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肯自传     
我于1809年2月12日出生在肯塔基州的哈丁县。我父母是弗吉尼亚州人,双方都是普通老百姓——也许应该说门第低贱。在我十岁时,母亲就离开了人间。她出身于一个叫汉克斯的家族,她家有些人如今住在亚当斯县,有的在伊里诺伊州的梅肯县落户。我祖父亚伯拉罕·林肯大约在1781或1782年从弗吉尼亚州移居肯塔基州,一两年后在那儿死于印第安人之手,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森林中开辟农场时被杀害的。我父亲在祖父去世那年只有六岁,长大后可以  相似文献   

2.
二手的声望开启了一些大门,也使另一些门封闭。对于她父母,里根和南希的女儿帕蒂·戴维斯在书中“砰”然关上了这扇门。她没有过多地炫耀家庭的荣耀,恰恰相反,她在宣扬家丑。正如她弟弟所说:是从她父母的荣耀中获利,还是把他们视之为草芥,她只有两种选择:要么逆来顺受,要么揭露事实。  相似文献   

3.
2003年奥斯卡参赛影片,这是第一个值得关注的理由;萨姆·门德斯的又一部扛鼎之作,这是第二个期待的理由;强劲的演员阵容:老当益壮的保罗·纽曼、转变角色的汤姆·汉克斯、风格迥异的贾德·劳,必然成为第三个必看的理由;当然还有久违的老式黑帮题材……“每个儿子都掌握着父亲的未来,每个父亲都是儿子心目中的英雄”。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伊利诺伊州的洛克岛,一个声名显赫的贩卖违禁品的组织正在举行庆典,为首的罗尼先生(保罗·纽曼饰)德高望重,老而弥坚。他有个不大争气的儿子科纳(丹尼尔·克雷格饰),时不时给他捅点娄子…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件既使罗伯特·格雷夫斯自由放纵,又使其受到束缚的风流韵事。这位诗人的侄子理查德·珀西瓦尔·格雷夫斯在一部新出版的传记中,记叙了罗伯特和他的妻子南希及情人劳拉·赖丁三人姘居的一段经历。  相似文献   

5.
文婷 《世界文化》2004,(2):27-28
由汤姆·克鲁斯主演的史诗类影片《最后的武士》于2003年12月5日在全美上映。这部影片是华纳公司2003年度5部强片之一,故事背景设在幕府时期的日本,汤姆·克鲁斯扮演一名喜欢酗酒的美军上尉阿格林,受聘到日本为明治天皇训练一支现代化的军队,以实现自己逐步收回领地、清除残余武士的计划。汤姆·克鲁斯足足花了一年时间去完成这部影片的拍摄。近日,汤姆·克鲁斯接受了美国媒体的采访。访谈中谈起了他这部备受关注的影片。汤姆·克鲁斯表示,他是个很容易被外来文化所吸引的人,所以他很庆幸自己是一名演员。他说:“作为一名演员最值得炫耀的,…  相似文献   

6.
2003年奥斯卡参赛影片,这是第一个值得关注的理由:萨姆&;#183;门德斯的又一部扛鼎之作.这是第二个期待的理由;强劲的演员阵容:老当益壮的保罗&;#183;纽曼转变角色的汤姆&;#183;汉克斯、风格迥异的贾德&;#183;劳,必然成为第三个必看的理由:当然还有久违的老式黑帮题材……  相似文献   

7.
基蒂·凯利未经授权的传记《南希·里根》在美国各地引起巨大反响,波及全球。这位矮胖的中年作家对公众的反应大为震惊。南希·里根差一点要逃脱罪责,只差一点。 "说实话,我并不十分想写此书,"基蒂·凯利说。这位擅长揭人丑事的老手,写了一本前第一夫人的传记。这本未经授权的传记出版后第一周所售出的数量,超过了近年来美国出版的任何其它书籍。"我的出  相似文献   

8.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陆家齐路易莎·梅·奥尔科特于1832年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日耳曼敦,是康科德先验论哲学家和教育家布朗森。奥尔科特的女儿。她和三个姊妹在贫困中度过了幼年时代,但她们却有一些这样的人作为朋友,甚至家庭教师,像亨利·大卫·梭罗①、拉...  相似文献   

9.
安东尼·特罗洛普在公众中的声望无须靠电视连续剧来突出,哪怕象英国广播公司摄制的《巴切斯特史话》这样一部精彩的电视剧。他现已跻于英国名小说家之列。但是他的母亲尽管在当年与她儿子一样享有盛誉,现在却淹没无闻了。弗朗西丝·弥尔顿生于1780年,是一位牧师的女儿。二十九岁时,她与托马斯·特罗洛普结婚,这在当时已属晚婚。十年中,他们生了六个孩子。  相似文献   

10.
蔚蓝 《世界文化》2003,(5):26-26,32
在德国柏林四季饭店的套房里,妮可·基德曼穿一件镶边的红色衬衣,蓝色外套,没有佩戴任何首饰,这位汤姆·克鲁斯的前妻非常随意地谈起了她的电影。她讲话时表情丰富,两只美丽的蓝眼睛在不停转动,她的神态和那张雪白的脸让人感到某种令人难以捉摸的冷峻。由她饰演的(《不惜一切》、《红磨坊》、《时时刻刻》)先后获得了三个金球奖。而《时时刻刻》又已经获今年的奥斯卡奖,这些只是她演艺生涯收获的一部分。妮可·基德曼出生在夏威夷的火奴鲁鲁,在澳大利亚的悉尼长大,她的演艺事业可分为三个阶段:1989年初次登上美国影坛,出演《飞越地平线》;19…  相似文献   

11.
糖果·金树是我的奶奶。我爱她。人人都叫她“糖果”,每一次听人叫她糖果的时候,我都会微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不幸故事中的温情埃尔瓦·罗宾逊夫人永远也不会忘记九月里一天早上她接到的那个电话:她那年仅22岁、正在上大学的女儿———黛安妮不幸死于车祸。接下来的几周、甚至数月,埃尔瓦都沉浸在极度的悲痛之中。她的亲友、教友以及邻居都不断地来安慰她和她的家人。然而,埃尔瓦感到最大的安慰是来自她中学时期的老朋友———厄玛·海逊。厄玛也经历了同样的不幸,一年前,她21岁的女儿———南茜也不幸:在车祸中丧生。厄玛和埃尔瓦常在一起,一边哭一边讲述她们各自女儿的故事。有时,她们还手捧鲜花一起去墓地。厄玛比其他任何人都能理解埃尔瓦的心情…  相似文献   

13.
道奇 《世界文化》2001,(2):21-22
1932年11月8日夜晚,在庆祝十月革命胜利15周年的节日盛宴上,斯大林与妻子娜杰日达·谢尔盖耶夫娜发生了争执。“喂,你喝呀!”“人民之父”斯大林突然对没有喝酒的妻子说。“我不是你的‘喂’!”娜杰日达·谢尔盖耶夫娜不满地反驳一句,并生气地离开了克里姆林宫。第二天早晨,在乌索沃车站旁边的“祖巴洛夫-4”别墅找到她时,她已经死了。她手里握着一支像玩具一样的小型“瓦尔德”手枪,枪是她兄弟送给她的。这是斯大林女儿斯韦特兰娜·阿利卢耶娃在回忆录中叙述关于斯大林妻子自杀悲剧的典型说法,确切地说,这种说法是别人告诉她的…  相似文献   

14.
克里谈她的父亲罗伯特·肯尼迪周年编译罗伯特·肯尼迪被害25年后,他的女儿克里·肯尼迪·科莫谈起和父亲一起生活的往事,以及他流传至今的优良传统。罗伯特·肯尼迪是位政治家,但是美国人民却视他为明星。那年春季竞选期间,作为美国参议员的他,无论什么时候出现,...  相似文献   

15.
1970年夏天,朱莉·安德鲁斯与布莱克·爱德华兹合作在巴黎拍了影片《亲爱的莉莉》。当时安德鲁斯忙于事业,又要操持新婚不久的家务。每当工作完毕后她就急忙往家赶。孩子们早晨起床后也不收拾,甚至连牙都不刷,真让她有点哭笑不得。早晨,安德鲁斯把孩子们叫起来,对他们说:“孩子们,快起来,让我们一起晨练。我们比赛,谁若是输了,我们就罚他。”大女儿詹妮朝气蓬勃,说:“别那么唠叨,你说话可算数?”“当然,”安德鲁斯表示。她认为,作为母亲,自己得以身作则,带动孩子们。果然,在一次跑步中詹妮超过了安德鲁斯。“你准备怎么罚我?”她问詹妮。“…  相似文献   

16.
传奇式英雄拉乌尔·瓦伦贝里的故事李力编译拉乌尔·瓦伦贝里是瑞典商人和外交官,他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努力营救匈牙利的犹太人和被囚禁在苏联时失踪而成为一位传奇式人物。摄影师汤姆·韦赖什在布达佩斯光复前的恐怖日子里曾与这位瑞典英雄密切合作过,他怀着崇敬...  相似文献   

17.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是美国著名的幽默作家,他的《汤姆·索亚历险记》(1876)和《王子与贫儿》(1880)等以少年为主人公的作品至今仍然脍炙人口,深受各国读者的喜爱。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他的真名叫塞缪尔·朗荷恩·克菜门斯。吐温于1835年11月30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的佛罗里达镇,4岁时,全家迁到密苏里州南部的汉尼巴尔居住,在那里他度过了少年时代。汉尼巴尔位于密西西比河岸边,因地处南部交通要道而热闹繁盛。1867年,吐温32岁时,他以旧金山的加利福尼亚时报记者的身分与去欧洲和巴勒斯坦的旅游团同行,乘的是“桂格城”号轮船,历时半年。他从所到的各个地方,向报社发回许多非常有趣的报道。这次旅行是他人生的一个大转机,因为在这次旅行中,他结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美貌姑娘奥莉薇娅·兰登的弟弟查尔斯·兰登。  相似文献   

18.
雪冬 《世界文化》2004,(5):31-33
塔妮·玛丽娅·奥古斯塔·库特切拉从幼年开始就与年迈的养母过着寂寞的生活。她很想知道自己原来家庭的情况。通过偷听养母与别人的谈话,她逐渐了解到自己的身世。她的父亲,卡尔·库特切拉,在与他的第一位妻子乘坐马车时,因事故而导致妻子被水淹死。心情悲痛的库特切拉将10个星期大的儿子送给一个远亲抚养,孤身一人去了国外。几年后,他一返回维也纳就来到亡妻的墓前悼念。正是在此处,他和一位与自己的亡妻看上去十分相像的漂亮女子相遇。他们俩很快就结为了伉俪。卡尔的第二任妻子奥古斯塔1905年1月25日在乘坐到维也纳的火车上生了女儿玛丽…  相似文献   

19.
    
达吉亚娜·彼得罗芙娜搬进老波塔波夫的房子一个月以后,他死了。达吉亚娜·彼得罗芙娜还同她的女儿瓦丽亚和孩子的老保姆孤单地住在那儿。这座三间屋子的宅舍,坐落在市镇边缘上的一个小山丘上,俯瞰着北面的河。在房子和如今已萧瑟的花园的那一边,闪现出一片白色的小桦树林。乌鸦从早到晚在那儿呱呱地叫着,成群结队地翱翔在光秃的树梢上头,仿佛在市镇上空笼罩着一片阴霾。达吉亚娜·彼得罗芙娜离开莫斯科以后,过了好久,对这荒僻小市镇的一切才习惯起来:屋顶倾斜的小房子、吱吱嘎嘎的耳门和宁静的黄昏,还有静得使你听得见煤油灯火焰的嗤嗤声。“我多么傻呀!”达吉亚娜·彼得罗芙娜思索着。“我为什么离开莫斯科,为什么撇开了那剧院和我的朋友们呢!我本来可以把瓦丽亚送到她的住在普希金诺的保姆那里去——那里没有什么空袭  相似文献   

20.
1960年,玛丽莲·梦露已成为一个心平气和的传奇式人物。她已与阿瑟·米勒结了婚,在演员排演场的讲习班里受到鼓励,她梦寐以求的成就似乎是近在咫尺。很难得,她给法国记者乔治·贝尔蒙特一次会面的机会。这也是她最后一次接待来访者。两年后,在她36岁时,她就与世长辞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