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万·屠格涅夫、保利娜·维亚尔多和玛丽亚·马利布朗友人协会在巴黎出版过一份名为《手册》的科技年刊。其中一期,刊登了一幅从未发表过的列夫·托尔斯泰的画像。画像由法国著名歌唱家保利娜·维亚尔多绘制,但未加任何评注。保利娜·维亚尔多同屠格涅夫是知己朋友。1857年3月,列夫·托尔斯泰同屠格涅夫在巴登巴登共同度过了一段时光,两位作家一起出席了保  相似文献   

2.
杨锏 《世界文化》2004,(3):10-13
奥斯汀·克拉克( Austin Clarke)是加拿大著名作家,现居多伦多。主要作品有: 《交叉口的幸存者》、《交汇点》、《命运风暴》、《长大的光》、《骄傲帝国》、《波浪之源》、《问题》和《磨亮的锄》。2002年以其小说《磨亮的锄》获得加拿大最高小说奖吉勒文学奖,这部小说深刻反映了巴巴多斯的后殖民生活。获奖后,克拉克接受了加拿大文学期刊《一月》编辑琳达·理查兹的采访。 琳达·理查兹(以下简称问):您在《磨亮的锄》中写的毕蒙谢尔这个地方,是一个真实的还是虚构的岛? 奥斯汀·克拉克(以下简称答):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不说巴巴多斯…  相似文献   

3.
合成性的长篇小说《全家》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令人感兴趣的文学实验的成果之一。威廉·迪安·豪威尔斯是这个“实验”的发起人。他想邀集12位著名的美国作家合著一部小说,每人写一章,每一章写一个人物。豪威尔斯当时是美国文坛上的领袖人物和著名的编辑,也是大多数美国重要作家的向导和朋友。他觉得他有把握邀集另外11位著名作家与他一起来写这本书。1906年春,他把这一计划告诉给很有才能的哈泼兄弟出版公司创办的《哈泼斯市场》杂志编辑伊丽莎白·乔丹。后者欣然响应并答应负责这项编辑工作。她向豪威尔斯提供了一份需要约请的撰稿者名单,其中包括亨利·詹姆斯。小说的每一章将在《市场》杂志上以连载的形  相似文献   

4.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Dickens,1812—1870)在《家常话》周刊担任编辑工作九年,该杂志曾发表过一篇写于1857年的未署名的无标题小说。日前,一位美国学者认为,这篇小说的作者正是狄更斯本人。这位学者名叫哈里·斯通,  相似文献   

5.
1993年,小说《圣诞盒子》热销于美国,作者查德·鲍尔·埃文思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手,在此之前他从未发表过任何作品,而他写这本书的初衷仅仅是想为家人准备一份特别的圣诞礼物,不料书出版后却成了众多美国人的圣诞礼物。《圣诞盒子》讲述一位父亲因为工作而忽视了自己的家庭,尤其是伤害了女儿。在一个圣诞节期间,他认识了一位老妇人,这让他的一生发生了变化。这位老妇人惟一的女儿小小年纪就死了,为了寻求安慰,老妇人一直给死去的女儿写信,然后再将信保存在一个做工精美的雕花核桃木盒子里。这位父亲被老妇人那份执着的爱深深打动了,他发誓…  相似文献   

6.
84岁的罗伯特·佩恩·华伦在睡眠中悄然长逝。他是1986年美国正式授予的第一位桂冠诗人。他曾幽默地宣称,如果是由于写了那些用于礼仪上的诗歌,他宁愿不接受这个称号。“天啊,不,”当时他说道,“我不期望人们将会听到我作诗赞美罗纳德·里根夫妇。”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华伦几乎赢得过每一项文学奖。最突出的是,他是唯一的一位普利策小说(《国王供奉的人们》,1947年获奖)奖与诗歌(1958和1979年两次获奖)奖的双奖得主。这位人们称之为“红色的”肯塔基州人,同时还是一位颇具影响的评论家兼教师,他与克林斯·布鲁克斯合著的《关于诗的理解》和《关于小说的理解》深受几代学生的推崇。  相似文献   

7.
现在谈谈我的歌剧和它一败涂地的事吧。《本韦努托·切利尼》奇异的遭遇给了我一个这样的印象,我竟然愚蠢地断定,它对于别人也是富于戏剧性和饶有兴趣的。因此,我请求莱昂·德·瓦伊和奥古斯特·巴比埃为我根据它写一部脚本。我必须承认,即使是我们的朋友也认为它缺少成功的基本要素,不过我喜欢它,甚至现在我仍然看不出它比眼下天天上演的歌剧低劣。为了讨好《政论日报》的资方,歌剧院经理  相似文献   

8.
激情海明威     
上个世纪20年代末,被称为美国的“爵士时代的桂冠作家”司各脱·菲兹杰拉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海明威每写一部小说都要换一位太太。”当时他说这话只不过是打趣,可是,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句玩笑话后来竟然成了预言。世人公认海明威有四大小说,即《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和《老人与海》。在时间上对应这四部小说,他的一生的确先后娶过四位太太。一、《太阳照常升起》——第一位太太哈德莱·理查逊1920年在芝加哥认识哈德莱时,海明威正陷于困境。在这前一年,他身负200多处弹伤,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回国,既…  相似文献   

9.
勿恋(4)庆祝《文化译丛》创刊+周年(3)马克思的风采(已)列宁一生‘},的六天(4)·书林信息··世界艺术名作欣赏·帝莫克莉娅和色雷斯士只(1)上学前的道别(2)《圣马太》和《墨丘利》(4)一位关国作家的自我毁灭 —《一卜波特传》问世(1)《公民韦尔斯》—又一部韦尔斯传发表(3)索尔·贝洛和他的新作《再遭情变》(4)新发现的狄更斯的小说(1)英国女作家缪里尔·斯帕克及其新作(2)一部传记揭示的乔伊斯夫人诺拉(2)·成才之路··世界古典名著总解说·永远改掉坏习惯如何做生活的强者梅特林克的童话剧《青鸟》(3文坛漫步··作家与作品·忆法捷耶夫…  相似文献   

10.
雪冬 《世界文化》2005,(11):42-43
在加拿大荒无人烟的北极地区,一座世界上蕴藏量最丰富的金刚石矿正夜以继日地吐出财宝。一位名叫罗伯特·金尼尔的加拿大青年应邀参观了这座矿。手中的石头价值百万美元“伸出你的双手,”彼得·范尼莫,一位在全世界的同行中颇有名气的钻石切割师,将一小堆光泽闪烁、未切割的加拿大钻石倒入金尼尔托着的双手之中。“紧张吗?”他操着浓重的南非口音的英语问道。“没什么,”金尼尔没有说实话。“可你应该有点,”范尼莫说道。“你正捧着价值上百万美元的钻石。”金尼尔来到耶洛奈夫,加拿大金刚石工业的中心,一方面是想见到彼得·范尼莫,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1.
1933年,伊凡·亚历克赛耶维奇·布宁成为俄罗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文学家,他擅长诗歌、散文,中短篇小说写得也很出色。他的作品以描写帝俄时代贵族庄园的衰败,农村艰困的生活而广为人知。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冬苹果》、《兄弟》、《旧金山来的绅士》,中篇小说《乡村》、《苏霍多尔》等。1870年10月,布宁诞生于俄罗斯南部沃罗涅什的贵族家庭。作为一位知名作家,特别是193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不仅在他侨居的西方,而且在前苏联他都是名闻遐迩的顶级人物,但是他鲜为人知的私生活,却坎坷、浪漫而颇有传奇色彩。布宁15岁时狂热地爱上了…  相似文献   

12.
若水 《世界文化》2001,(5):14-15
前不久,好莱坞推出一部叫好又叫座的暑期新片《珍珠港》,引起美国媒体的极大关注。影片描写两位情如手足的飞机机械师,在二次大战期间同时爱上了一位女护士,但三角关系未及正式展开,日军就突袭了美国的海军基地珍珠港。这部耗资一亿五千万美元的大制作由导演米歇尔·贝尔及大牌监制吉瑞·布拉克·海默联手炮制,该片是他们继《石破天惊》(TheRock)及全球大收五亿美元的《末日救地球》(Armageddon)之后的再度合作。华夫(本·阿菲力克饰)和丹尼(乔斯·哈特尼特饰)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感情犹如兄弟般亲密,年轻时候他们一起学习…  相似文献   

13.
雪冬 《世界文化》2005,(1):17-19
这是一个酷热的日子。太阳照耀着法国奥弗苏瓦兹附近的麦田,一群黑乌鸦忽上忽下地在空中游荡,而向日葵则在夏日的高温中盛开着。然而这生动的场景中却在举行一个葬礼。该教区的牧师没有到场。前来哀悼者没有几个,其中仅有一位似乎真情地在为死者悲伤。西奥·凡高,死者的弟弟在送葬的路上哭个不停,因为他与行为怪异的、在自己的美术作品上只署名“文森特”的死者有着长期的、情结复杂的关系。他仰慕死者的作品,忍受死者生前的古怪情绪,曾经从经济和生活上资助并照料死者。然而,即使是西奥也无法挽救自己的哥哥。就在几天前,文森特·凡高离家…  相似文献   

14.
基蒂·凯利未经授权的传记《南希·里根》在美国各地引起巨大反响,波及全球。这位矮胖的中年作家对公众的反应大为震惊。南希·里根差一点要逃脱罪责,只差一点。 "说实话,我并不十分想写此书,"基蒂·凯利说。这位擅长揭人丑事的老手,写了一本前第一夫人的传记。这本未经授权的传记出版后第一周所售出的数量,超过了近年来美国出版的任何其它书籍。"我的出  相似文献   

15.
你如果没有读过一个名叫马克·吐温(MarkTwain)写的那本书的话,是不会知道哈克贝利·费恩的历险记的。他写的主要是实情,有一些情况被作者夸张了,但大部分还是真实的,但这都无关紧要。无论是否真实,今年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发行100周年纪念。它用当地的土语描述了19世  相似文献   

16.
《凡·高的荣耀》一书的作者、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社会学家娜塔利·海恩希前不久发表了她的新作《女性状态——西方小说中的女性身份》。她在该书中分析了250多篇文学作品,以此探索女性的生存状态。她的论著从夏洛蒂·勃朗特发表于1847年的长篇小说《简·爱》切入。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简·爱经历了女性生活的各种可能的境遇,艰难地寻找自己正当的身份:从一位准备沦为老处女的出身贫寒的年轻姑娘,到受雇前往一座贵族城堡充任家庭教师;从渴望成为合法的第一夫人,到拒绝接受作为男主人的无名分的情妇;直到最终成为男主人合法的第二任妻子。不…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首位女总理叶枫编译1993年6月25日,金·坎贝尔宣誓就职,接替了不太得人心的布赖恩·马尔罗尼,成为加拿大历史上第一位担任总理职务的女性。执政的进步保守党挑选46岁的坎贝尔当总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惊讶,因为她言辞犀利,才智超群,妩媚动人,一直是位...  相似文献   

18.
叶芝(1865-1939),爱尔兰现代著名诗人、戏剧家。主要作品有诗集《玫瑰》、《苇丛中的风》、《库勒的野天鹅》、《塔楼》、《旋梯及其他》、《新诗》、《最后的诗》,戏剧《心愿之乡》、《四舞剧》等。托马斯·艾略特称他为“我们时代英语中最伟大的诗人”,1923年由于他“经由灵感的引导,将民族精神以高度的艺术形式表现于诗作中”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叶芝是一位多情的诗人,也是一位深情到痴情的诗人。1889年1月30日,将近24岁的叶芝初识22岁的毛特·岗,便被她的迷人风采吸引。毛特·岗(1866-1953),是驻爱尔兰一位英军上校的长女,父亲死后继承…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公司和北京时代佳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制作、复排的百老汇经典音乐剧《黑暗中的女郎》已于日前在北京世纪剧院进行其中国首演。《黑暗中的女郎》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百老汇音乐剧的经典作品,1941年在纽约首演,盛况空前且好评如潮。该剧是由剧作家莫斯·哈特、词作者艾拉·格什温和作曲家科特·魏尔等3位当时美国最优秀的艺术家共同完成的。此番推出的音乐剧《黑暗中的女郎》名副其实地是由一个国际化制作班底完成的,该剧汇聚了一批优秀艺术家,除来自美国的玛莎·雷内·默坎特和英国的迈克尔·斯…  相似文献   

20.
《危险的关系》是拉格罗在埃克斯岛负责修建城堡期间开始写作的。他从38岁到40岁写了两年时间才完成。《墨丘利·德·法兰西》杂志在1782年3月23日号上,报道了《危险的关系》出版的消息。初版印了2000册,很快售光。当年,拉格罗与仲兰书店又订了再版2000册的合同。就在这一年里有不下10种它的伪版出版,这足以说明《危险的关系》的成功。但这个成功里包含着因揭露丑闻而成功的因素。绅士淑女们一面皱着眉头,一面又爱不释手地阅读此书。王后玛丽·安东尼特的藏书中,就有一本装帧考究的《危险的关系》。书的封面上只画有王室的纹章,故意不写上书名,此事成了有名而意味深长的轶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