则一般置于这些小品文之后。所以,教师的写作教学可以联系小品文创作特色的赏析来展开。师生在赏析教材小品文写作特色时,可以在总结其对现代作家创作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明清小品文对高中作文教学的指导意义和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6.
梁遇春的小品文是充满激情的"青春写作"。虽然他对未来感到迷惘,但在文学创作上却如鱼得水,在叙述风格上,他继承了英国小品文大师兰姆的创作特色,在中国文坛上自成一家,被人称为"中国的伊利亚"。但他在进行充满激情的青春写作的同时,作品中却时常可见他保持节制的"惆怅心绪",恰到好处的伤情。  相似文献   

7.
"捏鸡蛋"的启示【案例】捏鸡蛋《人类的"老师"》这篇课文是一篇有关仿生学的科技小品文,重点介绍了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向动物学习的几个例子,具体说明了人类以生物为老师、向自然界学习的收获。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仿生学方面的知识,激起探索自然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8.
李素伯(1908-1937),江苏省海门人。在我国三十年代中期,他是个颇有知名度的散文作家和评论家。出版过《观万流亭之夜》、《漫谈新诗》等作品和评论集。尤其是他的《小品又研究》一书,更是当时以至今天唯一的一部专门研究小品文写作的专著。其后他还写了《小品文杂说》一、二、三。李素伯可说是我国的小品文研究专家。李素伯对小品文研究的主要贡献,是对什么是  相似文献   

9.
尹波 《教育教学论坛》2012,(22):266-267
科学小品文是语文课的内容,而不是科学课,也不是常识课。在科普文章的教学中,怎样提高生本对话的实效呢?笔者总结出:一、抓词朗读,关注情感体验;二、品味遣词,关注学法指导;三、探究说明语言,培养自主阅读能力;四、精设语言训练,科学人文共鸣;五、延伸课文,拓展课外阅读。教学中,把最多的时间交给"语文",科普小品文才能上出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10.
陈祥福 《文教资料》2008,(28):154-156
林语堂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自由主义作家,以提倡幽默闲适的小品文著称,被称为幽默大师.林语堂早期从语丝社的"急先锋"到另起炉灶创办<论语>,提倡幽默与性灵的小品文,他的写作观念和创作理念发生截然不同的变化;本文将结合社会环境.作家的创作心态等方面,从林语堂在"语丝社"和"论语派"两个时期的创作变化来解析其创作理念的建构与变迁.  相似文献   

11.
《桥之美》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语言充满诗情画意,极富表现力。教学这篇课文重点不能放在对文体写作方面的探索,而应该从欣赏美的角度来体验桥与周围环境所形成的那份和谐美。本教学案例依据"交流预习"、"研读共赏"、"拓展延伸"、"归纳总结"四个板块,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画面美和语言美,进而拓展到生活中的"桥之美"。  相似文献   

12.
用语文的眼光解读科学小品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小品文是低段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为科学小品文教学最难处理的是科学知识、语言形式与表达方法的和谐统一。很多教师误以为教学科学小品文的目的是给学生以科学知识,因此常常把科学小品文上成科学课或是常识课。教师以填鸭的方式讲科学知识,学生学得枯燥无味,还忽略了语文  相似文献   

13.
文章把袁宏道、王思任的小品文置于明代文学的背景中,对袁宏道王思任小品文中以"水"为喻时所呈现的"自然与典雅""阴柔与阳刚"各与时代的同构性以及两家之间的异质美进行了分析.结论是两人的小品文各有对明代主流文风的反拨和否定,而王思任的小品文更带有否定之否定的色彩.这标志着晚明时期的文学创作已经从拟古文风中脱胎出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说明文的写作有明确的要求 :能写“简单的说明文”,即“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可见 ,初学写作说明文需注意三点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 ;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正确使用说明方法。其中“说明事物的特征”是说明文的根本目的。如果把说明目的比作“过河”,那么说明方法即是过河的“桥”。没有了说明方法的桥 ,过河也就可望而不可及了。恰当使用说明方法 ,可以使说明对象的特征更突出 ,说明事理的阐述更充分。说明过程中 ,我们不仅要准确把握各种说明方法的特点 ,而且要能根据说明目的和说明对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旅鼠之谜》是一篇科普小品文,其独特的写作艺术令人称奇。本文从新颖巧妙的布局、严谨自然的衔接、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以及通俗亲切的语言等方面赏析了作品的写作特色。  相似文献   

16.
说明文在九年义务教育小语教材中占有相当的数量 ,粗略统计 ,共24篇课文(还不包括童话、散文、诗歌体裁的“说明文”)。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 ,说明事物的形态、性质、特点等。学生阅读说明文对事物有所了解 ,从而获得知识。入选小语教材的说明文有两类 :一类是介绍性的科学小品文 ,它以平实的笔法 ,准确地介绍事物和科学知识 ,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等 ,如《赵州桥》、《鲸》、《太阳》等。另一类是文艺性的科学小品文 ,这类文章运用文艺性的笔调 ,以描写、故事、对话等形式来介绍知识 ,语言生动活泼有趣 ,如《蛇与庄稼》、…  相似文献   

17.
《太阳》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中一篇经典的科学小品文,文中介绍太阳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地球的关系时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学习本课时可以重点体会文中说明事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目前科技写作课教学写作练习环节薄弱的现状,提出改进意见。指出要加强科技写作练习的设计.从材料的选择、题形的设计等方面,能针对学生的实际,符合科技写作练习的特点和规律,使设计的习题达到训练和提高学生科技写作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山水小品文阅读的难点是"以小见大"。山水小品文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从自然山水走向文人山水和社会山水,采用“以人观物”“以物观人”“人物互观”等方式,破译山水物象的形相密码、情意密码和入世密码,才能帮助学生读出小品文中的乾坤,读懂作者蕴含的深意。  相似文献   

20.
<正>山水小品文虽与科学小品文同称为"小品文",但区别于后者的知识特性。它是通过"品山川之美""塑高雅情怀"的,更注重的是情感的表达,是散文的一种。因此在教学时,应遵循散文的教学策略,在此基础上,再突出它自身短小灵活、简练隽永的特点。我通常会重点抓住散文的三大环节,即感知美景、把握情感与分析手法,并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