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生有许多“第一次”,但没有哪一次是永恒的,我那宝贵的第一次,奉献在了那个小厨房。  相似文献   

2.
冰夫 《小学生》2010,(1):18-19
放学路上,郭琳琳、韩默默、陶小乐和牛大通第一次没有乘车,第一次背着书包往家走,第一次走在一起,第一次没有人说话,好像都是陌生人一样,但是,互相之间谁也没生气,脸上都挂着笑意。  相似文献   

3.
片片枫叶情     
九月,当微风轻轻吹过,秋叶纷纷凋零,这时,枫叶却以它一生最美丽成熟的色彩装点了冷峻的秋季,正如一年前我们的相识给原来平淡的生活带来了缤纷,也带来了今日无限美好的———回忆记得第一次登上讲台学生们给我的勇气,第一次过教师节他们给我的惊喜,第一次为他们的真诚流泪,第一次为他们的顽劣气恼……无数无数惊心动魄的第一次与他们共度,纵然付出青春,我亦无怨无悔。哪位教师没有用心去教学生?哪位教师没有用情去体会学生?又有哪位教师不是用青春铺垫学生起飞的航道?“老师的一切为了学生,老师为了一切学生,老师为了学生的…  相似文献   

4.
还有五天暑假就要结束了,恍惚间又过了一个月. 第一次没有和家人一起外出作长途旅行,第一次没有和弟弟在外面疯耍,第一次上下午都去补习.既然有了这么多第一次,那么这个暑假也就没有荒废,至少多了几次体验生活的乐趣.暑假是那么长,而记忆却是那么短,时间是那么长,而生命却是那么短.  相似文献   

5.
《音乐世界》2014,(3):114-117
这是第二次来到上海了,第一次似乎没有时间游览,这次如果有机会想去哪里逛逛呢?  相似文献   

6.
关于1937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组织形式,学术界基本一致的意见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国民党的反对和阻挠,国共两党始终没有形成固定的统一战线组织形式,这一特点给统一战线的巩固增加了困难”①。这个评价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第二,对此含有批评和否定的意思。现在,第二次国共合作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中国共产党又发出了建立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号召。在此形势下,重新讨论国共合作的组织形式,是有积极意义的。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组织形式,不同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组织形…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中写道:“学生学业落后,成绩不及格的根源之一,就是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没有学好。”可见,“第一次”学习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还提出,“第一次”还需要特别的明确性。无独有偶,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有一篇《第八次》的课文,文中写到苏格兰王子布鲁斯带领军队,英勇地抗击外国侵略军,经过数次失败,忍耐了身体和精神的痛苦,终于在第八次战斗中赶跑了外国侵略军。虽然教师无需像王子那样去打仗,但是应该具有像他那样面对失败和痛苦时所表现出来的忍耐性。对教师来说,这种忍耐就是指能容忍学生的错误。  相似文献   

8.
催学生还钱     
有一位学生和我之间有两次经济往来。 第一次是在一个傍晚,学生在学校出黑板报直到天黑,我主动借给他5元钱并把他送上出租车。第二天,我估计他会将5元钱还给我,但是没有。第三天也没有,第四天还没有……大约过了两个星期,我才很不好意思地向学生要回了钱。  相似文献   

9.
1980年夏天,我参加了第一次高考,毫无意外地,我落榜了——化学和物理都没有超过40分。母亲决意让我去当木匠。  相似文献   

10.
美丽的句号     
凡事都是开头比较难,就像人生的第一次。第一次走上演讲台,第一次去远方旅行,第一次走进考场……所有的第一次都是艰难的开始。因为陌生,因为惶恐,因为没有经验,因为没有准备。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参加自考是在1994年上半年上大学一年级时,报考时豪情万丈,心想凭自己不错的学习功底,一定能够在学好自己专业的同时,在较短的时间内再拿一个大专文凭,享受本科待遇。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第一次报考的金融管理专业两门课程竟然一门也没有过。自信心受到打击,于是决定不再报考,与自考第一次无缘。参如工作后,从校门出来不久的我感到了不学习的无聊。于是又萌发了参加自考的念头。1996年下半年我和一位同事一起去自考办报名。文秘专科毕业的我却因自考没有文秘本科,加之其它原因,只好不情愿地报了法律专科。但报…  相似文献   

12.
王春鸽 《学子》2004,(5):34-34
他第一次见到女孩时,是在公共汽车上。那天,司机显然是喝了酒,车开得东倒西歪。她撞了他好几次,有一次甚至是拉着他的领带才没有摔倒。  相似文献   

13.
美丽的句号     
凡事都是开头比较难,就像人生的第一次。第一次走上演讲台,第一次去远方旅行,第一次走进考场……所有的第一次都是艰难的开始。因为陌生,因为惶恐,因为没有经验,因为没有准备。  相似文献   

14.
2006年的文综试题,是重庆市第一次单独命题。从测试结果看,考生对历史科反映最好。整个历史试题没有偏题怪题,没有超纲现象,实现了平稳过渡,继承了全国卷的一些优点。但也有一些值得商榷和让人遗憾之处,现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记得第一次写父亲,是在初一的时候,但那时的我比较幼稚,没有将父亲写好,今天要重写一次。  相似文献   

16.
《教学与研究》今年第一期上发表了唐纯良同志写的《第一次全国农民大会召开了吗?》一文。作者分析了自己所掌握的史料,认为一九二六年四月二十日,第一次全国农民大会可能没有开成。我对这个问题也没有作过研究,只补充下面几个有关材料。在我看来,这些材料可以进一步说明第一次全国农民大会没有开成的看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7.
片段一美丽的句号凡事都是开头比较难,就像人生的第一次。第一次走上演讲台,第一次去远方旅行,第一次走进考场……所有的第一次都是艰难的开始。因为陌生,因为惶恐,因为没有经验,因为没有准备。当你铺开作文本的时候,那第一句是多么难以下笔!当书法家挥动毛笔,总是为第一笔如何落而踌躇半天。文章开头很难,正应了人生的一句话:万事开头难!  相似文献   

18.
一只狐狸从来没有见过狮子,偶然一次,它在森林里碰到了狮子.被吓得半死.当它第二次遇到狮子时,仍很害怕,但比第一次好得多了。第三次遇到狮子时,他竟然有胆量走上去,与狮子进行十分亲切的谈话。  相似文献   

19.
一、导入新课 1.品读课题:上节课我们阅读了一篇感人至深的课文,一起读!(第一次抱母亲)课题中有三个词语,“第一次”、“抱”、“母亲”,你想强调哪个词语呢?(指名说、读)→第一次:是呀,作者从来没有抱过母亲,这第一次,意义非同寻常!→母亲:听得出,你对母亲怀着深深的爱意。→抱:这一“抱”,抱起的是儿子深情的回忆,无尽的愧疚。→你们看,一个课题,只要用心体会,就能读出这么多的感觉和韵味。来,让我们带着各自的理解,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20.
中年级作文     
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第一次经历的事,会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或许还会影响你的一生。当然,有些“第一次”如果发生在儿童时代,意义也就更加远大,这就是古人常说的“曾经沧海难为水”了。本期中年级栏目就选载了几篇写“第一次”经历的作文。阴文禄小朋友的《感动》,叙述了自己第一次跟母亲去拉圾场捡破烂的经过。“我”家境贫穷,“父母靠收废品、捡破烂的收入来供我读书”,而且还效仿古代“孟母三迁”选择了一所好学校,可“我”似乎并没有感受到父母的苦心。正是通过这第一次亲身的劳动,才真切地感到了父母的甘苦。妈妈辛苦半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