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最近,有网友在论坛发帖称:一些家长一直在讨论要不要给孩子买个窃听器手表,以此掌握孩子的一举一动,确保孩子的安全。而在上海,某小学有多个孩子佩戴了带有远程监控功能的手表,学生还没放学,教师上课说的话就进了家长朋友圈。许多家长给孩子购买这种产品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保护孩子"。"保护孩子"是一个非常美丽而充满正面效应的理由,许多针对孩子的粗暴介入,都是在这个美丽的理由之下进行的。事实上,孩子也有着自己的隐私,保护孩子也包括了保护孩子的隐私,以上演"窃听风云"的方式保护孩子,反而可能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到教  相似文献   

2.
多给孩子一些时间,让他们在"我主动"中成长;多给孩子一些空间,让他们在"我主动"中发展;多给孩子一些权力,让他们在"我主动"中选择;多给孩子一些方法,让他们在"我主动"中创造;多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在"我主动"中成功;多给孩子一些赞扬,让他们在"我主动"中快乐……  相似文献   

3.
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正在形成"我是谁"的自我意识,正处于自尊心极强的阶段,面对一系列的当众屈辱,一般孩子都承受不起这样沉重的打击,更何况他本来就是一个不善表达的孩子。而父母如果仍然像以往一样要求他、批评他,只会起到雪上加霜、火上浇油的负作用,使孩子的问题更趋严重。即使一些孩子眼下不出现异常,也可能成为以后诱发心理问题的隐患。本案中的李铭从小是一个听话、省心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也是容易受伤害的孩子,他们往往不善倾诉内心的苦闷。对于这种性格的孩子,父母尤其要关心他们内心的感受。在家庭教育中,建议父母:从小要允许孩子适当顶嘴,不要一味要求孩子"听话"。实际上,父母在家里也代表了"权威",孩子跟父母"顶嘴"需要"反抗权威"的勇气,所以,"顶嘴"的孩子也更具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家长都有一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为了让孩子学习优秀,很多家长都沿用了让孩子"早学多学"的家教传统。"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小小年纪的孩子就被父母送进各种补习班,以期在"抢跑"中增加在今后学习、就业竞  相似文献   

5.
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从一个极端走向了一个极端,关心孩子成了溺爱孩子,关注孩子成了"关住"孩子。因此,我们应把握教育尺度,转变教育观念,把"关住"孩子变为关注孩子。让孩子在我们的帮助和鼓励下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栋梁之才,成为祖国未来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6.
<正>在我们的教育视线里,总有那些"老道理"和"新话题"交替出现,而那些身边的细微故事却经常被我们忽略和冷落。其实,教育就是发现,发现自己才能发现孩子,雕塑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一位初一学生的妈妈最近抱怨说:"孩子渐渐长大,却变得很难沟通"。孩子经常用"你懂什么"来反驳她,或者干脆说"没有共同语言"。与孩子的关系怎样才能融洽,成了她最大的困惑。当下,"90后"一代的孩子是在多媒体、多元素  相似文献   

7.
黎莉  李如 《中国德育》2014,(24):62-63
正好的教育要以孩子为中心,学校教育唯有亲近孩子,才能更好地成就每一个孩子。十年前,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提出了"珊瑚最红、孩子最亲"的办学理念,并将学校教育的"重音"敲在一个"亲"字上。从此,学校走上了一条以"亲近孩子、适合孩子、发展孩子"为核心的亲亲教育之路。在新时期,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学校遵循"亲亲教育"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8.
我有一个男孩,今年8岁。在处理孩子花钱的问题上,我陷入了困境。孩子上学以来,学校经常收钱,孩子要钱我就给他。后来,孩子居然偷拿家里的钱,并想方设法骗钱,还和同学随便借钱。我们不知如何是好。马志国:"钱的启蒙教育"问题是家庭中很有普遍性的问题。该怎么做呢?一是正确地让"钱"走进孩子的心中。在孩子面前过分渲染钱的作用,有意无意地灌输"金钱至上"的观念;或者,在孩子面前对钱讳  相似文献   

9.
"尊重"教育可以使孩子尊重他人,珍惜生命,增强自信,学会交往。教师应充分认识"尊重"教育的重要意义,努力提高"尊重"教育的效果。要让孩子学会尊重,首先要求教师尊重孩子,让孩子在被尊重中学会尊重。  相似文献   

10.
李爱铭 《教育》2012,(33):6
多家媒体近日报道称,不少年轻家长在网络上为年幼的孩子"占位"——抢先为孩子注册QQ号码、开通微博等,一来,是帮孩子记录成长过程,二来,是让孩子"不输在网络起跑线上"——等孩子长大到自己会用网络时,就可拥有众多粉丝和骄人的"经验值"了。受"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观点的影响,不少年轻家长表现出一种"急吼吼"的功利化追求。孩子学什么、玩什么,家长要提供什么,很多人并  相似文献   

11.
李萍 《考试周刊》2013,(6):188-188
童话是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一把钥匙,是点燃孩子思想和语言火花的一团火种。相信童话的孩子是快乐的,在童话世界中成长的孩子是幸福的。实践证明,长期感受"童话氛围"的孩子,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鉴别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模仿能力、动手创造能力均超越极少接触"童话氛围"的同龄孩子。所以在幼儿园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孩子成长创造契机,尽可能地在环境中营造"童话氛围",潜移默化地启发熏陶孩子,提高他们的智力和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2.
一句"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忽悠了整个中国教育界。多少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纷纷找关系、走后门,让孩子上"名牌幼儿园""名牌小学""重点中学",选择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增强孩子  相似文献   

13.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在教育中,我们应当走进孩子的心灵、了解孩子的思想,带着平等、真挚、耐心的爱去教育孩子。同时,由于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孩子在家娇生惯养,只会接受爱,却不懂得付出爱,所以在"爱的教育"中教育孩子学会爱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教育中爱孩子、教育孩子学会爱,唯有两点都做到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相似文献   

14.
赵锋 《上海教育》2012,(19):38-39
探寻同济中学五年来的变化,与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大力探索积极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强调"心理的正向力量",发挥"爱"的魔力密不可分。"我们班的孩子……""那些孩子……"在杨浦区的同济中学,对于学生,教师们的称呼更多的是:孩子。在一声声"孩子"的称呼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爱,他们把学生当做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去爱、去教导。贾佳老师不再教某个班级了,她的告别方式是:送给每个孩子一个自己制作的蝴蝶结。  相似文献   

15.
当"竞争"已成为社会的标签时,孩子学会的是"坚强",而不是"感动","感动"则被孩子渐渐遗忘.孩子不会"感动"的原因,是孩子没有对比的参照物,习惯了正常的事情,而品德教学的"感动"也在羞涩地退却和飞快地贬值.为给孩子找回失落的"感动",教师要加强品德教学的"感动"教育,引导孩子在实践生活中体验"感动",在生活细节中寻找"感动",在真情沟通中碰撞"感动",在教师激情中收获"感动".  相似文献   

16.
谁都知道,美国是最有"钱"的国家,可美国孩子花起钱来,往往却不象有的中国孩子那么"大方"、随意,甚至不顾一切,他们对"钱"的理解也比中国孩子深刻得多,这得益于美国家庭早期的"金钱教育"。其一,教孩子如何使用钱。在美国,许多家长都把教孩子如何使用钱作为必修的一课。教育孩子多是从使用零花钱开始的。具体指导孩子学会如何预算、节约和自己作出消费决定等。同时,家长尽可能将孩子零花钱的数量控制在一定的数额上。至于零花钱的使用过程,则由孩子全权负责,家长不直接干预。当一  相似文献   

17.
烫过方知痛     
正有些错误,学生为什么屡教不改?我认为是"趋利避害"这一人之本性在作祟。孩子口渴,需要喝热水。热水很烫,我们会提醒孩子,"这水很烫,现在不能喝。"但是千百次的提醒,倒不如把水的温度调得低一些,不至于烫伤孩子,却足以让孩子体验到"烫"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孩子烫过,方知痛。烫过了,痛过了,下次孩子口渴想喝水时,就会在"解渴"与"烫嘴"之间作出选择。  相似文献   

18.
台湾作家张文亮的《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把教育孩子比喻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引导低段孩子学写话,如同牵着"蜗牛"去散步。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牵着"蜗牛"学写话又何妨放慢脚步,把自己主观独断的想法放在一边,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感悟"会长大"的语言魅力,倾听孩子内心声音在语言文字中的回响。  相似文献   

19.
<正>1.寄宿制孩子≠半个孤儿院儿童尹建莉老师的一个结论是:"寄宿制下长大的孩子,是半个孤儿院儿童。"其实是她偷换了概念,将"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接受教育"与"遗弃孩子"画上了约等于号,也将"寄宿学校"与"孤儿院"归为一类了。这完全是两码事。家长不是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以后就永远不管不问,孩子平时在学校可以给父母打电话,周末就可以回家团聚。就算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依然可以感  相似文献   

20.
正他生于北京,是一个让母亲挠头的"坏"孩子。可父亲却另有他的看法:不怕孩子皮,就怕孩子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能太"乖",太乖的孩子往往抵挡不了坏。有时候孩子"坏"一点反而是一件好事,对"坏"孩子只要施以适当的教育,他会变乖的。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电子医学工程系的母亲觉得孩子的父亲说得很有道理,于是配合丈夫对孩子积极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