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主体性的内涵、结构及其存在形态与主体性教育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主体性是主体性教育的基本概念.全面、科学、完整地理解和把握主体性的内涵、结构及其存在形态直接影响到主体性教育的时代价值取向、影响到主体性教育的设计和实施.对此必须给以科学的解答。  相似文献   

2.
主体性是主体在外显和内隐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主体性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是个体心理与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主体性教育是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的教育。主体人格包括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主体性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文着重论述了主体性及主体性教育,并多方面去寻找实现主体性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主体性教育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反思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主体性教育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历了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发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活动的主体性从教学论层面纵深到本体论;从义务论、能力论意义上的教育系统主体性回归到权利论等几个转变。为深化研究,须进一步从当前的知识状况,个体的自我意识及自主权等角度出发,夯实主体性教育理论研究的哲学、心理学、尤其是法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4.
论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历史沿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性教育虽然是近二十年才在我国引起广泛注意的教育思想,但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主体性教育思想经历了启蒙、探索、改革与深入和拓展四个阶段──从对儿童的关注到对儿童兴趣、儿童生活的关注一直到儿童主体意识的构建等,形成了主体性教育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这是教育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主体性、主体性教育及其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性是主体在外显和内隐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主体性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是个体心理与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主体性教育是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的教育。主体人格包括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主体性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因此,本着重论述了主体性及主体性教育,并多方面去寻找实现主体性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试论主体性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 ,时代的进步 ,人的主体性精神的弘扬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培育和弘扬人的主体性的最主要途径莫过于教育 ,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又在教学上 ,即通过主体性教学来实现人的主体性的培育  相似文献   

7.
主体性学习张扬个性、宏扬主体精神,是个体获得全面发展的主要方式。它是在科学的理论支撑下,应时代的召唤而产生的。多种学习理论都对主体性学习做出了建设性的贡献。对主体性学习的重视必将促进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8.
主体性教育以培养、弘扬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是对传统的客体性教育的超越,主体性教育思想源远流长,审视其研究历程与现状,主体性教育的研究还存在着认知上的落后、基本概念缺乏厘定、本质内涵被萎缩、教育实践滞后等研究缺陷。  相似文献   

9.
从界定主体性语文教育的概念内涵入手,讨论了主体性语文教育的基本概念、本质特征,并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针,全面论述了主体性语文教育科学的课程体系及其设置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10.
论高校主体性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是主体性教育的目的;高校主体性教育实践活动包括:主体性观念树立、大学生个性教育、高校主体性教学、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和交往、高校主体性教育管理等方面内容。笔者系统地论述了主体性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提出了实现主体性教育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1.
教师是今日教育中的核心人物,教师教育是今日教育研究中的非常话语。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全生命的终身学习过程,工具性教师是对今日教师的简约表征.主体性教师是对明日教师的形象期待。确立主体性的教师教育观念,创设主体性的教师教育过程,实行主体性的教育管理方式,是主体性教师培育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科学的教育主体观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相信学生、尊重学生,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在大力推行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的今天,树立科学的教育主体观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3.
探索推行艺术专业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弘扬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主体精神,实现其各项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目标要求,也是增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彰显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时代需要。因此,要充分认识当前高校艺术专业大学生的思想现状,积极探索艺术专业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和方法,以便帮助艺术专业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4.
古典人文教育注重个人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然而,“群体”道德湮灭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主体性。近现代教育科学主义遏制人在教育中的个性,人本主义片面张扬个人主体性,忽视教育的社会价值。鉴于此,当前的主体性教育应关怀个人和“类”的价值和意义,培养既具有“个人”活力又富有“类”关怀精神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也是一项主体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因此,应以主体性理论建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明确主体性教育目标、创新主体性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者主体意识等方式,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力,培育受教育者的主体人格。  相似文献   

16.
主体性道德教育:意蕴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现代主体性哲学视域,深入考察和反思当今学校道德教育陷入低迷和失效的症结所在。规约化的行为控制机制、知识化的道德智慧追求、模塑化的道德教育逻辑是传统道德教育中学生道德主体性缺失的主要病理表征。培养和塑造师生的主体意识、生成和提升生活世界的道德智慧、理解和对话的多元价值选择则是其走出困顿、提高实效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7.
许辉 《培训与研究》2007,24(1):101-102
主体性原则在道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因此道德教育必须遵循主体性原则。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为基础,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主体性教育是随着人的主体地位提高而发展的 ,它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实践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 ,主体性教育要把人当作全面的实践主体来培养 ,从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两方面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德育主体,不是灌输客体。加强大学生道德主体能力建设,发掘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增强德育实效的关键。高校德育应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优化学生道德接受机制,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原则,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自觉主人。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规律的要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对现行思想政治教育总体反思的结果.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必须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尊重和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还要注意克服几种可能的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