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钢琴学习和繁忙紧张的中学生活看似一对矛盾,但二者之间的关系若处理得当,将会使学生在这两方面相得益彰。如何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得到共同的促进和提高,这是苦恼着许多学生和家长的现实问题。作为业余学琴的学生,首先应明确学琴的目的:钢琴学习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最佳途径之一。因此,在有限的业余时间里,一个中学生若是通过钢琴学习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境界,掌握了踏实、严谨的学风,那么我们可以认为他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也应当是优秀的。所以,针对以学校课业为主,以业余学琴为辅的中学生来说,把握好正确的学习目的,学好琴与学好文化课…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学习钢琴的琴童越来越多,大部分学琴者从4、5岁就开始学习钢琴演奏,有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恨不得让自己孩子马上就成为钢琴家,拔苗助长、棍棒相加的方式使得很多孩子厌恶学琴,断送学琴生涯,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孩子丧失学琴兴趣,因此,如何在钢琴教学第一课中合理适当的激发儿童学琴的兴趣成为了钢琴老师的重中之重,也是钢琴老师所要去克服和研究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学习钢琴的琴童越来越多,大部分学琴者从4、5岁就开始学习钢琴演奏,有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恨不得让自己孩子马上就成为钢琴家,拔苗助长、棍棒相加的方式使得很多孩子厌恶学琴,断送学琴生涯,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孩子丧失学琴兴趣,因此,如何在钢琴教学第一课中合理适当的激发儿童学琴的兴趣成为了钢琴老师的重中之重,也是钢琴老师所要去克服和研究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周立健 《考试周刊》2010,(29):232-232
音乐始终是人类最好的朋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学钢琴成为了我国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儿童钢琴热"不断升温的同时,出现了许多不如人意的现象:购琴、学琴的儿童多了,而中途停止学琴、卖琴的也多了;  相似文献   

5.
儿童学习钢琴可以开发智能,陶冶情操,提高记忆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针对儿童学琴的特点,教师要注意激发他们学琴的兴趣,选择适合其生理心理特点的教材,并营造良好的学琴环境。与此同时,教师和家长应当注意不要过分强调孩子自身的学琴条件,孩子学琴的年龄不是越早越好,不要一味地追求考级,教学方法切忌简单化。  相似文献   

6.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在我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钢琴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孩子不愿学琴、家长强迫孩子学琴的状况。大多数家长认为.学琴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全面地培养孩子,  相似文献   

7.
发现幸福     
《辅导员》2011,(21):5-6
故事一:盲童刘浩学琴苦乐 这是开学第一课里的一个故事。盲童刘浩对音乐超级热爱.从4岁开始学习电子琴.7岁学钢琴。他说钢琴可以带给自己快乐.即使有时候有一点小难过.只要一弹琴就全消失了。每天脑子里全是音乐.不感觉学琴有多难.就跟玩似的。别人以为他眼睛看不见,没法弹琴,他却说。  相似文献   

8.
胡晓娟 《新课程研究》2009,(12):191-192
兴趣的培养对于学好钢琴、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钢琴教学中,很少有人去关注培养学生学琴的兴趣。由于缺乏兴趣,学生在学琴的过程中仅是为了练琴而练琴,加上教师和家长往往只注重学生的技能和技巧,很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因此,笔者呼吁在钢琴教学中要多重视对孩子兴趣、情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又是一名钢琴教师。多年来,我致力于研究探索儿童钢琴教学过程中的快乐学琴、快乐练琴、持久学琴等问题。经过长期调查与教学实践,略有收获,拥有了一些快乐学琴的宝贝们,我们还成为了好朋友。  相似文献   

10.
目前社会上儿童学钢琴的热潮方兴未艾,范围也越来越广,这对普及钢琴教育、提高儿童的音乐审美能力大有好处,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由于许多家长和儿童在学琴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理解一些常见的问题,从而在学琴的时候容易走入一些误区,使自己多走了不少弯路,这样轻则影响了儿童学琴的信心,重则耽误了他们学琴的前途。本文试就儿童在钢琴学习中碰到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一些解决的办法,以期能对学琴的家长和儿童有所帮助。一、学琴的年龄要因人而异不少家长认为儿童学习钢琴就像学习讲话一样越早越好,只要自己的孩子能领会老师所讲话…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音乐的启智功能,越来越多的年轻家长逐步重视起儿童的早期音乐教育,不少适龄儿童开始学习钢琴、电子琴。但是许多儿童开始闹着要学琴,学了一段时间后却常常产生厌烦情绪,把学琴当成一种负担。有的孩子主观上不愿意弹;有的上课时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错,并有明显的畏惧心理,有的干脆就此搁浅,中断了学习。那么,如何克服儿童学琴的厌烦情绪呢?这需要老师、学生的密切配合,才能激发起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钢琴是学习音乐的重要工具。钢琴课是高师音乐专业的主干课。考入音乐系的学生,不论基础和条件如何,都必须修这一门课程。目前,学生入学时的钢琴基础普遍差,参差不齐,很多人不具备“童子功”的条件。即使从小学过钢琴的,由于大多数训练不正规,弹奏也极不规范;有的初中毕业后,在中师、幼师或音乐职高学过一、二年钢琴;有的为了应付升学考试突击学琴;有的只会弹奏考试的两首曲子;边远地区的学生,还是从未摸过琴的“白丁”。因此,要针对问题,把握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初学钢琴的幼儿,大部分还不能自觉主动地练琴,如果用强制手段使他们练琴,只能适得其反,甚至扼杀了他们学琴学音乐的兴趣。只有循循善诱、耐心启发,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游戏中领悟音乐,逐步培养他们学习钢琴的兴趣和热情。  相似文献   

14.
家有琴童     
儿子学琴,一来是家里有架钢琴,儿子耳濡目染,二来是儿子的好朋友也在学琴,更是激发了他学琴的欲望。中班的暑假那年,儿子正式开始拜师学艺,踏上了漫漫学琴之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儿子一开始的学习是兴趣使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很快就发现练琴的过程是极其枯燥乏味的,不免出现放弃的念头。虽说学琴的初衷只是想让他接受一下音乐的熏陶,拥有一项爱好,可是倘若一旦遇到挫折就选择放弃,那他以后的学习也可能会半途而废。于是,我开始尝试在孩子的练琴过程中要点“小伎俩”,发现还颇有成效。  相似文献   

15.
很多育儿书都告诉家长应该让孩子在多大时开始学琴,如何开始学琴,却很少在书中指导家长和琴童在什么情况下该理智地终止学琴计划。在学琴之初让家长和孩子了解学琴的终点,理性、健康地结束孩子的学琴生涯,才是真正的有始有终。孩子是否该终止学琴呢?情况一,孩子学琴出现停滞不前的状况  相似文献   

16.
家有琴童     
正儿子学琴,一来是家里有架钢琴,儿子耳濡目染,二来是儿子的好朋友也在学琴,更是激发了他学琴的欲望。中班的暑假那年,儿子正式开始拜师学艺,踏上了漫漫学琴之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儿子一开始的学习是兴趣使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很快就发现练琴的过程是极其枯燥乏味的,不免出现放弃的念头。虽说学琴的初衷只是想让他接受一下音乐的熏陶,拥有一项爱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在学钢琴的儿童数量已成为世界第一位,只要家庭经济条件可以的话,很多父母都会创造条件让孩子接受钢琴教育.刚开始儿童对学琴还有一定的兴趣,但随着学习进程的加深,很多孩子会产生厌倦,丧失学琴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学琴热潮愈演愈烈,其中喜忧掺半,家长和老师面对孩子学琴态度的忽冷忽热,希望能够寻找到一条通往成功的快乐之路!要想在这学琴的“马拉松”式的长跑中坚持下去,让孩子快乐地学习钢琴是何等重要。快乐应当与琴声同在,快乐应当伴随孩子成长。1.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家长们在帮助孩子学钢琴时总是用督促性的话语“快练琴吧”“一定得好好弹”之类的话,其实孩子听到这样的话心里会很不舒服,容易失去学钢琴的兴趣。实践证明,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知识的原动力,孩子们觉得弹钢琴不是苦差,而是轻松、快乐、好玩,他们的兴趣才会被唤醒,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  相似文献   

19.
营造良好音乐氛围,搭建幼儿钢琴表演平台,选用优秀钢琴教材,拓展幼儿钢琴学习视野,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幼儿钢琴学习情趣,是培养幼儿学习钢琴兴趣之关键。在钢琴教学中,要以兴趣培养贯穿始终,以兴趣培养来达到音乐感、美感的培养,真正做到变“要我学琴”为“我要学琴”,更好的为幼儿素质全面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猫和钢琴     
猫是个女孩。   猫有个酷爱钢琴的母亲。因此,她 4岁就开始学琴。钢琴 ?一种很高雅但猫不懂也不喜欢的东西。可妈说,只要上课不捣蛋,就买冰淇淋。猫想吃冰淇淋。   上琴课时,老师教,妈也坐在旁边学。猫就想,是不是因为她自己想学,才送我来的。可不是吗 ?猫不好好练琴,妈就骂:“妈妈小时候家里没钱,别说学琴,连琴都没摸过几下 !现在让你学,你得好好给我弹 !”   不过每次缴学费,妈都会问猫:“你还要不要学 ?”猫想,自己一定吃错药了,居然每次都说:“要 !”   于是, 6岁生日时,猫有了一架钢琴。   猫恨钢琴,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