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2011,(7):F0004-F0004
根据国家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教职成[2000]5号),湖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师范学院面向全国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称“中职”硕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2.
今年至2005年.平均每年招收千名中职校教师在职攻读项士学位。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要求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保证培养质量.推动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本刊讯(特约记者):在2000年至2005年间,平均每年招收约1000名中等职业学校在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这是5月对日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中提出的基本目标O《通知)规定,报名人员为在中等职业学校从事3年(含3.年)以上教育教学工作的在职教师,年龄在物岁(…  相似文献   

3.
2000年5月30日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教职成[2000]5号),决定在2000年至2005年间,平均每年招收约1000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2000年8月18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的意见》。2000年9月18~20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在云南昆明召开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4.
《职业技术教育》2007,(12):29-31
成绩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贯彻《教师法》、《职业教育法》,积极推进教师资格制度的同时,加强职教师资相关制度的建设.2000年5月,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下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推动职教教师的师德建设;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开辟了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专门通道,加快培养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同年8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的意见》,推进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委、教育厅(局)、学位委员会,广东省高教厅,部属各高等学校,南京师范大学: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开展高等学校“两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教社政[1999]17号)精神,做好高等学校“两课”教师在职攻读?..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日前作出决定,在部分全国重点建设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学校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这是教育部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师资培训基地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对培养一批跨世纪专业带头人,从整体上提高我国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将产生深远影响。承担这项培养工作的学校是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据介绍,首次开展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基本目标是,在2000年至2005年间,平均每年招收1000名中等职业学校在职教师在…  相似文献   

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委、教育厅(局)、学位委员会,广东省高教厅,部属各高等学校,南京师范大学: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开展高等学校“两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教社政[1999]17号)精神,做好高等学校“两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工作,现将《1999年高等学校“两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参考》2014,(1):79-79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做好2010年“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精神,支持特岗教师在职学习和专业发展,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教育部决定2013年继续组织开展服务期满留任特岗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工作,  相似文献   

9.
为加快我国硕士层次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国务院学位办在2000年颁发了《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并于同年选定天津大学、同济大学等13所不同类型高校在全国中等职校(含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和技工学校)中通过推荐、报名、考试、选拔优秀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以下简称“中职硕士”)。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技术》2008,18(8):92-92
<正>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做好2008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招生工作。据悉,今年承担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高校,包括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等,共32所。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职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工作全面展开了,课程设置是这项工作成败的关键。笔者结合实际,分析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课程设置所应依据的基本原则,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知》指出,2003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的招生类别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包括法律硕士(J.M)、教育硕士(Ed.M)、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公共卫生硕士(MPH)、军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在职人员报考攻读硕士学位应具备的条件,国务院学位办对不同的招生类别规定了不同的要求。报名采取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现场报名时间为2003年8月27日至31日;网上报名时间为8月上、中旬。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考试实行全国联…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来 ,我校根据教育部确定的开展“两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基本目标和指导思想 ,精心组织、努力做好“两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教学管理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一、提高认识 ,为做好“两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培养工作奠定思想基础开展“两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工作的基本目标 ,是使“两课”专职教师通过在职学习的方式获得硕士学位。这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以全面提高高校“两课”教师思想…  相似文献   

14.
试论中职教师在职读硕士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试办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被定性为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范畴。在其实际操作中存在定位模糊的问题。从长远发展来看,如果能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定位为专业学位,将更能促进其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彭璐 《安徽教育》2009,(9):20-20
<正>本刊讯日前,经过统筹安排,精心组织,2009年安徽考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考生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工作已圆满结束。共有6163名考生报考15个类别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以及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报考人数比2008年增长21.5%(2008年安徽考区报考人数为4840人),显示了我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持续升温的良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记者高山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2000年5月16日,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联合发出了《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提高对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师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江泽民总书记最近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如下简称《谈话》)中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  相似文献   

1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 ,教育部直属有关高等学校 ,南京师范大学 ,总政治部宣传部第二教育局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有关安排 ,2002年将继续开展高等学校“两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报名与考试1 报考条件 :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 ,从事高校“两课”专任教学工作三年以上(工作年限计算截止日期为2002年7月31日) ,政治素质较好 ,热爱“两课”教育教学工作 ,具有一定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的高校…  相似文献   

18.
我国部分高等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是一项重大决策 ,具有深远意义。本文结合我校 2 0 0 0年至 2 0 0 1年招收中等职业教师攻读硕士学位的实践和尝试 ,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过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探索了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9.
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大力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素质、培养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有效途径.我们通过对山东省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职成教司有关文件要求,2003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招生报名工作即将开始,有关事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