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推广普通话,方便你我他"是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活动的宣传口号,虽然只有10个字,但对我校全体师生普及国家通用文字,促进语言文字应用规范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汉语文教学中,规范"语言文字"是提升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主要途径,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发展要求、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是我校实现"语言文字规范示范学校"这一目标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根本性工作,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活动,就是进一步提升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人口大国。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语言文字规范的客观需求日益迫切。语言文字的应用是否规范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语言文字的不断完善、规范的过程,也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明历程。我们语言文字工作者有责任为汉语规范化尽心尽力,作出贡献。下面,是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语言文字规范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甘孜州社会用字用语不规范甚至错误的现象令人担忧,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是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大事,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工作,首先领导要重视,其次要加强宣传、教育、要立法建制,规范语言行为。  相似文献   

4.
语言文字规范化是国家有关部门为消除语言文字的分歧混乱现象,根据语言文字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制定并推行语言文字的各项标准和规范,以促进语言文字纯洁健康地发展,促进社会用语用字不断规范的行政行为.而所有标准与规范都是国家主管部门在充分研究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和颁行的,既符合语言文字自身的发展规律,也充分考虑了人们的应用习惯,可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所以,全社会都应遵照国家颁布的各项标准规范使用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5.
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留学生的汉字姓名 为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并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第十七条针对我国公民姓名的用字问题提出"可以保留姓氏中的异体字"①,但是在该法律条文中没有涉及外国人的汉语姓名的用字问题.此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章第二十条明确规定"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②,当然这只是针对教学活动而言的.  相似文献   

6.
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是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水平的有力举措,是宣传和贯彻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扩大语言文字工作社会知晓度的有益尝试,本文论述了诵读经典诗文的有益之处,引领着学生们走进积淀着五千年民族精神的中华文化,让我们在成长的旅程中"以千年文化为伴、与中华经典同行"。  相似文献   

7.
要闻专递     
我区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本刊讯日前,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语委就进一步提升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整体水平,贯彻执行《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的意见》精神,向各市教育局、语委,柳铁教委,各高校、自治区直属中等职业学校发出《关于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我区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提出实施意见。《意见》提出,自治区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的基本条件是:学校领导重视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规范标准的宣传和实施,语言文字工作制度健全,措…  相似文献   

8.
语言文字工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今年是国家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在新的形势下,我省语言文字工作的总体工作思路是:围绕国家教育部、国家语委的工作部署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中心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工作思路,用创新理念贯穿工作过程,以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重点,以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为重心,积极拓展社会重点行业系统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加强普通话培训测试…  相似文献   

9.
一、语言文字的规范化长期不受重视 目前,我国语言文字的应用、研究和规范化问题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存在着明显的滞后现象.对语言文字的规范化问题重视不够,抓的力度不够.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还没有形成社会风气,一些地区方言盛行;一些不规范的异体字简化字还在被大量使用,甚至经常出现在媒体上.整个社会对正确动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和推广普通话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对英语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必须多管齐下:以制度为基础,完善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以宣传为导向,强化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以培训为抓手,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以课堂为阵地,突出语言文字规范化训练;以环境为依托,营造语言文字规范化氛围;以活动为载体,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发展;以监督为后盾,筑牢语言文字规范化堤坝.  相似文献   

11.
语言文字工作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是国家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举措.高校应以创建示范校为契机,充分认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迫切性、艰巨性和重要,巨,评建结合,创造性开展工作,着力构建确保语言文字工作水平不断提高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一、语言文字规范的意义及其与汉语拼音的关系语言文字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其社会应用的规范化程度是衡量国家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面积辽阔、人口众多,而且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使用全国通用的规范化的语言文字,对于普及教育、发展科技、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及增进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表明,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是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  相似文献   

13.
活动宗旨《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于传播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活动,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水平,培养广大公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操为宗旨,同时为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建设学  相似文献   

14.
东巴文是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多用于纳西族宗教领域。随着丽江文化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其被广泛运用于店铺招牌和旅游产品,但在应用过程中东巴文乱用、滥用现象突出,如何对其进行有效规范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是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中的典范,基于对藏语言文字规范化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对东巴文社会用字规范化研究的初浅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语法规范化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文字规范化程度的高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凡是先进的国家,都毫无例外地以规范化、标准化为先务,其中尤以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为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早在五十年代,中央就提出普通话语法规范化的问题,并确立了明确的标准.但是,从几十年来的语言实践来看,不少人对语法规范化还缺乏必要的了解,致使自己的语言违反语法规范,也看不出别人的语病;特别是面对社会上的一些语言污染现象无所适从,甚至把错误的当成正确的,以讹传讹,严重地影响了交际,有损于工作和学习.因此积极宣传语法规范化,大力推广语法规范化,对语法规范化进行再认识,以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不断消除语言污染现象,是摆在全国人民面前十分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语文现代化原来叫文字改革,现在称语言文字工作.语言文字规范化是语文现代化的基础,信息化是语文现代化的手段,国际化是语文现代化的目的,其实质是主体化与多样性统一,构建和谐的社会语言生活.推普工作在学校称"普及普通话",对社会称"推广普通话",因而语言规范标准应该科学、适用、稳妥、动态,分为指令性的和指导性的.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的社会生活对于语言生活规范化的要求有了极大的提高,上世纪后半叶到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对语文生活规范化的举措也大力加强了,这些要求和举措与语文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直接承担着语言文字规范传播任务的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讨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在新世纪的语文教育中应该大力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课程理论和教学实践建设。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中国文字学会、叶圣陶研究会、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联合发起,中国语文报刊协会秘书处、语文世界杂志社承办的"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活动,迄今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均被纳入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普通话推广周系列活动。活动的顺利进行培养了广大公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操,广泛地宣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效地纠正了社会语言文字应用上的混乱和不规范现象,进一步推动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标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进而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力量。同时,活动也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得到了教育部语用司的支持。日前第四届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已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9.
视窗     
“语文报杯”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配合“推普周”拉开帷幕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普及语言文字规范知识一、大赛宗旨为了在全社会进行语言文字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帮助纠正社会语言文字应用上的混乱和不规范现象,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我们决定在全国开展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二、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文字学会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叶圣陶研究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语文报社三、参赛对象全国小学生、中学生、教师以及社会各界语言文字使用者和爱好者。四、组织机构(一)顾问委员会成员许…  相似文献   

20.
语言文字工作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社会公共事务.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简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范围,有利于促进现代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地区间、民族间的交往交流,有利于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有利于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