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句子的连带成分时,我先让学生复习句子的基本成分,再用基本句式如“鸟飞”、“我爱祖国”等要学生作扩句练习。在课堂练习中,学生你一句我一句,一下子把这三个只具有基本成分的句子扩成了几十个句子。例如把“鸟飞”扩成的句子有:“鸟在天空飞”、“鸟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一群小鸟在头顶上空飞”、“美丽、活泼的小鸟飞过了小山岗”、“一群黄色的小鸟飞到远处去  相似文献   

2.
会“飞”的列车谁见过?我见过,我见过。你在哪儿见过?我在上海浦东见过。会“飞”的列车啥模样?会“飞”的列车好漂亮:像火车,没车轮,像飞机,没翅膀。会“飞”的列车可坐过?我坐过,我坐过。坐在车里啥感觉,快给大伙讲一讲。坐在车里好舒适,两旁景色飞过窗。又平稳,又安全,眼睛一眨到机场……会“飞”的列车叫啥名?会“飞”的列车叫“磁(cí)悬浮”,一小时开四百多(千米),祖国交通绘新图。北京天会“飞”的列车@潘与庆  相似文献   

3.
从古到今,写诗都讲究“炼字”。读者只要细心品味,一定会发现诗人们对“飞”字是很钟情的。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等等。“飞”这个普通的字眼,一旦进入诗中就好似一枚橄榄,耐嚼耐品。现以中学课本中的“飞”字句为例,作一粗浅赏析。“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飞”过重重关隘和山岭,多么坚强勇敢。“飞”字既照应上文“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反映当时战事紧迫,行军神速,又为下文木…  相似文献   

4.
深秋的一天,我和几位老师到附小去听一年级黄老师的课。她教的是小学语文第一册第12课看图学词学句《飞机、蜻蜓》。在教学生写“飞”字时,她先指导学生观察课文中插图。黄老师问:“小朋友们看图,观察一下,天空中飞着什么?”生答,“天空中飞着飞机。”黄老师接着说:“飞字怎么写呢?”说着拿起粉笔准备在黑板上写下“飞”字,但却在要起笔时停下来,说:“飞字字形不复杂、但很特殊,我写的时候请小朋友们注意观察。”说完才一笔一笔地在黑板上田字格里写下“飞”字。  相似文献   

5.
一阵风吹来,一片叶子脱离了树枝,飞向了天空。 “我会飞了,我会飞了,”叶子边飞边喊,“我要飞上天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酷酷啊,爸爸小时候也最想飞,后来,就真的能飞了。你也能飞。”“在哪里呢?”“在梦里。在梦里,我们每个人都会飞。酷酷以后一定会做这样的梦的!”读了这段父子之间关于“飞”的对话,你是不是也像我一样想起了儿时梦想:拥有一双小鸟的翅膀?  相似文献   

7.
飞呀飞     
看见小鸟在天上飞,大家都很羡慕。乌鸦奶奶说:“你们没有翅膀,永远也飞不起来!”“我偏要飞!”小蚂蚁说着,摘了一朵蒲公英当小伞。“飞起来喽!”小蚂蚁高兴得叫起来。“我也试试看!”小青蛙吹了一个大气球。“飞起来喽!”小青蛙好快乐。三只小兔用花绸布糊了一架美丽的风筝,三只小兔也飞上了天空。“咦,这是什么?”乌鸦奶奶戴上老花镜。胖小猪说:“这是我造的飞机。”胖小猪开着飞机上了天。地上只剩下了河马。乌鸦奶奶叹了口气:“唉,你太重——”河马造了一艘飞船,他一按电钮:“轰隆隆”,飞船飞上了天。  相似文献   

8.
一、探究问题太深奥,学生望而止步 【点击课堂】--《老人与海鸥》(人教版六上)探究片段 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老人与海鸥间的真情,把教学重点锁定在“鸥飞啄食”和“鸥飞送行”这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中,于是设计探究话题如下。“鸥飞啄食”和“鸥飞送行”中的“飞”有何不同?(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后进行全班交流)。  相似文献   

9.
fly是人类永恒的梦想。记不记得容祖儿有首歌是这样唱的“:See me fly,I’m proud to flyup high3Believe me I can fly,I am singing inthe sky”。我们最早认识的fly就是表示“飞”的意思。不论人“飞”、飞机“飞”、昆虫“飞”,还是时间“飞”,我们都说fly。时间也会飞,英语里就有一句有名的谚语,简单易记:Time flies.(时光飞逝。)我们现在知道fly还有名词的意思。做名词时,它指“会飞的昆虫”,比如令人厌恶的“苍蝇”。例如:The fly flies past my desk.(苍蝇飞过我的课桌。)更好玩的是,fly还可以跟在别的词后面来表示其它飞虫。!Fly想飞的梦想!武汉市硚口区@刘贝妮  相似文献   

10.
请看这样的句子:秋雁横空飞,一会儿排列“一”字形,一会儿排列“人”字形。此句中的“一”是表示群雁并列飞展的形象,即是“一”这个数字的形状,而并不表示数目字的“一”或“1”,因此,这里的“一”≠“1”。我们把这种“以数字象形,以图形会意”的修辞  相似文献   

11.
雁阵的奥秘     
秋天来了,一群群大雁往南飞。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浩浩荡荡地飞向江南;到了春天,大雁又以同样的队形,向遥远的北方“返航”。在这一年两度的“迁居”飞行中,大雁总是群飞而不乱,如同受过严格训练的军队布阵一样,所以古人称之为“雁阵”。可你是否知道,大雁在群飞的时候,为什么要排成整齐的“雁阵”呢?  相似文献   

12.
1.中国分神舟”五号飞勇告子一_叮一冰_一月一旧方蔚开专一月_自平安逗回地面2.乘坐“神舟“五号飞萄吞飞商失空的是叔叔一他势翻“遨游太空”知识问答@路仁  相似文献   

13.
爱飞小仙女     
爱飞小仙女每天最喜欢看的书就是《小飞象》,故事说的是一只用耳朵当翅膀的小象。这个故事让她百看不厌,因为,她是一个爱飞小仙女。“小飞象用两只耳朵就可以飞了,多好啊。”小爱飞的眼睛充满了梦幻色彩。有一天晚上,小爱飞去找老神仙:“我也想飞,请你给我变一对鸟的翅膀吧!”老神仙说:“那我得去捉一只鸟来当模特儿才行。”一会儿,老神仙托着一只盒子回来了:“这下可以给你变翅膀了。”老神仙坐下来,嘴里念着咒〔zhòu〕语,最后说了一声:“变!”起了一阵烟雾,等到烟雾散了,小爱飞的背上真的长出了一对翅膀。不过,这是一对奇怪的翅膀,因为上…  相似文献   

14.
想飞的鸵鸟     
我是一只来自非洲的大鸵鸟,一只非常想飞的鸵鸟。我常常望着在天空飞翔的鸟儿,痴痴地想:我也是一只鸟,也有一双翅膀,为什么我就不能飞?我带着疑问去问青蛙。青蛙说:“你是鸟,也有翅膀,应该可以飞起来的,也许你只是不会飞,你去看看信天翁是怎么飞的,照他的样子练习练习就会了。”我便朝信天翁家跑去,只见信天翁正在门口乘凉。我于是走上去说:“信天翁先生,您能教我怎么飞吗?”信天翁说:“好吧,跟我来。”他把我带到一个宽阔的地方,说:“我先示范一遍给你看。”只见他先来一段助跑,然后展开翅膀,使劲一扇,便飞了起来。他绕着他家飞了几圈后,想…  相似文献   

15.
“昨天,我看见一只公鸡在天上飞!”摇摇熊站在教室的讲台上神气地说。“公鸡会飞?”看着同学们好奇的神情,  相似文献   

16.
雁阵的奥秘     
秋天来了,一群群大雁往南飞。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浩浩荡荡地飞向江南;到了春天,大雁又以同样的队形,向遥远的北方“返航”。在这一年两度的“迁居”飞行中,大雁总是群飞而不乱,如  相似文献   

17.
奇怪的脚印     
在一所学校里,有一个正上五年级的小姑娘,她叫飞儿。无论德、智、体她都是没说的。老师们很惊奇,因为飞儿从来不怎么学习,上课还经常走神;爸爸妈妈也很少看见飞儿在家“刻苦钻研”。所以。老师经常把飞儿叫到办公室“聊天”,说些“不要  相似文献   

18.
说“飞星”     
秦少游《鹊桥仙》词中“飞星传恨”的“飞星”,现在流行的唐宋词选注本一般都认为是指牵牛、织女二星。如,对“飞星传恨”句,唐圭璋主编的《唐宋词选注》(北京出版社一九八二年版)所作的注释是:“飞星:指牵牛、织女两星。这句说牵牛、织女两星怅恨终年不得相会”。胡云翼《宋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七八年新版)的注释是:“飞星,这里指牵牛、织女两星。传恨,流露出终年不得见面的离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宋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版)的注释是:“作者想象被银河阻隔的牛郎、织女二星,无时不闪现出因离別而愁恨的样子。”我以为,如象上面提及的几种选注本那样看待少游词中的“飞星”,则有一问题令人费解:为什么词人偏要在“星”前着一“飞”字用以指代牛郎、织女两星呢?其用意  相似文献   

19.
夜空中,飞机轰鸣而过。“这是我们的同类在飞翔!”一只田鼠对女儿说。“我们这个同类是谁?”“是一种会飞的老鼠呗。”“难道老鼠也会飞吗?”“只要你勇于梦想,梦想就一定会实现。”田鼠妈妈谆谆教导女儿。  相似文献   

20.
鲁迅在《阿Q正传》中,传神地运用了“飞”、“”、“踱”三个动词,揭示了阿Q的悲剧心态三部曲,即神往革命——乞求革命——革命幻想破灭。这三个动词就是对三部曲的高度概括和“浓缩”。先看“飞”字的运用。“阿Q飘飘然的飞了一通,回到土谷祠……”这个“飞”字紧紧扣住了文章语境上的要求,因为阿Q这个行动发生在“革命党”进城的消息刚传来的时候。一个“飞”字,准确生动地刻画出阿Q此时自发要求革命,而又不理解革命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得意忘形、满怀喜悦的神态。再看“(?)”字的运用。“钱府的大门正开着,阿Q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