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在写作本单元的习作时,要注意想象与事物之间一定要有内在的关联性,切忌脱离具体事物的空想。想象既要大胆,又要合理,既要高于现实,又不能脱离现实。写作时,我们可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某个人物或某件事物的特点展现出来,进而衍生出一系列的故事。我们还可以将自己进行"夸大"或"缩小",借助不同的视角看寻常生活会发生  相似文献   

2.
刘学英 《教学随笔》2016,(4):141-142
晏阳初是我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他在开展平民教育时针对中国民众的贫、愚、弱、私"四大病",采用了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大方式"实施了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影响至今.在平民教育运动中,首先进行的就是识字教学.本文主要针对晏阳初在开展平民教育期间所进行的千字课——属于"四大教育"中的文艺教育——进行回顾和分析,其中包括平民千字课的相关概念、开展以及对当今识字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被儒家尊为"亚圣".他一生高举"民本主义"大旗,倡仁爱,推仁政,行仁道.当其在政治上不被重用时,就和孔子一样聚徒讲学,并且"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相似文献   

4.
这里的"夸张法"是指将习题中的某个研究对象进行夸大(或缩小),使其隐藏的变化趋势得以迅速暴露,并同时使"夸张"后的物理情景在脑海中得到体现,从而完成由抽象到具体,由  相似文献   

5.
孟子的成功与其母对他的精心培养有很大的关系,孟母为了孟子三迁其住所,为了教育孟子有恒心将快要织成的布斩断,为了实践自己对孟子所说的话不顾家庭经济的拮据为孟子买肉,加上孟子自身的努力,使孟子终于成为了"亚圣"。孟母教子的经验对于现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我们可以从中探讨家长在教育孩子成才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们还应该知道,孩子成才的真正因素是自己,是内因,家长和外部环境只能起辅助作用,是外因。  相似文献   

6.
构式理论视野下的夸张形式描述与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构式理论资源,在定量分析语言事实基础上,对夸张形式作出相对完备的描述与解释,定性的观察结果有:夸张点在夸张构式里以显性、隐性两种方式出现;本体承前省略前提下,只有夸体也可以生成夸张;依据夸张点要凸显的特征为标准,判断夸张属于夸大还是缩小;语言事实有连夸、博夸现象;出现了典型与非典型两种夸张构式。  相似文献   

7.
夸张杂谈     
夸张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的本质特征,有意地“言过其实”,将所叙述或描写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一)夸张的种类夸张这种修辞格,可分为两种。 1.增益性夸张。把事物故意夸大,将芝麻夸大成西瓜,称之为增益性夸张。例如: ①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  相似文献   

8.
"以意逆志"既强调了读者的"意",又强调了作者的"志",同时用"逆"字概括了一个复杂过程.为了避免主观臆断,我们要"知人论世".孟子的主张今天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晏阳初是我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他在开展平民教育时针对中国民众的贫、愚、弱、私"四大病",采用了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大方式"实施了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影响至今。在平民教育运动中,首先进行的就是识字教学。本文主要针对晏阳初在开展平民教育期间所进行的千字课——属于"四大教育"中的文艺教育——进行回顾和分析,其中包括平民千字课的相关概念、开展以及对当今识字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在证明不等式的过程中,常常需要把不等式一边进行放大(缩小),从而证得不等式.这种把不等式的一边放大(或缩小)的技巧通常叫做"放缩法".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在高中数学中占有一定比重,略加归纳,有以下四种类型.一、利用函数的增减性及函数值域把原不等式放大或缩小.  相似文献   

11.
我看孟子     
蔡花 《高中生之友》2008,(Z2):39-39
两千多年前,先秦文坛的重镇——孟子以其思想的博大、政治的精通、雄辩的口才雄踞"亚圣"之位,他是一个政治的奇葩,也是一个情感丰富的精神领袖。孟子的感情是澎湃的。在《公孙丑》中,孟子说"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轩昂霸气充满着斗争意  相似文献   

12.
"亚圣"孟子在继承并发展孔子"仁"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学说体系,即"仁政"学说及"性善论"."仁政"是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包括(1)制民之产(2)民贵君轻(3)贵王贱霸(4)合理分工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性善论"以及其带有宿命论思想的"英雄史观",则是论证"仁政"主张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放缩法是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方法,它是通过把不等式中某些部分的值"放大"或"缩小",简化不等式,从而达到证明的目的.利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的关键在于通过将所证明的不等式中某些项的值适当"放大"或"缩小",使不等式中有关项之间的大小关系更加明晰、  相似文献   

14.
"亚圣"孟子是我们中华民族尊崇的先师,他师承孔伋,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著有《孟子》七篇:《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等著述,孟子形成一套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的教育理论。重新梳理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有利于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可以加强大学内涵建设,改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有益于当今大学教育改革的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5.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与当今农民教育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晏阳初老先生(出生于1893年)与陶行知是同时代的教育家,他毕生从事平民教育事业,探索用教育改造中国社会的道路.先后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北农村建设协进会、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发起了中国平民教育运动,在国际上都有积极影响.晏老通过多年的定县平民教育实验,提出了通过"四大教育"(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运用"三大方式"(学校式、家庭式、社会式)、挖掘人类潜能、开发人们心智、"除文盲,作新民"、对乡村进行整体改造、建设新乡村的教育思想.他卓有成效的平民教育工作得到世界的公认,被授予"当代世界具有革命性贡献的伟人"称号,被称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虽然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思想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但对当今农民教育改革仍有很大启示.本文就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思想及对当今农民教育改革的启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是丰富多彩的,同时又是纷繁复杂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除了要关注经济发展、物质文明、GDP增长等,还应该特别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因为不解决好这个问题,就没有真正的和谐社会.社会上存在着"弱势群体",在学校里,也同样存在着校园"弱势群体".校园"弱势群体"主要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在学业、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长期处于困难或不良状况的那部分学生.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说话和写文章的时候,为了突出某一事物的本质特征,表达强烈的感情,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运用丰富的想像力,故意对事物的某些方面作夸大或缩小的描述,给人以异乎寻常的感觉,以增强感染力,这种修辞方法叫夸张。按夸张的形式,可以把夸张分为扩大性夸张、缩小性夸张和超前性夸张三种。一、扩大性夸张。就是把事物的形象、性质、状态、特征、程度等,故意往大处、高处、快处、强处等方面说。例如(: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2)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例(1)中的“白发”怎么也不会长到“三千丈”,但为了强调突出自己心情惆怅…  相似文献   

18.
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经过夸张处理的形象就像是日常生活中的影子,一方面,它与事物本身有着密切的相似和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19.
亚圣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儒学,与孔子一起并称孔孟,同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反对诸侯间攻城掠地、残害人民的不义之战,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他还呼吁省刑薄赋,制定民产,对人民的苦难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和关注。千百年来,他的“为民请命”的高尚执著的精神在中国知识分子身上代代相传。然而,我们今天的生活与孟子所处时代大相径庭,要新一代青年理解孟子还是有困难的,但是,尽管孟子离我们很遥远,我们仍然要努力不使他的精神失传。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大都在《孟子》中记录着。因此,我们教师要借助高三…  相似文献   

20.
所谓夸张艺术,是指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夸张艺术把情感因素与知识教学结合,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把智力活动由最初发生的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从而消除疲劳,激发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