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课程越来越重视学校的作用。多年来,我校以“和智慧一起幸福成长”办学理念为引领,围绕“建智慧学校,塑智慧教师,育智慧学生”的办学目标,对学校现有课程进行综合规划与开发,逐步确立了课程理念,即“为智慧的生长而教”,创生并实践从知识走向智慧的课程,让学生在学习、求知、做事、做人、探究和创造的自主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智能,挖掘人的多元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李晓霞 《教师》2013,(28):127-127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以学校教师为主体,通过对本校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中国德育》2013,(6):F0002-F0002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成立于1985年,是一所同大连开发区一起茁壮成长的年轻学校。学校结合生源实际,以学生多元需求为基础,以学生个性发展为课程建构目标,坚持"教育至上多元发展"的办学理念.开辟出一条"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教育改革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刘梅 《江苏教育》2013,(12):73-73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基础,以教师和学生为参与主体,聘请课程专家、家长和社区人士等共同参与,对课程(包括国家和地方课程)进行选择、改编或全新开发的过程。它的目标是促进学生个性潜能的优势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更深层次地发展,学校的办学特色日益凸显。因此,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形成应是校本课程的最终追求。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5.
董君 《甘肃教育》2008,(21):15-15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基础,以教师和学生为参与主体,以课程专家、家长、社区人士为参与客体,对课程(包括国家、地方课程)进行选择、改编、整合、开发、创新的过程。目标是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使教师的专业能力得以充分展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使学校的课程更加符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最终形成学校独特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6.
一、校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开设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教育目标对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其他力量合作而编制出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以校为本,以学生的需求、兴趣为出发点,以教师为主力军编写而成,是对国家课程和地  相似文献   

7.
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能够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了解自己文化和他人文化的机会,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师是影响多元文化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之一。因而,探讨教师在多元文化课程实施中课程意识缺乏、多元文化专业能力薄弱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树立多元文化理念、培植教师多元文化专业能力、构建多元文化学校环境等对策,有利于我国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校本选修课程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开发校本选修课程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它体现了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科教师团队的教学教研水平。根据学校实际条件和办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生物学校本选修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和培养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所需。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学》2016,(Z1):3
上海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现有39个教学班,一千六百多名学生,是上海师范大学的教育实验基地、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研究基地。该校以"优化适合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之路"为宗旨,确立"每个梦想,值得灌溉;每个孩子,都是未来"的办学理念和"开放、多元、独特、自信"的培养目标,充分发掘了学生的多元潜能。近几年,该校结合办学特色,不断完善与创建新的校本课程体系,有美文阅读课程、CCA课程、足球课程、武术课程及神手飞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学》2012,(9):6-8
这是一所上海市新优质学校。在短短5年的办学过程中,上海市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小学以办一所有灵魂有信仰的学校为目标,以多元平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以丰富的课程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和快乐成长,还以多方位的家校互动,使学校成为了让学生家长信赖的学校。  相似文献   

11.
《上海教育》2013,(3):85-86
【案例背景】依据“不一样的生命,一样的精彩’’的办学理念,学校在课程建设上需要开设更加多元的课程来满足学生的需求,逐步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学校通过师生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喜爱的大部分课程内容教师都能够承担,还有一小部分内容由于受到教师能力的限制无法满足。作为附小的我们拥有上理工强大的高校专业支持,这成为了我们课程开发建设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2.
刘国际 《学子》2013,(11):14-15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长必须具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并为达成目标孜孜以求。确定适合新课程要求,符合学校实际的课程思想,是校长办好学校的前提和基础;加强课程建设,构筑课程文化,彰显办学特色,是校长办学的基本思路和工作目标;重建课堂教学结构,创建课堂特色,构建适合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教育,是校长研究的永恒课题。我校以"三平台"为轴心,重建以生为本的课堂模式,以课堂推课程,以课程促发展,不仅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使教师获得了专业发展,更使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一、搭学生"立"的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学校内涵发展的多样化探索中,课程建设已逐渐受到重视,把课程建设作为领衔和统整学校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学校的办学理念"多元发展,创新生长教育",以推进"学讲计划"的课程建设之路,使学校、教师、学生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14.
邓喆 《上海教育》2014,(4):68-69
从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学校探索建立灵活多样的校本课程设置是一种需要和必然。植根学校“多元交融,愉悦创新”的办学理念,学校初步形成了“研究学生需求、紧扣学校特点和教师特长、利用社区资源”的校本课程科目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5.
崔瑛琼 《海外英语》2022,(18):97-99
为配合落实高校课程育人目标,专业课程不仅需要从课程教学内容上挖掘思政元素,还需要对课程考核环节同步改进。依托跨文化交际课程,借鉴海内外高校课程考核的设计思路与成功经验,经由两轮行动研究探索将思政元素融入英语专业课程考核环节的考核改革模式。通过对教师反思、学生反馈和专家意见的研究表明本课程以考核目标多维化、考核任务趋向真实化、评价主体多元化、实施平台线上化为抓手的多元考核改革模式有助于实现对理论知识之外更多维度目标的考查,基本符合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期待和实际水平,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关注及交流互鉴。研究结论得到参与研究的学生、教师及同行专家的普遍认可,为落实课程育人目标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一、校本课程开发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要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学校教育哲学,学生需求评估以及学校课程资源。强调以学校为主体和基地,充分尊重和满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育技术》2019,(6):83-89
文章以优化在线课程学习资源、提升在线课程质量为目标,以学习资源动态生成与应用为切入点,采用问卷调查法,以H校在线课程学习者为调研对象,从课程学习环境、课程预设资源、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四个维度开展调研。研究发现,可以从技术可靠性的学习环境、多元个性化的预设资源、教师适时的指导和反馈行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互动等方面,提高在线课程学习资源动态生成与应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课程观可以启示我们构建一个多元的、彼此关联的开放课程系统,以学生、教师、教学文本、教学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反思达成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实现创造性的探索目标。  相似文献   

19.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核心,以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人士等为主体,从学校的条件和特点出发而开发研制的课程。校本课程能提升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能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彰显学校的特色;是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是国家课程的补充。我校从2001年开始.以省课题《小学综合性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为载体,以课程整合为突破口,自编《文明生活》校本教材,构建了具有现代性、  相似文献   

20.
黄炜 《中小学管理》2023,(11):38-40
为破解办学困境,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云山学校以“多彩云山”办学理念为引领,探索学校整体变革的校本化路径。一是凝聚众智确立办学理念,依托“人人表达”和多元主体议事决策机制,将办学愿景植入师生心中,引领师生同向同行;二是在构建“育彩”全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劳动课程、德育课程、研学实践课程等特色课程,在满足学生多元成长需求的同时提升了办学品质;三是通过专业引领,以高质量教师队伍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