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忆是人脑对感知事物的认识,并且能保持下来重现。学习化学当然必须记忆,除少量机械识记外,大量的化学知识是要理解记忆的。本文就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提出初浅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记忆就是知识在大脑中的保持或称为信息的贮存。它包括着对知识的识记、保持过程,也包括对材料的再认和回忆过程。 记忆力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绩优劣的一个因素。化学知识量大面广,琐事又多,给学生的记忆带来了很多困难。帮助学生  相似文献   

3.
记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认识过程。它主要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下面我就根据记忆的规律来谈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一、帮助学生掌握识记方法,提高识记效果识记是整个记忆过程的开始,是保持的必要前提,提高记忆效果,必须首先帮助学生进行良好识记。1.充分利用无意识记,努力提高有意识记能力。识记依据人们的活动目的而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忆。实践证明,无意识记具有很大的选择性,那些适合人兴趣的常常容易记住。要学生学好化学,首先必须使他们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为此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  相似文献   

4.
记忆力是人类思维的一种素质,不同人的记忆力有一定的差异,一般认为这是先天的。其实不然,理解性记忆主要与后天培养有关,通过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是教学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与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否持久牢固地掌握有密切的关系,故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本文仅就个人的体会作些探讨。 让学生明确识记任务,抓住重点,保持积极的识记态度。识记有无明确的任务,对识记的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师在备课时,应考虑并确定本单元的识记要点。在教学时应作明确的记忆要求,指出记忆该对象的…  相似文献   

5.
颜风玲 《考试周刊》2009,(45):123-124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分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四个过程。其中,记忆和保持是再认和重现的前提和保证,而再认和重现则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和证明。在识记和保持这两个过程中。识记是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认知阶段,保持是复习的巩固阶段。由此可见,识记和保持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复习课的教学应当符合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6.
吴桂琴 《考试周刊》2009,(33):125-125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分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四个过程。其中,记忆和保持是再认和重现的前提和保证,再认和重现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和证明。在识记和保持这两个过程中,识记是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认知阶段,保持是复习的巩固阶段。由此可见,识记和保持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复习课的教学应当符合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7.
初中化学教材描述性的材料较多,变化比较复杂,与数学、物理比较起来,要求记忆的内容较多,学生记忆的负担较重。初中学生普遍反映“化学难记、易忘”。在化学教学中如何解决知识难记、易忘这一问题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指导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记忆力历来被认为是一种天赋。然而实践证明,记忆能力跟其他能力一样是可以培养的。让学生掌握一些记忆的方法并加以训练,其记忆力就可以得到切实提高。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下列方法识记化学知识是行之有效的。1.联想记忆法。一是利用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的相似性,对应地进…  相似文献   

8.
高丽媛 《青海教育》2002,(11):42-42
化学学科虽说属于理科类,但对学生记忆力的要求却很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记忆力是学好化学的前提。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记忆力,提高他们对知识的保持率,一直是化学教学中面临的关键问题。现就此归纳出以下几条经验。一、在实验中加深记忆人的记忆是人脑的一种活动过程,它与我们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是分不开的。如果用多种感官同时接受知识,即使某一方面淡忘了,还有其它方面存在,记忆点之间的联系也将被唤醒,可以说化学实验就是使学生用多种感官接受知识并保持记忆的良好途径。例如,在讲述Na的性质时,首先分给…  相似文献   

9.
所谓记忆力是事物能够识记和再现或者在重新呈现时能够再认识的一种思维能力,它是人们积累知识、增加智慧的基本条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记忆是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任何一个人要想获得知识,都离不开记忆。高考试题以知识立意转向以能力立意,在命题中不再以考查知识为中心  相似文献   

10.
赵瑾 《陕西教育》2008,(11):66-66
根据历史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基础认识的特点,我认为:提高历史教学水平,记忆力是重要的一环。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基本环节,三者是彼此密切联系的统一的完善过程。要提高学生记忆能力,就要设法增强大脑对事物识记的痕迹的保存能力。因为记忆力的产生是由于客观事物对人的感官的作用,传入大脑,引起大脑皮层兴奋活动,形成一定的暂时神经联系,这种联系在大脑皮层上保存下来,便产生了记忆。  相似文献   

11.
浅议数学教学中的记忆力培养马莲芳记忆,是指经验过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重新呈现。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具有良好的记忆力,是学生学习新知、巩固旧知的前提和基础。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提高记忆效果呢?-、提高识记质量识记,是人们...  相似文献   

12.
记忆力是智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化学学科来说是较为重要的,尤其是初中学生。那末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下面结合教学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使学生深刻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把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结合起来。 在学习化学时,有些学生往往平时学习不求甚解,考试前单纯死记硬背。这种学习方法对于学好化学是极其有害的。因此要学好化学,提高记忆能力,就要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好的记忆方法。心理学的有关规律告诉我们,不论从节省时间,还是从记忆效果来看,意义识记都要  相似文献   

13.
王金太 《考试周刊》2010,(1):175-176
记忆,从“记”到“忆”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三个基本环节。记忆的目的就是能再认,能使过去识记过的再次出现,在头脑中重新呈现。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大多数知识都需要学生记忆.因此,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牢记某些知识点.在具体运用时快速再认,在九年级化学学习中就显得十分重要。我在近三十年的农村九年级化学教学实践活动中深深体会到,学生记忆是一门苦差.  相似文献   

14.
席晓燕 《考试周刊》2011,(35):218-218
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由于少年儿童在记忆的敏捷性上,在记忆的持久性和准确性上存在着差异,就会影响到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即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和准确性,在语文教学中,我是从以下五方面做的。  相似文献   

15.
记忆力指的是人脑的记忆能力,是人脑对于已知的经验、知识、心理体验和各种社会活动的识记。学习任何科学知识都离不开记忆,而学习的最大障碍莫过于记忆力差。好的记忆  相似文献   

16.
化学被有些人称之为"理科中的文科",是因为存在较多识记知识点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如何让学生更好的识记是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心理学表明:记忆是一个人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反映,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三个基本环节。在学习中遗忘是不可避免的,但遗忘也是有原因的,如能分析原因找到有效的方法克服遗忘,则可提高记忆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在新课标理念下,老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让学生学会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这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必要途径和手段,也是教学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要发展学生的记忆力,提高记忆效果,我们一方面要掌握有关记忆的一些知识和规律,另一方面要根据记忆的规律和教学的特点,帮助学生发展记忆力并提高记忆效果。一般说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一、明确识记的目的是提高记忆效果的前提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无意识记缺乏明确目  相似文献   

18.
(一)提高记忆能力创造需要广博的知识。记忆力是人脑贮存、重现过去知识经验的能力。高效的记忆力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心理条件,又是在语文学习中提高的。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呢?1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结合运用无意识记是一种没有自觉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识记。教材中许多有趣的情节,感人的人物、场面,配之以教师艺术性的讲解,都能使学生不需意志努力而记忆牢固。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帮助学生感知教材。无意识记有一定局限性,所以,教师还应诱导、增强学生的有意识记。这就需要向学生提出识记任务,帮助学生通过对识记内容的理…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是记忆力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教师要激发学生记忆的兴趣 ,调动学生记忆的积极性 ,教给学生各种记忆的方法 ,促进他们的记忆力的发展。背诵是学生熟记教材、提高语文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语文教学中 ,背诵对于巩固词句 ,加深理解课文 ,积累知识 ,提高读写能力 ,促进记忆力的发展都有积极的、独特的作用。这里 ,我就简单地谈谈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低段语文教学中 ,怎样根据学生的记忆特点 ,利用插图 ,指导学生背诵课文。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记是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 ,识记的目的性较差 ,对有趣的、具体的、直观的、形象的事物记得快…  相似文献   

20.
知识巩固是指知识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持久记忆.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其中,识记与保持是再认和重现的前提,再认与重现是识记与保持的结果.因此,识记与保持在知识巩固中占主导地位,识记即加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