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的微笑     
蒙娜丽莎的微笑是动人的,语言的微笑却是可以温暖人心的。别看我们天天都在说话,其实说话之中也大有艺术可言。不会说话的人,有时会因为一句不经意的话让别人无地自容,有时会因为一时失言而使自己陷入难堪的境地。会说话的人,总是在一次次交谈中为自己赢来机遇,赢来朋友。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周红提倡“赏识教育法”,也就是说学会肯定、鼓励孩子,而不是永远指责、打骂孩子。比如孩子在一次考试中虽然仍是班级倒数,但与上次相比已有提高。家长应该注意语言上的艺术,肯定孩子所取得的进步,而不是责骂孩子没有别人考得好。恶劣的语言会打消孩子…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南京市一家长来信说:我儿子今年上小学四年级,接受能力强,成绩不错,但容易骄傲。如果上次考得不错,往往这次就退步,我们批评教育他一顿,下次又会考好。考前总爱说:“没问题。”总高估自己。我们没少教育他,但效果不明显,请问我们该怎么办?如果孩子容易骄傲,当孩子获得成功时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做。1.家长要沉着。现在的普遍情形是:孩子考得好,往往是孩子喜笑颜开,家长眉开眼笑。所以我们要从改变自己做起,要认识到,孩子现在的小成功,不等于最终的成功。孩子阅历有限,在成功面前头脑容易发热,家长能沉着,也会使孩子冷静下来。只有在成功…  相似文献   

3.
陶丽娟 《师道》2012,(2):13-13
每当孩子考试过后,我们总想知道孩子考得怎样,知道了成绩,我们又迫不及待地问孩子分数。取得了好成绩,心想孩子真听话。而一旦成绩下降,心里就不是滋味。对孩子的一切不满意、不顺眼,似乎成绩就是孩子的全部。  相似文献   

4.
每当孩子考完试,家长最关心的就是考多少分,在班上和年级排名怎样。如果孩子考得好,排名靠前,家长满心欢喜,孩子也松了一口气;如果孩子成绩差,名次是垫底的,家长的情绪就会一落千丈,孩子也活得提心吊胆,没准还会挨一顿揍。家长会上,无论孩子成绩好坏,拿到老师发的成绩排名表后,家长心情都很复杂。那么——长久以来,我国的学校都不约而同地进行排名制度,每逢大小考试后,都要把所有学生的成绩、名次统计出来,供学生观看或者直接在课堂上由老师公布成绩和名次。每到这个时候,除了少数考得好的学生外,学生们的心情都十分紧张,而老师宣读名次的语…  相似文献   

5.
蒙台梭利说:儿童是爱的源泉,儿童是每个人温情汇聚的焦点。的确,孩子总是最能触及和牵动我们柔软的心灵和敏感的神经。因为孩子,我们会惊叹生命与成长的神奇,即便要日日重复单调乏味的劳作,也会因对于孩子美好未来的希冀而充满鲜丽的色彩;因为孩子的成长,我们会满怀欣喜,倍感安慰  相似文献   

6.
钱学森同志在讨论教育体制改革的一次座谈会上,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教授对他说:“你们所说的好孩子在我们美国是很笨的孩子,你们孩子的爸爸妈妈会问你们考得如何;而美国的爸爸妈妈问孩子时总是说:你在班里最近有没有提出什么冒尖的问题,也就是鼓励创造性思维。”钱学森讲:“不要搞成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年轻人要培荠他们的创新精  相似文献   

7.
我和爱人都是工人,都没有文化,我们常常感到,因此而不能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可是,我们的孩子,生活在新社会,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有着很好的学习环境,却不知道奋发图强,好好学习。去年,有一天,在小学五年级读书的大孩子从学校回来,闷闷不乐,一问,原来算术成绩考得不好。听到孩子学习不好,我就回想起自已小时候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不能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为他出谋划策。因为那是一个成人的思维和想法。家长的预见性会让孩子丧失很多让他们成为真正的自己的机会。我们可能会避免让他们少走弯路,少经受挫折,我们会用经验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可是经验是我们的并不是他们的,我们要教给孩子如何思考而不是思考什么。在一个充满同龄人压力的社会中,教育孩子思考什么而不是如何思考是非常危险的。这会造成孩子只会依赖家长指点而不运用自己的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一忌:甜水等待我们常常看到,家长在接孩子时拿着一瓶甜饮料,惟恐孩子在幼儿园喝水不够。其实,每天都有"甜水等待",反而会影响孩子在幼儿园的正常饮水,而且长此下去,会影响儿童的健康。我们倡导孩子喝白开水,因为白开水中含有饮料不具备而人体非常需要的微量元素。二忌:刨根问底孩子离开一整天,家人的惦念是可以理解的,但接孩子回家后,全家人围着孩子问这问那,不仅使孩子厌烦,还  相似文献   

10.
家长会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的平台。大多数学生家长都不太情愿参加家长会,可能是由于家长会的模式单调、内容乏味等原因造成的。一提到家长会,一般都会想到考试结束了、学生成绩出来了。家长一听说要开家长会,心中就会犯愁,一个劲地嘀咕,不知自己的孩子考得怎么样、是不是又犯了什么错误?心中总是不安,因为自己对于学生在校的表现心中没底。  相似文献   

11.
Q编辑老师:您好! 我孩子这次考试考得不错,我们都很高兴,但我发现,这段时间他有点“小骄傲”了:常常上网,一说他他就回顶我们说,自己学习已经不错了,不用再很用功了;只要我们家来了外人问他学习怎么样,他就会显得很傲气……  相似文献   

12.
德索萨 《良师》2011,(8):9-9
我们总是相信,等我们结了婚,生了孩子,生活会更美好。等有了孩子,我们又因为他们不够大而烦恼,想等他们大些时,我们就会开心了。可等他们进入青少年时期,我们还是同样的苦恼,于是又相信等他们过了这一阶段,幸福就会到来。  相似文献   

13.
每一个关心孩子发展的家长都会在意孩子的成绩,考得好皆大欢喜,考得不好心情烦闷,孩子和家长都有心理负担。这个时候家长最该做的是什么?如何辨证地看待孩子考试的成败得失,帮助孩子在考试失利后调整心态、找回自信?  相似文献   

14.
这篇小说写的是一只羊,一只孩子眼里的羊。提起羊,人们首先会想到它温顺的神态,继而也会想到它因为温顺而被欺侮的样子。但是,这篇小说却以一个孩子的视角,为我们描述了一只充满个性的羊,赋予了羊崭新的形象。  相似文献   

15.
教育孩子并不难,难的是我们能永远拥有一颗童心,以及如何用我们的智慧和爱去传递生活的理念和态度。 三毛曾经说过一句话:“每个生命都应该善待,包括自己。”孩子的到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但也会打破我们原有的生活节奏。我们有一些人因为有了孩子而一切围着孩子转,这样日复一日地生活下去,生活会愈发单调,  相似文献   

16.
家长与教师相遇,大多会问:“孩子最近考得怎么样?在班上排名如何?”很少听到家长和教师谈及孩子喜欢什么运动,有什么业余爱好。  相似文献   

17.
当孩子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并主动参与时,一些家长就会发点钱、给些零食或送件小礼物等表示奖励;当学生表现好、考得好、有进步时,老师往往就发本子、铅笔或小红旗等小奖品作为鼓励.时间长了,我们却发现这些孩子越来越不自觉、不努力了,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先来听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幼儿教师最向往的,是可以经常流连于和孩子在一起快乐而美妙的时光,但并不是所有相处的时刻都是幸福轻盈的。我们也经常会因为教育的不顺利而提高音量瞪大眼睛,每每过后,我们也经常会因为消极的情绪体验而影响工作质量甚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考试结束了,我和班上两个孩子一边走路一边交流:考得怎么样?有把握吗?一个平时在班上成绩还算不错的孩子说:这次语文考试的阅读理解题,我的感觉特好,一定不会出差错。一个平时在班上成绩不算太好的孩子说:我这次考试的阅读理解题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因为我都是根据你平时所讲述的那些答题  相似文献   

20.
前提:树立正确的分数观 每次考试的试卷下发后,往往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有同学会因为考得好而沾沾自喜,还有些同学则因为考得不理想而情绪低落。作为老师要帮助学生纠正这种错误的心态。考得好,固然好,但只是阶段性的,须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对于考差的同学则要给予更多的鼓励,让他们明白落后只是暂时的,一次的失利并不是世界末日的到来。辩证地讲,错得多,才能改正得多,进步得多,考好的同学也许只能获得10分的进步,而考差的同学却可能有50分进步的机会,所以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找出差距、迎头赶上。教师只有帮助学生理性地对待考试分数,树立正确的错题观才能让学生更多地去关注自己的错题而不是自己的分数,从而为整理试卷开好头、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